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600章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600章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大明旧官吏当中,不少人依旧对大明忠心耿耿,他们此时甘心为李子霄做事,那是因为李子霄此时终究还是大明的镇国将军。

    但如果未来有一天,李子霄决定自立的时候,很难保证那些人不会趁机闹出什么事来,这些人是隐患。

    而且,随着李子霄此时在心里定下的扩张计划,这次等他回到江北之后,就将正式对山东和开封下手。

    到时候李子霄掌控的地盘,将会更多,但他手下没那么多人才,还只能继续任用这个方案,留用大明旧官吏。

    好在李子霄短时间内,不可能自立,留给他的时间还很充足,足够他慢慢的筛选和替换掉,那些不可信和劣迹太多的大明旧官吏。

    而周擎作为周伯之子,绝对算得上是李子霄可以信赖的人,只要周擎能力不是太差,李子霄就会重用他。

    因为此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子霄需要的人才,忠诚才是首位,能力只能排到第二位。

    这一点,在历史上各大君王的崛起之路上,都是共同的。

    忠诚,远比能力更重要。

    别说什么任人唯亲,这种时候不管换做是谁,都会用自己最信任的人,总比用不熟悉的人,最后被人背后插刀子强。

    特别是李子霄这种快速崛起时期,人才稀缺,他最好的办法,就是任用自己最亲近的族人。

    毕竟族人和他是利益共同体,是最不可能背叛他的。

    可是奈何,李子霄对于自己的族人,基本上没什么了解,再加上他的前身对自己的家族充满了怨恨。

    李子霄在刚刚入主这具身躯时,就对前身残留下的怨念发过誓,会替他报仇,另立李家,此生不再回去。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些年来他一直不曾返回金陵李家,甚至连李家派来和他接触的人,也全都被他赶回去了。

    因为这一点,他没少被那些腐儒们批判,前段时间一些别有用心者,更是散播谣言,说他乃是不孝之人,没有将军风范。

    对于这一点,李子霄早就知道自己会被人诟病,但他依旧坚持这么做,因为这是他对他‘自己’的誓言。

    哪怕未来他有幸真的做了皇帝,这或许会成为他一生的污点。

    但李子霄依旧选择这样做,他坚信‘人无完人’,这点上他可以效仿李二大帝。

    李二大敌可是为了皇位,杀兄囚父的存在,但这点瑕疵,依旧不能掩盖他千古一帝的名声。

    后世不少人都黑李二,但所有人扪心自问,在华夏历史上能超越李二的皇帝有几个。

    李子霄对于皇帝这个职业的理解,并不是比谁比谁圣明,而是比谁比谁昏庸的,谁比谁更菜,更垃圾。

    看看华夏历史上,出了多少皇帝,大多数一个个都是庸碌之辈,他们在比惨,比菜的道路上,一路走下去。

    没有最昏庸,只有更昏庸。

    李二的成功,借用一句话,那就是全靠同行衬托啊!

    李子霄坚信,就算未来他做了皇帝,只要他做的不比李二差,他身上这点瑕疵,完全可以忽略。

    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更够体现出,他是一个正常人,圣人还是继续留给孔夫子做吧!

    所以说,这种情况下,李子霄当然是要重用周擎的。

    (本章完)

第565章 图谋登州,再临旅顺() 
566图谋登州,再临旅顺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说实话,订阅掉的有点厉害,扎心了。】

    之前李子霄安排周擎帮助他们李府,处理商队海贸的事务。

    其实,就是暗中考察周擎的能力,并且磨砺他一下,让他熟悉一下江北的情况。

    现在,既然钱广元提前将他派出来,也就意味着他已经通过钱广元的考核了。

    这次李子霄回去后,还准备考考周擎,只要不让他太失望,接下来他就会对周擎委以重任了。

    等到水军舰队即将开回,白龙军在皮岛上修建的码头时,李子霄最后看向陆远,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陆远,登州的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听到李子霄提起登州,陆远的脸上的笑容,瞬间转为兴奋之色,立即回应道:“大将军,按照你吩咐的,我们水军随时做好了,登陆登州的准备。”

    也难怪陆远如此兴奋,因为他知道李子霄这是要准备对登州下手了。

    李子霄垂涎登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这点身为白龙军水军统领的陆远,自然也是知道的。

    甚至于,包括陆远在内的,诸多白龙军水军将领,都希望李子霄可以拿下登州。

    要知道,此时的登州可谓是明朝北方最优良的港口之一。

    如果李子霄能够占领登州,不仅可以获得一个良港,同样对陆远的水军,有着巨大的好处。

    就比如,这次李子霄跨海登陆皮岛,攻打关外镇江堡。

    白龙军的补给,走的是海路,是从耽罗岛运到皮岛,储备在皮岛的。

    要知道,耽罗岛到皮岛的距离,远比从登州到皮岛远得多。

    如果之前李子霄就掌控登州,白龙军水军舰队完全可以从登州运送补给,将为他们节省大量时间。

    不管是从战略位置,还是商业价值,这个时代的登州港,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明朝北方数一数二的大港口。

    此时,李子霄唯一掌控的两个大港口,一个是扬州港,一个便是新建成的海州港。

    而这次,李子霄北上除了痛击鞑子之外,另外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占领旅顺和登州。

