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战神 >

第372章

民国战神-第372章

小说: 民国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凝云基本上只是制定一个中央的大走向,以及主要的法制政策,其他的一般都是交给黎元洪及行政部门去做。

    既然黎元洪是总统,自然是要做事的。不然养他干嘛?

    所以黎元洪丝毫不敢有什么更大的野心,他手无兵权,更没有财团那样雄厚的财力,自然斗不过财团。

    只要他有异动,中国民族财团马上可以选出一个新总统取代他的位置。

    而且和财团也很好,名利都有了,也让黎元洪非常满足了。

    “苏联真的是不堪一击啊!”黎元洪看着战报感叹了一句,随后很是高兴,心想军费估计用不了那么多了。

    这场战争根据黎元洪所知的计划,只是一个短期的战争,目的只是为了教训苏联一顿,并不是要向苏联方向进行扩张。既然只是教训一顿,如今已经基本达成了,接下来就是看还能歼灭多少苏联红军了。

    当前歼灭的苏联红军已经达到了140万,跑路的160万苏联红军能歼灭多少不得而知,但是140万的苏联红军,却是非常庞大的规模了。

    俘虏估计又有不少了,这些俘虏的劳动力可是一大笔的财富啊!

    看来明年的军费可以省下一些了,这些免费劳动力可以不少设施出来,如果是投入生产,也能生产出很多东西。

    唯一不太完美的就是这场战争貌似没有太多的战争红利。

    沈凝云接到击溃的苏联的消息并不意外,也不认为这次进攻苏联能获取多少战争红利,不过教训苏联是大战略当中的一环,是中华民国为了夺取东南亚殖民利益和东北亚渔业利益的关键所在。只有先解决了苏联方面的威胁,才能放开手来对付美日联盟。

    然而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却是大大出乎了沈凝云的预料。

    因为列宁之前已经进行了全民动员,号称要将中华民国国防军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然而,结果却是……苏联少数民族热烈欢迎中华民国国防军!

    要知道,苏联的少数民族占了人口的大部分,超过了55%的规模。

    当中华民国国防军突入乌拉尔山脉以西,靠近乌法地区的时候,一路上的俄国少数民族都在热烈欢迎中华民国国防军的到来。

    其中几个国防军士兵在执行任务时路过村庄,村庄里的村民们热情的拿出食物请国防军的士兵吃,不吃完还不许走。

    这几个士兵吃完了村民给他们的食物后,回到军营的时候将这一情况报告了上去,上面的政委非常重视。

    显然这些政委也认为这是一个很反常的现象,在上面下发的作战提示当中,要求他们防范苏联的游击队。

    认为游击队最为头疼的是敌国民众对中华民国国防军的仇恨,使得游击队可以在遭到重创后快速恢复。而且游击队的作战经验很差,军事素质很差,所以行动起来非常不专业,然而也正是这样的不专业,让这些游击队的行动非常难以用军事经验去判断和预测,结果就会造成游击队好似无孔不入,让人头疼至极。

    结果情况却和上面的作战提示大不相同,游击队没就看到多少,只看到很多热烈欢迎他们到来的俄国少数民族。

    这一现象层层上报,上报到了沈凝云这边。

    沈凝云顿时知道出问题了,或者说是他的认知出了偏差。沈凝云对苏联的认知是来于后来的二战时期,德国人被苏联人奋起反击,结果被搞得焦头烂额。

    所以沈凝云先入为主了,没有正视一个情况,那就是二战当中德国人入侵苏联后占据了大量的土地后,并没有多那些苏联的少数民族进行拉拢,而是简单粗暴的想要奴役整个斯拉夫民族,从血统上歧视整个斯拉夫民族。对那些苏联少数民族的粗暴奴役的结果,就是让德国人原本可以团结的力量,却成为了他们的掣肘。

    而从这次中华民国国防军进攻苏联的情况来看,苏联的少数民族非常不满苏联的残暴统治。

    他们想要改变当前这种制度。

    他们自然不满意了,因为苏联上台后,让他们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辛苦种出来的粮食被收走大部分,而且轻工业产品供应严重不足,导致生活水平非常差。这样的生活状况,甚至不如沙皇俄国时期。

    所以那些少数民族非常不满,都想要脱离苏联的统治。

    德国人在二战过程中,控制的人口不比苏联少,工业规模比苏联庞大,又有乌克兰等民族的欢迎。到最后却依旧没办法把苏联击垮,一方面是因为寒冷的气候,另一方面则是出在民心方面。

    因为德国人当时走的极端民族主义,结果让乌克兰等民族发现,德国人的统治比苏联人还残暴,于是只能抛弃德国,与俄罗斯人团结在苏联的旗帜下,与德国人展开斗争。

    如果德国人在入侵苏联的时候能够团结那些苏联少数民族,那么苏联基本上是必败无疑的。那样一来,不仅德国在后方不会遭到那些游击队的骚扰,还能动员出非常多的炮灰,更能够建设更多的工业等等,从而就近进行补给。

    德国人不精于谋略,显然是非常正确的评价。

    而中国则是这个世界上最精于谋略的了,沈凝云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存在的偏差,随即大喜过望。

    既然那些少数民族不愿意和苏联一起过日子,可以把他们分裂出来啊!

