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217章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217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机处越清闲,皇帝心里越焦急。明朝的皇帝,有四十年不临朝,躲在深宫设坛修道的。清朝的皇帝有一天未能亲裁军国大政,便觉得放不下心,何况一连数天,更何况是军情紧急之时?因此,虽有肃顺一再安慰,说各地都极稳定,不劳廑虑,但病榻上的皇帝,始终悬着一颗心,却又连细问一问军情政务的精神都没有。

    这一天午后,服了重用参苓的药,吃了一碗冰糖燕窝粥,很安稳地歇了个午觉,醒来忽觉精神大振。他知道这是极珍贵的一刻,不敢等闲度过,便传旨召肃顺。

    肃顺到了东暖阁,见到皇帝站了起来,在东暖阁里面踱步,肃顺忍不住喜上眉梢,跪下磕了头,“皇上大喜,看着圣躬大安来了,再休养几日,就能痊愈了。”

    这话是心里的实话,皇帝虽然知道自己的身子不中用了,到底听了也是极为欢悦,点点头,坐在了榻上,“朕自个知道,这是回光返照罢了。”

    &不会的,”肃顺这会子终于有些后悔放纵着两个亲王随意带着皇帝肆无忌惮的放纵了,肃顺摇手,脸上的喜色隐去,露出了泫然欲泣的表情,“请皇上宽心,自然就能痊愈。”

    这话说的无力,就连皇帝听了也是不信,皇帝摇摇头,“叫他们退下去,”德龄和杨庆喜低头退下,东暖阁里头只是留下了君臣二人,“叫侍卫们守住大门,无论什么人都不能进来。”

    这是有极重要、极机密的话要说,肃顺懔然领旨,安排好了,重回御前,垂手肃立。

    &里没有别人,你搬个凳子来坐着。”

    越是假以词色,肃顺反越不敢逾礼,跪下回奏:“奴才不敢!”

    &要紧!你坐下来,说话才方便。”

    想想也不错,他站着听,皇帝就得仰着脸说,未免吃力,所以肃顺磕个头,谢了恩,取条拜垫过来,就盘腿坐在地上。

    &亭,我待你如何?”

    就这一句话,肃顺赶紧又爬起来磕头:“皇上待奴才,天高地厚之恩。奴才子子孙孙做犬马都报答不完。”

    &知道就好。我自信待你也不保只是我们君臣一场,为日无多了!你别看我这一会精神不错,我自己知道,这是所谓‘回光返照’。”

    他的话还没有完,肃顺感于知遇,触动悲肠,霎时间涕泗交流,呜呜咽咽地哭着说道:“皇上再别说这话了!皇上春秋正富,那里便有天崩地坼的事?奴才还要伺候皇上几十年,要等皇上亲赐奴才的‘谥法’。”越说越伤心,竟然语不成声了。

    皇帝又伤感、又欣慰,但也实在不耐烦他这样子,“我知道你是忠臣,大事要紧,你别哭了!”皇帝用低沉的声音,“趁我此刻精神好些,有几句要紧话要嘱咐你!”

    &肃顺慢慢止住哭声,拿马蹄袖拭一拭眼泪,仍旧跪在那里。

    &要敬重皇后!”皇帝说了这么一句,肃顺呆在当地,皇帝窥见了肃顺的表情,“朕知道,你素来和皇后不睦,但我大清以孝治天下,若是日后出了不妥当的事情,大阿哥该怎么办,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是,”肃顺应下,“奴才绝不敢有不忠之事,”但已经说起了这些事,肃顺索性问个明白。

    &才愚昧,有句不知忌语的话,不敢说!”

    &说好了。”

    &上万年以后,倘有人提垂帘之议,奴才不知该当如何?”

    皇帝点点头:“我也想到过这个。本朝从无此制度,我想,没有人敢轻奏。”想到前些日子听到宫人的流言,说皇后和恭亲王在京中有非礼之事,皇帝正了脸色,“妇人不得干政,这是祖宗家法,朕在一日,皇后自然服帖,日后就不好说了。”

    这虽不是直接的答复,但皇帝决不准有垂帘的制度出现,意思已极明显。自来幼主在位,不是太后垂帘,临朝称制,便是特简大臣,同心辅弼,肃顺心想,话已说到这里,索性把顾命大臣的名单提了出来吧!

