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916章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916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日本为何垂涎朝鲜,无非朝鲜为中华之属国,若朝鲜为中国之省份,自然日本不敢捻虎须冒犯天威。”这是从国与国之间的局势来分析的,朝鲜国上下,不仅仅是闵妃,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有自己的文字和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一套制度,那么都不会愿意,并入到其他国家去,昔日越南就是如此,朝鲜更是如此。

    可越南和清国的宗藩关系处理的不好,导致阮朝覆灭,这前车之鉴,闵妃还是要警惕的,所以她连忙派遣了自己之前最重视信任的侄子闵泳翊先是和袁世凯商议好,然后前往天津拜见李鸿章,花了重金贿赂李鸿章身边的幕僚重臣,承诺北洋大臣衙门这里,不会提出废止朝鲜,后来又前往北京,密会理藩院官员,这才把这一次的风声给平定了下来。

    “这只是一种敲山震虎的手段而已,麻麻!”闵泳徽对于闵妃的担忧十分的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如果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朝鲜是一个小国的这个现实之后,根本就无需过多的考虑什么,甚至他认为,清国根本不会想要废了李氏的朝鲜国。“上国最坚持的就是仁义治理天下,就比如昔日上国皇太后所说的‘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只要我们安心侍奉上国,遵守上国的命令,上国是不会不顾及天下人所都坚持的道义来吞并我们朝鲜的。这一点,臣可以确信,上国为什么会传出这样的风声,臣以为,咳咳,也是和之前的和俄密约事件有所关联,上国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朝鲜国其实很骄傲自己的三千里江山,朝鲜国王李熙““时以三千里山河臣服于华为耻”,闵妃也十分的厌恶听到什么“藩属”,“臣服”,“尤忌华干预内政之事”,所以存了联合其他势力来牵制清国的心思。(。。)

三、东北总督(六)() 
国王李熙和闵妃商议了许久,认为朝鲜周围,日本人狼子野心,对着朝鲜所图甚大,绝不可能引狼入室,而且若是和开化党一样的引来日本力量,不仅清国要勃然大怒,更是要引火烧身。????? ?? ? ?。ranen无论什么时候朝鲜对于日本都有一种深深的忌惮,所以千挑万选,选中了距离朝鲜也十分近的俄罗斯作为远交近攻的着力点。清国虽然软禁了国王李熙的生父大院君,并不代表清国不再支持大院君,大院君作为保守党,当然愿意遵循几百年来一直存之有序的宗藩体系,而开化党是日本人支持的,国王和闵妃夹在中间虽然可以左右逢源,但是也犹如风箱里头的老鼠两边受气。闵妃在内担心有清国支持的大院君卷土重来,在外担忧有日本人支持的开化党死灰复燃,所以没有办法,只好选了第三个国家俄罗斯,作为平衡清日两国在朝鲜的中间国。

    朝鲜事大党大臣、兵曹判书兼亲军右营使闵泳翊因事去中国返回朝鲜后,而后高宗和闵妃便把联俄的秘密任务交给他。但是闵泳翊并不支持联俄的做法,多次诤谏而无果,最后在向袁世凯告密,称朝鲜准备与俄国签订密约出让一部分的权益。朝俄密约至此浮出水面。袁世凯并未立刻决定采取手段,而是等密约文件出笼后再行动。后来等到密约新鲜出笼,袁世凯致电李鸿章告之此事,斥责一心“背华自主”的国王李熙,建议清政府抢在俄国之前“先派水师,稍载陆兵,奉旨迅渡,废此昏君,另立李氏之贤者,次以数千兵继渡”。而他在暗中已与兴宣大院君李应相勾结,准备立他的长孙李为新王。这就是袁氏密谋立新君事件。

