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好事多磨 >

第222章

好事多磨-第222章

小说: 好事多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箴跪了下来:“皇上言重,老臣担当不起。”

    “爱卿快起!”

    随着皇上的声音,谷大宝的身影走出了沈穆清的视线想来去扶沈箴了。

    “传朕旨意,”皇上的声音依旧温和,“封萧门沈氏三品诰命,长子临城卫指挥佥事。”

    沈穆清愕然,沈箴已拜道称谢,她顾不得多想,跟着跪下谢恩。

    皇上亲手去扶了沈箴,谷大宝则扶了沈穆清。

    趁着起身的片刻,她飞快地睃了皇上一眼。

    比起上次偷窥时,皇上长大了不少,样子虽然文秀,但眼宇间已有了自信的神色。

    就像看到一个少年在成长,沈穆清心里很是唏嘘。

    “爱卿方才所言极是,考虑细致,面面俱到,朕也要回宫招集臣工议事,闲暇时再来看望爱卿吧!”皇上站起身来。

    沈箴再次跪下,恭送皇上。

    沈穆清也只好跟着跪了下去。

    皇上再次亲手携了沈箴起身,谷大宝则扶了沈穆清,沈箴则躬着身子跟着皇上的身后,陪着缓缓走了出去,沈穆清这才松了一口气。

    等禁卫军散去,沈箴也折了回来。

    他眉眼含笑:“能为兴哥博了个前途,也不枉我做了田舍翁。”

    沈穆清不解。

    沈箴眼底闪过得意之色,笑而不答:“册封的圣旨这两天就会到,你快去报给亲家太太高兴高兴吧!”

    沈穆清脑筋飞快地转着,沉吟道:“是不是皇上想请您出面主持大局,你拒绝了,却给皇上出了好主意,所以皇上变着法儿封了我和兴哥?”

    沈箴只是微微地笑。

    这下,连沈穆清都觉得沈箴有些偏心了。

    “那大舍……”

    沈箴挥了挥手,“萧飒立的是军功,那怎么能相提并论如果陈姨娘有什么话说,让她来找我就是。”声音里已有了严厉。“册封之前,内务府和吏部都会来要名字的。‘退则揖之,进则扬之’,兴哥小小年纪就承了父荫,就取名叫‘子扬’好了。希望你能以君子之风教导他,让他不负这名字才好!”

    沈穆清忙躬身应是。

    “给亲家太太报信去吧!”沈箴根本不和沈穆清多说,“我要一个人静一静。”

    沈穆清不敢打扰,轻轻走了出去,随手将门掩上。

    她刚进二门,就看见大太太在玉簪等人的簇拥下走了过来。

    “穆清,”大太太眼睛笑成了一道缝,“我刚听说了,说我们兴哥做了临城卫佥事,可是真的?”

    沈穆清笑着点头:“是真的。过两天圣旨就会下来了。”

    “佥事!”大太太眼角眉稍都是欢快,“正四品,我们家兴哥如今可是正品的官老爷了!”

    (姊妹们,明天开始吱吱的五一假就结束了……只能每天一更了……抱歉。但还是请各位姊妹多多支持粉红票!谢谢大家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御赐宅第

    沈穆清把荷包塞给内府务的人:“公公不要嫌弃。”

    将荷包揣进怀里,趁机捏了捏硬硬的,他脸上的笑容更加真诚:“萧夫人,那杂家就告辞了。”

    “公公慢走!”沈穆清客气地送到了门口。

    折回院子,大太太正站在院子中间四处张望。

    “穆清,”看到沈穆清进来,大太太满意地笑道,“这院子好。不说别的,就门前这两株槐树,只怕有上百年的光景了皇家御赐,毕竟不同一般。”

    沈穆清微微地笑。

    皇上赐给萧飒的这幢位于南薰坊的三进房子草木扶林,绿树成荫,有着老房子特有的幽静与深远。京都像这样的老房子还有很多,但有了“御赐”和“南薰坊”,这房子就变得有些与众不同起来。