    &谢谢月票,谢谢打赏,谢谢订阅,这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十一、宫车晏驾(四)() 
略略考虑一下,他还是用迂回的试探方式,“皇上圣明!”他跪着说,“敬天法祖,念念在祖宗的制度上。奴才承皇上隆恩,托付大事,只怕粉身碎骨,难以图报。不过奴才此刻有句话,不敢不冒死陈奏,将来责任重大,总求皇上多派几个赤胆忠心的人,与奴才一起办事,才能应付得下来。”

    肃顺平日的口才很好,这番话却说得支离破碎,极不得体。好在皇帝懂他的意思,便即问道:“你是说顾命大臣吗?”

    肃顺不敢公然答应,只连连地碰头。

    &皇帝忽然叹了口气,“这件事好难!”

    语气不妙了,肃顺有些担心,不得不逼紧一步:“皇上有为难的事,交与奴才来办!”

    &是你办不了的事。”皇帝摇摇头又说:“照你看,有那些人可受顾命?”

    &须上出宸顾,奴才不敢妄议。”肃顺故意这样以退为进地措词。

    &说无妨,我好参酌。”

    于是肃顺慢条斯理地答道:“怡、郑两王原是先朝受顾命的老臣。随扈行在的四军机,是皇上特简的大臣。还有六额驸,忠诚谨厚,奴才自觉不如。这些人,奴才敢保,决不会辜负皇上的付托。”

    &嗯。”皇帝这样应着,并且闭上眼,吃力地拿手捶着腰。思索了片刻,皇帝的头天昏地转,险些就栽在地上,肃顺大骇,连忙拉住,又连忙叫太医,栾太带着李德立和杨春,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赶了来,匆匆行了礼,一齐来到御榻前,由栾太诊脉。无奈他自己气在喘、手在抖,而皇帝的脉又细微无力,所以两支手指搭在皇帝的手腕上,好半天还是茫然不辩究竟。这时候景寿、醇王都到了,三位御前大臣都极紧张地站在他身后,等候结果,肃顺出去吩咐了一声,叫大阿哥过来伺候着,肃顺第一个不耐烦,低声喝问道:“到底怎么样了?”

    栾太不知如何回答,李德立说了句:“自然是虚脱。”

    &就照虚脱的治法,快救!不能再耽误工夫了!”

    就这时,栾太算是把脉也摸准了,“是虚脱!”他忧形于色地说,“事不宜迟。先拿参汤来!”

    参汤是现成的,小太监立即去取了来,由李德立和杨春亲自动手,撬开皇帝的牙关,用金汤匙,一匙一匙地灌。虽没有即时复苏,但参汤还能灌得下去,这就很不错了。

    这时栾太已开了方子,“通脉四逆汤”重用人参、附子。

    开好了亲自送给肃顺说:“请中堂过目。”

    &用看了。快去煮药!”肃顺等他把方子交了下去以后,又问:“情形到底怎么样呢?”

    栾太很吃力地答道:“怕是很为难了!”

    &们要尽力想办法!估量着还要用什么药,趁早说,这里没有,我派人连夜到京里去办。”

    &中堂的话,”栾太答道,“皇上的病,什么方子都用到了。这是本源病,全靠。”

    &别说了!”肃顺不悦地申斥着,“全靠谁?有了病不就靠你们当大夫的吗?你不必在这儿糟踏工夫,好好儿跟你的同事商量去吧!”

    栾太碰了个钉子,不敢申辩。下来与李德立和杨春商议了一阵,都是一筹莫展,唯有看“通脉四逆汤”的效果如何,才能定进一步的办法。

    就在这时,张文亮抱着大阿哥,飞也似地奔了来。三位御前大臣纷纷出屋迎接,但把大阿哥接是接来了,却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大阿哥也不知出了什么事,只觉得先是一路飞奔,这时又看到所有的人,脸色均与平时不同,心里不由得害怕,“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张文亮赶紧去捂他的嘴,哄着他说:“别哭,别哭!在这玩一会儿,咱们就回去。”

    &把大阿哥抱开吧!”肃顺吩咐张文亮,“可也别走远了!

