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332章

大唐远征军-第332章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名字就亏散了记载。

    后来要不是武则天多疑,冤死黑齿常之,突厥也不会另行造反,怎么也没想到这么一个历史上者名人物居然阴差阳错被逼到倭国战场上来了,巧不巧的还给自己来了个夜袭,自己还送上门来了。

    “真不投降?”眼睛瞪溜溜圆,李捷苦大仇深的等着黑齿常之,这丫的也一如既往的傲娇撇着脑袋。

    “决不投降,只求速死。”

    “好吧,你赢了,来人,放了他,给他牵一匹马让他走。”郁闷的摆了摆手,李捷随口吩咐道,当即周围一圈人都愣了。

    “殿下,这……”尤其是王方翼,这小子可是偷偷摸摸从百多米山峰爬上来,沿途杀了至少四十个武士,偷袭到了李捷身前的猛人恐怖分子,还差点把堂堂闽王弄得摔下山崖,王方翼可不论如何都不想放这个恐怖分子活着离去。

    可惜,李捷很坚决的摆了摆手,坚持地说道:“因为他是黑齿常之,孤就要放了他。”

    这个理由可很扯淡,但李捷坚决的表情,侍卫下属们还是无奈的给百济小哥找来了一匹马,直到骑在马上黑齿常之都是颇有些不真实,随着而来的却是感动。

    现在他可不是名扬天下的大将,堂堂闽王,天一般的大人物,仅仅因为知道自己的名字,就释放自己,这份欣赏,如何不令人感动?

    可惜黑齿常之的感动没持续上一分钟,李捷已经对一头雾水的属下们摊了摊手解释着:“反正他这么一个人回去,一千张嘴都说不清,谁知道他投降没有,最后还不是的回来投奔孤。”

    晃了晃头,黑齿常之差不点没从马上掉下来,这闽王,太猥琐了!

    “而且,百济不过增援了倭国九千骑兵,一万左右步兵,已经是丧家之犬最后的家当的,这点孤还没放在眼里。”

    “你怎么知道的?”这回干脆不跑了,黑齿常之直愣愣从马上蹦了下来,摘下了黑不溜秋的山鬼面具,一双牛眼瞪的溜圆,更令他气的吐血的是,李捷轻飘飘挠了挠头:“猜的。”

    黑齿常之差点没直接晕死。

    “不过话说回来,你觉得东倭有胜算吗?孤王与我兄弟已经在倭国站稳了脚步,我们拥立着天皇,我们背后有大唐的支持,孤麾下有如此猛士,东国那个篡位者以及只懂得用刺客的懦夫中臣镰足,他们会是孤的对手吗?”

    抱着胳膊,李捷傲然的说着,说着他的话音,王方翼梁猛彪织田信长之流也是配合的微微低下头,半阴沉的脸庞彪悍笑着,看了看他们,又看了看山下如林的武士大军以及血站半夜的闽国精骑,黑齿常之真是露出了一丝茫然。

    “估计百济已经在我大哥以及渊盖苏文公的攻击下穷途末路了吧?天智那小子给你们开出来的条件是什么?复国?你觉得他们连自己的国家都维护不住,能帮助你们百济复国吗?”

    抱着肩膀,李捷最后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你是个人才,回去好好想想吧。”

    摇摇晃晃骑上马,黑齿常之一路茫然的走了,目送她离去,王方翼则是怜悯的感叹一声:“又一个被咱们王爷忽悠了的倒霉蛋。”

    “胡说八道!”

    也是牵过二狗骑上,李捷义正言辞的嚷着:“本王不过让他看清形式而已,怎么能说忽悠呢?不过听了本王一席话,这小子回去该不会那么自然,也就更不受信任了吧。”

    “还不是忽悠!”

    骑马走在前面,征夷大将军李佑又是笑着回头揭起短来,气的李捷当即脑门青筋直冒,咬牙切齿的打马吼道:“回去要找不到谁偷用了大印,就算你是我哥,老子也要抽你个生活不能自理!”

