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美食博主在八零 >

第67章

美食博主在八零-第67章

小说: 美食博主在八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关好了门,刘秀珍就把这么多天挣的钱全部倒在了床上,一大堆的零碎钞票,尤其以五毛,二毛一毛的居多。数额虽然不大,但架不住零碎,苏雅数的手都抽筋了。

    姐弟几个一人捡一种,刘秀珍捡了一块的,只有十几张,很快就捡出来了。苏晨捡二毛的,苏娥捡五毛的,苏浩捡一毛的,一毛是最多的,苏浩捡了半天才捡完。

    苏雅负责数,折腾了几遍,才数清楚,一共是九十六块四。虽然只是几十块钱,但一家人却很是高兴,幸福满足的神情从眼角眉梢流泻而出。

    以前,生产队挣公分,家里没有壮劳力,虽然刘秀珍拼死拼活的干,一年也分不到多少粮食。一家子都是紧衣缩食的,后来分田到户日子好过了点,但家里人口多,地薄收成不也好,粮食往往都不够吃,家里真的没见过什么余钱。

    现在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刘秀珍他们都很是兴奋,她让苏晨把欠条都拿出来。苏晨这个月发了工资,已经还了一部分债,其余的算算把账全部还清,还剩下五十二块钱。而且家里还有那么多的粮食,麦子也快成熟了,以后,一家子再也不用挨饿了。

    刘秀珍高兴的什么似的,亲自跑到厨房蒸了一大锅的馒头,虽然白面馒头不多,但也够吃了。还蒸了许多玉米面花卷,熬了一大锅的稀饭,还破天荒的炒了一盘鸡蛋。

    自己养的土鸡蛋,炒出来黄灿灿的,陪上翠绿色的小葱,色香味俱全,一家子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团圆饭。

    第二天一早,苏晨就带着苏雅上路,去造船厂。兄妹两个早上天不亮就启程了,走到日上三竿,还没到。

    苏雅从来没有徒步走过这么远的路,累的气喘吁吁,苏晨很是疼惜的看着她:“一会,班车应该就过来了,你还是坐车吧。”

    苏雅大口的喘息着道:“那怎么行,大哥都没坐车,我怎么能去花钱坐车。”

    “我是男子汉,妹妹一个女孩子和我比什么?”

    说话间,就见远处灰尘滚滚,果然是班车过来了,因为一天就一班车,车上坐满了人,连走廊里都站满了人。

    这时的路都是土路,下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就是漫天灰尘,路面上有一层很厚的土。班车经过狼烟动地的,漫天都是灰尘,班车上也落满了尘土,看起来脏兮兮的。

    苏晨抬手就想要拦车,苏雅连忙拉住了他:“大哥,真的不用,我一个人坐车,要是遇到坏人怎么办,再说我一个人到了造船厂,也不知道怎么走啊。”

    “可是”

    “没事,休息一会就好了。”

    目送班车远去,两人就走到路边,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歇息。苏雅虽然很累,但她知道苏晨不舍得花钱,每次回来都是步行,自己怎么能搞特殊。再说那车挤的跟沙丁鱼罐头似的,绝不会比步行好受到哪里去,何况还要花钱,苏雅就坚决的拒绝了。

    可是苏雅走的实在太慢,平时,苏晨一个人三四个小时就到了,这次两人走走停停,足足用了五个多小时。到造船厂的时候快十一点了,已经到了苏晨要接班的时间。

    苏雅就让他先去上班,自己去食堂,苏晨有点不放心,苏雅却笑呵呵的道:“大哥,放心,我这么大的人了,又不是小孩子,这点小事不用你跟着,你快去上班吧。”

    可是苏晨实在担心,造船厂很大,苏雅一个女孩子没怎么见过世面,去应聘工作这样的大事,自己应该陪着她的,只是路上耽误了太多的时间。

    见苏晨还在犹豫,苏雅便哭丧着脸,很是痛心的道:“大哥,你上班要是迟到了,会扣工资的,而且奖金也没了。”

