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

第129章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第129章

小说: 穿越之黎锦的农家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黎锦被两人的‘糖衣/炮/弹’砸中,挨个揉了揉脑袋。

    其实秦慕文原本想要雇人给黎锦送披风,这样黎锦考完出来就能直接穿上。

    但此次四千多考生,考场外无数人家都在等着给自家少爷送披风,经常找不到人。

    有找人的时间,黎锦都能走回来了。

    秦慕文转念一想,也是这个道理。

    故此,他就留在家里给黎锦煮姜汤喝。

    会试结束,三月中旬便会放榜,而今年的新科贡元(考中会试的举人)基本上全都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之后,那才可以称得上进士。

    在黎锦这个朝代,只要参加了殿试,除非贡元犯下极大的错误,比如报名顶替等,一般情况陛下都会赐予其进士称号。

    只是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为进士及第;二甲三十到四十人左右,是叫进士出身;其余全是三甲,称作同进士出身。

    真考完了会试,黎锦心里反倒轻松不少,他感觉自己对名次都有些看淡。

    像现在这样,每日去工部研究,给人答疑解惑,每日也都会有新的收获。

    翌日,工部的同僚们见到黎锦出现,一个个都很是惊讶。

    “先生,您怎么不多休息几天?”

    “瞧这没眼色的,还不端凳子来。”

    “我倒茶去。”

    清水都吏司的员外郎大人原本正跟祝善商量什么,看到这一幕,他们也只是笑着,并不阻止。

    员外郎知道他们工部的官员在外面都有多高傲,黎锦也是真的有本事,在学问上还不藏私,才能被其他人这么尊敬。

    祝善瞧着好友,笑道:“你这员外郎都没这待遇。”

    员外郎感慨:“再过几年,我指不定都得叫他一声大人啊。”

    除了万云,黎锦没跟其他人说过自己不打算入仕,毕竟这话传出去陛下得如何做想?

    黎锦虽然不在乎名誉,但他也不能把自己的前途往死里作。

    他是想做实事的,只是官场的来回应付不适合他。

    黎锦在都水清吏司过得滋润,而翰林周光珍则在期待自己还能誊抄到黎锦的答卷。

    只可惜事与愿违,分到他手里答卷再也没有人像黎锦写字那么出色了。

    此时,答卷已经誊抄完一部分,评卷的考官们也开始为每份答卷作点评。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啦,12号的更新在下午六点】【霸王票和营养液明天感谢么么哒~~】

第137章 第 137 章() 
一般情况下; 会试的评卷时间和乡试一样,都是十天到二十天之间。

    黎锦参加的这场会试考生只有四千人,按理说评卷时间应该为十五天左右。

    但这次算是恩科; 礼部评卷后得把考中的答卷呈给皇帝过目,所以时间稍微能久一点。

    黎锦现在心态平和,再也不像之前出成绩时候那么紧张。

    二月底; 临近放榜了,祝善见他依然日复一日的前往船坞,忍不住问他都不担心能不能中的问题么。

    黎锦答道:“大概是因为考试的次数多了; 所以才比以前都淡定一些。”

    祝善:“……”考的次数多?

    他没记错的话,黎锦每一场都是直接中第一; 也就是说; 他每一场只考了一次,这叫次数多?

    祝善想起自己当年一直中不了举; 才潜心钻研算经; 倒是有了另一番收获。

    他决定不跟‘考霸’谈论科举的事情; 于是生硬的转了话题:“等过几日,工部、礼部、兵部有蹴鞠比赛,京城书院也参加,你体力不错,要不要参加去玩一下?”

    黎锦想; 他不在工部当值,也没在京城书院念书,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不过; 倒是可以带着夫郎和孩子们去春游。他们家去年十一月来京城,天气寒冷,且不说包子和小山豹,就连秦慕文都没出过几趟门。

    如今天气回暖,给俩孩子裹得严严实实的话,确实可以带出来玩耍。

    三月初二,一大早,黎锦和秦慕文就给俩孩子开始穿衣服。

    小山豹好像知道爹爹要带他出去玩,乖乖的伸着胳膊套上厚实的棉衣,“爹!”

