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494章

大唐远征军-第494章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朝皇室的血脉,李恪还是大哥,以贤德出名,可以说当初李恪比李泰都更有争夺皇位资格,可这个李捷记忆中天生仁爱的大哥似乎受了杨妃影响最深,天生就尤为厌恶争权夺势,总是离朝廷的风波躲得远远的。

    如今李捷所做的,忤逆犯上已经达到他不能容忍的地步了,就算从大理寺的监牢出来,李恪无时无刻依旧能感觉到一把钢刀架在了脖子上,而且这次牵连的不光是他自己,一步踏错包括他全府上下,李捷,李愔的蜀王府,甚至杨妃都会受到牵连。

    “你想过没有!你这么做,天下会如何评述,九弟你百年之后史官会如何落下重重一笔?谋逆就是在钢刀上跳舞,你想没想过母妃会如何自处?”扯着李捷衣领,李恪恼怒的大声喝问着,不过冷淡看了他一眼,李捷随手甩开了从小到大他唯一遵从的几个人之一三哥的手。

    “哥,你一路避让,避让开了吗?”

    一句反问,问的李恪瞠目结舌,也不再与李恪搭话,拎着横刀的手挽了个刀花,回头看着眼前的立政殿,李捷嘴角显露出了一丝冷笑。

    “弟不过要把本来母妃该得的拿回来而已。”

    李捷携千骑而来,看着他大步流星走进来,身后吐蕃凶汉赞婆一丝不苟的打着黄罗伞盖,早就被吓怕了的皇后立政殿侍卫宫人根本不敢阻拦,反而纷纷跪地相迎,一路大宫门大开。

    听着外面的混乱声音,王皇后面上又带了几分焦急,急促的催促着:“陛下,再不自裁就来不及了。”

    可惜,穿着全套的龙袍,李治此刻却没穿戴一刻帝王的心,始终浑身哆嗦的如同筛糠那样,至于徐婕妤更是不堪,干脆软倒在了地上,看着这一幕,王嫱终于冷了心,鄙夷的看了李治一眼,自己率先踏上了板凳,将白嫩的脖子挂在了白绫上。

    咣,凳子飞了出去。

    眼看着踢蹬着的王皇后一张小脸变得煞紫,痛苦的突出舌头,李治又是一个哆嗦,刚刚迈出去半步的脚又猛地缩了回去,这功夫,李捷率众也是正好走进了内殿,一肚子郁闷的李恪正好直愣愣看到一个大姑娘脸勒的跟猴屁股一般。

    又是咣的一声,好久没有露面的闽王火铳冒着滚滚青烟,抬手李捷一火铳过去直接把白绫打断,火药爆炸声吓得已经成惊弓之鸟的李治浑身剧烈的一哆嗦,恐惧得缓缓转过身,如同见了鬼一般惊呼着:“九,九哥……”

    看了一眼倒在地上吐白沫的王皇后,再看了一眼惊慌哆嗦跟着徐婕妤一起瘫倒在地的高宗李治,还是那般冷淡,伸手很不礼貌指了指李治,李捷随意的命令道:“滚出去!”

    眼看这一幕,跟在后头的李道宗,宇文节,甚至李愔李恪都惊呆了,虽然李治做的很过火,但他是皇帝啊!在皇权时代,他就是大唐的天,李捷居然如此轻浮让他滚出去!

    更令这几个宗室铁杆眼珠子要掉出来的是,李治居然如蒙大赦,艰难的爬起来,真的灰溜溜滚了!

    。。。

第566章 。奉养,病急() 
“等等,没让你滚。”

    冰冷的话语又让蹑手蹑脚往外走的李治僵在了原地,跟在李治屁股后面溜走的徐盈如遭雷击,颤抖的头上步摇晃动的如同音叉一般。

    已经溃败如斯,这些天好不容易培养出的皇帝胆魄,消弭于无,可心爱的女人受到欺凌侮辱,再一次让李治男人之心膨胀,暴怒的眼睛血红,眼神杀人般锐利的钉在李捷身上。

    可惜,锐利的眼神咋一碰到李捷冷漠的目光,立马又如同暴风雪中的小火柴那样,转瞬而灭,无视了徐盈可怜兮兮乞求的目光,李治再一次灰溜溜的继续溜出了勤政殿。

    “还愣着干嘛?还不把衣服脱了!”

