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269章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269章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票面上还有几个图章,箝口印盖在庄票正中和留底骑缝处,年份花章盖在庄票的左上角,庄章盖在面额上。

    李子霄此时拿在手上的庄票,是一张出自‘裕隆钱庄’的庄票,但在李子霄看来,这种庄票实在是太粗糙简便了一些。

    可却是实实在大的价值一千两花银,不记名,无须凭证,见票即付,基本上跟钞票也差不多了。

    李子霄对这个时代的钱庄,也算是有些了解。

    知道发展到了如今,钱铺、钱庄、银号,其实已经很发达完备了,出现了不少类似后世银行的功能。

    此时的钱庄,不但能存款还能放贷,甚至还能异地划汇等。

    同时还经营如铸造银锭,鉴定成色,兼营首饰等等,经营业务众多。

    其中,就有发行庄票这一功能。

    庄票是钱庄所发行的信用纸钞,一般来说,不用经过官府批准,自行发行。

    也不用什么保证金之类的,但也与钞票有很大不同。

    此时的大多数钱庄的庄票,其实类似于一张存款单,把钱存入钱庄,可以开取一张庄票。

    庄票大致有两种,一种就是现票,完全不记名,谁持有谁就得取现,见票即付。

    不过,仅限于本钱庄兑现,而且有些没有分号的钱庄,还只能本地取现。

    还有一种庄票,则同样是不记名的,但却有到付的日期,流通没问题,但取现必须得等到注明的到期时间,才能兑现。

    总之,大抵就是如此,庄票的数额不定,完全是存多少就是多少。

    既可以是一百文钱,也可以是一万两。

    不过,一般只有极大的钱庄,才会开这么大的庄票,一百情况下,一千两银一张的庄票,已经是相当大面额了。

    李子霄仔细的打量着,手里的这张庄票许久,一旁的书记官告诉他,这是一张真正的庄票,不是假的,也不是什么付过帐的。

    李子霄又仔细查看了其它庄票,发现这些庄票上钱庄名字不同,印章也有不同,但全是真的。

    三十多张一千两的庄票,足足三万两千两银子,见票就能兑现。

    “还真是发财了。”

    李子霄高兴坏了,他把庄票全都塞进怀里,这玩意带着太方便了。

    (本章完)

第265章 带兵入城() 
265有人想赖账

    (今天的章节奉上,扬州这一段情节快要结束了,这是一个大伏笔,后面会用上,所以就在这里多写了点,有点拖沓了,后面节奏会加快的!!)

    “还真是发财了。”

    李子霄高兴坏了,他把庄票全都塞进怀里,这玩意带着太方便了。

    李子霄猜测这些庄票,多半是罗家从那些前来分私盐的私盐贩子手中获得的。

    毕竟,这些私盐贩子远道而来购买私盐,总不能随身带着大量银子吧,而这种庄票携带方便,最合适不过了。

    控制着邵伯镇私盐贩卖的,私盐头子罗有为栽了。

    栽的不能再栽,人头都直接挂在了邵伯镇的大石牌坊上面,死不瞑目。

    天亮之后,消息如风一般的迅速传开,很快就传到了扬州。

    扬州其他的私盐贩子们没有人笑的出来,以前他们没少跟罗有为争地盘。

    可现在罗有为死了,他们却没法高兴,只感觉到深深的恐惧。

    这些私盐贩子都在担忧,下一个,会不会就是自己了。

    一些凶悍的私盐贩子,已经命令手下那些个亡命之徒们,时刻提防着,加强了戒备。

    而一些胆怯的家伙,甚至已经打包细软,准备跑路出去暂避风头了。

    还有些狡猾些的,则一边准备随时跑路,一边准备了份厚礼,派人往往万家,打探消息。

    扬州地区的私盐贩们被震动,但官府却出奇的平静。

    同时惊怒的还有万家的人。

    万家现任家主万洪生,天亮后收到手下人禀报时,正喝汤的他,手里的汤匙,直接掉到了桌子上。

    接着,万洪生便直接摔了碗筷,大声怒吼起来,吓得整个万府家丁,奴仆一早上都战战兢兢的。

    “姓李的匹夫,老夫和你势不两立。”

    万洪生红着双眼,吼完,立即吩咐家丁,召集万家几位老爷召开闭门会议。

    “大哥,这姓李的太放肆了,他怎么干这么做?他一个外境武将,竟然敢私带兵马在扬州地界作乱,那个姓林的知府难道不管吗?”

    万家三老爷万洪山,愤怒的说道。

    几位万家老爷此时已经全部聚到了一起,今早他们也先后听说了罗家庄的消息,在愤怒的同时,也感受到即将到来的风暴。

    “哼,估计那姓李的和姓林的早就一个鼻孔出气了,还不都是受到德王的指示,这是德王在警告我们。

    最近老爷子在京城也发来消息,情况不容乐观,这次的事情恐怕没那么容易摆平了。

    德王或得到了圣上的支持,摆明要对私盐贩卖下狠手,而德王实际上真正盯上的目标,就是咱们万家。

    德王已经秘密派人跟老爷子谈了,但他们的胃口太大,没谈成。

    否则咱们万家两代人,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渠道,岂不是全都落入德王之手。

    现在德王突然来这么一手,这是逼着咱们做出决定啊!”另一旁,另外一个万家族老说道。

    “那咱们现在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派人和德王联系,再谈谈,这次咱们万家只能退步了,但这个姓李的,他给老夫等着。”

    万洪生此时脸色阴沉的说道,在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另外一边,李子霄在天亮之后,也离开扬州城外的营寨,返回扬州关府。

