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650章

大唐远征军-第650章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入了秋,吐蕃人这才头一次发现,自己的土地上竟然能收获如此多的粮食!

    有了粮食,腰板就硬,从闽国进口了万套棉衣后,在严寒的冬日中吐蕃又一次集结重兵对象雄进行了扫荡。

    好不容易与长安勾搭上的象雄根本没想到水滴成冰的这个季节吐蕃竟然还能打过来,靠在边境上的数个主要大部落被击破,本来就削弱的国土更是向西北收缩。

    其实历史上许多人诟病李世民扶植了吐蕃,结果养出了个怪物,日后两次攻陷长安,占据了大唐的陇右,夺取了安西四镇,占据了青海草原,俨然一大唐身旁的饿狼。

    不过很少人知道,在大唐与阿拉伯帝国恒尔罗斯之战失败后一百多年中,吐蕃王国与这个中亚崛起,咄咄逼人的饿狼在西域连续进行了三次举国大战,三战两胜,最后一战举国十七万精锐几乎打的全军覆没,但同样重创了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遏制伊斯兰教于帕米尔高原以西。

    当时的大唐已经全面陷入藩镇割据的混乱中,衰弱不堪,可以说吐蕃保护了华夏文明,这也算李世民的一饮一啄,自有回报吧。

    而如今对于闽国,扶植吐蕃更是利大于弊,就算吐蕃与闽国交恶,吐蕃的骑兵也不可能在闽国土地上占据太久,喜马拉雅山这一天然屏障几乎将两个国界绝对化分了下来,而强大的吐蕃向东可以威胁青海,向北可以威胁西域,向西又对中亚草原上那些野心勃勃的部落行程威胁与打击。

    龙朔二年秋,秋收之后禄东赞派来了庞大的送亲队伍,选取松赞干布的五岁孙女樨嘉,动用贵人万人送亲至京师与闽国世子李瑾定下亲事,闽国吐蕃的姻亲就此定下。

    而且除了牦牛皮草药材等平常贡物外,还为闽国献上来自陇右,象雄,吐谷浑的战俘两万余,与此同时,李捷也正式流放了长安正使任雅相于婆罗洲,副使郭待封投降,被编入薛仁贵的左威卫为卒长,正式放芒松芒赞归国。

    临行之前,原本打算在马球上博出个英雄名字,然后趁机向闽国提亲,马术上却被来自中亚的突厥部落,吐火罗人酋长虐的体无完肤,颜面无存的吐蕃赞普芒松芒赞怨毒发誓道,一定要让这些家伙付出代价!

    消息一直到十二月才传到中原,与之一同到来的还有象雄被破的战报以及松州遭到寇掠的消息。

    唐洛阳宫,养心殿,御书房。

    哗的一声,精美御供的一人高青花大花瓶被重重摔在地上,顷刻间粉身碎骨,绕是如此,李治依旧没有从暴怒中缓解过来,指着门口三个目瞪口呆的小宦官疯狂的嘶吼着:“来人,将这几个****拖出去,杖毙!”

    “陛下,饶命啊!”

    鬼哭狼嚎的哭诉中,三个小宦官被禁军连拖带拽拎了出去,高高举起的板子辉映下,凄厉的惨叫声大声的传了来,凄惨的模样犹如鬼蜮一般。

    可李治却是充耳不闻,一双满是血丝的眼睛全都落在了松州刺使发来的奏报上,满是怨毒的嘶吼着。

    “反了!反了!他李捷算什么东西,敢流放朕的使者!”。

    。。。

第754章 。应对策略() 
82_82988十二月的洛阳宫北风呼啸,雪花飘落,值守在凛冽的寒风中,一个个太监,宫人,均是冻得瑟瑟发抖,这儿是洛阳最高的地方,透过层层叠叠建筑缝隙侵袭过来的贼风透骨的寒冷。

    高处不胜寒在这儿体现的淋漓尽致。

    尤其令宫人们心头发寒的还有那隐隐约约从后宫传出来的惨叫声,自从御驾从长安迁到洛阳后,皇帝圣人的脾气就暴涨起来,隔三差五总有几个倒霉的小太监或者宫女因为一点小事触怒皇帝,被乱棍活活打死。

    这事儿弄得更加人心惶惶了。

    “长孙大人到!”

