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好事多磨 >

第76章

好事多磨-第76章

小说: 好事多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氏抽泣道:“这与你何干?你又何必事事都扯到自己的身上去!”

    正说着,有小丫鬟在外面禀道:“夫人,二少爷和才少奶奶来了!”

    冯氏很是惊诧,半天才回过神来,然后脸上就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快,快请二少爷和二少奶奶进来!”

    沈穆清看着心酸。

    可怜天下父母心。二少爷和二少奶奶只怕是很长时候都没有连袂而动了!

    沈穆清思忖着,就看见梁叔信和蒋双瑞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

    丫鬟端了小杌子过来,几个子女就团团地围着冯氏坐了下来。

    梁叔信最先开口:“娘,今天下午的事,我已经听说了。”

    冯氏听了,眼睛又是一红,道:“是娘脾气不好,考虑不周全,你千万别为娘出手。”

    梁叔信肃然地道:“要是别的事,我自然不会管。可这件事,关系到三弟的前程,我怎能不管。祖母的话,也太绝对了。这送礼的事,就交给我们吧。三弟只管安心读书参加会试就行了!”

    蒋双瑞已接言:“是啊,娘,三叔,三弟妹,你们别担心了。我从小跟着袁师父,他老人家的脾气我最清楚,没有哀帝的画,我们再想办法送别的礼也是一样的。!”语气中安慰的成份居多。

    沈穆清愕然。

    没想到这两口子竟然是为了这事来的。

    梁季敏就拉了拉沈穆清的衣襟,两人站起来向梁叔信和蒋双瑞道谢。

    梁叔信不以为意:“自家兄弟,说这些做什么!”

    蒋双瑞也道:“上阵不离父子兵。我们不帮你们帮谁?”

    冯氏听得泪水涟涟,一手握住沈穆清,一手握住蒋双瑞,道:“你们能这样亲亲热热的,我就是立刻死了,也甘心了。”

    蒋双瑞一听,忙道:“娘,您又说糊话了。三弟眼看着就要参加会试了,一心想要出人头地,您怎么能说这些丧气的话拉他的后腿。”

    冯氏听了,笑着擦了眼泪:“双瑞说的对。是我说胡话了。”

    大家见冯氏心情好多了,都松了一口气。

    梁叔信就道:“娘,天色也不早了,让媳妇们服侍您回屋吧。这里有我呢!”

    冯氏点了点头,道:“你们也不要太晚,明天一早再收拾也不迟!”语气很是疲惫的样子。

    今天的事,对冯氏也很感触吧!

    沈穆清猜测道。

    两兄弟应了,沈穆清和蒋双瑞一左一右地搀着冯氏回了桂蔼堂。

    “二嫂是双身子的人,娘这里我来服侍吧!”沈穆清望着蒋双瑞的肚子,很担心她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

    蒋双瑞笑道:“这打水拧帕都有小丫鬟们,我也只是递递东西,不要紧。”

    “穆清说的对。”冯氏神色有些颓唐地倚在临窗的大炕上,“昨天下了小雨,今天的天气又很是干冷,地上滑,你还是早点回去吧!”

    沈穆清也在一旁劝:“二嫂还是先回去吧!”

    蒋双瑞略一思忖,没有再坚持,冯氏让董妈妈亲自提了灯送蒋双瑞回屋。

    沈穆清服侍着冯氏净脸,又奉了热茶给她喝。

    冯氏望着在她眼前忙来忙去的沈穆清,忍不住拉了她的手抱怨:“她在我前头生了长子长女,我从来都当是自己生养的。四季三节,从来没有亏过她一丝一缕。现在,她的长子军功在身,有了安命立世的能耐,我两个小的,一个懵懂不知世,一个还没有成气候,我再退,只怕是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了……”

    她,应该是指刘姨娘吧!