    而陈胡没过过久也来找他了,陈胡此时端着茶杯,轻轻吹着滚烫的茶水,面带微笑,心情很不错。

    “李大人,恭喜恭喜啊,开门大捷。”陈胡看到李子霄过来,站起来拱手道。

    “哈哈,陈管家,客气客气。”

    “这次过来出了要恭喜李大人初次行动成功外,还是过来履行当初我们的承诺,这是此时大人行动的报酬。”

    陈胡说着,从怀里取出一份银票,递给李子霄,李子霄接过后,看了一眼,就收进衣袖里。

    “另外,接下来还希望大人再行动几次,多加几把火。对了,这次大人从罗家庄应该缴获不少私盐吧。

    按照咱们的约定,我们会回购回来的。”

    “没问题,接下来的行动,我自有安排。至于这次缴获的五万斤私盐,你随时可以派人来接收。”

    李子霄人畜无害的笑着,说道。

    但是,对面的陈胡在听到李子霄的话后,脸色一僵。

    根据他收到的情报,罗家庄这次可是运去了近十万斤的私盐。

    可现在李子霄却只给他们五万斤,剩下的五万斤,他不用想也知道被李子霄私扣下了。

    对于李子霄这一手,陈胡是不喜的,但这个时候他们还需要依仗李子霄,索性就没说什么。

    随后几天里,李子霄又收到陈胡的几次情报,发现扬州周边村镇几处私盐贩子的窝点。

    然后,李子霄带人果断出手,狠辣的将其拔掉,没有一次失败。

    一周后,整个扬州周边再也见不到一家私盐贩子,不是被李子霄带人拔掉了,就是一件跑路了。

    这一天,陈胡再次来找到李子霄,还带来几头肥猪,亲自到了‘虎贲营’营寨。

    “李大人,从今天起,咱们之间的交易也要结束了,你这些天来打掉的私盐贩子已经不少了。

    这些银票不成敬意,请李大人收下,这些肥猪也是我带来犒劳众将士的。”

    陈胡走到李子霄跟前,塞进他手里一沓子银票,低声说道。

    李子霄听了陈胡的话后,眼睛微微眯起来,半天才幽幽开口说道:“好。”

    他知道,多半是万家向德王妥协了,德王才不再继续打击那些私盐贩子,毕竟未来那些私盐贩子都要为他效力的。

    对于这其中的内情,李子霄几天前就通过和关家父子商议,猜出来了。

    对此,李子霄没无所谓,本来他和德王的交易,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而已,各取所需。

    这些天,他通过打掉那五六处私盐贩子,总共查抄出超过十五万两的财物,单单是现银和庄票,就足有十万两。

    其余那些全都金银首饰,粮食布匹,古董字画一类的贵重物品,这些李子霄全都交给关家处理,换成银子。

    而且,李子霄在扬州已经逗留了半个月之久,已经远远超过他预定的计划,是时候离开扬州,前往金陵了。

    李子霄接着也向‘虎贲营’全营官兵进行赏赐,白龙军士卒没有都会有三两的月饷,基本上和朝廷的月饷差不多。

    白龙军的军饷,虽然不是很多,是李子霄给他们发的,而不是朝廷发给他们的,从而能保证中间不会遭遇克扣。

    其他官兵一个月下来,估计能拿到半两银子都已经谢天谢地了,有的官兵半年都不带发一份银子军饷的。

    此时,随着李子霄之前连续的征战,白龙军的军功奖励制度,已经非常完善。

    白龙军士卒战后的战功统计,都会有专门的书记官进行登记,李子霄战后都会根据军功给予将士应有的奖励。

    这次行动大获全胜,收获巨丰,所以李子霄也没有吝啬。

    几乎‘虎贲营’的八百将士,每人都得到了赏赐,最少的也有两三两银子,加两三斗米,多的甚至能拿到十几两银子。

    甚至于,鉴于李子霄手里此时已经私自扣留下近十万斤的私盐,他还给每个士兵发了五六斤的盐,也算是小小的福利了。

    这次他们的行动,危险性不高,虽说战果丰厚,但奖励也不能太高。

    毕竟,李子霄制定的军功制度,是要安战场上杀敌人数,或是做出挽救战局的特殊功劳,颁发奖励的。

    像之前,李子霄击败凤阳府一万多官兵那一战,辎轴营关键时刻站出来,死死挡住从后面突然杀出的那股偷袭官兵。

    挽救了那场战役的胜利,哪怕他们杀敌不是最多的,但战后依旧被李子霄亲自认定,辎轴营是那一战的最大功臣。

    李子霄那一战过后,给辎轴营活着的每一名官兵,最少都是七八两的赏赐,赶上他们三个月的军饷了,有的甚至能拿到二十多两。

    至于战死的将士,家属更是会拿到双倍的抚恤金。

    正是,李子霄在白龙军中建立了军功制,才得以让白龙军一直保持着强悍的战力,真正做到敢战,好战,能战的作风。

    其实,这些银子听起来不少,其实真心不多,以此时大明真实的繁荣程度,以一个士兵每月三四两的军饷。

    此时的大明不说养个千万军队,养个四五百万完全没问题。

    只不过是明朝制度最大的缺陷,是让那些乡绅,富商都不纳税。

    仅仅依靠那些贫穷的农民所缴纳的税赋,能收多少税赋,此时大明江南一带,真的是富得流油。

    要知道,这个时候江南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雏形了,甚至最早期的工厂雏形都已经出现。

    此时的大明,还是相当富裕的,只可惜富了地主,乡绅,富商,却穷了国家。

    可怜的崇祯连自己手下军队的军饷都发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