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385章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385章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比他在永城执行的二十抽一的商业税,足足高出了一倍。

    很快,这个商业税的执行,就引起了广大商人的不满,他们对于这里的实行的税收制度,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情绪。

    这也难怪,那些客商们享受惯了,大明两百多年的三十税一的,几乎是白给的税收制度,甚至还一度要被取消。

    现在遇到这么高的商业税,首先的反应就是不接受,然后就是派人到徐州知府衙门大闹,并威胁要上告朝廷。

    而徐州知府邱广明可没打算,为这些商贾撑腰,明确告诉那些商贾,这些税率都是两卫所自己定制的。

    因为卫所并不归知府衙门管辖,你们要是有意见,就去指挥使衙门提,找都指挥使李子霄,别来找他。

    一些商贾们还真气鼓鼓的,到指挥使衙门去闹,他们不相信李子霄敢真的大白天派人杀了他们。

    只不过,这些人并没有见到李子霄,却出来一名衙门的知事。

    那名知事冷冷的告诉他们,你们要是嫌卫所的税收过高,他们可以不来这里做生意啊,谁逼着你来的。

    你们不来,自会有其他商人来,你们不赚这个钱,自有其他商人愿意赚这个钱,你们不想交税,自有其他人愿意交。

    听到人家这么说,这些商人也是说不出什么话了。

    李子霄如此做,也是向那些商人们表明他的态度,日后想要在他的地盘上经商,都得给老子缴纳税赋。

    老子可不是崇祯,你们享受了两百多年的,几近免费的商业税,在我这里可行不通,在老子的地盘就等服从老子的规矩。

    因为这商业税的缘故,还真有许多商家退出了两卫所,李子霄也从没想过要挽留他们。

    这点李子霄一开始就预料到了,让这些从没怎么交过商业税的商人,突然要缴纳如此不低的税率,他们心里肯定不舒服。

    但是李子霄依旧会执行这个政策,他要把做生意就要纳税,这个观念植入人们的心里。

    或许这需要一些时间,但却必须做到。

    经过这件事,两处卫所的商户,虽然撤了一部分,但还是有一些商户留了下来。

    毕竟这里的商机,还是很高,这些人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留下来,而且留下的大多数都为小商户。

    那些大商户不在乎这点利润,绝不会缴纳这种税赋,他们宁愿撤走。

    李子霄在拿到精盐这个赚钱生意,养活手下万人军队不成问题了,而兴办养殖场只不过,主要为军队提供肉食。

    李子霄在六月之后,就一直重点关注西面李自成和张献忠等几路,重新造反的乱军。

    ……………………………………

    而就在这个时候,李子霄突然收到永城白虎寨送来的一份消息,激动的李子霄立马放弃手下所有事务,带着石英等一百来亲卫,连夜赶往白虎寨。

    此时,白虎寨依旧是白龙军最重要的军械装备生产厂,虽然李子霄已经下令在徐州城西修建一处更大的作坊。

    日后会将白虎寨全部搬迁到徐州,但这个时候徐州城西的作坊,还未修建完成,搬迁还需要一段时间。

    为了不耽误他们继续,为白龙军生产武器装备,铁平良就继续带着手下工匠,留在白虎寨工作。

    而这次李子霄收到的消息,也是铁平良发给他的,上面只有短短一句话:新枪已造出!

    李子霄之所以如此激动,因为他知道铁平良所说的新枪,其实就是指燧发枪,得到李子霄的提示后,铁平良一直在攻关燧发枪。

    等李子霄来到了白虎寨兵器作坊,铁平良领着一个激动万分的老匠户,来到了李子霄跟前。

    果然不食言的,为李子霄展示一支崭新的燧发枪,这名老匠户手持鸟铳呈平行状,打开了火药仓。

    从口袋里,取出一个纸包,用嘴咬开纸包,把黑火药倒进了火药仓后,即紧闭仓门。

    接着把鸟铳竖立起来,枪管朝上,把纸包内的铁珠子,从枪管内倒入,而后从枪管上取出了通条,在枪管内捅了几下,捅结实后,立刻把枪平方。

    老匠户的动作非常熟练,拉动枪托上的击锤后,对准了准了前方,随即扣动扳机。

    一旁的李子霄先是听到击锤,碰撞燧石后,发出轻微的一声响声,随即激发了火药仓里的火药。

    鸟铳随即发出了“轰”的一声响声,一股白烟徐徐升起,站在这名匠户旁边的李子霄,顿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火药味。

    看着远处被铁珠子打穿的靶子,李子霄激动万分,有了这燧发枪这件大杀器,在明末这乱世,他就更有把握完成自己的宏愿了。

    “大人,小人研制的这种鸟铳,就是大人所说的燧发枪,对吗?”

    一旁的老匠户看到李子霄激动的模样,出声问道。

    李子霄这个时候看向这名老匠户,抑制住激动的心情,笑着点头说道:“是的,你们研制成功了。

    恭喜你老人家,本官曾经说过,只要你们能研制成功,这种不用火绳就能打响的火器,本官重重有赏。

    现在你还是白身吧,本官现在就封你为副总管,这座军工作坊都归你管,让你给铁平良做副手,并赏银二百两。

    其余的匠户,也每人赏银五十两!”

    “大人,您说什么?您要提拔小人做总管?两百两银子?”

