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远征军 >

第1117章

大唐远征军-第1117章

小说: 大唐远征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李治又是满是急促的询问着契必何力。

    “契必卿,兵部可有什么好的应对策略?”

    这一会,太宗时代的老将,一向以勇猛善战闻名的突厥老将军却是低头沉默不语,两个兵部侍郎庞同善郑仁泰也是沉默不语,让李治惊愕的看了一圈,脸色迅速阴沉了下来。

    “我大唐满朝文武难道拿一个小小的闽贼就没办法了吗?你们一个个,还是国家栋梁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满是愤怒,李治再一次挥手咆哮起来,听着他的怒吼,所有人都是低下了头。

    可不是小小的闽贼,那可是驱赶着控弦之士百万,从世界最西端气势汹汹杀过来的闽唐啊!

    李治怒吼了好一会,长孙无忌这才无奈的从队列里站了出来,抱拳再次禀告着。

    “回陛下,宰相们议论的最好结果,是退兵!”

    “趁着龟兹镇还在坚持,收拢瓜,西,沙,庭诸州军民退回玉门关以东,就地封这些俘获的首领为可汗,割让庭州给西突厥,割让安西给吐蕃,利用这些蛮夷抵挡住西方滚滚而来的蛮夷大军……”

    长孙无忌没等说完,抓住机会的宦官李辅国立刻嘲笑的对长孙无忌嚷道:“原来我朝长孙司空出的计谋就是逃跑啊!你是要陛下在闽贼,蛮夷面前逃跑,要我大唐威风扫地吧!”

    “你这个阉竖懂什么军国大事?避实击虚是兵家至理!老夫这是为了保存大唐的实力!”

    长孙无忌立刻气的大叫,虽然从太宗皇帝手里接手了个太平盛世,可是有李捷这么个吸血鬼在,这么多年大唐的总体实力也没有增长多少,全国兵力总共才八十万左右,除去镇守偌大江山的兵力,出兵五十万已经是个危险的比例了。

    就算唐军如今有如此辉煌战果,长孙无忌依旧不赞成把全国的国运放在一战中豪赌的这种赌徒治国方法。

    一句阉竖却又正好戳中了李辅国的痛处,让这个当权太监暴怒的尖叫道:“保存大唐实力?长孙司空打击陛下威望才是真的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一旦陛下现在退了,关中士族当如何评价陛下,天下世家将如何看待陛下?”

    “啧啧。”阴阳怪气的摇头晃脑着,李辅国阴森森的笑道:“对了,老奴还忘了,闽王妃就是长孙大人爱女,长孙司空还真是深谋远虑,这么快就在为闽王入主关中做铺垫了!”

    “胡说!”这话也捅到长孙无忌的软肋,恼羞成怒中,长孙无忌抱着拳头直冲青天,暴怒的说道:“我长孙无忌忠心日月可鉴!岂容你这阉狗再此狂吠!”

    “够了!”

    眼看着李辅国又要暴怒的叫骂,李治冷不丁一声怒吼却是让在场所有人都哆嗦了下,慌忙跪下,面色阴沉的看着自己的大臣们,李治像个发怒的狮子一样巡视了好一会,这才闷声嗡嗡的说道。

    “朕绝不会在闽贼面前转身而逃的,朕意已决,与闽贼决一死战,将他那些走狗打出西域!户部着手安置俘虏部落,礼部拿出个名单来,分封拉拢这些投靠部落,兵部最好的斥候全都派出去,务必要弄清楚闽贼主力究竟在哪儿?”

    当年明知道冒着亡国的危险,隋炀帝还是要第二次,第三次进攻高句丽,有时候帝王的尊严对皇帝来说甚至超过了对国家重要性,如今李治也是如此,李捷像一片阴影那样蒙在他心头,让李治喘不过气来,二人算是不共戴天,了,一日不杀了李捷,一日李治这鼓气就顺不过来。

    眼看着李治掉头就走,长孙无忌又是焦虑的举起了手:“可是陛下,我们没有足够的土地与给养安置这些俘虏啊?”

