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美食博主在八零 >

第130章

美食博主在八零-第130章

小说: 美食博主在八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明芳失笑道:“嫂子,你敢说咱爹没有拿粮食过来给你们。”

    刘秀珍咬牙:“有,前两天断顿,因为家里没吃的,所以小雅就去海里,想捞些海货,可是却险些溺死。她爷爷心疼孩子,就给拿过来了一点面,我称过了,是三斤二两,等麦收的时候,我一定加倍还给你。”

    曹玲不敢进院,但那嘴却不闲着,闻言撇嘴道:“大嫂,你骗鬼呐,要是爹只给你们拿过来这点面,你舍得蒸那么多的馍馍。”刘秀珍还没来得及开口,曹玲已快速的接道的:“你蒸好馍馍的时候,苏晨可还没回来呐。”

    苏雅现在相信三个女人一台戏了,见她们在那里唇枪舌剑,她真的是叹为观止。虽然原主的记忆里有赵荣和苏明芳,但苏雅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先前摸不清情况,还不敢多嘴插话,此时却是忍不住道:“因为我发烧刚好,我妈才舍得挖了一点面给做吃的,那是我蒸的发糕,就用了一点面,四婶就因为这个血口喷人,你刚才抢着吃的时候怎么不说。”

    见苏雅还嘴,曹玲不禁大怒,可是不能进院子,便显得没什么气势,她在门口气的跺脚道:“你是怎么和长辈说话的。”

    苏雅拉长了声音道:“长辈也要有个长辈的样子,你是我们的四婶,却过来抢我们的发糕吃,还抓伤了我二姐,这就是长辈。”

    曹玲气的吐血:“妈,你看看他们一家子都快翻了天,你要是再不管管,以后还不把咱院里搬空了。”

    苏明芳火上加油的说道:“就是,妈,必须把面拿回去,不能助长这些歪风邪气,要知道家贼难防。”

    赵荣虽然也心疼自家的粮食,但是要拿回去,却有些犹豫,她虽然嫌弃刘秀珍和她生的孩子,但那毕竟也是自己的孙子啊,便开口道:“秀珍啊,妈虽然是糊涂,但你带着孩子苦了这么多年,我都看在眼里。

    要是家里真没东西吃了,你告诉妈,我还能眼睁睁的看着我的孙子孙女们饿死不成。但是你们不能骗着你爹偷偷地给你们拿,你们把我当什么,当瞎子吗?”

    听赵荣的口气,并没有把粮食追回去的意思,苏明芳顿时急了:“妈,那么多的面,就便宜他们了,不行”

    苏明芳还没有说完,赵荣便截口道:“什么叫便宜他们了,又不是外人,他们不是你的侄子侄女啊,不是一家人啊。”

    苏明芳气的跺脚:“妈,你就是耳根子软,刘秀珍她哭惨几句,你就心软了。那粮食不是咱们累死累活种的,不行,今天我必须拿回去。”她说着,就想进耳房去拿粮食。

    苏晨拦住了她,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纸条,抽中其中的一张,怒气冲冲的拍在苏明芳的手里,喝道:“小姑,这是我今天给工友打的借条,我借了人家十块钱,你自己看看。

    这是上个月的借条,这还有上上个月的,我宁可跟外人借,也不会去要你们的粮食。妈,去把我爷爷给我们的粮食称出来,还给他们。你记住了,以后,我们家就是饿死,也不许再要他们的粮食。”

    家里一直都是刘秀珍当家,可是这次苏晨说的话,刘秀珍却答应的很快,含泪点头答应着,就进屋去给挖了面,称好了就端了出来,送到赵荣的面前道:“妈,我爹拿过来的是三斤二两,我给挖了四斤,你要是不信,回去再称称。”

    赵荣见苏明芳的脸色发黑,就知道那张借条是真的了,家里的粮食真的是苏晨带回来的。又见刘秀珍挖了一大盆面出来,不禁有些讪讪的:“秀珍,妈没说要把粮食要回去,只是希望你们有事告诉我一声,不要背着我。”