    可这种事情,沈穆清又怎敢搭腔。

    她立在冯氏身边安静地听着。

    “季敏一定得考中,要不然,二房只怕是没有好日子过了。”

    沈穆清愕然。

    冯氏泪盈于睫:“穆清,做儿女的,都是娘身下掉下来的一坨肉。二房他太不成气,也是我的儿子……我这样说,你应该能明白才是。”

    沈穆清了然的点头,明白了冯氏为什么这样说。

    梁家三子。梁伯恭是庶子,除非梁叔信和梁季敏都死在了梁渊之前,否则,他是没有承爵的资格的。而梁叔信和梁季敏一母同胞,都冯氏十月怀胎而生,手心手背都肉。如果梁叔信承了爵,梁季敏怎么办?如果梁季敏承了爵,梁叔信又该如何?最好的办法是这两个儿子之中有一个有能力不靠家族的余荫独立生活。相比梁叔信的游手好闲,十七岁就中了举人的梁季敏比哥哥体现出了更多的独立性。如果梁季敏能考中了进士踏入仕途,这样一来,就能顺利地打开冯氏心中的这个死结。梁季敏有能力自谋生路了,梁叔信做为嫡长子再继承爵位,这样一来,两个儿子的前程都有了着落……反之,如果梁季敏不能中举,哪一个继承的爵位冯氏只怕都会寝食难安!

    (粉红票加更会在晚上11点左右,大家别等了,明天早上起来看吧!呵呵呵……)(未完待续,)

第九十章 私下议论(粉红票20加更)

    知道了冯氏的心结,沈穆清轻声地道:“娘,我也希望相公能高中。可这事都存在些偶然。但您放心,如果相公这次考得不好,我会鼓励他继续参加科举的!”

    她语气真诚,隐隐带着不畏坚难的勇气,这让冯氏非常的高兴。

    论出身,不比王温蕙差,又有蒋双瑞的机敏而没有蒋双瑞的硬脾气。这个媳妇,冯氏满意极了,她和沈穆清说起悌己话来。

    “有些事,你们不知道。我刚嫁进来那会,你祖母得了一个怪病,总说心口痛。请了很多大夫都看不好。不知道她听谁说的,割股入药可以治这药,她就……虽然最后没成,可不知怎地,你祖母的病竟然就好了。几位大师都说是她的孝心感动了菩萨。从那以后,不管是你祖母还是你爹都对她与众不同起来。所以后来她生了长子长女,你祖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呢,本来就处境难堪,吵闹起来,就更是掉份了。好在是你爹因此而心中有愧,再也没有纳过妾室。”

    沈穆清听着背发寒。

    没想到曾经还有过这一出……做为一个女人,刘姨娘胆色过人非比寻常啊!

    她自问自己是做不到的。

    “我开始还和她明里暗里斗一斗。后来生了叔信三兄妹,想法就不一样了。我就算是斗赢了又如何?一来是别人看着是应该的;二来是给你祖母和你爹留下个悍妇的样子。不仅如此,只怕到时候你祖母就更可怜大房的势弱,那心偏得更厉害了。可要我是斗输了,这三个孩子怎么办?难道还让你爹再娶个后娘回来不成……”

    沈穆清唯唯喏喏地点头,心里却猜测道:恐怕是因为斗不过刘姨娘,退而求其次吧!

    “所以后来我就盼着大房的好,好到你祖母再也没有借口在我面前说大房可怜我给说娶名门之女为妻,我变卖了祖传之物为他打点仕途……穆清,你也别惊讶。我算是想通了,要是这爵位落不到叔信和季敏的身上,我守着这一屋子的金银珠宝也是给别人守强盗,全是吃亏不讨好的事。还不如爽爽快快地拿出来慢慢用……”

    沈穆清立刻就明白了冯氏的意思。

    她见过库房的东西,除了大件的檀香木、黄梨木、鸡翅木家具,就是堆放在架子上如放置《山鸡茶花图》的匣子。应该是把那些大件的、显眼的、不值钱的东西都先拿出来卖了,把那些小件的、不被注意的、值钱的东西留在了最后。如果她的儿子承了爵,变卖这些东西伤皮不伤骨;如果她的儿子不能承爵,别人得了,也是个空壳子。这样一来,冯氏里子面子都有了。

