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238章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238章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富贵鼻子一酸,差点掉眼泪。

    他确实胆小怕死,不能像周大柱他们那样上阵杀敌,也很不受白龙军兄弟的待见。

    但在李子霄这里,他感受到了重视,他只要听李子霄的,为李子霄办好事,他才能有做人的尊严,甚至还得到重用。

    于是他感激涕零的连连告谢,退下去了。

    看着张富贵唯唯诺诺退出议事厅之后,李子霄扫视了手下一帮人一眼,脸上的表情放松了下来。

    “我知道你们都瞧不起二狗子,但是你们也要知道,猫有猫道,鼠有鼠道,每种人都有他的价值。

    尤其是咱们现在别看身为官军,但日后三教九流之辈的,我们都要结交才行,那时候鸡鸣狗盗之辈,也有他们的用处。

    以后大家对富贵都要尊重些,他现在负责咱们白龙军的情报工作,说不定日后你们都需要和他通力合作。”

    众人立即起身,表示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李子霄点点头。

    接着李子霄对刚刚回来的钱广元,问道:“钱先生,说说你那边的事情吧!”

    钱广元点点头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将军吩咐的事情,我们将新来投靠咱们的流民,与永城县境内几十个小村庄进行了合并。

    经过整合之后,现在那些流民已经全部得到妥善安排,各处散落的几十处小村庄,人口也得到了充实,现已经合并成为五十三个村子。

    按照先前将军的吩咐,在每村十户为一甲,已经抽选出了甲长,只待下一步把咱们的人派下去当保长了!

    只要保长一派下去,咱们就基本上能控制住,这些新组建村子的情况了。

    夏种也基本结束,总之,眼下我这里的事务推行的还比较顺利,各地百姓都比较配合。

    有些地头蛇想要闹事,也马上被我抓了起来,送到了矿上去劳改去了。

    绝大多数老百姓,对将军是感恩不尽的,都憋着劲,等到秋收,希望今年可以有个好收成。”

    大家伙听了钱广元的话之后,都很是欣慰,此时白龙军算是彻底在永城县站稳脚跟了,真正成了他们的根基之地。

    李子霄静静听着钱广元的汇报,然后抬头说道:“钱先生这段时间辛苦了,钱先生的辛苦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李某今天在这里对先生,说声谢谢了!

    日后,咱们地盘内的主要事务还需要钱先生负责,不过,咱们现在是官军了,其实是没资格管理地方政务的。

    过几天钱先生去永城县找县令王永,获取一个官方身份,到时候你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管理县内的事务了。

    王县令是个聪明人,所以我才一直没动他,他知道该怎么做,到时候你就在县府办公,让那王永和你搭把手也可以。

    咱们现在做事,也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省的让人抓到把柄,咱们现在要比以前更低调,这是咱们的蛰伏期。”

    钱广元听罢之后,也是点点头,非常满意,对李子霄的深思熟虑还有谨慎,都很是钦佩。

    “将军实在是深谋远虑,属下实在是佩服,属下知道如何去做了。”

    (本章完)

第238章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 
238周伯的来信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和订阅,拜托兄弟们了,新的情节即将展开,敬请期待!)

    “卫宏,你那边那几路杆子的情况怎么样?”

    这个时候,李子霄又转脸对卫宏问道。

    “启禀大当家,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我已经将咱们的意思告诉那些杆子了,他们一个个都很高兴,等着大展拳脚呢。”

    卫宏听了李子霄的询问之后,脸上露出一抹古怪的笑容,说道。

    虽然此时李子霄已经是朝廷钦封的游击将军,可他的这些老手下们,依旧喜欢叫李子霄大当家的,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荣耀。

    “恩,那就好,让他们大胆去干,有咱们在他们背后撑腰,保证他们没事。

    不过也告诫他们,如果他们胆敢祸害普通百姓,老子随时都会要了他们的小命。”

    李子霄微微点点说道。

    “是,大当家放心,我会派人盯着他们的。”

    就在李子霄和卫宏说这番对话的时候,周围周大柱,罗超,戚威等将领的脸上,都露出古怪的笑容。

    “你们都笑什么,老子一直留着这几路土匪杆子没有动他们,反而一直将其培养着,你们以为老子是开慈善的,现在敢他们干活回报咱们的时候了。”

    “大当家,你就不怕朝廷知道,到时候咱们会有麻烦的。”

    “只要在座的不说,朝廷怎么会知道,再说就算知道了又如何,老子又没造反,朝廷又不给咱们发军饷,还不许老子想办法养活自己啊!”

    李子霄说这番话的时候,眼睛不由得多看了两眼下面的徐魏和齐林两人,看到两人脸上一脸的评价,没什么动静。

    旁边的罗超嘿嘿笑着说道:“大当家,那如果朝廷让咱们出兵剿灭这些土匪杆子怎么办啊?”

    “怎么办?凉拌。”

    “朝廷让你剿匪,你就乖乖去剿匪啊,真当指使咱们不花钱啊,朝廷要是让咱们剿匪,咱们就张口要钱。

    等要完钱了,到时候,至于能不能剿灭这些穷凶极恶的土匪,那就说不好了。”

    众人听完李子霄的这番话,全都哈哈大笑起来,一个个都赞李子霄这个办法太绝了。

    所有白龙军将领中,也唯有徐魏和齐林两人互相对视一眼,一脸的苦笑。

    李子霄所说的,让那些杆子行动,其实就是让之前他一直没有动的那十几里大小杆子们出手,向永城县周边州县的地主大户动手。

    此时白龙军归顺了朝廷,不能再明目张胆的对这些大户地主下手,可是却不妨碍这些各路杆子到处折腾啊!

