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

第819章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819章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王奶奶不由哑然失笑,忍不住替自家芽儿头疼,也就芽儿好气性。

    心里虽然这么嘀咕,但脸上的笑意不变,嘴上催促道,“那你快点翻!一会还得去包饺子和滚元宵呢!”

    元宵节,顾名思义少不了元宵。早些年,家里日子过的清贫,那时候杜奶奶都不忘包一些元宵,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更是变着花样做。

    猪油豆沙馅的,芝麻馅的,枣泥馅的,果仁馅的,馅料都是昨天就准备好的,厨房里好几个大冰箱,也不担心吃不完,到时候放冰箱里冻起来!哪天晚上谁要是突然饿了,也能煮了当夜宵吃!

    日头刚刚偏西,“去睡午觉”的老爷子老太太们早就睡醒了。尤其是翟爷爷和杜爷爷一个照面突然默契的相视一笑,有些事儿彼此心领神会了。

    不过,今天过节,那事儿得先跟李老哥和芽儿他们通了气以后再商量!

    李清源格外纳闷,这俩老头眉来眼去的唱的这是哪一出啊?静静的坐下来喝茶就喝茶吧,连连碰杯算是啥意思?

    见李老哥满脸狐疑,俩老爷子笑的更加得意!自己得把口风藏严实了,这是送给李老哥的惊喜呢!这俩老爷子压根没想过,李清源老两口有没有这心思?

    客厅里摆了两张长长方方的矮案桌,几位老爷子有闲情逸致喝茶,老太太们和杜妈她们正坐在案桌旁团元宵的团元宵,包饺子的包饺子。

    俩老爷子眉来眼去的在寻思什么,翟奶奶和杜奶奶是心知肚明,各自瞪了一眼喜形于色的老伴,赶紧岔开话题。

    俗话说出门饺子回家面,饺子得多包一些,提前给胡添树和孟德柱他们留出来。

    胡孟两家人来京城有两个月了,孟德柱的腿也已无大碍,英子姐弟也快开学了,胡添树买的是明天中午的火车票。这不,今天一大早,两家人就出门继续置办伴手礼去了。

    跟前些天一样,两家人空着手出门,大包小包的买回来。不过,前些天两家人买的都是带回老家的一些京城特产,今天出门则是特意给杜家人挑礼物去了!

    来京城两个多月,用胡添树的话讲,也厚颜在杜家好吃好喝的住了两个多月。老孟治腿时,杜家老少都跟着忙前忙后不说,自家媳妇这大肚婆也被照顾的比在家时还精心,鸡鸭鱼肉,牛奶果蔬变着花样做。

    仨老太太更是没把自己媳妇当外人,年前那么忙,甚至还抽空给还在媳妇肚子里的闺女做了几身小棉袄棉裤,几床小被子,亲人也不过与此了!

    再说了,不看养的白胖的媳妇,就看仨孩子小脸也都一个个粉扑扑。来的时候仨孩子还怯怯诺诺,拘谨的很,在几位老爷子老太太们身边才多长时间,那精气神就跟脱胎换骨了似的。

    每天晚上睡下前,胡添树就会跟媳妇念叨这些。

    孟家老爷子和孟德柱父子平时寡言,但这份情谊也都看在眼里!也清楚那几位老爷子老太太他们压根不缺他们这份礼物,但好歹是他们的一份心意。

    记得今天是元宵节,前几天就事先相中了几份礼物,但真的要买下来的时侯,这不,又挑花了眼了!

    一圈买下来,急急忙忙的往家里赶,杜妈她们已经包了七八张盖帘的饺子。

    见客厅里这阵仗,胡添树媳妇顾不上回西跨院放东西,赶紧要洗手打算帮忙,吓得正跟她寒暄的杜妈赶紧站起来把人按到沙发上。

    杜妈她们都是过来人,当年自己怀孕的时候,就是九个多月的,该工作的工作该干农活挣工分的挣工分,顶多嘴馋的时候吃碗鸡蛋羹补一补,谁也没娇惯过自己。不光她们,别人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自从自家芽儿怀孕了,重新恶补了一回孕妇注意事项,杜妈她们这才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后怕!