    就在徐盈满是绝望的时候,李捷冷哼的声音再一次让她如坠冰窖,可李捷下一句话就让她无语起来。

    “换身短打扮,孤给你一炷香的时间把立政殿打扫干净,把这个白痴女人带走,办不到你今晚就不用吃晚饭了!”

    把当朝最得宠的徐婕妤当佣人使唤?眼看着徐盈脱掉贵妃凤袍与繁琐的步摇,委委屈屈收拾起挂在房梁上的白绫以及地上凌乱的凳子,执失思力,宇文节,李道宗几个人忍不住再一次无奈摇了摇头。

    这事儿也只有闽王能干得出来!

    偌大的太极宫一个时辰后终于重新恢复了平静,不管愿不愿意,太监宫女们都在闽*队的喝令下按照平时的典籍制度重新运作起太极宫来。

    战火被扑灭,直接从龙首原上调拨工匠修葺受损的宫殿,被斩杀的千多北衙禁军尸体被拖走,地上的血迹也被洒水冲洗干净,傍晚时分,似乎一次宫廷武装政变没有出现过一般。

    而且在太极宫中执勤的,居然还是那些北衙禁军。

    永辉政变中,投诚加俘获的北衙禁军足足有一万八千多,闽军刚占领太极宫不久,居然就有不少太监阉人冒了出来,主动为闽国指路,那些禁军可信,哪些是李治铁杆需要清除,哪些是是中庸派可以信任,以这些宦官封了个新官名观军容使,傍晚时分,一万五千被打乱的北衙禁军纳入了闽国囊中。

    快十年前,在草原上李捷第一次血腥镇压突厥叛乱后,曾经将一批突厥叛乱贵人子弟冲入皇宫作为宦官,十年时间,足够这些人成长起来了……

    初唐头一次,宦官的势力渗透到禁军中,不过此时人心散乱,倒也没有人注意到这些个小小的八品观军容使宦官,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那个至高位置上,不管是拥着大理寺天牢中家人出狱的大小官员,还是长安附近各个世家们。

    傍晚时分,一大批人又是被撵出宫去,这其中居然包括失魂落魄的千骑中郎将王陵以及垂头丧气的长孙无忌,李治的势力大部分遭到清理,一些头头脑脑却没有被关押屠戮,反而都被放了。

    弹着满是灰尘的官帽,望着夕阳斜下中个还是那么庄严肃穆的太极宫,长孙无忌真是满目的迷茫,从闽军骑兵冲破了北衙禁军军阵后,长孙无忌已经做好了殉死的准备,权力面前从没有亲情之说,别说他长孙无忌是李捷岳丈,亲爹都不行,历史上子杀父,父杀子的事情还少吗?

    可偏偏,军官搜捕了一通后,放了他,而且如果光放他一个也许李捷念旧情,还把其余主要禁军将领放了,这可就耐人寻味了。

    政治上,从没有毫无含义的举动,甚至政治人物传那件衣服都有可能具有特殊的意思,还真琢磨不透李捷究竟是什么意思,一面夹杂在人群中,在闽国骑兵呵斥下漫步向外走着,一面长孙无忌满是迷茫百思不得其解。

    这功夫,忽然阵阵马蹄声嘹亮的在御道上响起,数百骑兵护卫着一辆装饰华丽的四轮马车在皇宫大内跑得飞快,平整的龙尾道让包着充气厚牛皮的马车轮跑的异常平稳,绕过了甘露殿直奔着皇宫侧面立政殿方向奔去,转瞬即逝。

    看着上面的杨字小旗猎猎生风,长孙无忌又是疑惑的捏起了下巴不过猛然间老家伙颓废的眼睛忽然一亮。

    能让李捷如此兴师动众,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都有点不够格,惟有李捷生母,大杨妃杨淑妃才有这个可能逼李捷铤而走险,而且事实上也是如此,二王入狱两个月后闽国仅仅通过小手段来营救,李治欲处决二王的消息最近才定,杨妃被李治强迁入感业寺不过半月时间左右,闽国凌厉的兵甲就杀进了长安,从时间上算李捷刚得到消息就从闽国动身了。

