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822章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822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尔这里的地方,意外的成为了英德之间角力的开始,”郭嵩焘说道,“两国互不相让,要说英国不知道德国在背后捣鬼,这是不可能的,布尔人的左近就是德国在非洲最大的殖民地,战场上出现的德式军械也说明了这一点,而两国还没有撕破脸,准备就在这一次会议上解决这个问题,德国外交部长已经和曾继泽谈过,希望中国可以帮助他们,在会议上表态。”

    “我们有这么重要吗?”慈禧太后笑道,“我们一直在帮助德国,但是如果表态,这就不必了吧?”

    这个是调侃之语,大清现在当然是列强之一了,国内有些狂妄的文人,叫嚣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在经济上也只是稍弱英法德,提出了,“三年超德,五年赶法,十年胜英国”的口号,当然这是一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讲法,的确借助中法之战重新确立了国际上的地位,但是如果称自己是第二强国,只怕第一个要你死的就是大英帝国,日不落是绝不会允许出现一个可能威胁到自己霸主地位的国家出现的,围攻拿破仑,遏制俄罗斯,以及将来的对德宣战,这一切的举动都是为了保证不会出现一个会影响到英国霸权的国家,一般来说老二的位置是十分尴尬的,老大会一直盯着你,不许你做出任何犯上的事儿出来。所以慈禧太后一再的很低调,并且从越南战争之后就一直恪守本分,两洋水师绝不擅自出马六甲海峡一步,只是在中国海内巡逻训练,为了就是低调,再低调,不是要麻痹英国人然后搞什么突然袭击,而是只是为了让英国人不要老是盯着自己。

    郭嵩焘说道,“德国十分看重我国,法国是仇敌,没有什么可说的,英国如今也是貌合心不合,事关利益上,谁都不会轻易让步,俄罗斯没有想要去非洲的意向,但是他的态度现在很暗昧,各方还不知道如何判断,美国也是如此,奥匈国大概是乐见德国在非洲布局的,但是肯定,德国必须付出一点代价。”

    如今世界上的大国,也只有说到的这几个了,英国一骑绝尘,实力冠绝诸国,其余的德法奥俄中,各期擅长,各有千秋,各有优劣,这算是第二梯队,其实美国如今的实力不见得多强,他的地理位置和中国差不多,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远离欧洲这个世界中心,但是熟知后世历史进程的皇太后,知道美国的潜力,总理衙门知道这一点,所以一般来说都会连带的把现在毫不起眼的美国也放在一块,这是第二梯队的强国。

    第三梯队的强国嘛,就比如奥斯曼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日本,荷兰,挪威,意大利这些国家了,郭嵩焘是十分清楚的,在一次单独召对的时候,慈禧太后毫不客气的称呼这些国家为“垃圾国家”。

    军事实力代表了国力,只有强硬的军事实力,才能够在外交场合上丝毫不用顾忌这些“垃圾国家”的态度,慈禧太后压根就没问这些国家在柏林会议上有什么意见,郭嵩焘也不准备说,因为他们的意见,丝毫不重要。(。)

十一、会议前夕(四)() 
这个时代的国际关系,国与国的关系,根本就是红果果的丛林法则,不存在什么吃相难不难看的说法,只有吃,或者被吃,两种命运,弱国你就滚一边,要不苟延残喘,要不就是等着被大国吞并或者是殖民,没有另外第三条路可以走,第三梯队的所谓这些地区大国里面,西班牙葡萄牙已经衰落的不成样子了,意大利的德性,到了二战还是那副样子,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还有什么脸面来干涉非洲的事情?他自己国内的分离主义都自顾不暇了,至于荷兰,真真算的弹丸小国,根本就不能充数。om

    奥斯曼土耳其国土面积颇大,可在交通要道,若是国力强盛也就罢了,国力衰弱,就像是一头肥猪,等着被人宰杀。

    至于日本嘛,现在应该也还不至于有那个力气走出亚洲。所以这些国家的意见如何,都不重要。

    至于那些第四梯队的国家,更加是不会放在慈禧太后的眼里了。

    德国人要为这次柏林会议付出支持的代价,慈禧太后点点头,“给钱或者给别的什么,这是题中之义,没错的,那咱们能得到什么?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他威廉二世也总不会是拿着空口白牙骗咱们吧?”

    “这个事儿,曾继泽这几日就会和他们的外交部长进行密谈,确定德国方面会给的东西,皇太后之前一直想要的一些火炮的生产线,德国人大约是不会给的。om”

    “罢了,买不如自己造,”慈禧太后遗憾的摇摇头,“他们不愿意卖,咱们自己慢慢的造就是。那既然有求于咱们,那当然要狮子大开口了,不过有中德友谊在,咱们也不能吃穷朋友家的,那么非洲的地方,就要好好的选一块了。”

    “亲爸爸,咱们在非洲要土地,会不会让英国人不悦?”光绪皇帝疑惑的说道,“英国人居然想出要横贯非洲的战略,这样的雄心壮志,实在是令人佩服,有此雄心壮志,也必然不会轻易允许其他人把这个战略给打败。”

    光绪皇帝说的没错,英国人如此,自然是绝不容许任何人影响到这个战略的顺利进行,那么若是想要在非洲搞事情的任何国家都会受到英国的强大压力,慈禧太后点点头,“皇帝说的没错,可英国人再牛,他也不可能统一地球,各国都想着要在非洲要土地,他一个人,双拳难敌群手,一头老虎是架不住这么多饿狼的。何况,咱们又不是在伦敦开会,而是在柏林,何须要担心这些呢?有东道主,比咱们更迫切要非洲的土地呢,咱们只要敲敲边鼓,摇旗呐喊,又不需要咱们冲锋陷阵,何须要和英国人对战呢?”