    这个是苏晨的死穴,为了省钱,他们都没有坐车,现在要是再耽误了上班的时间,扣工资奖金,那真的是得不偿失。

    因为家里穷,苏晨多年养成节俭的习惯,若是一下子扣了这么钱,的确心疼。便把苏雅送到了食堂的门口,把介绍信交给她,一步三回头的上班去了。

    造船厂的食堂有两个,官兵和职工食堂是分开的,苏雅要应聘的是官兵食堂,规格要稍微高一点,对于厨师的要求也更严格。

    食堂很大,进去大门,里面是宽敞的餐厅,摆满了桌子和椅子,穿过走廊到了里面才是后厨。

    因为用餐的人比较多,所以厨房很大,一排十几个灶台。快到中午了,大家都在紧张的准备做中午饭,中间的灶台上忙碌的,都是身穿浅绿色卡其布军装的官兵。

    旁边帮工的大多都身穿着寻常服装,应该都是随军的家属,或是在地方录取的人员。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女子,两条辫子盘在脑后,一身小媳妇的打扮,正在最靠边的灶上过油,要炸鱼块。

    他们用的是煤块,火力很猛,鱼还没有切完,但油已经烧的很热了。

    苏雅忍不住开口提醒:“大姐小心,油锅太热会起火的。”

    那女子还在专心的剁着鱼块,不耐烦的说道:“小姑娘家家的懂什么,走开,别在这捣乱。”

    “我是来食堂应聘的。”

    那女子这才在百忙中抬起头看了她一眼,见苏雅穿着寒酸,一看就是乡下来的,不禁讥笑道:“你小小年纪会做什么?这里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可以进来的。”

    “我”

    苏雅刚想要解释,那油锅忽然嘭的一声就起火了,火苗窜起有一尺多高,那女子吓了一跳,慌忙后退。看着面前熊熊燃烧的火焰,束手无策,她的手中还拿着菜刀乱晃,实在吓人。

    苏雅却是做好了全部的菜,同时端了上来,让他们的心情大好,除了徐建。

    但两人此时却没空去注意徐建的脸色,他们的目光都落在苏雅做的菜上。

    红烧肉颜色鲜红晶亮,菊花鱼看起来就像是一朵朵黄色的花朵,白菜绿莹莹的,鱼汤白亮亮的,光看这颜色和形状,就让人喜欢。

    两人迫不及待地的拿起筷子品尝,红烧肉软糯鲜香,回味微甘,吃完口齿留香。白菜爽脆酸辣,刚刚吃了香糯的红烧肉,此时再吃一口清脆的白菜,荤素搭配,不腻不淡,让人食欲倍增。

    菊花鱼切的花刀,炸开后就跟花朵一般,此时再浇上了酱汁。入口是酱汁麻辣香滑的味道,里面是酥脆的皮,最后是劲道的鱼肉。

    因为提前腌制,鱼肉也很入味,可是和外面的酱香是不一样的味道。一道菜,先是香滑的口感,接着是酥脆,然后是劲道鲜美的鱼肉,不一样的味道层层递进,那滋味妙不可言。

    相比菊花鱼,鱼汤的滋味有些清淡,但刚吃了这么多的菜,再喝一口淡淡的鱼汤,简直是一种享受,两人的脸上都露出满足的神情,筷子更是无法停下。

    徐建的脸色有些阴沉,但是看着面前这样色香味俱全的菜,他也无法说出反驳的话。也拿起筷子品尝了几口,连他都无法否认,这几道菜是今天所有吃过的菜中最好吃的了。不论味道,形状,色泽都没有丝毫可挑剔褒贬的地方。

    连徐建都止不住多吃了几口,那两个人更是频频夹菜,连旁边来应聘的几个人看着都有些眼馋。那些菜的颜色有红,黄,有绿,有白,红烧肉切的大小均匀,刀口整整齐齐的,颜色鲜亮。

    菊花鱼黄灿灿的,跟花朵似的,圆白菜青翠,鱼汤浓白,那鲜美无比的味道更是扑鼻而入,让人垂涎欲滴。

    刚才输给春桃,他们还有些不服,此时却是心服口服,这些菜别说做了,他们连见都没见过。

    那两人吃的眉飞色舞,异口同声的对徐建道:“这小姑娘厨艺了得啊,我们都选她,徐科长有什么意见吗?”

