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753章

大唐远征军-第753章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敫鹇呗蝗耍玖讲孔疃嘁簿褪嗤蛉丝诔鐾罚洳欢∫幌吕┱钩鋈コ胧恐冢伊讲空季萘舜雍诤R恢甭拥脚撩锥咴阗蟮牧斓兀宦郯⑹纺且痘せ故峭谅鬃袅饺硕技负醺咝朔枇恕

        不过,好处也不是白拿的,沿着兴都库什山脉到河中据点,闽国工部拿出了一条长长的地图,沿着各地河流源头划下表记,要求两部出丁,协助闽国同时在草原筑城二十二座,各部贵族头领人物必须放弃游牧生活,搬进城中去。

        李捷可太知道了,游牧民族就是一条养不熟的狼,别看阿兰人与葛逻禄人如今对闽国如此恭敬,用不了一二十年,羽翼丰满,爪牙锐利后,两部迟早还会对闽国呲牙,与其等到那时候,还不如提早做准备,这二十二座城就是锁住北方草原的关键。

        别看草原空空荡荡的,实际上也是有险可守,有据可循,因为游牧民族也是人,也需要喝水,牲畜更是需要水草补充,所以在草原上沿着河流走,总是能找到游牧民族。

        这二十二座城是闽军扫荡草原时候所定下的关键之所,每一处都控制这一片水源,如果经营的好,扼守住一处水源,足以让城外成千上万的游牧民族渴死饿死,这些地方如果建筑成功了,绝对是中亚游牧民族的眼中钉肉中刺。

        而且一下子将俘获的几十万部民给两部,闽国也是没安好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势力,原本草原上各部一盘散沙,葛逻禄人与图坦土瓦兹人还是其中比较下等的存在,不少部落都在其地位之上,如今让他们归附与两部,不知道多少部落的原酋长贵族肯定不服,到时候弄得两部内山头林立,倒是不好统治了。

        而且草原分为两部落,彼此之间必定生出新的摩擦,到时候再由闽国推波助澜,偌大的草原定然不会再像卑路斯时候团结到一起,到时候任意部落的背叛,闽国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将之粉碎。

        浑然不知到李捷领着一群阁臣的险恶用心,还沉迷于闽国承诺的城市生活,阿兰人与葛逻禄各部贵人喜滋滋的将部落中大部分男丁汇聚在了一起,趁着开春的温暖,烧砖取石,和煦的春风中,一座座不大的草原城市开始拔地而起。

        至于河中地区的粟特人各部,闽国倒是没有多加控制,反倒是特意有些远离的意思,关宁铁骑,左右卫还有从内地带来的五万各族组成的府兵严格的屯兵在恒罗斯城附近,就算顶着河中都督府的名号,也没有向任何一个粟特人国家派驻官员军队。

        这种意外的冷淡倒是让严防死守闽国渗透的粟特人各部大跌眼镜,惊奇中,昭武九姓也是保持着一种严防死守态度,从会盟现场安全回到国内的各部贵族国主都严禁本国居民与闽人接触,生怕闽人的影响力会削弱自己的统治。

        整个春天,河中广袤的土地上都是在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气氛中度过的,直到夏季到来,粟特人才发现自己再也淡定不住了。

        五月份,从兴都库什山脉以南修建过来的道路已经很完善了,开始有星星点点的内地客商通过这条道路抵达河中的恒罗斯城,六月时候,这种客商的数量呈现一个井喷般的增长,数不清装载满内地运来的货品堆积在了恒罗斯城中。

        鼎盛的商贩让因为粟特人撤离,仅仅剩下空城的恒罗斯再一次热闹了起来,大街上,原本的一条条民居道路被改成了商栈,每一家的仓库都装的满满的,而且货物的品种齐全无比。

        来自阿拉伯的**,没药,咖啡,阿拉伯神俊的马匹,阿富汗的玉石,青金石,印度的佛像,黑胡椒,各种珍贵的丝织品,总之丝绸之路曾经有的货物这里一应俱全,只有多的,没有少的。

        剧烈的政治变动,战乱的呼罗珊让闽国关闭关隘,从商周时代已经繁盛起来的丝绸之路可是凋零了好几年了,交通阻断让长安蒙受了巨额的经济损失,中间商的粟特人同样困守其中,逐年凋敝着,如今终于再一次有了如此充裕的货源,昭武九姓各国离着远远的闻着味都要馋的流口水了。

        更令这些昭武九姓坐不住的是,闽国来的那些波斯商人,天竺商人还有唐商非但没有就地将这些货物售卖,反而雄心勃勃的要再一次向北走,亲自讲这些货物贩运到长安去。

        这怎么行?这怎么可以?