    李鸿章得到密报后,仔细商议了一番,还是决定:“今事虽秘密,机缄已露,碍难迁就。恐非诛乱党、废国君无以挽回局势。”他并不认可废立国君之举,但中国派兵应慎重,因而打算派曾在朝鲜管理电报的陈允颐以查看电线为名赶赴朝鲜,与袁世凯、大院君密商废黜高宗之事。如果大院君有能力发动政变,诛灭亲俄派,可于政变后向中国请兵,稳定局势。然后再考虑是否请旨派钦差大臣赴朝,废国王立新君,如果自己没有能力,还想要袁世凯出手,那么对不起,北洋是不会做这样的冤大头的,将来大院君得势,说不定马上翻脸把废立李熙之事作为清国的大罪状,号召全**民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大国沙文主义的清国,这种伎俩李鸿章实在是见得太多了。所以李鸿章对着朝鲜闵妃不乐意见面,也有这个“朝鲜的事务,不仅仅是日本在捣乱还有朝鲜人自己也阳奉阴违的捣乱”的想法存在。

    李鸿章上奏朝廷后,慈禧太后下令,丁汝昌率南北洋军舰大部出动,游弋朝鲜,以壮声势。

    而在朝鲜,袁世凯也采取行动,与朝鲜撕破脸皮了。在袁世凯得知朝俄两国已经在交换密约之后,于来拜见的朝鲜署理外务督办徐相雨提出严厉的质问。徐相雨惊恐万状,归告国王。袁世凯一不做二不休,旋即邀请内署及诸营将来其官邸宴会,席间厉辞责问“密约”之事,并持一捏造的电报称中国已决定出动金州七十二营来朝鲜问罪,不日可到。朝鲜官员满座皆惊,纷纷离席入告国王。其后民心惶惶,高宗大恐,派领议政沈舜泽、右议政金宏集及内外诸臣接踵到袁世凯处辩白,表示国王和政府对此事均不知情,肯定是小人假造。袁世凯表示:既然国王及政府不知情,就应将文稿索回;如系假造,就应查办作假者。又恐吓朝鲜诸臣说:“圣朝东顾,义尽仁至,何负于朝鲜?有此一举,显系背华。如天朝震怒,将兴大师问罪,未知韩何以应?!”而后又与大院君共谋,并让大院君入宫向高宗及闵妃等人痛陈利害。大院君“入宫执王手大哭,并泣奏大王大妃”,这是非常了不得的举动,此举值得注意,因为这是与废君联系起来的。朝鲜高宗是奉大王大妃赵氏(神贞王后)旨意入承大统,而大院君的“泣奏”当是以史上燕山君、光海君以大妃(贞显王后、仁穆王后)名义所废之先例来恐吓高宗,导致宫中哭声一片,唯独闵妃佯装淡定地说:“并无实据,不认即可无事,华虽百万兵,何恸之有?”可见闵妃知道,袁世凯是不太可能会劝说清国出兵直接废立朝鲜国王的。

    当时袁世凯的叔叔袁保龄亦吩咐袁世凯“朝之君臣既不认帐,此时此事即可宕延下去,一字不必提,专心做构乱召变文字,以便韩有民变,大原句可借词出头,中国可借题发兵”。可见袁世凯勾结大院君所策划的废君政变即将出炉,再加上清军军舰相继东渡,军舰虽然没有登陆江华岛,但已经在京畿道一带的海域出没,人心惶惶,朝鲜局势可以说到了千钧一发的程度。

    俄罗斯驻俄大使韦贝原本想着在朝鲜问题上插一手,他倒也不存着要染指朝鲜的想法,毕竟没有直接的领土接壤,不可能对朝鲜采取什么直接的统治,他的想法原本只是想要在对华许多问题上,可以拿着朝鲜问题来逼迫中国让步,但是没想到北洋的反应如此激烈,袁世凯更是跋扈到不行,直接在景福宫居于上座,训斥朝鲜国王李熙“大逆不道,不尊宗藩条例私结外国,已自决于中国!”,加上这个时候中俄关系尚且融洽,柏林会议一路过来的交情还在,外交部严令韦贝不得多管闲事,碰了一鼻子灰的韦贝在总理衙门公开发表申明,“尊重中国和朝鲜的宗藩关系,绝不会干涉任何两者之间的事务。”袁世凯原本是还要在朝鲜掀起腥风血雨不依不饶,皇帝请示太后,太后只是淡淡说了一句,“俄外务部已申明态度,此事不再穷究。”就了结了此事。(。。)