    而一向听话的小包子这边却出了点问题。

    因着包子今年就算六岁了,给他换衣服这件事由秦慕文来,黎锦在院子里等候。

    过了会儿,黎锦居然听到秦慕文说:“包子,听话。”

    黎锦有些诧异,他家包子向来乖巧懂事,秦慕文也从来不以长辈的姿态压着孩子,怎么今儿居然如此严肃?

    不过,夫郎管教孩子的时候,自己千万不能去唱反调,还是安心的等着。

    过了会儿,秦慕文带着小包子推门出来。

    黎锦当下眼前一亮,因为包子没穿秦慕文事先给他准备好的厚实棉袄,而是穿了稍微薄一点的夹袄,外面披了一件靛青色带着兔毛滚边的披风,头上扎着一个小啾啾,缎带上垂着莹润的珠子。

    配着包子纤长的睫毛和白嫩的脸颊,活脱脱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

    小包子真实年纪四岁零八个月,个头窜过了三尺(一米多),虽然小手肉嘟嘟的,但骨架小。

    这么穿非但不显臃肿,反而凸显了几分贵气。

    秦慕文牵着小包子的手,唇角带着无奈的笑意。

    京城比较大,郊外走过去得一个多时辰,黎锦就提前雇了辆马车,准备了两个能抱在怀里的暖炉,带着一家人出发。

    小包子起来的早,沿途问了两遍:“阿爹,咱们还要多久才能到?”

    秦慕文都说还得半个多时辰。

    随后,小包子就忍不住倦意,靠在秦慕文怀里休息过去。

    秦慕文把披风给他盖在身上,然后小声对黎锦说早上的事情。

    原来他想给小包子穿暖和点,就算如今气温回暖,但郊外风大,他担心小孩子吹风受凉,所以准备了厚实的棉袄。

    说到这里,秦慕文无奈的瞅了一眼睡着的小包子,道:“他现在知道爱美了,我给他穿衣服的时候,他一直说‘阿爹,这样穿包子太胖了’,最后我只能给他穿了夹袄。”

    黎锦想了想,前几日祝善来他家吃饭,黎锦自从考完会试就穿起了单衣,而祝善依然棉袄加身。

    这是被小包子看到了棉袄和单衣的区别,所以他才说什么都不肯穿棉衣了。

    黎锦坐直了,另一只手揽着秦慕文的肩膀,让他靠在自己怀里,说:“包子也长大了。”

    以前把他裹得圆嘟嘟出门,他都笑得十分灿烂。

    现在只穿了厚实一点的棉袄,他都嫌胖。

    秦慕文靠着黎锦的肩膀,只觉得十分心安,那点小包子长大了的惆怅瞬间烟消云散。

    马车停靠在山脚下,黎锦给了车夫银钱,抱起小山豹,秦慕文则牵着小包子,一家人拾级而上。

    第一段上山路还算平坦,路两边有商贩卖鞠和风筝,黎锦给小包子买了一只风筝。

    小山豹看着哥哥手里的风筝,黑眸当下变得水汪汪的,仿佛下一秒就能哭出来。

    黎锦赶紧给他挑了一只毛线编的鞠,小山豹当下就把眼泪憋回去,笑着叫:“爹!”