        丝绸之路可一向是中亚民族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要是让闽人商人走通了这条商路,用后世一句话去除中间商环节,以后丝绸之路也就没粟特人什么事儿了。

        于是乎这群为了钱啥都能干的出的民族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起来,没等闽国商队出动呢,已经有十多支马匪盘踞在了丝绸之路以东葱岭,安西都护府的统辖区等待着,同时一改冷淡的政治冷处理,各国政要纷纷汇聚在恒罗斯城,请求通商。

        可惜,对于这些粟特人的苦苦请求,李捷的处置方式就是拖。

        送来的贡品,礼物笑纳,各国送来的美女直接填充后宫,至于互市通商的请求,一概是正在商议,正在处理,反正有关部门正在加紧办呢,你们耐心等着好了。

        僵持了半个月,望着成山的货物还有磨拳霍霍的闽国各族商人们,憋的嘴里起泡的昭武九姓终于屈服了。

        最先屈服的是距离恒罗斯城不远,九姓中相对弱小的石国,国主塔什干第一个将长子为质子送与河中都护府,并接受闽国赋予的官职,派驻的行政官员,政治上的顺服让石国仿佛后世公关成功的房地产商一样,石国商人第一个冲进了闽国在恒罗斯城的商栈街,仿佛饿狼一般采购了一番,然后利用曾经在安西都护府境内各部的关系,挑着成堆的货物再一次走上了先辈走了千多年的丝绸之路。

        一方面是赖以生存的丝绸之路,另一方面是国主贵族的绝对权利,看着以往丝绸之路排老末的石国人如今独霸丝绸之路架势一般挑着担子兴致冲冲上了路,别的国如曹国,康国之类经过几天痛苦的考虑,终于也是完全向闽国彻底输了诚。

        各国纷纷派质子到恒罗斯城,在闽国为人质,大约大小一百多个各国王公子孙,几乎囊括了昭武九姓各个王国部落,为了他们,李捷还专门修建了一座弘文馆,让所有质子进学唐式文化。

        与此同时,河中都护府麾下的副都护,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等等行政军事官员也逐步渗透到了各国。

        二月间,河中都护府建立,六月末,就基本上掌控了河中的局面,相比于大唐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初步平定高昌,设立安西都护府,后先后征讨龟兹,于阗,与西突厥决战,花费十多年才将统治深入西域大小部落相比,速度已经如同乘坐火箭了。

        当然,距离完全掌控河中都护府,闽国人还需要走一段路,至少目前,一条康庄大道是展现在了闽人面前。

        七月中旬,河中都护府差不多完全展了开。

        与以往闽国的总督区不同,这一次的河中都护府,完全是大唐安西都护府的翻版。

        河中都护府于境内设立九州,分别对应昭武九姓,封其首领为刺使,副都护,不过昭武九姓麾下的民众并不录入闽国户部户籍中,依旧交由昭武九姓各国国主按照其旧制度风俗统领,不过闽国在其下设置了录事参军,司马等文武官职,一方面是昭武九姓与都护府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也是维护各国忠于闽国的保证。

        完成了这一系列政治上的巨变,原本偏安在角落的恒罗斯城已经相当繁华了,俨然恢复了当年丝绸之路的繁华,闽国内地的大商人云集于此,将来自波斯天竺广大的货物带到这里与粟特人交易,接下来则由粟特人接下下一程,通过骆驼商队穿越天山南北,经过后世的哈萨克斯坦,新疆,最后运抵长安。

        成为了丝绸之路上最热闹的中转站,恒罗斯城真是繁盛到了极点,大街上摩肩接踵,到处都是牵着骆驼与赶着马车的行商,波斯人,唐人,粟特人,一个个相互比划着大声讲着价钱,每天在这里达成的交易不知凡几,人员拥挤到连城内都放不下,商户又在城外建设起新的街坊来。

        新设立的市舶司用日进斗金都不足以形容了。

        可就在这个形式一片大好的时候,李捷却下了一个震惊闽国的决定。

        改封福郡王李让为河中郡王,兼领河中大都护!

        

        

    。。。

第881章 。李让再起() 
    在大唐,皇子出任大都督府都督或者州刺史并不少见,李捷自己曾经就是五原都督府大都督,福建观察使,如李捷的哥哥齐王李佑是齐州刺史,吴王李恪如今是吴郡守,统领偌大的吴地。

        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不是皇位继承人,而且除了李捷,也多是文职,并不统领军队,李佑起家时候的军队还是李捷通过水手名义帮他掩藏的,李愔手里也不过一两千人的蜀王护卫,直到杨妃一系与高宗李治彻底闹僵了,李捷才借给他两万印度兵。

        当然,李捷自己是个异类,正好撞到了五原,阴差阳错被安置在了突厥,后来贬官八闽,那地方山穷水尽,没有军队护卫是找死,这才让他积累了早起资本,竟然打下这么一个天下。

        李让的身份太敏感了,算得上闽国的废太子,与李承乾差不多,如今世子李瑾还在京师监国,这个时候李捷要立李让为河中大都护,还掌握着河中兵权,看如今的恒罗斯城繁华,财权应该也不差。

        这不明显的威胁太子地位吗?莫非闽王又改变心意,重新宠幸长子了?

        世子乃是国之重器,而且是下一代大臣们效忠的目标任务,李捷这一手,立刻在朝野引起了轩然大波,,有的人如丧考妣,有的人则心思活泛了起来,连续两三天,闽王宫门口劝诫的人和新河中郡王门口拜见的都排成了老长的长队。

        这功夫,各种各样的谣言也是在京师,波西斯以及一些其他闽国重要城市传播开,如世子李瑾勾结朋党,欲阴谋造反。如闽王以下令该立世子,废李瑾为庶人穿的沸沸扬扬的。

      &n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