    这就是,李子霄留下这些土匪杆子的主要缘故,有着白龙军为他们提供武器装备,并且帮助他们训练,这些杆子的战力还是有了很大的改观。

    攻陷那些大户庄堡或许不太可能,但扫荡周围各处小庄堡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如果让这几路杆子联合起来,也有近两千人马啊,说不定还真能让他们打下一座大庄堡呢。

    而且李子霄也感受这些杆子首领,他们打下那些大户庄堡所缴获的钱财,白龙军要收取一半,作为庇护他们的保护费。

    但这已经让这些杆子首领们很感激了,之前他们跟随白龙军到处扫荡,可没少捞油水,现在这帮子家伙一个个都知道跟着白龙军有肉吃了。

    李子霄的这项计划,并没有瞒着刚刚加入白龙军的徐魏和齐林,甚至将其看做是对两人是否真心融入白龙军的一项测试。

    李子霄看重这两人的领兵打仗的能力,以及他们手下那一千多精锐官兵,他真心希望这两人可以尽快融入白龙军。

    所以他才开口向吴来云讨要来这两人,同时也算是打消官府的顾虑。

    毕竟有了这一千多官兵加入白龙军,在吴来云看来,这就相当于再向白龙军里面掺沙子,埋下一颗钉子。

    这样朝廷才能真正对他们放心,否则还不知道他们私底下鬼鬼祟祟的搞什么幺蛾子呢!

    李子霄索性就自己给自己挖个坑,借此向朝廷证明,他是真心实意归顺朝廷的,不过这个坑,最后埋的是谁,可就说不定了。

    吴来云看来,有徐、齐两颗钉子埋在白龙军,这样一来,他在白龙军里面就算是有了耳目,可以时刻监视白龙军的一举一动。

    甚至必要的时刻,可以借助徐,齐两人,将整支白龙军拉到他手下。

    吴来云很自信,他回去之后便立即对徐魏和齐林两家的家眷,自己掏腰包赏赐了不少钱粮,算是变相的拉拢两人。

    但李子霄比吴来云更有自信,他相信徐魏和齐林两人都是聪明人,也并不是那种愚忠之人。

    当他们加入白龙军,对他以及白龙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后,他相信这两人会看出白龙军的潜力,会真心融入白龙军的,这需要时间。

    吴来云在算计李子霄的同时,李子霄何尝不是在算计他呢,到底最后是老狐狸厉害,还是小狐狸青出于蓝,那就以后走着瞧吧!

    徐魏和齐林也全都知道吴来云的用意,在没加入白龙军之前,他们绝对认为吴来云是条大粗腿,抱住他没错。

    可是当这两人加入白龙军之后,在白龙军生活了这一个月,在与李子霄,周大柱,卫宏等人相处了这一个月后。

    他们渐渐发现,他们真正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不需要阿谀奉承,在白龙军中一切凭战功说话。

    他们两人自信,如果真的凭战功说话,他们绝不输给白龙军的任何一个将领,他们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自信的。

    同时,他们更加见识到了白龙军真正的强悍之处,让他们感受到了蓬勃生机,和朝廷官军那只死气沉沉,简直就是鲜明的对比。

    而且徐、齐两人都能感受到,李子霄绝对不是那种贪慕虚荣,贪恋官权的家伙,之前他在吴来云面前的表现,更像是装出来的。

    他们意识到李子霄绝对是那种野心家,此时他所做的一切,看上去更像是一种蛰伏,等待潜龙出渊的那一刻,就是他一飞冲天之时。

    徐魏,齐林确实对大明朝很留恋,并不希望看到大明灭亡,但也不代表他们就是那种愚忠之人,他们也想为自己前途和家人前途着想。

    他们觉得似乎跟着李子霄更有前途,此时两人还处在摇摆阶段,最后两人一合计,做出来决定。

    只要李子霄不造反,他们就跟着李子霄走。

    但他们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他们依旧没有中断暗中和吴来云的联系,毕竟他们的家人可还全都在凤阳呢。

    这一切,其实李子霄早就通过张富贵的情报司得到了消息,张富贵这家伙在搞情报上,确实有天赋。

    对此李子霄暗叹这两人还有点眼光,如果这两人此时就直接倒向吴来云那边,李子霄也不会对他们手软的,会想办法清理掉他们。

    既然现在两人的决定还算中矩中规,他也就继续考察两人,他相信未来这两人会真正做出正确决定的。

    ………………………………………………………………

    随后时间里,李子霄密切关注着朝廷围剿李自成,张献忠等各路义军的动静。

    让张富贵利用他们在开封建立起来的情报系统,准确的获取的朝廷有关围剿义军的第一手信息。

    崇祯十年(1637年)四月,明朝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杨嗣昌主持围剿各路义军的事务以来。

    杨嗣昌便策划了“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战略,并且这一对义军的新围剿战略,起到了奇效。

    随后几个月里,李自成在陕西遭到几次失败,刘国能率领的义军,也在河南归顺朝廷,另一股张献忠率领的义军主力,也遭遇到了困难。

    而此时李自成也被朝廷围堵在陕西渭南一带,而李子霄知道,很快李自成就会兵败,然后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苟延残喘去了。

    而另外张献忠这路义军的局势也不好,接连遭遇惨败,让张献忠不得不考虑暂时归顺朝廷,为自己争取时间了。

    而李子霄在收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