    忽然间宫外的太监犹如接力一般此起彼伏尖锐的喊了起来,听着声音,值守在紫薇宫附近的宫人更是精神一抖,几个房檐下的宦官也顾不得躲避寒冷赶忙弓着腰迎了过来。

    大紫色的官服里头包裹着厚厚的棉衣,长孙无忌本来就很胖的身子更是包裹的如同包子一般,原本保养的很好一张脸同样因为衰老变得满是包子褶,洛阳宫还是很大的,步行了一里多,如此三九天长孙无忌的额头上居然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洛阳宫的殿阁间都有着角门相连,长孙无忌刚到门槛边,前来迎接的小太监已经利落的帮他撑起袍子下摆,一放一松间让长孙无忌利落的跨过门槛,同时趁着这个功夫,小声耳语了一声:“长孙相公,圣人正因为西北边事而发怒呢。”

    没有回答,长孙无忌仅仅微微颔首一下,就目不斜视继续往前走了,只不过买上台阶走到暖阁门时候,长孙无忌忽然对着宫门处首领太监点了点头。

    “门口那个小宦官很机灵。”

    一句话中,一向政治交易就达成了,长孙无忌得到了宫内的情报,而门口的小太监也得以被安排在殿外继续接待长孙无忌,免于挨着李治太近,一个不小心就被打死了。

    长孙无忌到殿外时候,三个倒霉的宦官已经咽了气,被值守禁军向外拖着,途中在雪地流下三条深红色痕迹颇为触目惊心,长孙无忌倒是不同情太监,李捷遗留下的政治弊端,宦官在大唐早了一百多年触碰到了权利,宦官的名声在外人人恨的咬牙切齿也不为过,只不过最近李治的滥杀让长孙无忌颇为担忧。

    进了门,此时的李治还在那一地碎片上红着眼睛犹如困兽一般来回兜着圈子,一见长孙无忌,李治又是满面狰狞的迎了过来,疯狂的举起双手嚷嚷着:“舅父,传喻三省,朕要聚拢府兵,御驾亲征,朕要踏平他吐蕃蛮夷!”

    怔了怔,,长孙无忌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从鼓鼓囊囊的衣袖中摸出两封奏折,平放着扣在了左面上。

    眼看着黑色的封皮,暴怒中的李治又是脸皮子一跳,深吸了一口气后这才伸手拿过,打开后仅仅看了两眼,就暴怒的把第一封奏折摔在了地上。

    “诺曷钵,废物,空有一国之兵,连几千吐蕃人都抵挡不住!”

    丢了第一封,又翻开第二封,这一回,李治更是暴跳如雷的将奏折摔在地上,疯狂的怒骂道:“废物!庞孝泰,空有大将之名,丧权辱国,废物!全都是废物!”

    跳在两本奏本上,用力踩了几脚后,李治方才无力的一屁股坐会了龙椅上,双眼无神的嘟囔着:“为什么?朕还不够勤恳于业,宵衣旰食吗?为什么父皇打下的江山到了朕的手中,就这么四面受敌呢?”

    也难怪李治感慨了,辽东之战打了好几年了,大唐举国之兵放在这弹丸的苦寒之地屡次征讨,辽王李泰都被打倒鸭绿水边上了,可就是不亡,还在那里垂死挣扎,这一回庞孝泰,程名振,刘徳敏,契苾何力,萧嗣业,刘仁愿等六部行军总管督回纥,契丹,秣鞨,汉兵多大三十五万,分七路进攻,打算一举铲除辽王李泰。

    可谁知道在当年渊盖苏文水淹唐军的蛇水,庞孝泰部重蹈覆辙,这次可没有李捷炸河堤来救他一命,作为主力的营州兵三万余全军覆没,庞孝泰及其十三个儿子全都力战而亡,中心受创后其余六路唐军又是军心大动,缩头缩脚萎靡不前,这一次耗费粮饷百万的征讨自然又是告吹了。