    再梳理,攻下皇宫后,李捷没有奔皇帝大殿甘露殿太极殿,而是直奔长孙皇后居住过的立政殿,李捷对杨妃的重视就可见一斑,李世民生前杨淑妃一直无缘皇后之尊,李捷这是要替生母硬争出这个名分来。

    李治处理这次叛乱的表现其实还是可圈可点的,各种阴谋齐出,大搞株连,安插亲信,甚至迫害兄弟,从皇帝角度来讲都没错,李治错就错在没有掂量清楚自己兄弟的实力,而且在仁孝大义的大环境下对杨淑妃下手。

    不过政治永远是这般变幻无常,长处有可能又是短处,弱点也可能变成优点,一下子想到了应对的方法,长孙无忌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胖乎乎的脸上带着微笑,居然大步流星出了皇宫,看的王陵等人侧目不已。

    另一头,如今已经站在天下之巅的李捷,正与匆匆包裹完被拷打伤口的李恪李愔一起恭敬地等候在门口。

    马车上,几个贴身的侍女满是紧张,费力的将杨淑妃抬了下来,跟在后头,一身道袍打扮,活跃于闽国上层的孙思邈长徒传云道姑同样满是紧张,满头汗水一步不离的跟着护理着。

    李世民去世曾下令后宫未生育的嫔妃全部迁入感业寺为尼,那地方位于大唐禁苑城郊,荒凉偏僻,阴湿炎热,本来杨淑妃就已经生病,受到吴王蜀王被逮捕牵连,心情担忧导致病情加重,又去这么个地方呆了半个月,此时已经显示膏肓之像,陷于昏迷中被几个侍女抬入立政殿中。

    “我母妃病情究竟如何?”

    担忧的送杨淑妃去长孙皇后所住过的主殿下榻,侍立了一会后,李捷又揪住了跟着忙碌吩咐配药的传云急促问道。

    可不像自己师傅那般淡泊世间,传云赶忙惶恐的拱手拜下,颇为谨慎的瞄了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尚且不时咳嗽两声的杨妃,很是艰难的摇了摇头:“殿下,娘娘的病,很不乐观。”

    传云有说了一通风邪入体,肺热潮阴的病例,可惜望着杨妃苍白的脸,李捷一句都没听进去,呆滞了好久,这才狠狠按住传云肩膀嚷道:“孤把整个太医署给你,天下名医名药任你调遣,孤的要求只有一个,治好我母妃的病!”

    “臣,臣尽力而行……”额头上汗水更加旺盛,传云沉重的答应下来。

    打发走了医官,李捷再一次回到床榻前,与李恪李愔并列探看着杨妃沉默不语。

    上一世从现代而来,虽然贫穷,照比这个时代老说依旧是繁华颇多,穿越过来最初,唯一令李捷感到欣喜的是,他第一次有了父亲与母亲。

    李世民勤于政事,还有太多宠爱在李捷之上的皇子,所以李世民只能算半个父亲,而杨妃的母爱,填满了李捷再一次成长的童年。

    记忆中最多的,就是杨妃那恬淡迷人的笑容,总是包含自己的错事,总是想着自己的保暖,好多次李捷被李世民罚了挨了板子之后,也总是她冒着禁令为自己送衣送食,在初唐的历史中,杨淑妃是最模糊的一个,出生于前朝皇家帝女,血统高贵,身份成迷,李捷的记忆中,却没有着那些烦乱的迷雾,仅仅有这一个慈爱,甚至带点调皮的母亲形象。

    现在,才刚刚四十多的母亲却这么虚弱苍白的沉睡在面前,看的李捷心都揪起来了,似乎从之国朔方开始,他就与不喜权势名利的母妃疏远了,到了闽国后也是有数个年头没有回长安过年,如今沉默着的李捷看着杨妃痛苦恬淡的脸,总有种负罪感。

    “老九,外面还有很多事需要你去张罗,这里我和老六陪着就行。”

    同样心痛的沉默着,静静呆了好一会,李恪这才小声说着,不过屹立在窗前,李捷的视线始终没转移,很是坚决的否定了他的话。

    “不,我要一直陪在这里!”

    “你这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