四、闵妃来朝(一)() 
朝鲜人自然吓破了胆,才刚刚试探性的伸出了一只手,结果就被袁世凯和北洋水师打的浑身乌青了,这件事情算是大大得罪了清国,袁世凯是穿着军装冲入景福宫呵斥国王和闵妃的,可见袁世凯实在是对于闵妃等人忍无可忍了,才会密谋要另立新王,而且经过这一件事,原本是和闵妃关机不错的袁世凯也算是清楚的认识了这个女人的真面目,在袁世凯看来“闵氏狡猾奸诈,绝非存有侍奉中国之心,所图甚大”不能引为朝鲜国内奥援,于是原本在许多事情上颇为协助闵妃,如今也是关紧大门杜绝和闵妃的一切往来,除非要紧的叛乱,不然绝不出手 xs520。闵妃暗地里松了一口气之余,又不免有些惴惴不安,所以听到中国国内有“废黜朝鲜国”的言论出来,才会如此的惊慌失措,不仅仅是闵妃,国王李熙也是夜里时常惊醒,闵妃这次入京,也存了一个赔罪的心思来的,为了之前的事情赔罪。

    闵泳徽明白闵妃的忧虑,他也不赞成朝鲜把俄罗斯的势力引入,“上国只是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您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如果用句不恰当的话来说,日本想要咱们死,而上国只是要我们臣服跪着,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结局,如果让臣来选择,臣愿意跪着活着,毕竟上国有句谚语,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闵泳徽用非常标准甚至带着一点东北口音的汉语说了这句话,他看到了闵妃的脸色依然是很不好看,于是只是插科打诨起来,“臣身份太低了,眼界也不高,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呀,所以只能看到这些,若是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请娘娘您谅解。”

    闵妃依旧没有说话,“你说的很对,可我这个人,不喜欢把自己的命运,把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手里,我从小就在各种歧视和不平等之中长大,各种委曲求全,忍辱负重,才到了如今的地位,我明白那种命运在别人的怜悯之中的滋味,很难受。”

    闵妃的语气虽然很平缓,但是闵泳徽听到了她语气里面的隐忍和凄凉,大院君就是看在闵妃的家族已经败落,没有外戚干政的情况下才选择他为自己儿子国王李熙的王妃的,李熙是因为闵妃刚入宫没人看得起她,所以才会肆无忌惮的宠爱各种嫔妃却从不沾染闵妃,后宫们因为闵妃不得宠所以可以肆无忌惮的轻视闵妃,之前甚至因为没有生下元子而有可能被废黜的危险,这些都是闵妃无法掌控的,但是闵妃都坚持了下来,她当然最清楚,被别人决定命运的滋味。

    “如果把朝鲜,这个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大国的一念之间,我认为,这是对朝鲜太不负责的决定了,你说的很对,清国现在是没有想要吞并朝鲜的心思,但是万一,我说的是万一,万一将来朝鲜三千里江山,也出现了金州的金矿,和越南的铁矿煤矿,那么那个时候的上国,又改变了国策,那无助的朝鲜,该怎么办呢?”

    闵妃无奈的说了这么一番话,“所以我就是担心这一点,才会想要引入俄罗斯的势力,结果,你也看到了,”闵妃似乎有些死心,“上国还是十分强大,强大到无法被摧毁的,可以说,是无法让朝鲜来摇动这个千载万年的根基的,这一次去北京,我一定要谦卑谦卑再谦卑,这样争取到上国大皇帝的谅解,争取,”闵妃咬牙,“让世子能够归国!”

    “娘娘!”闵泳徽大惊失色,“请放弃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吧!上国所有的属国,都将王世子或者元子放在北京,为什么娘娘一定要将世子带回来呢?臣实在是无法理解,在上国不仅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并且可以成为大皇帝陛下最可靠的亲信,这是用多少钱都换不回来的,娘娘请看一看苏禄国,他不过是南洋的一个小国家,就是因为国王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