    听了李子霄的话后,这名白发苍苍的老匠户,顿时浑身有些发抖,颤巍巍的身子,情不自禁的动起来。

    原本浑浊的老眼里,射出了一道摄人的光芒,这位老匠户自从到了白龙军这里,才真正赶紧自己重新活过来了。

    李子霄笑着肯定的说:“是的,从今天开始,你就是这个军工作坊里的副总管,专门负责技术指导,不必去干那些粗活。

    你只需要给本官教授那些年轻工匠,打造这种鸟铳的技巧就行,我记得你有个孙子吧,明天让他去找钱广元,给他找个小吏的官职做做。

    看看你这孙子有没有能力,如果可以日后我会让钱广元多多提拔他的。”

    “小人,谢过指挥使大人,愿大人长命百岁啊!”

    老匠户颤抖着身子,就朝着李子霄跪了下去。

    “嘿,老人家这可使不得。”

    李子霄赶紧扶着老人站了起来,他可没有让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朝自己下跪的习惯。

    但他还是明显低估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做官的渴望。

    这个老匠户硬是挣脱了李子霄的搀扶,朝李子霄跪了下来,连磕三个响头,才晃悠悠的站了起来。

    这个老匠户是李子霄费了老大功夫,让周伯从金陵秘密送过来的,这老头曾经在朝廷的金陵制造局,做了整整三十多年的工匠。

    绝对是大师级的人才,正好他孙子因为得罪了一门豪强,被对付弄得家破人亡,锒铛入狱。

    最后周伯花了点银子,将那爷孙俩从大牢中就出来,送到了李子霄这里。

    而那时候,铁平良正在攻关燧发枪,但他还要忙着管理其他工匠的生产,无法一心钻研,让燧发枪的研制,远远达不到李子霄要求的进展。

    这个老匠户来了之后,被铁平良任命为自己的副手,协助他研制燧发枪,其实这老匠户才是燧发枪研制的主力。

    甚至于,老匠户告诉铁平良,早就在十几年前,他就曾经向朝廷提出过这种想法了,只不过却被上级否决了。

    有了这位老匠户的加入,短短三个月过去,燧发枪就顺利研制出来。

    这个时候,面对李子霄不仅给他封了官,甚至连他唯一活下来的孙子,也得到机会。

    老匠户虽然年迈,但身子骨还算硬朗,而且也不糊涂,他可是知道钱广元此人是谁,那是李子霄手下资历最老的亲信。

    虽然,自己的孙子只是被李子霄送去,让跟着钱广元身边做个小吏。

    当这种机会多么难得,如果自己孙子表现的好,被钱广元看中,日后前途无量啊!激动之下大声哭了出来。

    “大人,小老儿活了六十多岁了,做梦也没有想到像小老儿,这么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穷匠户,也能当上官。

    小老儿……小老儿就算死了,也有脸去见列祖列宗了。”

    看着哭得眼泪鼻涕都出来的老匠户,李子霄心里不禁有些无奈。

    来到这个时代也不算短了,但他还是低估了官,这个字对于平常人家的杀伤力。

    瞧这位老匠户的样子,现在自己就算是要让他去抹脖子,估计他的眼睛都不会眨吧!

    李子霄笑着说道:“我给你们写张批条,一会你们就去账房那里领赏去吧。”

    (本章完)

第367章 淮安兵变() 
367部队换装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燧发枪的研制成功,让李子霄心里兴奋了半天。

    他知道,很快新的时代就要来临了,从此以后,他将改变千百年来的战争打法。

    不管是精锐善战的八旗精骑,还是即将席卷中原大地,士卒多如牛毛的李自成的乱军,李子霄都有办法对付了。

    李子霄立即询问铁平良,这种燧发枪的制造速度,被告知比普通新式鸟铳的制造,慢了差不多一半。

    毕竟,这些燧发枪相比起旧式的火绳枪,有了不少的改动,而且打磨火石也比较麻烦。

    不过,就算是燧发枪的制造速度,只有新式鸟铳的一半,也已经非常让李子霄满意了。

    如此一来,他们一个月差不多就能打造两百来杆燧发枪,李子霄要想给所有白龙军鸟铳手,换装上燧发枪,至少要等到一年之后了。

    “不行,速度太慢了,放弃生产以前的新式鸟铳,现在你们兵器作坊,集中全力,加快生产这种燧发枪。

    我只给你半年的时间,我要做过年之前,见到军中所有鸟铳手将士,人手一杆燧发枪。

    待会我会让卫老夫子,再拨给你三千两银子,作为刺激奖励,你手下那个工匠生产的快,那个生产的好,就颁给他们赏赐。”

    李子霄心情极佳,眉飞色舞的对铁平良吩咐道。

    “是,大人,属下都已经记下来,全力以赴,不让大人失望。”

    李子霄离开白虎寨,返回徐州后,立即派人前往淮安和扬州,对当地各个卫所的千户,下达命令。

    因为燧发枪的研制成功,让李子霄觉得他有必要修改一下,此前他制定的计划了。

    可以将自己行动计划的脚步,稍微加快了,他决心和邱广明摊牌,并且插手淮安和扬州两府卫所了。

    徐州,他是志在必得,不管是防务还是民事权,他都要掌控在手,如果邱广明识时务的话,乖乖投效自己。

    李子霄还可以继续任用他,将其留在徐州知府的职位上。

    因为,这段时间一来,李子霄发现邱广明此人,虽然有点小贪,但能力却不差,过去的春耕,他安排的井井有条。

    这样的有经验的内政型人才,正是此时李子霄所急缺的,否则此时李子霄手下就一个钱广元内政型人才。

    而且说实话,钱广元在处理一些内政事务时,表现的还没邱广明成熟,毕竟邱广明可是做了十几年的官,经验老道。

    而钱广元一年半之前,还是个落魄流浪的书生,转眼间,他被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