    刘秀珍苦笑:“以后不会了。”说完,就连盆带面都放在了赵荣的手上。

    赵荣皱眉:“你就是这犟脾气,我说了不要,家里孩子们多,你们节省点吃,要是没了,再和我说。”她说着,就要把面盆递给苏娥。

    苏娥看着刘秀珍,试试摸摸的想接,好几斤面呐,能做多少好吃的啊,就不用挨饿了啊。可是刘秀珍板着脸,她也不敢擅自做主,就看向苏晨,后者也是冷冰冰的,她伸出的手,也不知该接呐,还是缩回去。

    见赵荣要把面还回去,苏明芳却是眼疾手快,把借条塞进苏娥手中,自己一把将面盆接了过来:“既然嫂子不要,妈干嘛还要上赶着给啊。”说完,喜滋滋的端着面盆走了。

    虽然没能制住刘秀珍,但要回去了这么多面,曹玲也很是痛快,哼,你们不让我吃,你们也别想吃。

    赵荣急的直喊,可是苏明芳和曹玲却是头也不回的走了,她也只得讪讪地跟着后面,急匆匆的走了。

    经过这一幕,一家子也没心情吃饭了,刘秀珍颓然在石桌前坐下,愁眉苦脸的道:“以后,这日子可咋办啊,拉了这么多饥荒。”

    这样艰难的年代,丈夫没了,刘秀珍带着四个孩子艰难度日,不知有多辛苦才能熬到如今,生活的重担已经快要压垮她。

    刘秀珍只有四十出头,可是看起来却显得很是苍老,乌黑的头发中已经夹杂着几根白发。

    苏雅一阵心酸,拉住她的手臂道:“妈,你别难受,咱家有我哥,我姐,还有苏浩,还有我呐,下个月我就能出去挣钱,以后咱们的日子肯定会好过的。”

    刘秀珍拍了拍她的手,起身回屋去了,还关上了门,苏雅他们也不敢再打扰。

    苏晨还要赶回厂里去,嘱咐了他们几句,就要起身离开,临走的时候,从贴身的衣服口袋里掏出了五块钱递给苏雅道:“等咱妈醒了,回头给她。”

    苏雅看着那张五元的钞票,苏晨因为怕丢了,就贴身装着,他不舍得坐车,一路背着面回来,出了一身的汗,那钞票都被浸湿了。

    苏雅怎么忍心去接:“哥,你自己留着吧,你在上班,总不能身上没有一分钱。”

    “没事,我在厂里管吃管住,用不着花钱。”

    苏雅犹豫,苏娥连忙伸手想去接,苏晨却避开了她的手,苏雅只得伸手接住,低声道:“谢谢大哥。”

    苏晨微微一愣,伸手揉了揉她的头笑道:“傻丫头,我是你哥,养活你们是应该的。”说完,就大步走了。

    目送他走远,苏雅又进厨房去给苏浩帮忙,苏浩性格内向,话不多,但很细心。苏娥的手被抓伤了,苏雅又刚刚病愈,刘秀珍心情不好,他就默默地把碗筷端到厨房去刷。

    他只有十四五岁,若是放到现在,正是被宠的无法无天的时候。可是苏浩却贴心的很,不言不语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家,小小年纪就和母亲一起下地干活,回家还要帮忙做家务。

    苏雅心里很感动,虽然这个家真的很穷,但一家人真的很有爱。她含泪帮苏浩收拾完,就回到自己房间,却看到苏娥坐在自己的床头。

    苏雅不禁问道:“你干什么?”说着,就伸手要去拉她。

    刘大驴子愣怔了半天才回过神,这是叫自己,顿时长长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呵呵的挠头道:“是苏家丫头啊,怎么,你今天也要去县里吗?”