    “不是吧!”

    齐王的惨叫中,闽国大军摆成了恢弘的战阵,马蹄昂扬中踩踏起了漫天征尘,威武雄壮的向飞鸟城开进了过去,沿途中,耕种在田间行走在路间的所有倭人都畏惧的向这支军队低下了头。

    飞鸟京,公族权贵聚集的区域中,总共笼罩着一种紧张古怪的气氛。

    原本倭国贵族就不断向中原学习汲取,如今李捷打了进来,唐式风范更是流行于飞鸟京中,贵人男女皆以唐服为荣耀,闽国产茶,茶道这种优雅艺术更是征服了大批贵族,哪怕是政敌,苏我日向以及苏我家本家硕果仅存的长辈苏我成九同样痴迷于此。

    不过与后世的冲茶可不同,唐时最完整的茶道是要把绿茶磨成粉,上好泉水慢慢煎煮,完成一次茶道需要几个时辰的时间,极其陶冶人的耐性与禅意,如今就是,苏我成九慢条斯理一丝不苟的煮着茶汤,另一头苏我日向则是安静的在一旁等候着。

    好半天,一杯绿得诱人的香茶这才被捧到了面前,就在苏我日向优雅的挽袖结果要品的时候,门口的拉门却猛地被拉了开,一个仆役惊慌跪伏在地上。

    “家督,闽王以及征夷大将军安然从前线归来。”

    咣啷,绿茶背顺着苏我日向手中滑下,掉落在了袖子上,绿色的茶水染绿了一大块,看到苏我日向这么一副模样,苏我成九忍不住严肃的训斥着:“日向大人,您是要继承苏我家的大业,如此沉不住气,成何体统?”

    “是,叔父。”

    苏我日向旋即恭顺的低下了头,但冷不防那仆役又是慌张的继续禀告道:“这,这一次闽王还斩下来五千多颗脑袋,听说大破东国大军,飞鸟京上下皆言此乃征夷大将军定计,故意引诱动过出击。”

    咣啷~这一次苏我九成直接打翻了煮茶的瓷壶。

    另一头,飞鸟城外皇家温泉旁终于建起了的闽王府中,李捷也是舒舒服服的泡进了温泉里,这一次出行虽然出了点小岔子,但摸清了东国实力,额外还用了些小手段离间了东倭与百济关系,总体来说还是收获颇大的。

    不得不说,倭国人虽然猥琐了些,但温泉还是好的,浸泡在淡淡的硫磺味中,李捷舒服的眯起了眼睛,这时候,门口拉门处一个黑影却忽然出现在了门外,单膝跪下,催着头恭顺的说道:“下臣服部半藏见过主上。”

    透过半透明的,黑色的头套,整体的黑衣,一张脸完全被遮住,仅仅露出两只凶厉的眼睛,与后世流传的忍者简直一模一样。

    既然武士都玩出来了,再弄出来几个忍者倒是不足为奇,不过这个服部半藏却不是李捷给穿越来的,部民时代所有倭国民众都被权贵分成了各个部,田部,品部,史部,服部就是专门为天皇,为公卿织布做衣服的一部,久而久之就成了这个姓,而此人正好号为半藏。

    谁会怀疑身旁老老实实的裁缝呢?

    “启禀主上,主上回归后,飞鸟城的公卿们着实乱了一通,不少人还相互串联了起来,这次伏击主上,参与的人看来不少,另外回了府中,征夷大将军立刻开始调查了印信,似乎苏我家的茶茶夫人真的是无辜的,将军会来的时候她还被关进屋子里。”

    “我这五哥啊!”想着李佑入乡随俗到了这个程度,连****都玩起来的,李捷禁不住好笑的摇了摇头,旋即又是吩咐了起来:“我五哥那头就不用太过关注了,别看他胡闹,心里却明白,半藏,现在孤要你全力经营东国,恐怕就是征服了东国,中大兄与中臣镰足折腾的,那里也会是日后****之源。”

    “喏!”

