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美食博主在八零 >

第32章

美食博主在八零-第32章

小说: 美食博主在八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这里虽然有回味无穷的美食,美轮美奂的景色,还有极品美男。却没有摄影机,甚至没有单反,没有手机,苏雅懊恼的简直想要撞墙。

    金色的沙滩,蔚蓝色的大海,白色的浪花,翠绿的山坡,还有高颜值的兵哥男神,还有这样纯天然无污染的美味。要是拍成视频传到自己的围脖里,不知能圈多少粉,那点击率一定哗哗的,这波损失,感觉损失了一个亿。

    苏雅虽然郁闷,但那人却是吃的香甜,两人也不嫌热,就着火堆现烤现吃,吃完了还嫌不过瘾。只是苏雅带的调料没有了,也只得作罢,意犹未尽的准备离开。

    两人一起走出海滩,经过礁石群的时候,那人还很贴心的搀扶住了她,以免她摔倒。这样颜好还身材倍棒的男神,堂堂的上尉军官,对她还这样的关怀备至,温柔体贴。

    苏雅简直分不清东南西北了,浑浑噩噩的走到大路上,两人要分开的时候,她才回过神来。那人搀扶住她站稳了身子,才收回了手微微笑道:“只是简单的工具,你就能做出这样的美味,厨艺一定很好。我们造船厂的食堂,下个月要招聘帮工,你可以去试试。”

    那人说完,转身就走,苏雅呆呆的目送着他。他的身材标枪一般笔直,脊背英挺,一双大长腿修长有力,只是背影便让人想入非非。

    苏雅正看的入迷,那人却忽然转过了头道:“你要是想去食堂应聘的话,下个月一号就去造船厂吧,到了厂门口报上尉韩东晖的名字就可以了。”

    “你叫韩东晖是吗,我叫苏雅。”

    韩东晖微微笑道:“苏雅,再见。”说完,转身大步走了。

    苏雅捂住自己怦怦直跳的胸口,长长的呼吸,重生到八零年代忍饥挨饿了好几天,今天美食美男齐聚,总算是安慰了一下她受伤的小心脏。

    直到看不见韩东晖那挺拔的身影,苏雅才回头往家走,静怡的小村庄被木棉树,红叶树还有铁冬青团团围住,绿意盎然。

    郁郁葱葱的苍翠中夹杂了如火般热烈的红云,石砌的青石小路,一间间海草房错落有致,掩映在或绿或红的树丛中,如诗如画。

    村子里各家各户炊烟袅袅,白色的炊烟在空中飘荡散开,笼罩在村庄的上空。远处还不时传来两声犬吠,这样清幽寂静的田园景象,让人心驰神往,苏雅心中那点重生后的不适也烟消云散了。

    前世她是孤儿,没人疼没人爱的,过生日的时候,也只有铁粉们会给她寄生日礼物庆祝,虽然也很温馨,但总比不上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在一起。

    今生她有爷爷奶奶,有妈妈,还有哥哥姐姐弟弟,有很多亲人。虽然贫穷些,但只要她凭着自己的本事,劳动致富,一定可以带领一家人过上好日子的。

    握紧双拳下定了决心,苏雅快步走进了家门,却兜头就是一瓢凉水。母亲刘秀珍从厨房了出来,看见她便骂道:“不过在水里多泡了一会,便要死要活的,躺在床上装病偷懒不去下地,回头就跑出去疯玩,多大的丫头了,真是不让人省心。”

    刘秀珍虽然骂的凶,但苏雅知道她是刀子嘴豆腐心,苏爸爸很早就过世了,母亲带着几个孩子艰难度日,含辛茹苦的把他们拉扯大很不容易。

    因此孩子们都很尊敬她,家里什么事都听她的,不让苏雅下地在家休息的就是她,这样骂苏雅不过是因为她,没有老老实实的在家躺着休息而已。

    苏雅哪里会和她计较,笑嘻嘻的走了过去,把鱼篓递到她面前显摆:“妈,我没事了,你看我逮到了很多海蟹和蛤蜊。”

    在海边,小的海鲜苏雅都烤吃了,比较大的鲜贝还有海蟹烤不熟,都带了回来。

    刘秀珍却不去看鱼篓,而是抬手摸了摸她的额头,再摸了摸自己的,皱眉道:“怎么还有点烫。”