    尤其是自家芽儿还揣着四个呢!

    想到这里,杜妈看看胡添树媳妇那水桶粗腰围,眼神忍不住朝回廊下跟史蒂芬教授讨论问题的自家芽儿身上瞄。

    不仅杜妈眼神游移的厉害,胡添树媳妇这现成的孕妇就坐在跟前,一家老少的表情也都显得怪异。

    看看胡添树媳妇隆起的大肚子,再看看抻着脖子看看苗条纤细的芽儿,一想到到时候自家芽儿肚子得比这四个大,这心里跟油煎似的,到时候肚皮还不得撑破了?

    胡添树媳妇被围观的心里发毛,端着李老爷子亲自给自己倒的白开水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满脸困惑,“婶子,你们这是?”

    这一问,客厅里众人才从惊悚的浮想联翩中回过神来!不怕不怕,医生说了,自家芽儿胎相好着呢!

    转而想到四胞胎,忍不住又笑了出来,显得格外的意味深长。故意卖关子似的连连摆手,“没事,没事!”

753晋江文学城独发() 
今天是元宵节;杜皓轩他们下班也早;回家时手里都还拎着顺路买的一些熟食和水果什么的。阅读

    也不知道大家是有心还是无意;反正啊,兄弟几人6续回家后,众人没跟他们透漏一丝关于四胞胎的口风。

    见老爷子们笑不拢嘴的模样;兄弟几个还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今天家里的气氛有点古怪啊!

    找芽儿问问吧;客厅的小隔间里;跟史蒂芬教授一老一少正叽哩哇啦也不知道在讨论什么问题;见状,只得暂且把好奇放到一边。

    兄弟几个心里也清楚,就老爷子们那脾气;压根不是能藏得住话的人!

    偏偏几位老爷子还真能藏得住话;直到傍晚的时候,张老爷子和张菡姝祖孙俩也联袂而至。

    拄着拐杖一身绅士打扮的张老爷子指挥着小何管家把礼物放下,“不介意我们祖孙俩过来跟你们一起过元宵节吧?”

    “我们介意,你就不来了?”杜爷爷翻了一眼熟门熟路的进屋搭腿坐在炕沿上的张老爷子,没好气呛了一句,这老头还客气上了。

    张菡姝也还不大习惯这番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看爷爷那副喧宾夺主的姿态,忍不住叹了一口气,爷爷要是在港城说这番话,不知道跌破多少人的眼球呢!

    仨老太太注意到张菡姝的不自在,赶紧招呼人进屋。看着笑起来格外雍容大方的张菡姝,仨老太太心里又是可惜了一番,拉着人的手就嘘寒问暖起来,十分惦记张菡姝跟冯凯相处到哪一步了?

    虽说张菡姝色这是第二次过来做客,但这几天,老太太们没少听冯凯眉飞色舞、情意绵绵的夸人就是了!

    张菡姝虽然大方,哪儿经得住仨老太太和杜妈她们一个劲打敲边鼓!

    听仨老太太把冯凯夸成风liu倜傥、天下无双的好男儿,张菡姝简直哭笑不得。冯凯应该是对自己有些好感罢了,诚然,自己对冯凯的印象也不差,但是怎么在仨老太太嘴里,就成了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了?

    幸好,张菡姝正浑身不自在时,被郭小海一大早拉去当壮丁的杜家二叔他们和三江三海凑巧回家,正好跟下班后又顺路去买烟花的王大江前后脚进的院子。

    看见三江和三海哥俩抱着拎着一堆东西,仨老太太的注意力当时就从娇客身上拉了回来,嘴里嗔怪道,“家里什么都不缺,怎么买这么东西?”

    三江把一堆大大小小的袋子堆到炕上,“临回来时,小海哥让我们捎回来的,说是给芽儿姐姐的!”

    “什么给我的?”芽儿刚跟史蒂芬教授讨论完问题,正好从隔间出来!

    三江指了指袋子里那一堆花花绿绿的小衣服,“小海哥说这些是他送给外甥和外甥女衣服!”