    “现在钥匙拿到手了,我们选个就近的吉日就搬进来吧!”沈穆清扶着大太太往正房去,“您看看家里有些什么要添置的。”

    大太太微怔。

    沈穆清笑道:“您是长辈,就住正房吧,我住东厢房,子扬还小,跟着我,悦影住西厢房,玉簪她们跟着您,住正房的耳房,我的人跟着我住东厢房的耳房,悦影的人跟着悦影住西厢房的耳房,护院在倒座,粗使的婆子、小丫鬟和灶上的人住后罩房。您看这样的安排可好?”

    大太太眼角微湿。

    这是把她当成正经的婆婆在对待呢!

    “还是我住西厢房吧……等孩子们大一些了,我也该回锦州了!”

    不说回临城,而是回锦州。

    少年夫妻老来伴,这样的大太太,让沈穆清觉得心酸。

    她笑道:“公公婆婆来,我这边小了点,白纸坊也可以住人。我就指望着您给我做伴,再说要走的话,就凉了我的心。”

    大太太笑着点头,却没有承诺到底是留还是走。

    萧飒小的时候没有管他,把他过继给了别人,等他大了,做了高官,又跟着儿子赖着不走……沈穆清可以猜到大太太的心思。

    “这边摆个檩香木的长案,这边摆一溜黑漆太师椅,然后挂了绿官色的幔帐……东边暖和,次间可以用来待客,梢间就做卧……您在南边久了,睡床睡习惯了,镙钿八步床后面就空出来做个暖阁好了,天气太冷的时候,您将就着歪歪……”沈穆清在那里指指点点,英纷不住点头,暗暗记下。

    大太太笑望着沈穆清,听她安排。

    “您看这样行吗?”沈穆清见大太太一直没有作声,上前笑道,“您要是有不满意的地方,只管说,要不然,吃亏的可是您自己。”

    大太太就拉了沈穆清的手:“我很满意。你很细心,我的爱好都记在心上。”

    “那就好!”沈穆清笑道,“我们去西边看看,在西边的次间给您布置个书房,稍间就做客房吧!”

    大太太点头:“都随你。”

    两个人把家里的摆设初步确定下来,已是晌午,两人赶回石化桥的沈家,先去给沈箴打个招呼。

    “房子应该不错吧!”沈箴笑道,“以前先帝赐给翰林院大学士陈南住的,我也去过,后来陈南致仕,没想到皇上会把房子赐给你们。”

    “都是托了亲家老爷的福。”大太太喜笑颜开,“我也能在南熏坊住住。”

    “托我什么福?”沈箴笑道,“那是萧飒的本事,御赐的房子,满朝望去,那可是屈指可数啊。”

    沈穆清就笑着拿了一个黑漆描金的匣子给沈箴:“房子的地契。”

    这下连沈箴也稀罕了:“真没想到,皇上竟然把这房子给你们了。”

    “可不是,我们看到这地契的时候也吓了一跳!”沈穆清笑道,“这样也好,免得我住在那里不稳实。”

    沈箴笑起来。

    屋子里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大太太就笑道:“我和穆清商量,这几天选个吉日搬过去。亲家老爷学问好,还请给这院子取个名字、提个匾!”

    “这么快就搬过去啊!”沈箴有些意外,“不如过了夏天再搬吧!”

    他舍不得活泼的悦影和粉嫩可爱的子扬。

    大太太想想也能理解,略一思忖,笑道:“七月底是悦影三岁生辰,九月初子扬要做周岁了……”

    孩子过周岁的时候,是要祭拜祖先的,总不能在沈家祭拜萧家的祖先吧!