    “我一路从海边走回来,热的。”

    前两天,苏雅落水发烧,身上没有一点力气,现在明显好多了,只是因为走了很远的路,所以有点热。

    刘秀珍不满的瘪嘴:“你这丫头就是不听话,不舒服就好好躺着,又跑到海边干什么。家里现在有吃的了,你就不要再冒险下海去,这些东西腥死了,有什么好吃啊,啊呸,呸”

    因为苏爸爸早逝,所以老苏家对于死字很忌讳,这次苏雅落水险些溺死。刘秀珍勒令全家都不许说死字,现在自己倒说了出来,怕给闺女带来晦气,接连的呸了三口。

    苏雅却是完全不在意:“我一会做好了,你就知道多好吃了。”

    这时海鲜还没有盛行,因为没有什么佐料,也不会处理和烹制海鲜。加上运输不便,只有螃蟹和虾,鱼类比较受欢迎,这些鲜贝类和海蛎子什么的却是无人问津。

    海边的渔民大多下海去打捞鱼,有饿的很了也会去捡拾这些贝类,只是不会收拾,做出来腥味很重。

    窝窝头是玉米面做的,里面只掺了一点白面,吃起来拉嗓子,但苏娥也稀罕的什么似的。苏雅却没有吃,把窝窝头收了起来,等弟弟苏浩回来,塞给了他。

    苏浩今年十五了,因为营养跟不上,个子显得有些矮,但很是懂事:“三姐,你生病了,这窝窝头还是留着你吃吧。”

    前世,苏雅是孤儿,从来没有人这么疼她,惦记着她。苏雅的眼眶一热,把窝窝头塞进他手里道:“王婶给了两个,我刚吃了一个,这是你的。”

    “那咱妈和二姐”

    不等苏浩说完,苏雅就截口道:“他们都已经吃过了,这个是给你留的,你赶紧吃吧。”

    苏浩十五岁,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只是家里穷,饭都吃不饱,哪里能吃上馒头,就是窝窝头也少见。听姐姐和母亲都吃了,他才接过来,但还是很珍惜的小口吃着,生怕一下子就吃完了,惹得苏雅心酸,揉着他的头道:“你先去歇着,一会姐给你做好吃的。”

    苏雅把玉米面用热水烫了,和白面拌在一起,绞成稠一些的面糊。那时候没有发酵粉,都是上次蒸馒头的时候剩下的老酵子放着,下次接着用。

    苏雅把老酵子用水化开了,放入面糊里,地锅水烧热了,用箅子隔开,把发面盆放在上面热着。锅盖也不盖严,虚掩着,没多长时间就发好了,比刚搅拌的时候涨了二倍多。

    面虽然少,但加了水搅成面糊,却很多,现在发开了,足足有多半盆子。开始放面的时候,只勉强盖着盆底,现在发开了却这么多,苏娥也很惊奇,就在一边帮忙。

    苏家别的稀缺,红枣却很多,家里门前的两棵枣树,每年都结很多红枣,吃不完便晒干了。新年蒸馒头的时候用,有时候来客人了,抓两把闲磕牙,也很体面。

    因此苏雅也不吝啬,放了十几颗红枣,用刀把红枣切开,剥出枣核,把红枣一分两半,放在发面的上面。等面开发完全就开始蒸,蒸好的时候,又在锅里闷了几分钟才开锅,满满的一盆子。

    不过一点点的面,却做出这么多的发糕,刘秀珍都有些意外。玉米面多白面少,做出来的发糕黄灿灿的,发糕上面是一层红枣,红枣蒸熟了香甜的气味很浓,整个厨房都是红枣甜丝丝的味道。

    苏雅把发糕拿出来,切成一小块,足足切了二十多块。刘秀珍小心翼翼的捏起了一块,那发糕看着很厚,一捏却只剩下了一指厚,手松开又迅速地弹了回去,松软喧腾的跟棉花似的。

    刘秀珍做了一辈子饭,却从来没见过这么软和喧腾的馍馍,苏娥也眼馋的什么似的,伸手就想去拿着吃。

    刘秀珍用力拍开她的手:“等饭做好了再吃,赶紧去烧火。”