    慈禧太后站了起来,走到了地图前头,皇帝也连忙起来,慈禧太后看了看地图,“咱们要那一块呢,”她用手摸了摸下巴,沉思了起来,“这个倒是要好好的想一想,现在这些地方都是无主的荒地,”她转过身,对着光绪皇帝说道,“有一些黑人部落,或许已经是初级的国家了,但是在欧洲列强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正事的国家,也没有像样的作战能力,大约只要用个百多人的火枪队,就可以横扫整个黑色非洲,所以,皇帝,当然,咱们的武力没有那么弱,但是万一一旦我们的武力变得和非洲黑人一样那么弱了,现在的军舰航行那么的远,就算是我们在东亚,关山阻隔也丝毫耽误不了他们想要来侵占咱们的野心,只要我们衰落了下去,一旦衰落,他们就会像饿狼一样,一起扑上来,割地赔款鸦片贸易关税路权传教,一样样的都会用在我们的身上,中国的老百姓就会像非洲黑人一样无数的死去,无助的灭亡,无奈的成为交易的商品,而中国的国土,也会像非洲大陆一样,成为各国的殖民地和瓜分场地,这是必然会发生的。君主,不仅仅是臣民的主人,更是臣民的管家,把臣民,把这个国家管的好好的,这才是君主最终的目的,所以,皇帝,”慈禧太后看着光绪皇帝,“现在的时候,可以比战国时期,诸强争霸,我中国,如今也算是下旗之人了,如何下好旗,对外保护好整个国家,这就是君主的责任,如果没有干好这个活,就必然成千古骂名,而干好了这个活,那就是万古流芳,怎么样?皇帝,有信心吗?”

    一席话说的光绪皇帝热血沸腾,他挺起胸膛,“儿臣有信心!”

    “这样就是最好,最要紧的就是志气,没有了志气,什么事儿都办不成。现在不是以前的时候了,”慈禧太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以前圣天子垂拱而治,外面虽有小风波,但没有什么大患,但是如今,越南是胜了,可将来,还有会有人忍不住想要扑上来咬我们一口的,进了世界的大潮,就只能是站在潮头,而不能被打趴下溺死在水里。前途虽有风波,但一定是光明大道,”慈禧太后挥挥手,让太监把非洲的地图拿下去,“倒也不用太担心。”

    “是!”光绪皇帝响亮的应了一下,这会子他被慈禧太后激情洋溢的煽动话语把整个人的士气都挑了起来,“儿臣都听亲爸爸的。”

    “你也要听你自己个的,”慈禧太后笑眯眯的说道,“唐太宗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是没错的,多听听各方的意见,然后自己心里有个定夺,这就足够了,我也不会一直正确,也不可能会一直给你建议,但是不要一直改变自己的态度,也不要一直固执着不改变自己的态度,这其中的道理,”慈禧太后唏嘘,“大约是最难掌握的事儿了。”

    “这件事儿,你盯着,”太后对着郭嵩焘说道,“不要让人钻了空子,我原本旧年就有心出动各地,不管如何,先把地占了,可一直差一个由头。”(。)

十一、会议前夕(五)() 
“不要小看这个师出无名,师出无名,就容易给别人留下话柄,当然,外交上的话柄太多了,各国都是很多,倒也没什么大碍,只是被人说闲话,到底听着实在是烦,师出无名,就不好和英法等国交代,那么心里头胆气就不足。om现在呢,就是最好,德国人递了一只好拜帖过来,咱们要快着些去了,千万可不能耽搁。”

    “是,”郭嵩焘说道,“微臣以为,”他当了军机大臣之后,越发的从容不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都是从大局出发,“若是外交上要参与争夺非洲,那么水师,到底还是要动一动。”

    “是要动一动,但是如今会议还没开成,咱们就急匆匆的开着军舰去抢地方,这吃相也太难看了吧,”慈禧太后笑道,“一点都不符合咱们这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身份。”

    “是,这时候的确不宜直接去非洲,而且查各国殖民地开垦的模式,并没有直接出动正规军队的,都是用武装船只,用商人的方式前往各地侵略,所以,水师自然是不能去非洲的,何况经过印度洋,英国人那里烦得很,少一些烦扰,也是好事,但是水师也要出动一番,自从越南之战后,水师已经很久没有动静了,无论是巡逻还是演习,都需要调动航行,让大家伙都知道,咱们是有军事实力的。”

    旧年天津检阅水师,形式的内容更多,算不上大型的军事演习,郭嵩焘说的没错,慈禧太后点点头,肌肉要经常秀一秀,不然那些不知道好歹的小瘪三一下子就会忘记当年的惨痛教训,人类永远是最健忘的,“筠仙你说的不错,这个好办,南洋上,那一国不怎么恭顺了,把水师派过去,巡逻几圈,大家伙看到了,就会知道的,对了,”太后也想起了一件事儿,“英国人的九千吨铁甲舰是不是快到了?”

    “是,大约还有半个月,就可以到南洋了。”

    “好的很,”慈禧太后点头说道,“就让两洋水师各派几条军舰出去,迎接这艘九千吨的巨无霸吧。”

    这事儿商量的差不多了,天色早已暗了下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点起了电灯,东暖阁之内明晃晃的,照的慈禧太后脸上细碎的皱纹清晰可见,她合着眼养神,光绪皇帝慕犊的说道,“亲爸爸实在是太辛苦了,儿子看着实在是于心不忍。”

    太后闭着眼摆了摆手,再用手按了按太阳穴,“日子长了,习惯了。”

    “刚才陪着亲爸爸议事,不曾想这个时候都已经掌灯了,亲爸爸还没有用膳,实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