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

第142章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第142章

小说: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倒好,倒霉的是他们,这几天下来,这帮人便被折磨的连个人形都没有了,一个个被饿的连哭得力气都没有了。

    李子霄站在寨门上面,看着到处忙碌的景象,仰天长叹了一声,今后这日子有他忙得了。

    自从这一战之后,他的白蛇寨名声大噪,前来投奔之人络绎不绝,再加上张二狗子出去到处招揽青壮流民,这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他已经招揽整整五百名新兵。

    此时他山寨里总人数已经超过一千多人了,这也就是此时他从那只地主老财手里,敲诈来不少的钱粮,才让他有能力养得起这么人。

    同时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也给他带回来不少有用的信息,各方面都有,比方山西大旱等消息,这些李子霄暂时还没心情关注。

    他最关注的消息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有关李自成、张献忠这帮义军的消息,另外一个就是刘金宝被他们打败后,开封府作何反应。

    其中有关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义军的情报,基本上和他知道的历史差不太多,此时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义军们,都被围堵在了陕西南面、汉中到川北的群山中。

    这让朝廷看到了剿灭这些乱民们的机会,于是崇祯帝派出洪承畴、孙传庭两大名将对付李自成去了,这场农民起义即将陷入低潮期。

    另外有关刘金宝被他们打败后,好像就逃回了睢阳,然后出了一次大血,用五千两银子贿赂了开封府知府尹天行,算是将他兵败的事压了下来。

    甚至,根据李子霄得到的消息,这个开封知府尹天行果然没有将刘金宝兵败的上报,甚至都没向他的上峰提起,永城县冒出他这么一股土匪的事。

    这看起来很奇怪,这个开封知府似乎有意隐瞒这件事,这当时不是因为尹天行和李子霄有什么关系。

    而是因为尹天行有把柄落到了李子霄手中,他已经知道当初伏击他派出的那股百余人官兵的,正是李子霄这股土匪了。

    那也就是意味着,他写给凤阳指挥同知吴来云的那封信,也落到了李子霄手中,那封信就是他倒卖军粮、军械的罪证,尹天行迫切想从李子霄手里拿回这封信。

    本来他是打算派出刘金宝的睢阳卫所官兵,去剿灭了李子霄,然后替他取回那封信,这件事就算完了。

    可是他没想到刘金宝这么没用,竟然败给了一群土匪,这让他始料未及,但他必须帮助刘金宝压下这件事。

    否则一旦被朝廷知道这件事,派来新的官兵剿灭了李子霄这伙土匪,到时候李子霄手里的那封信要是落地其他人手里,他可就完了。

    所以,尹天行这次是上下打点关系,利用手里的职权,压下了刘金宝兵败的事情,他在重新考虑围剿李子霄这股土匪的事情。

    他不能让其他官兵剿灭了李子霄,必须由他派去的官兵剿灭李子霄,销毁那封信,这样他才能放心。

    于是乎,很神奇的,李子霄这么一伙土匪打败了刘金宝这么一伙官兵,可是朝廷方面却出奇的平静,竟然没有马上做出反应。

    不得不说,李子霄还要感谢尹天行为他压下这件事,这样一来,他就可以短时间内不引起朝廷的注意了。

    这也是就换了是在明末,皇帝对各地官府的掌控力度大大减弱,要是换做是以前,大明到处都有锦衣卫,这么大的事情岂能瞒过皇帝的耳目。

    同时也是因为开封知府尹天行能量很大,他在官场打拼几十年,门生故吏遍布朝廷。

    再加上他暗地里倒卖军粮,军械谋取私利,成功贿赂了很大一批大明官将,都这些人都拉到他的阵营里了。

    这个时候,如果尹天行真的出事,估计会有一连串朝廷高官都要跟着倒霉,这些人当然也不希望看到这一点了。

    所以这些人会帮着尹天行一起隐瞒这件事,这就是一个派系的力量,这些官员的力量加起来,要想隐瞒皇帝一件事,实在是太容易了。

    李子霄在听到手下人回来汇报的这些情况之后,不由得和钱广元对视了一眼,从钱广元的眼神中,李子霄也看出来笑意。

    “哈哈哈,老子的命还真好,连敌人都帮老子,这下子总算是可以给我腾出一段发展的时间了,短时间内朝廷不会关注到我们的。”

    李子霄站在寨墙上,心情非常不错,说道。

    “大当家说的没错,不过虽然朝廷暂时不会注意到咱们,但估计开封知府尹天行那老匹夫可是非常着急想要剿灭我们啊!

    虽说咱们迎不来朝廷的围剿大军,但少不了要面对尹天行派来的官兵,所以咱们还是要按照咱们计划的行事。

    一方面加强手下兵士们的训练,让咱们手里时刻拥有一支强力的武装,另一方面咱们也该加快大当家所说的‘根据地’建设了。”

    李子霄当然知道眼下他必须要再抓紧时间,充实自己的实力,同时他提出的‘根据地’建设也要加快进度。

    李子霄可没打算真的像李自成、张献忠那样,做一支四处流窜的乱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寸草不胜。

    在吃光了一地之后,就裹挟大量民众,朝着其他富裕的地方流窜,大明末年这么多流民,除了天灾之外,更多的原因是人祸,而人祸的罪魁祸首就是李自成这些乱军引发的。

    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李子霄,当然知道一块稳固的根据地,对于像他这样的武装势力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的。

    今天中秋节,祝愿各位书友们中秋快乐,可以和家人团圆吃月饼,今天这一章奉上,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章完)