第354章 简单粗暴() 
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争的走向,苏联的突然溃败,让很多人大跌眼镜,毕竟苏联之前集结三百万大军在边境上,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然而结果却是在中华民国国防军面前不堪一击。

    当然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苏军高层的战略导致的,让伏龙芝不得不下令撤退。但一定程度上又是正确的,如果苏军不快跑的话,三百万根本不知道能省下多少。

    中华民国国防军装甲部队在发动进攻的第二天,继续穿插了70公里,对一部分撤退的苏军形成了包围圈。

    不过苏军为了尽量撤下去,丢弃大量的重型装备,而且顶着中华民国空军轰炸机的轰炸,没日没夜的行军,还是有不少跳出了钳形攻势的虎口。

    当中华民国国防军正式形成包围圈之后,大约又有50万苏军被包围在了包围圈当中,而有一百万左右的苏军成功撤了下去。

    中华民国国防军装甲部队并未继续穿插,而是回头配合动力化步兵师对那些包围起来的苏军进行歼灭。

    那些苏军绝望了,没有重型装备,没有支援,更没有工事,一旦被形成战术包围就是死路一条。

    于是很多苏军部队成建制的投降了。

    他们手中的步枪根本无力对付全副武装的中华民国国防军,有些苏军士兵甚至是连步枪都丢了。

    后面追击的中华民国国防军却是缴获了大量的重型装备,其中重炮就缴获了将近五百门,那些苏军在丢弃这些重型装备的时候并没有进行炸毁,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就如同二战中的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苏军也丢下了一大堆的重型装备被德军缴获。

    也许是缺乏炸药吧!

    或者是慌不择路吧!

    仅短短三天的时间,苏军190万大军深陷囫囵,这场战争已经达到了中华民国的预期目的。

    按照原定计划,现在应该是最后扫尾阶段了。

    包围圈中的苏军,也开始不断的投降。拒绝投降的苏军部队,则开始进行武力歼灭。当进攻开始的时候,那些被包围的苏军遭受的是从未经历过的猛烈火力打击。

    中华民国各个炮兵部队的炮弹就好似不要钱一般往苏军阵地打去,那些离开了坚固工事的苏军部队临时修建的工事根本就挡不住那些炮弹,拒绝投降的苏军在持续不断的火炮打击之下损失无比惨重。情况最好的,起码也要减员一半以上。

    一些苏军的军官则很明智,当被包围之后,直接下令投降。

    此时的苏军还未经过大清洗,还是有不少拥有作战经验的优秀军官,不过这些优秀军官很多都是选择投降。

    毕竟就算是不投降也无力改变任何局面,反倒是投降还能留的一条小命,说不定日后还会有转机。

    还有很多苏军的军官是原先俄军收编过来的,本身意志就不怎么坚定,投降最快的也就是这一批。

    苏军投降的消息不断传回指挥部,电报一封接一封。

    “报告司令,目前为止,已经有七十多万苏军投降。还有五十多万苏军还在负隅顽抗。”参谋部内,胡静林听这报告,此时他脸上浮现出了微笑的神色,尽管指挥起来极为冷静,但是巨大的战果还是令人欣喜的。

    “那些不投降的苏军继续包围他们。”胡静林命令道:“先用炮火炸,用狂风轰炸机对他们进行地毯式的轰炸。等炸完了,再给他们空投宣传单。不投降就再炸。”

    胡静林的这种方法,简单、粗暴,而有效。

    苏军是以一种用众多炮灰进行作战的简单粗暴的方式,而中华民国也有自己的一套简单粗暴的战法,那就是用弹药堆死敌军。

    这种战法从西北军成立之初,便已经出现了。只是当时西北工业还不够发达,没有那么多的物质,所以一直以来都还不够明确。只是不吝啬对弹药消耗比较大的武器装备进行列装军队。但是在战术上还是能节省就节省的。

    而随着西北工业的逐渐发展,后来的战争指挥过程中,对弹药的消耗也越来越不当回事了。

    特别是如今,中华民国的钢铁产量已经比世界其他各国加起来还要多,而且还在进口欧洲钢铁。

    中华民国的工业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了。

    这个时候中华民国国防军已经具备了使用这种简单粗暴战术的资格。胡静林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在这场战争中根本不节省什么弹药。

    此时歼灭包围圈中的那些苏军,更是极为豪华。

    各个炮兵部队,以及空军轰炸机,接连不断的对苏军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弹药消耗根本不当回事。

    这种趋势,有点像二战的美军。

    都是简单粗暴。

    但是又有点像二战的德军,精密配合。

    任何简单粗暴的战争方式,往往竞争力也是越大的。至于为什么美国在二战后在朝鲜、越南战场上失利,实际上也就是双方都是简单粗暴的。

    社会主义阵营以人员方面简单粗暴,所以损失了更多的兵力。而美国则是以武器弹药方面的简单粗暴,所以消耗了非常多的弹药。

    至于谁输谁赢,还真不好说。只能说是在目的上,最后美国失利了。过程中,未必是失利的。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武器装备上的简单粗暴的作战方式,其竞争力也越来越大。

    精密化战争方面,也是后竞争优势的,那就是在初期可以快速打开局面。所以中华民国的军事战术是有两套方案的。

    一套方案也就是小规模战争当中,使用精密化战争的套路。这种套路要求拥有众多经验丰富、配合密切,高素养的军人。

    而在全面战争中,大量非专业军人被动员上战场,这个时候中华民国则会转向简单粗暴的战法。

    德国之所以在后期越打越不行,主要原因还是损失了大量的高素质军人。后面在物质上又比不过同盟国,所以德国在二战中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