    苏雅点头:“嗯,大叔,我回来给你钱。”

    刘大驴子满不在乎地摇着手道:“没事,回头给就行。”

    两人又等了一会,大概有七八个人了,刘大驴子又跑到村子边缘大叫:“去县城的走了啊。”

    他叫第二声的时候,远远有人回应:“等一下,等一下”

    等了一会才见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快步走来,刘大驴子热情的招呼:“王大娘,去看闺女啊。”

    老太太应着,路边的人扶她上了车坐定,刘大驴子又喊了半天,见再没人应,便回来牵动驴子上路。

    刘大驴子赶车好几年了,有经验,车跑的速度快还很稳当。他坐在车辕上赶车,板车的两边架子可以并排坐四个人,另外的几人便坐在车板上。

    苏雅去的早,抢了架子一边坐,虽然颠簸,但开始觉得很新鲜,这样视野开阔,可以看清沿途两边的风景。

    可是没一会,苏雅就被颠的全身疼,但是也没办法,只得忍着,晃晃悠悠的到了县城,大家就分开各自去忙活。

    苏雅下了车,活动了好一会,才开始在街道上漫无目的的转悠。

    刚刚来到这个年代,苏雅想要先了解一下,可是看了半天,她越看越心凉。现在购物都还需要票,买粮食要粮票,买肉类要肉票,买衣服要布票。

    即使有钱,没有票也买不成东西,而有的紧俏商品,即使有票也买不来。国营肉铺的门口,案板上只剩下几根光秃秃的腿骨,连一点肉都没有了。

    但苏雅也没有泄气,找路人问清了肉联厂的地址就过去了,这时候的猪肉都是肉联厂供应的。猪肉八毛钱一斤,还要肉票,苏雅没有票,也买不起这么贵的肉,只得退而求其次,想买一些内脏。

    猪头肉这些硬下水,已经被肉联厂内部职工买走了,但这些软下水,人们不会收拾,就没有人买。

    苏雅就过去询问价格,肉联厂的主任见苏雅年纪小,而且穿着棉布衣服,还打着补丁,一看就是穷人家的孩子,根本没钱能买的起,还爱答不理的。继续拨打了算盘算自己的账,一边随口说道:“一副内脏要三块钱,小孩子家家的没钱,就赶紧走开,别来捣乱。”

    苏雅仔细看了一眼,地上已经被清洗干净的内脏,微笑着道:“大叔,这里有两幅内脏,我都买了,你给我便宜一些吧。”

    听说苏雅要两幅内脏,而且看口气也不像是开玩笑,那主任才停住了拨打算盘的手,看着她劝道:“你要这些做什么?你有钱去买点粮食,别浪费买这个,做了也不好吃。”

    苏雅央求道:“大叔,我有用,你就便宜点卖给我好了。”

    那主任犹豫了一下道:“这两副你要是都要的话,给五块钱好了。”

    苏雅只肯出四块钱,那人还不愿意,苏雅就不住地劝说:“大叔,现在天气热,这些要是没人买,一会就放坏了,不是白白的浪费了几块钱。我们家穷,大叔只当可怜我,帮个忙。”

    最后,苏雅终于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块钱把那两幅内脏都买了。虽然内脏已经清洗干净了,但两幅加在一起,苏雅也拿不动,便央求给自己送过去。

    那主任倒也实在,叫了两个工人用编织袋装好了,跟着苏雅给送了过去。刘大驴子的车停在路边,看苏雅带着人搬了一大袋子的东西过来,连忙过来帮忙把东西放在车上,一边关切的问道:“苏家丫头,你这买的什么啊?”

    苏雅笑而不语,给帮忙的两个工人道谢,目送他们离开,才回头问道:“刘大叔,咱们县城里卖调料的在什么地方。”

    “你要什么调料啊?要是酱油醋的话,就在副食品商店。”

    “不是,是花椒和八角一类的。”

    “啊,那些啊,就要去中药铺子了,外面没卖这些的,你要花椒干什么啊。那东西老贵了,也不能吃,可别乱花钱去买那些没用的东西。”

    苏雅笑着谢过刘大驴子的好心,就先去了中药铺子,平常人家做饭,大多就放点粗盐,好多人家连酱油醋都不舍买,就更别说花椒八角这些奢侈的香料了。

    苏雅只剩下一块钱,到中药铺子一问,根本不够买那些香料。苏雅无奈的出了药店,在长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