    黎锦:“……”二崽这变脸的速度。

    小包子倒是没有因为弟弟有了鞠而吃味,他上次看黎锦蹴鞠的时候年纪还小,脑海里只有浅浅的记忆。

    所以,这会儿他显然更喜欢自己手里的风筝,他说:“包子放风筝给弟弟看。”

    走过石阶,入目就是一块平坦的空地,中间蜿蜒流淌过一条小溪。

    来得早的人家自觉地坐在空地边缘,把中间地位置留给放风筝的孩子们。

    而蹴鞠的场地则在小溪对面,那边坐着的基本上都是官家妻眷。

    黎锦个子高,身姿挺拔,眉目英俊,秦慕文脸上的轮廓较为柔和,眉梢一点朱砂痣尤为漂亮。

    他们身边的小包子更是可爱的让人移不开眼。

    这一家人刚过来,就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有人甚至主动打招呼,要给他们家挪一块地方。

    但小溪对面祝善先生家里的人也看到了他们,派小厮邀请他们过去。

    黎锦只能对刚刚邀请他的人歉意的说声抱歉,然后去了祝善那边。

    小溪上有座木桥,底下垫了石头,微微有些摇晃。

    小茶婉拒了小厮的帮忙,自己壮着胆子,三两下跳了过去。

    黎锦则挨个把山豹、小包子、夫郎背过去。

    小包子规矩的给祝善先生家人行礼,小山豹则没这个顾虑,黑溜溜的大眼睛还看着那块木桥,看样子还想再上去。

    秦慕文打开包袱,铺了垫子在地上后坐下。

    他耳朵尖尖有点红,刚刚黎锦蹲下背他的动作很多人都看到了,其中更是有不少姑娘的目光。虽说都老夫老妻了,但他依然心跳的很快。

    小包子拿着风筝坐在秦慕文身边,看着在爹爹臂弯里的弟弟,凑近了对他笑。

    “叫哥哥,哥哥一会儿放风筝给你看。”

    小山豹:“哥。”

    小包子:“不对,是哥哥。”

    “哥。”

    小包子:“……”

    他闲来无事打量弟弟怀里的鞠,总觉得十分十分熟悉。

    过了会儿,蹴鞠比赛开始了,包子小鹿一般的眼睛瞪大,嘴巴忍不住也张大,发出‘啊’的声音。

    他回头抓着爹爹的手,小嘴巴失声了一会儿,叫道:“爹爹,蹴鞠!”

    他显然想起了当年被阿爹抱在怀里,看爹爹在场下蹴鞠的情景了。

    黎锦被他的小模样逗乐了,说:“想看爹爹蹴鞠?”

    包子小手抓紧了爹爹:“可以吗?”

    黎锦把小山豹交给秦慕文,说:“爹爹过去问一下。”

    蹴鞠比赛除了有规定的队伍外,还有些人会突然来了兴致,直接表演各种花样的蹴鞠。

    黎锦刚一下场,都水清吏司的人就看到他:“先生,我们在这里!”

    黎锦走过去,那边人已经开始热情的邀请他:“先生要来蹴鞠吗?”

    “今年不是按照各部划分,而是选了去年十个获胜队伍的队长,抓阄分人。先生就来吧。”

    黎锦对这个新规矩倒是十分惊喜,他之前不想加入某个部或者队伍,就是不想‘站队’太过明显。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他已经算是工部的人了。

    黎锦点点头答应了。

    他去报了名,等那边队长开始抓阄。

    每队五人,每场两队,一共十人。这么多人,看样子得比赛个十几场。

    小包子则改拉着秦慕文的手,“阿爹,爹爹蹴鞠!”

    秦慕文也很期待,能看到一向稳重的男人充满斗志的去比赛,没人会比他更激动。

    黎锦比赛的是第二场,队伍分为红队和黄队。

    他这次依然在红队,被分到了红色的头发绑带、外袍和靴子。

    按照朝廷规矩,没有官身的人不能穿靴子,当然,表演情况例外。

    蹴鞠算是表演项目的一部分,黎锦也就不客气的穿上了白底黑面的靴子。

    黎锦说自己擅长守和投鞠,队长虽然不认识他,却在刚刚他背着一家人过河的时候看到了。

    “你下盘功夫稳,咱们队伍的最后一道关就由你来守。”

    “好。”

    按照分工来排站位,黎锦又是他们队伍压轴出场的那位,这是他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