    “放十万人入青海,剩下的,就安置在关中吧!各府各县都划出一部分土地,我大唐富有四海,还吃不下几十万蛮夷?”

    李治头也不回的甩下一句话,却是令在场所有的大臣脸剧烈的抽搐了下。

    土地如同蛋糕,就这么多,割一块少一块,如今各世家繁衍,关中尤其的拥挤,有的州甚至已经拿不出均田分给新增的人口了,再填二十万中亚蛮族?所占的每一分土地都是关陇世家的心血。

    况且,这些骑马放牧的会乖乖放下锄头耕田吗?后世大唐的安史之乱,一部分原因就是大唐在河北安置了太多的胡人,甚至一些地方都从汉化转变成胡化了,尖锐的********构成了安禄山叛乱的基础!

    谁都不愿意与这些草原民族做邻居!哪怕已经融入华夏的鲜卑人!

    就在长孙无忌都是脸色阴晴不定的时候,李辅国阴啧啧的声音却又响了起来。

    “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陛下想如何安置,就如何安置!某些人如果图谋不轨的话吗!老奴可是盯着你们的!”

    阴冷的像一条毒蛇那般盯着在场大臣看了一圈,李辅国嚣张的整了整衣领,也是跟着李治大步流星的出了门。

    “阉狗!”

    李辅国走了许久,才有人愤恨的怒骂了出来,大臣们不忿的议论纷纷着,户部尚书刘祥道亦是面色难看的凑了过来,小声的向长孙无忌询问着:“司空,如今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无可奈何的摆了摆手:“按陛下说的做!”

    “可是!”

    “没有可是,刚刚李公公不是说了吗?天下,陛下的天下!”

    说完,长孙无忌亦是烦躁的出了门,一肚子事情的长孙无忌却没有注意到,身后这些关陇世家的大臣们,看着他背影的眼神忽然变得陌生起来,不在如同以往那样,关陇首领,一呼百应。

    不过李治的命令还是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了下来,如今宦官势力增大,几百个观军容使宦官的监视下,大臣们就是想消极怠工都做不到。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西来的迁徙大军似乎知道了东面多出来一支强悍的大唐主力,除了有些过来投诚的中亚部族,剩余比较强悍一些的大部族没有再东进一步,利用这段时间,唐军加紧消化第一阶段的战果。

    就地划分了草场安置了一部分部族,迁入青海草原一部分,最后不少被安置在了关中,许多背井离乡的中亚部族能得到如此优待,的确拉拢了许多人,让大唐增添了七万多蛮族步骑兵。

    可是李辅国明显利用了这次机会打压关陇世家,安置西来部族专盯着关陇世家的固有地盘,还趁机巧取豪夺世家的土地,弄得朝廷里怨言不断。

    不过总体上,唐军还是朝向一个有理的局势发展,在一点点的积蓄力量。

    然而半个月之后,几百个衣衫褴褛的安西骑士猛地闯入西州高昌故城,却是打破了这种平静。

    龟兹镇在苦苦坚守了两个多月之后,还是被攻陷了!

第1334章 。逃遁() 
整个安西都护府沦陷,三分之二的西域沦落敌手,此去关中,除了阳关玉门关之外,几乎没有多少坚城可守了,历史上的吐蕃就是夺取了整个安西都护府之后直下大唐陇右,最终两次打到长安,一次攻陷了长安。

    这些汹涌而来的游牧民族还不同,吐蕃毕竟是有不可放弃的地盘,与大唐争霸战争也不是为了灭亡大唐,最终两国还是举行了长庆会盟,大唐夺回陇右,直到两国灭亡再没有太大的战争,而眼前的游牧民族却是根本没有国土,打到哪儿就占领哪儿,如果挡不住他们,中原就会重蹈五胡乱华的覆辙,从关中到华北平原大片的沃野将重新变成胡人牧马的牧场。

    而此时龟兹镇陷落,丝绸之路南北的游牧胡人再次汇聚在一起,四十万唐军主力已经没有回头的机会了!必须与胡人在这西域热土决一死战!要么长安在胡人的兵马刀枪之下化作一片火海!要么就在这高昌故城之下为百万胡虏埋骨,杀个尸山血海!

