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288章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288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帧也懒得翻,“都是哪些人?”

    &几个黄县来的老乡,是读书人,师爷已经请他们用了饭,包了一包银子,送出去了,还有几个外官,都是县令,知府之类的,似乎都是老爷的门生,师爷也不敢擅自招待,就是留下来了手本,请老爷回来定夺。”

    &这里是冷坑头,也难为他们还来烧,叫师爷安排个日子,什么时候一齐请过来,招待吃顿饭也就是了。”

    &爷就是这样谦虚,”外管家赔笑,“就看着老爷多年主持乡试府试,谁还敢不把老爷尊敬?”

    不入军机处,总是虚妄,桂良虽然死了,可门庭若市,往来的就没有三品以下的,更别说亲王代皇帝来祭奠了,不过这些话也懒得和下人讲,贾帧无奈得摇摇头,让外管家退下,自己闭目养神起来,年岁见长,贾帧如今是冰也不用了,只是在花厅之中静坐纳凉,过了一会,又想起了脚步声,贾帧睁开眼,见又是外管家,皱眉微微有些不悦,“又有什么事儿?”

    &爷,兵部陈尚书来了。”

    &请进来,不能叫陈尚书,该叫中堂大人了,”就在上个月底,陈孚恩因功进封协办大学士,“他一个人来的?”

    &带了一个年轻人,似乎是生面孔。”

    贾帧点点头,站了起来,走到厅外,不多会,陈孚恩带着一个年轻人进来,陈孚恩见到贾帧候在厅外,连忙趋了几步,“哎呀,筠翁,怎能劳你大驾出来迎接,孚恩实在是受之有愧!”说完就做了一个满揖,“折煞折煞!”

    &翁何须客气,你可是太后跟前的红人,我迎几步岂不是应当的,里面请。”贾帧请了一下,三人进了花厅,丫鬟奉上了茶,陈孚恩对着那个年轻人笑道,“正主到了,你行了礼吧。”

    &那个年轻人站了起来,弯腰做了一个揖,“末学后进高心夔拜见中堂大人!”

    贾帧原以为是陈孚恩带了自己家的后辈前来见自己个,没曾想是当年肃顺的军师,“哦,原来是你,怎么个,”贾帧眯着眼看着陈孚恩,“今个是唱的哪出啊?”

    陈孚恩不回答,只是笑道,“听闻筠翁府上的四眼鲈鱼,龙口粉丝极为地道,这会子倒是有些馋了,不如请筠翁给在下整治一桌如何?在下这就去花园里头吹吹风,等着吃美味。有什么事儿,就请伯足给中堂大人仔细分说吧。”说完也不等着贾帧说话,径直招呼着贾府的管家,出花厅去了。

    &堂大人,心夔此来,一为自己个,二为大人而来,三么,为太后娘娘而来!”高心夔站在地上,微笑得看着坐在“难得糊涂”的中堂下面的贾帧说道。

    &话怎讲?”

    同治元年六月十日,桂良逝世,谥号文端,入祀贤良祠。

    六月十五日,武英殿大学士贾帧,上奏改良科举事,“科举制式,历经千年,前明定八股,时移岁除,僵化古板,天下英才,难免沧海遗珠,尚不能报效国家请太后察之,改革科举之事。”一时间,朝野震动。

四十、夜雨萌芽(六)() 
如此朝野在同治元年的夏天,为了贾帧的上书而闹的不可开交,恭亲王不置可否,军机之中,只有沈兆霖一人乃是正途科举出身,他对此事十分的反感,在军机之中极力反对,不过他在七月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外出负责剿灭残余捻军,军机处的反对声就没有了,军机处之中,只剩下领班军机章京曹毓瑛一个科举出身,曹毓瑛处事最为圆滑,轻易不会得罪他人,故军机处对于此事的意见就是:没意见。太后垂问周祖培,周祖培也认可此事,于是太后明发贾帧的折子,让朝野讨论科举加试的内容,纷纷扰扰之后,最后恭亲王将群臣商议定下的章程报于太后,同治元年恩科起,会试加考策论、算术二门。太后从善如流,一一准了,颁布天下。