    北方,从上一次李捷入侵关中时候,突厥就已经半**了,这两年好玩的公子哥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病重,不少五原突厥开始谋划起突厥自立,建立后突厥,北疆的朔方一代,也变得不稳定起来。

    西面不用说,为了讨好闽国,禄东赞可是着实费心对大唐西陲发动了攻势,大唐费尽心机扶植起的吐谷浑却是屁用不起,反倒被吐蕃打的连连向长安求援。

    至于江南,虽然一贯不是大唐的统治中心,可有了闽国之后,人口稠密,大唐的产粮地江淮,扬州一带人口十室九空,大唐三千多万人口,在李捷饿狼一样连续掠夺下几乎被搬出去了三分之一,现在折冲府残破,县无完县,里无完里,不少良田竟然都被弃耕了。

    虽然华夏人眷恋故土是出了名的,可闽国免税啊!肥沃的农田百里都是自己的,可以留给子孙后代,这种刺激下已经开始影响了大唐的岁入,到处都是一片凋敝之感。

    听着李治无力的发牢骚,长孙无忌也是一阵无奈,如果不是去过京师,他也不敢相信李捷竟然能打拼出如此一番天地,不过哪怕再是无力,现实也得活下去,所以仅仅感叹片刻,长孙无忌又是从容的醒过神来。

    “殿下,其实我大唐并不弱,我军装备精良,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当前之困境,实则两线作战之顾,我国之力,东足以平高丽,西足以御吐蕃,被足以灭突厥,然三面交晖进犯,令我大唐疲于奔命而已!”

    “那,舅父的意思?”

    “彻底放弃一面,要么停辽东战事,以关中之兵江淮禄米全力抵御吐蕃,要么放任吐谷浑,陇右,西域自行抵御吐蕃,全力向东,一举荡平辽逆。”

    这可不是一句简单话,自行抵御的话可就是放任这些地区任由吐蕃,突厥进攻,长安不派一兵一卒支援,大唐辛苦经营的西北防线也许就此垮了不说,自己在历史上或许还要背一个恶名,听着长孙无忌平淡的话语,李治却是忍不住纠结垂下了头。

    “那舅父,闽国究竟怎么办?如今开放各关口,大唐的属民还在不断向外流出着,长此以往下去,国将不国啊!”没有回答长孙无忌先前的提议,拧着拳头,李治又是沉声问出了另一个问题。

    大唐的政策是民归乡里,无官府许可不得随意离乡,可问题是闽国商行四通八达的商业网络贯穿了偌大的大唐,每年经由这些可恶的商人们流向闽国的人口数以十万计,封建时代,人口就是最宝贵的财富,有了人,就有了兵源,赋税,就有了一切,李捷这一手等同于无时无刻不在抽着大唐的血。

    可偏偏闽国商行又是给大唐纳税最多的商业组织,动了他,朝廷赋税没有了保障不说,不知道多少人还会因为失业而暴乱,这个问题长安朝廷上下一直在回避,因为实在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还好,来之前长孙无忌就此事足足研究了几个月,一抹笑容终于在他的嘴角勾了起来。

    “殿下,您没发现虽然汉人人口流入闽国不少,可同样也有些异族人口向我大唐境内流入吗?闽王虽然能耐,但毕竟不可能凭空打造出一个人间天堂,对唐人免税吸引人口的同时,闽国还是对一部分人实行重税,苛政,为此,甚至一部分天竺人逃到了长安来!”

    满是笑意的将胖乎乎双手重重握在了一起,长孙无忌笑呵呵地大声说道:“把他们编入大唐户籍,并且不断从闽国的岭南勾引这一部分逃人,大唐的户籍州县就不会空!”

    长孙无忌这话可说的不错,为了普及大唐文化,闽国一直推行唐人免税的土地政策,理论上只要会唐语的人都可以成为唐人,享受免税,可常用汉字就有两千多的唐语实在不是那么好学的,一部分被征服的本土人始终处于重税下,不断逃亡。

    而且被闽国击破的婆罗门,刹帝利贵族,南天竺叛乱的部族,全都被从本土流放出去,流放向东南亚,流放向越来越空的岭南充实当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