    “陛下,波斯王子卑路斯背叛,龟兹镇陷落,安西都护府上下八千五百零一人全部殉国,大都督程务挺死战于都护府,如今生死不知,那些西方鬼人,中亚胡虏在城中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千年龟兹城毁于一旦啊!”

    趴在地上痛哭流涕,那从龟兹镇回来的安西骑兵声音都嘶哑了,激动的对着追随李治从长安带出来的文武百官,骑兵撕心裂肺的诉说着。

    “卑下等也是预备杀身殉城的,奈何激战中被倒塌的房屋砸住,被俘,那个拿着大斧皮肤惨白的鬼人王放卑下等回来,扬言要陛下早早退出西域,并要陛下奉上长安美女十万,黄金万万两,白银万万两,丝绸十万万匹,否则的话,就踏平长安,自己去取得,把整个大唐都变成奴隶!”

    “卑下恳请陛下再将卑下编入大军,哪怕为马前卒卑下也甘心,只要能再与那群鬼人再决一死战,为我安西都护府同僚报仇雪恨,卑下九死无怨!”

    声音生生泣血,骑兵跪在地上磕头不止,听的长安文武却是面色惨败,咋舌不已。

    在迁徙过程中,这些胡族也展开了大鱼吃小鱼般的激烈生存斗争,如今看来,百万胡虏控弦之士已经掌握在了少数几人手中,而这些胡虏首领无疑比无头苍蝇一样飘到哪儿是哪儿的小部落更有野心。

    胡人所要的别说大唐拿不出,就算整个地球估计都没那么多财富,这是明显对大唐觊觎的借口,一想到要与数不清的游牧蛮族就在这儿决战,不少文臣都是面色煞白。

    距离建国时候的血腥决战毕竟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许多文武都是在和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对即将到来的血腥大战明显准备不足。

    可就在所有人都惊骇不已的时候,长孙无忌却是迅速从文臣首位迅速挤了出来,指着回来的安西骑兵大声的喝问着:“闽王李捷何在?闽国大军在攻城队伍中有多少?那些蛮族首领是否受闽王节制?”

    这话问的骑兵却愣了,张口结舌了许久方才重重的摇了摇头,确定的回答道:“贡献龟兹城的蛮兵不下二十万,可是没有一兵一卒是唐人,而且卑下曾经追随大都督奔赴疏勒,那儿也没有见到一个唐人,全都是奇形怪状的鬼人!”

    “汝确定?”

    “卑下敢用脑袋担保!”

    听着那安西骑兵斩钉截铁的回答,长孙无忌禁不住犯了嘀咕,满是疑惑的皱眉的嘟囔着。

    “李捷这小子究竟想干什么?”

    “行了,你先下去吧!你的要求陛下会考虑的。”

    那骑兵才刚退出西州大都督府的正堂,整个朝堂顿时如同炸了锅一般,文武大臣议论纷纷,叫嚷着向高宗皇帝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有的要求与胡虏讲和的,也有叫嚷着要和胡虏就在这儿决一死战的,此时的大唐朝廷竟然和南宋差不多了,主战派与主和派各占了半壁江山,所有人据理力争,扯着脖子恨不得喊聋对方的耳朵。

    这不是十几个重臣的小型会议,几乎随驾出征的大臣全都闹腾起来,喧闹的朝堂震得瓦片都嗡嗡作响,亦是震得李治的致命弱点暴露了出来。

    李治最大的弱点,怯懦!

    长孙无忌正是看中这一点,所以竭力扶植他这个第三个外甥登上皇位,历史上的李世民其实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希望李治登基之后,他与诸多兄弟可以共存,但谁也没想到,怯懦的李治居然能做出在李世民病榻前与皇帝才人偷欢的大不敬举动,而那个偷欢的武才人更是仿佛一颗耀眼的太阳那样,不但支持着丈夫创下了永徽之治,斗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