    &是如何说动贾帧的?”当科举之事尘埃落定,太后得意地看见事情如此简单得得到了解决,深深佩服高心夔的才干,又在圆明园里面召见了高心夔。

    &相国多年掌文衡之事,对于科举一事,说话的分量在朝中谁也比不上,术业有专攻,这是他的特长,若是贾相国提议,比太后提出来要好,且正如太后所说,亦不会深陷繁琐事务之中,军机大臣亦不会认为这是太后的主意,率先就抱着反对的态度对待此事,”高心夔从容回道,“再者,贾相国亦有所求之事,微臣只不过是稍微提醒了相国一番。”

    &想要什么?”

    &后岂有不知的理?”高心夔微笑道。

    &想必就是要入军机了,”太后点头,“如今他的折子准了,就算是当个礼部尚书也不能简单的酬功了,入军机,想必也是成的。”

    。。。

    &政王,桂良逝世,沈兆霖又外放了,这军机处就你们几个,实在是少了些,本宫看着你们几个当差值班,都是忙得很,也该再进几个人了。”

    &奴才等也有这个意思。”

    &你们有什么人选了吗?”太后发问。

    &上的师傅李棠阶恪守本分,勤俭清廉,乃是海内有数的理学大家,奴才等以为,李棠阶可入直军机。”

    太后听到理学大家四个字就微微觉得有些头疼,理学大家,就是老迂腐的代词么,只是李棠阶是当年咸丰皇帝给同治皇帝指派的老师,所以不好擅自更改,对了还有那个倭仁,也是最是反对洋务新政的中坚力量,皇帝就被这些人围着,能培育出什么新思维,新思想,什么时候都一起换掉才是,太后心里暗暗嘀咕,“可,不过李师傅还要准备皇帝的功课,就算入了军机,怕也不能整个精气神都放在那里头,再举荐一个吧。”

    太后下了调子,恭亲王应下,脑袋里却是一直在拼命旋转,想着还有谁能入直的,“太后的意思是?”恭亲王直接问道。

    &军机之中,没有老臣帮衬着,怕是不成,桂良老成谋国,原本是议政王你一等一的参谋,可惜天年不永,所以本宫想着,还是放一个年纪大些的,给你们看顾看顾,”太后说道,“贾帧如何?又是议政王以前在上书房的师傅,论起来,也是不生疏的。”

    &后所言甚是,”恭亲王举荐李棠阶是有私心的,其一,李棠阶是同治皇帝的师傅,皇帝虽然有些顽劣,可还是尊师重道的,李棠阶在军机,能为军机的相关行为背书,且能和皇帝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桥梁;这其二,李棠阶为人方正,不擅长争强斗胜,且其人容易为了小事儿而牵挂不已,若是入直军机,些许小事儿就能让他脱不开身;第三,正如太后所说的那样,李棠阶是帝师,日常弘德殿的功课也是少不了的,更是顾不上多在军机搅事了。

    奈何太后突然提出来要让贾帧入直军机,恭亲王这会子想不出自己人这里有什么人可以入直军机的,有的几个,也是在地方上,比如官文等人,远水解不了近火,六部九卿倒是有几个人,可都还当着副贰的堂官,没资格入直军机,朱学勤才干了得,若是入直军机章京原也是使得,可他如今做这文选司,事关京察大计,又不可能脱身,思来想去,也只好答应了下来。

    。。。

    &事儿办得好,你如今也不要再当知县了,就留在本宫身边当差吧,这差事么,已经安排好了。”太后摇摇手,让安德海宣读圣旨。

    &心夔提调升平署事宜。”

四十、夜雨萌芽(七)() 
陈孚恩在兵部大堂视事,刚刚发了调度江西省李树声部淮军至六安驻防的命令,亲随就进来禀告,“高大人来了。”