    这是大太太的想法,而沈穆清想早点搬走,却是不想把矛盾激化自从陈姨娘知道子扬得了荫封后,就病倒了,沈穆清和大舍都去看她,她鬓角贴了膏药躺在床上哼哼,还说什么自己命苦,生了儿子却没有个指望之类的话……

    沈箴也是知道的,他不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大太太将心比心,笑道:“亲家老爷这里我们也住习惯了,我有姨娘做伴,穆清有任奶奶做伴,悦影也喜欢在后花园子里跑,哪里想走。现在皇上赐了房子,怕您嫌弃我们赖在您这里打秋风,不走了!”

    沈箴笑起来:“我巴不得亲家太太在我这里打秋风!”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听您的。”大太太笑道,“过了八月十五再搬也不迟。”

    沈箴就笑着了点头:“我也趁着这些日子好好练练手,给你们题匾额。”

    事情说定了,大家又闲聊了几句,沈箴就笑着赶人:“快去吃饭去吧。可别为了横财伤了身子。”

    大太太和沈穆清笑着告辞,回了听雨轩。

    明霞忙让人摆饭。吃过饭,时静姝来了:“怎样?房子怎样?”

    “挺好!”沈穆清请了时静姝坐下,“靠近西大街,闹中取静,是个有钱也买不到的地方。”

    大太太觉得她们年轻人有年轻人要说的话,应酬了几句,就道“乏了”,让玉簪陪着去歇下,留了沈穆清和时静姝说体己话。

    “定了搬家的日子吗?”

    “原来准备这几天搬的。”沈穆清把沈箴和大太太的对话告诉时静姝,“……现在恐怕要过了八月十五再搬了。”

    “也好。”时静姝笑道,“你也别生那些闲气,陪着我坐了月子再搬。我胆子也大些。”

    “是啊!”沈穆清笑应着。

    时静姝脸露犹豫之色:“房子在南薰坊的什么地方?”

    “你是想问离梁家有多远吧?”沈穆清笑着,神色很坦然,“隔两条胡同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要是去西大街,梁家的从我们住的胡同经过。”

    时静姝就皱了皱眉。

    “你担心些什么?”沈穆清笑道,“我们各家过各家的日子,难道因为梁家在南薰坊我们就要远远地避开?”

    “我这不是怕萧飒心里不舒服吗?”时静姝笑道,“有些事,你也别大意,男人吃起醋来,那是没道理的。”

    “你是在说你自己吧!”沈穆清掩嘴而笑。回京都后她才知道,时静姝对任翔身边的那些个花花草草很吃味,任翔为了时静姝,散的散,送的送,把身边清了个干干净净。

    时静姝脸“腾”地一下通红:“我也没有想到……”

    沈穆清感叹:“心里有你,自然事事以你为尊。心里没你,自然事事与你无关。静姝姐,姐夫对你挺好的。”

    时静姝点头,眼宇间有毅色:“所以我想和他好好过下去……一辈子在一起。”

    沈穆清听了不由嘟嘴:“我家那位,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调回京都?”

    时静姝神色间有些迟疑。

    “有什么话还不能对我说啊?”沈穆清娇嗔道。

    时静姝笑起来:“不是不想对你说,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沈穆清扬眉。

    “相公说,萧爷没有个三、五年,只怕是难回京都。”

    沈穆清听了眼神一暗。

    她又何尝不知道。

    戴贵在辽东,曾菊在宣同,萧飒在甘肃,京都有李焕和汪图。戴贵、汪图和李焕虽然有拥立之功,可毕竟不如曾菊和萧飒,有救命之恩,是心腹之臣。而曾菊和萧飒又有不同。曾菊出身功勋,性情高傲,哪比得上萧飒,两人年纪相当,又有在八河的同甘共苦……皇上同意萧飒去甘肃,只怕心里早就有了打算。没有个三、五年,哪能立下封爵进侯的功勋!

    时静姝叹气:“男子常年在边关,也不怪戴家人丁单薄。”

    说到这里,沈穆清想起魏氏:“我们两家如今在人眼皮子底下,他们家宝哥过生辰的时候,正是局势不稳之时,送了礼,人却没敢去。也不知道她身体如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