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802章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802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乐融融,慈禧太后问光绪皇帝,“今日的课上的如何?王恺运讲的好不好啊?”

    “好的很,儿子很感激亲爸爸把王师傅拨给儿子,让儿子可以听他的高见,王师傅今日讲了史书,实在是让儿子大开眼界,”光绪皇帝说起了王恺运,原本有些拘谨的样子,顿时来了兴致,他把今日的授课内容简单的说了一说,“儿子还不知道这六国之败,居然是各有不同,且各自都可以参照当今世界各国,这样中外比较,儿子对于政治得失看得更清楚了。且王师傅看世界大势,犹如掌上观纹,许多以前不明白的事儿,他这么一说,儿子就明白了。”(。)

四、宫内宫外(四)() 
慈禧太后点点头,“王恺运最出众的就是他的这些权谋之学,换句话说,其实就是帝王之术,不过他也崇拜法家,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家伙都应该按照规矩来办事,然后在规矩之内争权夺利,”她微微一笑,继续吃碗里的狮子头,“这话我倒是也觉得不错,若是大家伙都斯斯文文的,也不会有这么的烦心事。om他既然说的好,那你就多听听,为君者,当然是不能够只是读圣贤书,自然这圣贤书,陶冶道德情操是极好的,但是若是听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怕是要糟糕。”

    光绪皇帝称是,不一会就用好了午膳,三个人出来,沿着廊下溜了溜,丽贵妃知道皇帝这些日子每日都是将政事那里请示皇太后的,这会子肯定要商议政事,于是借故退下,回寿康宫去了,皇帝亲自扶着慈禧太后,将今天的事儿禀告,先说了军机处的人选,“礼亲王选了六个人上来,儿子来请亲爸爸的旨意。”

    “恩,军机处其实就是前明的内阁,实际上的宰相,军机大臣,若是选的不好,那么朝政就是有问题,这个干系重大,是要斟酌着好好选,”慈禧太后听了这六个人,微微思索,“都不算差,外交的军事的文教的都察院的,都一应俱全,宗室亲贵翰林,也都在,都是好人选,一个个资历够,倒是难选,也难为你定不下主意了,”她转过脸见到了光绪皇帝的脸色,突然想到了什么,“皇帝你还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啊。om”

    “儿子没有,听亲爸爸的。”

    慈禧太后微微一笑,“用人如何,我现在做个主,将来还是瞧你的,不过我倒是可以把这个选人用人的心得说给你听听,且不说这六个人,我只是问你,这军机大臣,总理朝政,接下去这一段时间的执政主线,或者说是执政的要点是什么。”

    光绪皇帝微微沉思,“既然是八旗改革还要做,那么此事必然是重点,别的事儿,倒是不能太急。”

    “不错,”慈禧太后赞许的点点头,“不能太急,这四个字一语中的,再也没错处了,不能太急,自然就要求稳,你亲政在即,一切求稳,军机处里头就不能太杀伐过多,所以肃顺和荣禄,不宜进军机处。”

    “肃顺管着都察院,这些年拉了多少官下马?饶是在军机处外,就已经是人人侧目,人人胆战心惊了,我是支持他搞吏治的,毕竟这吏治不清,政策再好,也是打折扣,如果他进了军机处,外头的人必然以为,咱们是要杀尽天下的官儿了,这官儿,自然是抓不完贪的,所以这个,还需要一个控制的度,所以他不能入阁,倒也不是我小气,我自然让他起复,昔日之怨早已一笔勾销,不再计较,他在军机处外发挥的作用更大,他自己个估摸着也不乐意进军机处,整日被这些繁琐的事儿困着,施展不开。”

    “亲爸爸的意思,儿臣明白了,若是肃顺入军机处,抓太多的官儿,就是军机处的意思,是中枢的意思,更是亲爸爸的意思了。”