    李子霄让刘重占领金州这一角,为的就是保旅顺,将这里打造出对抗鞑子的前沿阵地。

    而刘重能够在金州支撑下去,最重要的就是旅顺港。

    只有旅顺港存在,刘重才能源源不断的接收白龙军运去的补给,才能有资本抗住鞑子的进攻。

    而除了旅顺外,更让李子霄心动的就是登州了。

    旅顺此时表现出来的,只是战略价值,可以用来对抗鞑子。

    但登州港,可不单单是战略价值,李子霄更看重的是它背后,巨大的商业价值。

    战略价值,很简单。

    因为登州和辽东半岛,就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李子霄要是占领了登州,只需要半日时间,便可以运输兵力,粮食到对面的旅顺。

    登州到时候,完全就相当于刘重的大后方,到时候金州,旅顺和登州,连成一条线,足以抵御住鞑子的进攻。

    至于商业价值,那就更简单了。

    登州港作为大明的老牌港口,开发程度可不是其他港口城市可比的。

    再加上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李子霄相信只要登州留在他手里,不出几年便可让其重新繁荣起来。

    登州,是李子霄未来发展海贸计划中,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相比起此时还未正式兴起,就因为鞑子占领而衰败的旅顺港来说,此时的登州同样是盛极而衰。

    前两年孔有德,尚可喜和耿精忠三人,就在登州作乱,再加上这些年来,大明天灾人祸不断。

    大明各地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当然相比起此时中原一带流民遍地,乱贼四起的情况来说,登州的百姓的日子还算可以。

    李子霄其实早就在暗中,筹划夺取登州了。

    但这其中涉及不少东西,李子霄需要考虑,一旦他占领登州,会引起朝廷怎样的反应。

    此前李子霄迟迟未动手,就是在等,他在等洪承畴兵败松锦,大明朝廷上下震动之时,就是他最佳的出手时间。

    “嗯,你们水军随时做好登陆登州的准备。

    如果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登州,那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不行,需要用强的时候,就需要你们水军上了。”

    “是,大将军放心,我们随时准备着。”陆远郑重的喊道。

    “嗯,很好。走吧,已经到码头了。”李子霄拍拍陆远的肩膀,走出了船舱。

    李子霄在走出船舱,就看到他们的船只已经驶入了皮岛的码头,这个时候皮岛的码头上人头涌动。

    这些人中,有白龙军士卒,负责位置秩序,但更多的确实普通青壮百姓,他们正在扩建这处港口。

    皮岛这处港口,一开始就是存在的。

    那是当年毛文龙修建残留下来的,当地渔民一直还在使用,但早就破旧不堪。

    白龙军来到后,在原来码头的基础上,稍微进行的一番修缮,没有太费力气。

    毕竟白龙军水军舰队并没打算,在这里长久驻扎,只是个临时驻点,不值得他们费力气大修。

    等到李子霄从关外撤走之后,他们便不会继续在这里停留,现在能凑合着用就行。

    但现在,随着之前十万百姓和两万白龙军,暂时迁移到皮岛上,就让陆远不得不下令扩修港口码头。

    要不然,等过两天,他们水军舰队从皮岛上,转移运输士卒和百姓离开这里,前往耽罗岛的时候,那处简易码头根本不堪重用的。

    此时皮岛之上,到处都能看到拖家带口的百姓,这些就是李子霄费尽心思,从关外带回来的十万百姓。

    “关外一行,总算是结束了。”

    李子霄站在皮岛上,眺望海峡对面的大陆,轻声说道,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这是他第二次和鞑子交手,第一个是在鞑子崇祯十一年入关劫掠的时候。

    同时,这一次也是他第一次主动率军跨海作战,杀到鞑子地盘战斗,甚至在这么多年的大明军队中,也是第一次。

    这一战,李子霄想要的结果都达到了,甚至盛京一行,还取得了意外惊喜,可谓是收获颇丰,李子霄非常满意。

    “估计下一次在和鞑子正面交手,就要得到大明灭亡的那一天了吧!

    等到那一天,我不会再躲避,会领军堂堂正正和你们正面一战,皇太极、多尔衮,你们等着吧!”

    李子霄在心里想着,也是这么计划的。

    按照他的计划,接下来的时间,一直到大明灭亡之前,他都不会再与鞑子交手。

    他要积攒力量,等待大明灭亡后,替代崇祯挡住鞑子南下之路。

    只不过,李子霄忘记了一点,鞑子可不是那种吃亏不报复的主,很快鞑子的报复,就会汹涌而来。

    而李子霄不用得到大明灭亡那一天,就会再次与鞑子交手。

    到了皮岛之后的李子霄,便下令陆远的水军舰队,开始往耽罗岛上运送百姓。

    而逃回铁山后的皇太极,再次派人抵达海岸边,发现了白龙军水军载着百姓撤离的情况。

    可是,得到这个汇报的多尔衮,此时也已经拿李子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手下率领的只是骑兵而已。

    骑兵不是万能的,哪怕只和皮岛隔着一道数里宽的海峡,可那湛蓝的海水,依旧如同一道鸿沟一般,不可逾越。

    而在五日后,陆远将首批百姓,送回耽罗岛回来的时候,也将洪生统帅的另外两支舰队,一起带来过来。

    白龙军水军四支舰队全部赶来后,有三支被李子霄用来,运送皮岛上的十万百姓。

    另外一支舰队,则护送着一万士卒,赶赴金州,这是李子霄给刘重‘镇辽军团’送去的援军。

    一万士卒中,包括了周大柱麾下‘先锋营’为主的近三千白龙军精锐,七千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