    苏娥这会倒很是积极,跑过去帮忙烧火,海蟹太大,而且苏家还缺盐少油的。苏雅只得把海蟹洗净,掀去蟹壳,剩下的蟹肉切成段,加了葱蒜炖成了汤,煮出来的汤汁发白,醇香浓厚。

    海蛎子苏雅早用盐水泡上吐沙,这会饭做好了,便烧了热水把海蛎子放进去,等全部开口又捞了出来,再次清洗。把鸡蛋搅拌散了,再把放凉的海蛎子倒进蛋液中,开始蒸煮。

    蒸好后,要是能放上点生抽和香油最好,可是这些苏家是没有的,只能放了一点葱花,但那香气已经让苏娥垂涎欲滴了。

    喷香的海蟹汤,松软的发糕,还有海蛎子炖蛋,有饭有菜有馍,这样的日子可是过年的时候才有啊,苏浩的眼睛都看直了。

    刘秀珍看着桌子上摆放的吃食,也很是激动,整天稀汤寡水的,填饱肚子都难,今天却能吃上这么多的东西。她还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苏雅道:“你这丫头什么时候学会做这些东西了。”

    这个答案,苏雅却早已想好怎么解释了,见母亲问,便笑呵呵的道:“我今天却海边,遇到了造船厂食堂里的师傅,他教我的,他还说造船厂的食堂招帮工,让我下个月去试试呐。”

    这么大的事,刘秀珍自然相信苏雅没有说谎,很是庆幸她遇到了贵人。苏娥有些嫉妒,能去造船厂上班,每个月可有几十块钱的工资呐。而且到食堂里帮工,那以后就不会挨饿了,忙笑嘻嘻的问道:“小雅,他们招几个人啊,能不能也让我也去啊。”

    刘秀珍和老大苏晨勤快,倒把苏娥养的有些懒惰,她做的饭没滋没味的。造船厂可是有上万人的厂子,肯定不会要她这样的人,苏雅便很是遗憾的道:“那师傅说只有一个名额了,还是和我投缘,才给我说的,再说我还没去,也不一定能不能招的上呐。”

    苏娥闻言顿时泄气了,一连声的催促赶紧吃饭,刘秀珍却拿了几块发糕,让苏浩给隔壁的爷爷奶奶送去。

    这时,王桂枝闻到了香气,又出现在墙头。看着院里石桌上摆放的发糕,还有海蟹汤,海蛎子炖蛋,眼睛不由也直了,纳鞋底子的针扎到手指头上。

    她疼的含住自己的手指头,含含糊糊的道:“你妈这是受啥刺激了,开始败家不过了,舍得拿出这么多的面做馍馍吃。”

    苏雅笑道:“没有,还是刚才婶看见的那些面,我做成发糕,便显得多了,婶子,你尝尝。”苏雅说着,拿了两块走过去递给她。

    刘秀珍虽然心疼那两块发糕,但是却想显摆一下,就没有阻止,苏娥却是舍不得的去拉苏雅的衣襟,苏雅却已经走过去了。

    那黄灿灿的发糕入手,柔软的触感让王桂枝更加惊讶:“这真的是刚才那点子玉米面做的,怎么跟棉花似的,这么软。”她说着,还忍不住咬了一口。

    玉米面先烫了再蒸,不仅软和颜色黄橙橙的也好看,还有玉米的清香和红枣的甜香掺杂在一起,咬起来绵软筋斗还可口。

    苏雅跟着苏湘他们姐弟的称呼,很是尊敬的和人寒暄,曹母高兴的回应,曹顺却是紧紧盯着苏雅不言语。

    曹志去刘秀珍家偷盗的事,曹顺自然知道,他从曹玲的口中得知,刘秀珍本来已经收了自家赔偿的十块钱,可是后来却又退了回来。他便猜出,苏家姐弟里面有厉害的人物,今天苏雅忽然造访,他就断定,衡量其中厉害,退钱回来的肯定就是面前这个姑娘了。

    曹顺的目光犀利寒冽,可苏雅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在他这样的注视下,还面不改色,笑容依旧甜美,不禁让曹顺刮目相看,开口沉声说道:“小玲,请客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