    &让他进来,”陈孚恩放下了手里头的东西,挥手让一干属员退下,在签押房里头等着高心夔,见到高心夔进来,陈孚恩也站了起来,笑着对高心夔点头,“伯足,果然了得,翻云覆雨之间,这样国之重事就轻轻巧巧地办成了,一没有给自己揽上身,被人说居心叵测,人微言轻;二没有给太后惹事,让太后于轻描淡写之间,就办成了事儿。伯足你飞黄腾达的时候就要到了,承蒙太后青眼,这前途不可限量啊,不可限量。我日后怕是也要靠着你了。伯足啊,若是我将来有难为之事,不许藏私,还是要好好帮着我出谋划策才是,”陈孚恩喜滋滋地说了几句,见到高心夔行礼之后也不啃声,只是默然站着,陈孚恩微微有些奇怪,“这是怎么了?”

    &蒙太后青眼怕是未必,”高心夔慢慢的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大司马怕是还不知道学生的新差事吧?”

    &照你的大才,就算入职军机,顶了曹毓英的位置,给太后画谋,也是尽得了,只不过只是任了一任外官,这又是同进士,所以若是当军机章京,怕是物议颇多,太后行事虽然出人意外,却总是在情理之中,想必是不会让你在这火架子上烤的,所以老夫觉得,应该在六部的位置安排一个,让你练练政务,准备日后大用。若是能到兵部来,老夫自然也是极欢迎的,”陈孚恩看到高心夔苦笑了起来,不由得奇道:“这是怎么了,难不成还要放你一任外官不成?不过也是,放到东南沿海,去办洋务,伯足你也是不惧的。”

    &大人都猜错了,太后下了旨意,让我去升平署当差!”高心夔摇摇头,这样说道。

    陈孚恩原本轻轻松松地坐在位子上,起初没听到高心夔的话,过了许久,似乎听到了不应该听到的话语,这才大吃一惊,“升平署?”

    升平署,是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的机构,称南府,始于康熙年间。南府隶属内务府,曾收罗民间艺人,以为宫廷应承演出。乾隆时,南府规模较前扩大。乾隆十六年,选征苏州籍艺人进宫当差,命名为外学,令住景山,仍属南府管辖。原习艺太监命名为内学。内外学的人数都在一千人以上,所唱为昆、弋腔。宫内演戏,先由升平署缮写进呈皇太后,皇帝阅览的‘安殿戏单‘,上列演出地点、日期、开戏时间、剧目及主要演员。最有名的剧目有升平宝筏(全部西游记)、鼎峙春秋(三国志)、忠义璇图(全部水浒)、劝善金科(目连救母)、昭代箫韶(杨家将故事)、征西异传(薛丁山征西)等,共计二、三十种。道光七年,将外学撤销,艺人俱回原籍。又将十番学并入中和乐内,增设档案房,改南府为升平署,仍主持宫内演出事务。

    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演戏的官办部门,整日和倡优一样的人物呆在一起,似乎不是一个正经官员该呆的地方,“升平署主管乃是阉人担任,皇太后难不成要让我去当太监不成。”

    陈孚恩捻须苦思不已,高心夔也愁眉苦脸地不说话,过了一会,陈孚恩哈哈一笑,拿起案上半温的大红袍喝了一口,“伯足啊,你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大人此话何解?”

    &明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却又宰相之实,可当年张居正赫赫威名,把握江山十余年,万历皇帝只不过读错了一个字,就被他喝骂,而成化朝素有泥塑三阁老之称,同为大学士,为何如此天差地别?难不成,成化朝的阁老们,就不想大权独揽,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吗?”

    高心夔的眼神微微一凝,随即问道,“老大人的意思是?”

    &见这权柄是在人不在位啊,伯足,如今若是太后看不上我,又不好意思免了我的尚书之位,完全可以绕过我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