    皇上说不定随时要找大阿哥!”

    张文亮答应着把大阿哥抱了到殿后去玩,到天快黑时,还不见动静。

    其时消息已经遍传,宫内宫外,王公大臣,文武百官,无不以惊疑焦灼的心情,希望了解皇帝昏厥以后的详细情形,但肃顺已经下令封锁消息,甚至就在烟波致爽殿外的朝房中,等着请安问疾的亲王,包括“老五太爷”、惇亲王,以及睿亲王仁寿等等,都得不到一个字的消息,这使得他们在焦忧以外,还有愤怒,觉得肃顺的把持,太过份也太可怕了!

    德龄默不作声地看着殿内的人慌乱成一团,杨庆喜伏在德龄耳边急切地说了什么,“已经下锁了,人去不了京师。”德龄点点头,也不多说什么。

十一、宫车晏驾(五)() 
六宫嫔妃们也知道不好,顾不得男女大防,由贞贵妃带着头,一齐跪在烟波致爽殿外的汉白玉地砖上,众女也不敢高声痛苦,只是拿着帕子流泪,是啊,才二十多岁的光景,怎么不能伤心呢,这以后所托何人?

    到了晚间掌灯时分,皇帝能够转侧张眼,开口说话,“我不行了!”他的声音极低,转脸看着肃顺说,“你找人来吧!大阿哥、宗令、军机、诸王!”

    &肃顺跪着回奏,“皇上千万宽心,先让御医请脉。”

    说着,向外做了个手势。

    站在门口的栾太、李德立和杨春,急忙上前跪安,栾太诊了脉,磕头说道:“六脉平和,皇上大喜!”

    &进点儿什么了吧?”肃顺问道。

    &要皇上喜爱,什么都能进。”

    &是有点儿饿了。”皇帝的神气似乎又清爽得多了,“有鸭丁粥没有?”

    &给万岁爷预备了!”敬事房首领陈胜文,跪着说道:“还有贞贵妃进的冰糖燕窝粥,丽妃进的奶卷。”

    &卷太腻了吧?”肃顺问栾太。

    &妨!不妨!只要皇上喜爱。”

    &就传膳吧!”肃顺吩咐。

    摆上膳桌,依旧是食前方丈,肃顺亲自动手,带着太监把皇帝扶了起来,但望一望膳桌,便摇摇头,什么都不想吃。御前大臣和御医苦苦相劝,算是勉强喝了几口燕窝粥,倒是玫瑰山楂卤子加蜂蜜调开的甜汤,似乎颇能疗治皇帝口中的苦渴,喝了不少。

    就这一起一坐,可又把皇帝累着了,睡下来闭着眼,只张着嘴喘气。这时要召见的人,除掉大阿哥据说因为从睡梦中被唤醒,大不乐意,哭着闹着,正在想办法安抚以外,其余的都已到齐。但看此时的情形,皇帝还没有精神来应付,所以肃顺一方面请醇王去向大家说明情况,一方面把栾太找到僻静的地方去悄悄密议。

    &看,皇上这样子,到底还能拖多久?”肃顺率直地说,“你实话实说,不必怕忌讳。”

    &晚上我可以保,一定不要紧。”

    &是这个样子怎么成呢?”肃顺忧心忡忡地,“有多少大事,都得等皇上吩咐。起码总得让人有说几句话的精神嘛!”

    &个,”栾太慢吞吞地说,“也许有办法。”

    &办法就行。你快想办法吧!”

    于是栾太又开了药方,并且亲自到御药房去检了药,亲手放入药罐,浓浓地煎了一小碗,由肃顺亲自捧到御榻面前供皇帝服用。

    果然,这付药极有效验,萎靡僵卧的皇帝,眼中有了光采,示意左右,把他扶了起来,靠床坐着,吩咐肃顺宣召亲王及军机大臣进见。

    以惠亲王绵愉为首,一个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