    干净利落的应了下来,旋即黑影就消失在了门外,留下李捷自己一个人继续舒适的享受起了沐浴来。

    听着门外隐隐约约的吩咐声,李捷还真是悠然自得,日后曰本的几大特色就这样被他凑齐了,而且忍者与历史上一样廉价,只要许诺给他们土地与地位,这帮家伙就可以效死。

    闽王府的暗影中,谁都没有注意到的角落中,几许黑影浑然不觉得溜了出去,为已经大变样的飞鸟城又是带来了几分波澜……

    。。。

第380章 。西域胡商,发行飞钱() 
十月间,海洋性气候的倭国也禁不住天气凉了起来,只不过这个时候,往来于大陆间的船只却更频繁了些,而且大多还是世家高门的老人或者土豪巨商,在地方小有一番影响力的人物。

    李捷可是从来都懂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曰本列岛上,广泛的地质运动产生了大大小小的温泉,严寒的冬日,泡温泉可是一大享受,同时也是为了拉拢一下本地的倭国公卿势力,李捷把温泉的权利由天皇独占解除,畿内大大小小十多个温泉都交给一群公卿经营,同时在登莱,长安洛阳,闽地又组织起了倭国温泉旅游。

    闽王组织旅游的传统还真是由来已久,草原n日游,辽东战场游,闽国文化风情游,有了旅游业的名声在外,再加上长安洛阳一大群道士帮他鼓吹温泉养生,还真有大批士人不远千里来到倭地泡温泉,来自唐地的游客花销出去的钱帛收入也终于让倭国几经打击的旧势力公卿满腹怨气平复了不少。

    不光是世家豪门,近些日子来倭地还多出不少宗教人士,一个个光头的和尚,披着八卦袍的道士同样也是跟着船不断前来,西部倭国大大小小的道观,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部民制下倭国的百姓几乎全都被当作奴隶束缚在田地中,随着李捷的到来彻底打破了部民制,一部分原来的部民进入大名领地耕种,成为大名的庄户,另一部分则是耕种着各地唐人署官统计后建立起的集体农庄,虽然还是没有土地所有权,好歹是有了土地使用权,每年按照收成缴纳超过一半的收成。

    虽然税收看似挺重,到底还是比原本部民制全部税收上缴,田部仅仅发下一些勉强糊口吃不饱的粗粮要好。

    但圣人还有一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原本同样是泥腿子,而且还是良民看不起的叛乱盗匪,结果人家出去打了几仗成武士了,要么在大名手下领着俸禄吃着公粮,要么在将军幕府下有一块自己的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还是吃着租子,只要给幕府出兵役即可。

    同样一个村的,你成了武士御家人贵人老爷,我还是泥腿子一个,这种强烈的心理反差下不平的可不少,对此李捷就没办法了,他不是神,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过上平等的好日子,于是乎,就只能交给神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于是乎,大大小小各种和尚发展到了倭国各地,宗教带来的缓解效果还真不是盖的,佛教的六道轮回之说与劝人忍耐向善,短时间内就推广了大半个倭国,国内闽王不信佛可是出了名的,难得闽王开了特殊政策,兴建佛寺,还给田产,又能度化众人博个好名声,千多名光头党干劲十足游走于倭国上下,经常能看到一个又一个村倭国农人干完一天农活,在和尚带领下对着庙里的菩萨像拜了又拜,前程无比的期盼着来生投胎个好人家。

    至于道教,则是在闽王领导下有了新的生存方式,这个年代,道士可是养生专家,又懂得药理,一方面道士向医院方面转换,另一方面,不再用丹药等重金属小药丸忽悠人,满口养生经走进权贵家的道士获得了比以往还要成功的收获。

    世家豪门个个都是富贵人,谁不想多活几天,原本一心普渡众生的孙思邈孙道长,都在李捷帮他修了个义诊大医院后,额外担当了天可汗李世民的私人养生顾问,一大群道士到了飞鸟城,当即又在倭国引领起生活新风尚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