    芽儿打眼一看那一堆价格不菲的泊来货衣服,忍不住想撮牙花子,自家小海哥果然是财大气粗!

    杜皓轩他们几个这会倒也没多想,只是心里腹诽郭小海办事不地道,也不说跟他们商量一下,明摆着想要专美于前!

    倒是有心恶作剧吓一吓其他人的家里的这些知qing人,见杜家二叔他们还有三江三海哥俩神色如常,就知道郭小海没把事情告诉他们,心里莫名的松了一口气。

    三海哪儿知道还有这一出呢,见众人视线有异,还以为大家想看他手里拎着的东西又是什么呢。他也是个促狭的,把自己拎着的两个礼盒直接朝张菡姝跟前一放,“张爷爷,菡姝姐,这些是冯凯哥让我们给你们捎过来的元宵节礼!”

    冯凯这些天见缝插针的奉承张老爷子,倒是不难猜出来张老爷子祖孙俩说不定过来一起过节!

    这不,清雅大方的张菡姝脸上顿时浮现一抹飞红,冯凯这个马屁明显是拍到了节骨眼上了!

    一想到冯凯那小子明里暗里的曲意奉承,张老爷子忍不住在心里笑骂了一句,在善解人意、温柔体贴上,这小子还算有几分可取之处!

    人当然看自家孩子最好!翟爷爷见张老爷子得意的都勾起了嘴角,故意打趣,“这混小子,这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开始讨好你了!老子看着他长大的,也没见他给老子送点啥礼物?”

    嘴里虽然数落着冯凯,但眼神揶揄的盯着张菡姝,就差没直接拉郎配了!

    除了懵懵懂懂在老太太们脚边撒欢打转的小胖墩,一屋子人都听得出来翟爷爷话里的揶揄。

    读懂了一道道视线里或矜持或直接的打趣,平时与人交往向来都是如鱼得水的张菡姝越发的尴尬,莫名有一种丑媳妇见公婆的拘谨!

    张老爷子心疼孙女,清了清嗓子,冷不丁的冒出来一句话瞬间拉回了众人所有的眼神,“行了,我说你们也别卖关子了!说说吧,家里有啥喜事儿?刚才我一进门,就觉得满室红光!”

    哎呦,难道张老头还真有两把刷子?

    见张老爷子表情笃定,杜爷爷顿时就来了兴趣,下意识的自认为很隐晦的瞥了一眼自家芽儿的肚子,嘴里连连催促,“哦?要不你掐指算上一算?你要是算对了,我往后绝不再说你是摆摊算命的!”

    张老爷子家世清贵,几十年的一家之主不好当,城府比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杜爷爷深多了。

    那句满室红光当然不是戏言,但自己只是对玄学小有研究,又不是已证大道的半仙,哪儿能什么事掐算的出来!

    知道杜老头藏不住心事,自己有心诈一诈,谁知道杜老头此地无银三百两!

    看着炕角摊着的一堆花花绿绿的小衣服,张老爷子心里偷笑,脸上丝毫不显,翻了一个白眼,“老子本来就不是摆摊算命的!”

    话虽是这么说,还真的细细观客厅里众人面相,跟电视里演的铁指神算似的,嘴里念念叨叨,把众人胃口吊的足足的。

    尤其是杜爷爷,紧张兮兮的盯着张老爷子,偶尔偷偷瞥一眼自家芽儿。

    张老爷子心里的小人早就笑的打滚,好半响,这才慢里斯条道,“这喜事应在你们家芽儿的子女缘分上!”

    “行啊,你还真有两把刷子!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杜爷爷闻言,惊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连连感慨,边夸边重重的在张老爷子肩膀上拍了拍,张老头还真不是故意忽悠人!

    杜爷爷常年干惯了农活,哪怕搬到京城来,也经常打理后院一亩多的菜园子,又每日不辍的晨练,身体板硬朗结实的很,蒲扇似的铁掌哪是身形单薄、养尊处优的张老爷子承受得住的!

    疼的张老爷子呲牙咧嘴,连连倒吸冷气,这算不算自己搬石头砸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