    徐建放下筷子,沉声道:“这姑娘年纪也太小了点吧。”

    苏雅忍不住握了握拳头,这个春桃比自己也大不了两岁,看来刚才水池边几位大姐议论的事是真的了,这个徐科长是真的想要把自己的侄女留下。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苏雅可以理解,但要是只有一个名额,把自己挤掉,她就有些不高兴了。

    现在物资短缺,粮油米面都要票,她就是想做生意,这些原材料都买不来。而苏家的日子这样艰难,她肯定不能袖手旁观,而且她也不会种地,难道回到苏家白吃白喝吗?

    苏雅便转身,毫不掩饰的上下打量了一下春桃,她虽然没有开口说话,但她的举动却是明明白白的质疑徐建的话。

    看到苏雅做出来的菜,刘春桃也是面色发白,她自问这些菜,自己是绝对做不出来的。本来以为食堂的工作是手到擒来的,现在出现这样的变故,心中不禁失望的很。

    可是听见徐建的话,她顿时又得意起来,迎着苏雅看过来的目光,毫不示弱狠狠的瞪了回去。

    徐建的脸色微微有些尴尬,但他随即就隐去了脸上的神色,拿起苏雅的介绍信道:“你的介绍信上说你家是三代贫民,还是村里的困难户,那平时这些鸡鸭鱼肉之类的,你应该是接触不到的。可是看你做这些菜却娴熟的很,这很让人怀疑你的身份,和你的动机。”

    刘秀珍他们质疑苏雅会做那么多的美食,苏雅可以托辞是造船厂的师傅教的,可是现在就在造船厂的食堂里,这个借口就不能用了。

    但苏雅脑子转的也很快,马上回答道:“我们家里穷,兄弟姐妹很多,养活不起,我就到县城的饭店里帮工,这些都是跟哪里的大师傅学的。”

    徐建继续追问:“那个饭店?”

    “就是就是向前饭店。”想了半天,苏雅终于想起自己在县城,把麻辣海虾卖给的那家饭店叫向前。

    另两人点了点头道:“县城是有一家饭店叫向前。”

    徐建却沉声道:“但是她的身份也很值得怀疑,小小年纪就会做这么多的菜,而且肉和鱼也不是寻常人能经常吃的,她一个小姑娘看看就学会了,实在是太令人怀疑了。这样有疑点的人,我们不能招入革命队伍,这是对我们的士兵不负责任,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你们能担当得起吗?”

    两人顿时哑口无言,这个责任谁也担当不起,他们遗憾的看了看苏雅,却不敢再开口说话了。

    苏雅急了,可是不管她怎么解释,徐建一口咬定她的来历值得怀疑,不能任用。

    现在很重注政治形势和出身成分,一旦涉及到这个问题,任谁都无法通融,苏雅这下是彻底领教了,只得和别的应聘人员一起离开。

    可是苏雅怎么能甘心,这个年代,工作可不是那么好找的,而且她别的也不会,只能靠自己的厨艺混口饭吃。再积攒一些资金,等以后政策宽松了,粮票取消了,再大展拳脚去做生意挣钱。

    苏雅微一思索,就去找韩东晖,韩东晖大小是个上尉,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一打听之下,果然有人认识他,还很热心的给苏雅指出他工作的地方。

    造船厂很大,靠近海边的是各个部门和工作单位,办公楼距离食堂不远,后面依山而建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家属楼。家属楼后面是海拔很高的山脉,海边水汽大,空气比较湿润,即使是晴天,远山也烟雾缭绕,恍若仙境。

    造船厂的道路是水泥地,虽然路面粗粝坑洼不平,但相比乡间的土路已经好了很多。苏雅找到造船厂的研发部,但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她,韩东晖去一线现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