    这也可能是冯氏今天失态的重要原因。

    装在匣子里的东西是赝品,有可能是别人发现了她的计划而早就从中掉了包,也有可能费尽心机留下来的东西并不如她想像中的那样值钱。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对处心积虑的冯氏来说,都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

    不愧是“老狐狸”沈箴的女儿。小小年纪,听到这样秘辛的事,不仅面不改色,而且还能理解这样做的深意。

    季敏有她在身边,以后自己也可以撒手不管了!

    冯氏看着沈穆清波澜不惊的脸,不由暗暗点了点头。

    “要是季敏能高中,我就可以和太夫人把话说开。”冯氏的声音低了几分,“既然是怜惜孙子们,现在大房的已成了材,三房的也有了前程,扶弱不扶强,那这爵位,就该由你二哥来继承才是。”

    以子之茅攻子之盾的确是个高招!

    冯氏这话说出来,不管是太夫人还是梁渊,只怕到时候都没有话可说。

    “所以现在,就全看季敏的了!”

    沈穆清点头,安慰冯氏:“娘,我知道了。一定会好好服侍相公,让他安心科举的。”

    冯氏就笑望着沈穆清叹了一口气:“穆清,我这样安排,你没有意见吧?”

    沈穆清摇头,笑道:“总想着靠祖辈的余荫过日子,那不是好男儿。我相信相公不是这样的人。娘,您这样的安排极是!”

    这是她的真心话,说出来自然是真诚坦率。

    冯氏欣慰地笑:“穆清,我就知道你见识不凡。说起来,这爵位的俸禄一年也没有几两银子,哪里有千里为官的好。”

    沈穆清知道这是冯氏怕她口是心非,忙道:“娘说的是。您和刘姨娘争的,也不过是嫡庶的本分而已。”

    冯氏大为高兴地点头:“穆清,还是你懂我的心啊!”

    沈穆清又顺着冯氏的意思说了几句奉承的话,然后道:“娘,我看,明天让二嫂先到我陪嫁里面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我呢,也回趟娘家吧!袁大人出身江南望族,我们送礼,也是送个心意。寻常的东西只怕是难入他的眼。我也到家里的库房去找找,看有没有合适的东西。”

    冯氏听了,更是高兴了,连声称“好”。

    * * * * * *

    从冯氏屋里出来,沈穆清就去了蒋双瑞那里,把自己的意思说了。

    蒋双瑞反而有些犹豫:“你可想清楚了?”

    沈穆清笑道:“没有舍,哪有得!”

    蒋双瑞明丽的脸上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好,你既然舍得,我也不怕丢脸,就算是求,也要把袁师父求动心。”

    沈穆清脑筋飞快地转着,掩袖而笑,道:“二嫂是想帮我的忙呢?还是想看某些人吃瘪呢?”

    蒋双瑞目光流转如璀璨的明珠:“你说呢?”

    沈穆清笑着出了祥云院,去了丛绿堂。

    梁叔信正和梁季敏在西厢房里说话,沈穆清见十色正忙着,就朝着一旁服侍的小厮们摆了摆手,轻手轻脚地走到了西厢房的窗棂旁。

    “……你只要能入贡生一列,自然是前途无量!”

    说话的好像是梁叔信。

    沈穆清不由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常言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太后年暮,少年天子正是用人之际……你只看他定在二月初一‘中和节’开考,就可以知道皇上的心意……今年只怕要出少年状元郎了!”

    二月初一“中和节”,官府会用装着瓜果、五谷种子的囊袋赐百姓,希望这一年五谷丰登,有个好年成。在大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日。

    只是短短的几句话,梁叔信的见识就让沈穆清刮目相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