    “就是这个道理,你说礼亲王喜欢银子吗?还有那个奕劻,都喜欢银子喜欢的要死,如今这个还暂时没法子,只能是迁就他们,只要他们用心当差,吃一点拿一点我也只当做看不见了。再者官场的陋俗,这些冰炭孝敬,太多了举不胜数,肃顺在外面搞这些腥风血雨,倒是让大家伙收敛了不少,这是好事儿,但是不能变成全国都做的好事儿。”

    “既然不能见杀戮,自然这个荣禄也不用入了,这些年,内外都平静的很,如今并不是战时,所以他的才干还用不上,各国关系颇好,咱们大清如今是大国了,国内的任命一举一动都会引起他国的注意,他若是转任他部,我又不放心新军交给别人,所以还是让他在兵部上再干几年,等到两任满了,再让他入阁吧。”

    肃顺没有入阁,倒也不算奇怪,毕竟他年纪大了,而且脾气也不好,昔日端华载垣等都是奉他为尊,可如今礼亲王虽然温和,到底也是亲王之尊,八旗勋贵最讲究的就是面子,如果到时候闹得下不来台那可就麻烦了,而且肃顺最喜欢做的就是指手画脚,他昔日最擅长的差事就是户部尚书,如今阎敬铭的脾气也不算好,两个人将来不冲起来,那么就真是见鬼了。肃顺不入不奇怪,但是荣禄乃是慈禧太后一等一的亲信,主持新军建设劳苦功高,中法之战更是赫赫战功威震天下,饶是如此,她居然也没有让荣禄入阁。

    这大约也只能用大公无私来解释了,这里面两个就被否决了,“你六叔昔日为什么权倾天下,不是因为那个什么议政王的劳什子头衔,而是一手抓了军机处,一手抓了总理衙门,一个内政,一个外交,都尽数握在手里,以内政压洋人,以洋人之势影响国内,故此有这样赫赫的威风,所以,日后一般情况下,只要是总理衙门大臣,就不要入军机了,除非他辞了这个总理衙门大臣,不过我想想奕劻这样的人,应该是舍不得这个总理衙门大臣的,毕竟比来军机处当空筒子的一个大臣,要来世实惠多了。再者,他还那么年轻,如今才四十多吧?日后有的是机会。”

    “是,那么就剩下郭嵩焘,许庚身、张之万三人了。”

    “张之万么,倒也可以,许庚身,恩,这两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显山露水,为人谦和低调,宰辅之臣,不能一个个都个性鲜明,调和阴阳的任务更多一些,他们两个可以入值,庆海去世后,外交的事儿,稍微懂得人就没有了,郭嵩焘也可以进,”慈禧太后点点头说道,“他功劳有了,也是左宗棠的亲家,还是湘人,这么多年来,湘人就在军机处没有断过,这是个传统,有资格的湘人,咱们当然不能拦着。”(。)

五、补入军机(一)() 
若是以反肃顺的人来选拔,许庚身和张之万是符合的,许庚身昔日在军机处担任章京时,就屡次和肃顺作对,张之万更是在祺祥政变之后,力主要诛杀肃顺,似乎看上去这些人选对着肃顺十分不利,不仅仅是以前,就是现在这些人也经常上折子攻击肃顺主掌都察院,杀戮之心过甚,毫无体恤之心,这些人对于肃顺不利,似乎也就是表明了,太后对于肃顺并不是十分待见,但是今日这话一出,光绪皇帝就明白了,肃顺在慈禧皇太后的心里,还是十分重要的,或者说,慈禧太后可以不喜欢肃顺,但是明白肃顺的作用。

    所以还有昔日在肃顺门下为幕僚的郭嵩焘入直军机,以表示中枢对肃顺还是隐晦的支持,这样的用意,大家伙都看得出来,所以也不仅仅是光绪皇帝一个人可以看得出来。

    “张之万诗文书画俱佳,是文教里头的极好人选,他之前办理英宗实录这个差事不错,在教育部当差也妥当,许庚身家室渊源,天文地理风土人情都知道一些,将来处置地方政事不至于下面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两个人不错。”