第154章 疯狂扩军() 
154李子霄设计新式炮车

    (中秋过去了,俺也回归了,今天的章节奉上,继续求求收藏和订阅,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不过,李子霄扩充实力,可不单单只是招兵买马的问题,装备、粮秣、器甲都必须要得到解决。

    而要解决这些事,靠自己慢慢弄是不成的,他必须要去打下更多地主老财的庄堡,从他那里获取更多的钱粮和物资。

    眼下的却正是最好的时机,所以李子霄正在为此做着紧锣密鼓的布置,四处放出消息,收拢流民,同时勒索周边大户,为他提供粮秣,以支持他完成这项计划。

    如果那些庄堡大户们知道,李子霄正拿着他们给的粮秣物资,训练着手下,准备对付他们,估计这些人活吃了李子霄的心都得有了。

    李子霄也觉得这么做不仁义,可是在这乱世要想成就一番霸业,就得有所为,有所不为,再说和这些地主老财们也没什么仁义不仁义好说的。

    这些地主老财剥削那些贫苦农民的时候,可没和他们讲究什么仁义不仁义的。

    所以李子霄心里稍微有的一点点愧疚,在看到外面满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流民后,全都消失的一干二净了。

    至少如果让他掌控这一片地域,他敢保证让这里所有流民全都有衣穿,有饭吃,有田种,只有他们有一双勤劳的双手,不会再被活活饿死。

    为了更多贫苦百姓有活路,打掉那些吃得肥肠猪脑的地主老财们,李子霄瞬间感觉自己正在进行一项极其伟大的事业。

    好吧,说白了,李子霄就像为自己扩张势力,打掉那些庄堡大户们寻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让自己心里有所慰藉。

    作为一个穿越者来说,李子霄前世也看过不少有关李自成的东西,非常不认同李自成的那种流窜行为,深知作为一股要造反的力量来说,根据地是非常关键的。

    其实历史上的李自成也不是他不想建立一个自己能掌控的根据地,而是他名声太大,官军一开始就盯上了,大军围剿,根本就不给他建立自己地盘的机会。

    官军来围剿他,他打不过,当然就只能逃窜了,否则还不得被官军砍头啊,其实他的这种到处流窜,裹挟百姓的打法,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直到后来李自成带人打下了洛阳,获得了大批钱粮,物资和军械,才让他有了和官军正面抗衡的实力。

    现在李子霄可没有李自成那么响亮的名头,不会像一颗臭鸡蛋那样,吸引来朝廷大军如苍蝇般叮来。

    前面有了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位老哥挡枪,吸引着朝廷大军的目光,这就恰好给了李子霄安心弄出一片属于自己根据地的条件。

    虽然大明朝到这个时代已经是千疮百孔了,但是李子霄却知道眼下大明还远没有耗尽元气,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大明朝廷的实力起码现在以李自成那些义军的力量,还远没到能撼动他的程度,所以眼下他只默默发展自己的实力,等待时机的到来。

    之前新兵经此一战之后,立即便被李子霄全部编入到战兵队中,这帮人经历了这么一次血的洗礼之后,便能适应战场的血腥了。

    此时李子霄手下一共四队战兵,外加一队斥候,共计四百五十来人,这些都是经历过一次战事,见过血的老兵。

    这些见过阵仗的老兵,上了战场,李子霄也不必太过担心他们会临阵崩溃,这也算是他手里此时最强的战力了。

    李子霄将手上一切资源都优先供给他们,好的装备、武器也先供他们挑选,伙食什么的也是这些战兵们吃的最丰盛,顿顿基本都有肉。

    李子霄可没打算讲究公平什么,毕竟一打起仗来,是人家这些战兵冲杀的最前面,这些也算是人家拿命换来的。

    至于李子霄刚刚招募的那五百新兵,全部被李子霄放进了新兵营,进行着最基础的训练,他的长枪阵很简单,几天就能有模有样的。

    有历史上一个将军说过,没有经过血于火考验的士兵,终归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的,而只有让士兵在战场上,才能真正的成熟起来。

    虽然新兵训练时间尚短,许多科目操练还没到位,但是眼下李子霄没更多的时间去慢慢的操练他们了,也只有让他们在战斗中成长了。

    何况他的长枪方阵短兵相接的威力已经经过多次检验,只要不是遭遇到过强的敌军,想要击溃他的长枪阵,还真就很不容易。

    更何况现在他除了长枪兵,还选拔了一批敢于近身格斗的刀牌手,加上他的标枪战术,近战能力已经不足为虑了。

    再加上,李子霄打败官兵的这一战,让他获得了有一批鸟铳,组建了一个火枪队,再加上那二十多名熟练的弓箭手,已经让他的队伍获取了一定的远程火力。

    再有那六门火炮,如此装备质量,别说放眼周边的这些一股股的杆子了,就是之前的睢阳卫所的那七百官兵,也和他们差远了。

    甲胄方面,眼下他还没办法给手下完全解决,虽然这段时间经过几战俘获了一些,也用地主老财送来的物资,自己制造了一些简易护甲,算是获得了一批甲胄。

    但是这些甲胄基本上却还是以棉甲和皮甲为主,一些棉甲上缀了点铁片,就算是铁甲了,形制不一,很是混杂,数量也只有不足百套。

    也就仅仅够李子霄手下的军官以及精英士兵使用,所以在分配这些甲胄的时候,让他也颇动了一番脑筋。

    最终李子霄还是以所有手下将士积累的战功为凭,将甲胄也作为了一种奖赏,发放给那些敢战之士穿戴,这些人才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