    慈禧太后这么说,光绪皇帝连忙点头,“是!就请亲爸爸用印到军机处吧。”他见到慈禧太后心情甚好,“折子儿臣也都看了,别的事儿倒也没什么特别的,都是寻常之事。”

    “这倒罢了,横竖每天都那么多折子,事关国家大计的,没有多少,军机处的设置就是让他们去办理这些庶务的,不要亲力亲为,凡事都要操心,既然没什么要紧的事儿,那么就等着下午叫起吧,”慈禧太后打了个哈欠,显然是午睡时间到了,光绪皇帝十分识趣,扶着慈禧太后进了西暖阁,就要告退而下,慈禧太后说了一句,“下个月就是三月了,八旗选秀的旨意已经下去,这些日子内务府就在张罗着这事儿,三月份差不多就要正经的选秀了,前头英宗皇帝的时候,我也是让他自己个立自己称心的人当皇后,如今你自然也是一样,所以有空叫身边的太监去打听打听,哪家的秀女好,先有个数,日后就不会乱选一通。”

    光绪皇帝红着脸称是退下了,慈禧太后笑眯眯的看着光绪皇帝离去,这时候,李莲英端了一碗奶茶上来,慈禧太后喝了一口,淡然问道,“小李子,皇帝你瞧着如何?”

    “万岁爷自然是好的,看着有孝心。”李莲英说道。

    “你既然这么说,自然就没错了,”慈禧太后点点头,“劳累了这么多年,若是说不愿意继续执政,不是假话,可若是自己没有了权柄,将来大清会变成什么样子,那我也实在不愿意在边上看着,皇帝长大了,总是要历练着办,不能什么事儿都我自己做主了,俗话说,当家三年,猫狗也嫌,何况我都当家了二十多年了,早就是天怒人怨了,还是早点抽身好,这么说起来,到底还是左宗棠聪明,该做的事儿都做了,然后马上就要辞官,绝不恋栈,我倒是不好意思留着他。”

    宫女红枫上前伺候太后午睡,李莲英退了出去,一时间储秀宫内,垂帘布幔,暗香沉沉,人影声皆无,廊下的画眉也收着翅膀歪着头打盹,一时间储秀宫就安静了下来。

    到了下午两点的时候,太后睡醒,宫女们梳洗妥当,给太后披上了一件满地绣着月牙白色兰花的葱绿大氅,太后精神抖擞,“走,上班去。”

    太监宫女们响亮的喊了一声“嗻!”随即簇拥着慈禧太后一同出了储秀宫,刚睡醒慈禧太后有些犯懒,于是就叫了轿辇,搭着慈禧太后到了养心殿的后头,光绪皇帝已经在后殿候着了,上前扶着慈禧太后下了轿辇,转过了两个多宝阁,上面叠着许多册子,然后穿过一道偏门,就到了养心殿的东暖阁,军机大臣已经到齐,见到帝后来临,低头鞠躬行礼,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升座,慈禧太后坐在了纱屏之后的宝座上,光绪皇帝就坐在纱屏前面的宝座,“不必多礼了,”慈禧太后非常有力气的声音响起,“今个有什么事儿,一个个都说来吧。”

    礼亲王先出班说军机大臣要增补人选,请皇太后定夺,“这事儿,皇帝已经和我说了,我们娘俩商议了一番,就补三个人入直军机吧,郭嵩焘、许庚身、张之万。”

    “是。”军机大臣都没有什么意见,两旁伺候的御前大臣,一个惇亲王一个庄亲王,自然不会有意见了,慈禧太后继续说道,“三个人的职务要动一动,总理衙门管外交的协办大臣,这个位置,还是要郭嵩焘继续做,所以他暂时不动,许庚身的兵部尚书,张之万的教育部尚书都卸任,把这些位置空出来,礼亲王,你们新一任的军机班子,再选人上来。”

    这几乎是恢复了昔日前明的制度,慈禧太后当年在光绪初年就下诏,说明一个制度,绝不会从军机处提出的备选官员之外擅自提拔官员,这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