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

第5章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5章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热火朝天。负责烧开水的,负责贴玉米饼子,负责洗菜,负责切菜的,准备掌勺的。总之,芽儿他们到的时候一切都准备就绪,就等猪肉这东风了。

    到了9点钟,村长例行的进行开场白,先是夸了全村今年超额完成目标,又对明年提出更高的要求,话音未落,几个十几岁的半大孩子用竹竿撑起几挂长长的鞭炮,一二三,一起点着,噼噼啪啪,响彻天空。虽说芽儿的耳朵被小叔叔用手捂住了,但单单从乡亲们的笑脸中就可以知道乡亲们对丰收的喜悦,对未来的希望。

    鞭炮响罢,村长一声令下,一排10几头大肥猪,一个接一个的被年轻力壮的棒小伙们按倒大木门上。村子里没有专门杀猪匠,郭老大因为经常鼓捣野牲口,所以就兼任村子里的杀猪匠,这个时候一般都是他操刀。只见郭老大拿着专用杀猪刀在圆管子上咔咔咔噌几下,然后对准猪脖子,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快、准、狠一刀毙命,几个胆子大的大娘负责拿着放着盐水、葱、姜、胡椒粉的盆子接猪血,边接边搅和防止猪血凝固,一会好用来做血肠。这可是是她们的拿手好菜,一会一定要好好地露一手给他们瞧瞧,也给自家老爷们长长脸。每年这个时候如果谁家婆娘做的菜得到大家伙的认可,可是一件十分长面子的事情。

    郭老大一刀一个,十来分钟后10几头大猪全部撂倒,大娘们接了5;6盆子的猪血。负责烧开水的几个婶婶们把烧得滚开滚开的热水浇在猪身上,几个村民一组,拿着磨得光光的菜刀手脚利索,噌噌噌,不大功夫把一头猪刮得干干净净,白白胖胖的。

    接下来是郭老大的表演。只见他走到弄干净的肥猪前,先卸下来猪头,然后把四个蹄子卸下来,豁开肚皮,刀子上下翻飞,刀光剑影,游刃有余,在芽儿看来很有古代高手风范。一头猪不到10分钟,肠肚、猪心、猪肝、猪肺全部分离开来,接着是挖骨剔肉,一会功夫只见骨头是骨头肉是肉,分得清清楚楚。这些猪都是吃的野菜和剩饭长大的,个顶个的肥,肥肉都有四指厚。

    整个场面虽然血腥,但看的芽儿兴奋不已,一点都不害怕。小叔叔一直夸她是个胆大的小妞子。村长拿起分成一块块的猪肉掂了掂,每块都差不多大小,有十几斤左右,一会一家都能分上一块,肯定能过个好年。

    接下来是婶子大娘们的舞台,今天的主菜是这些猪杂,猪肉可是要留着过年包饺子请客用的。今天的主菜有大棒骨炖酸菜,红烧猪头,煮猪杂。芽儿对地道的杀猪菜很是感兴趣,让小叔叔抱着全程观看,不待一个错眼的,害得小叔叔一直说她不但是个大胆的妞子还是一个馋妞子,当然小叔叔对这个也很好奇就是了。

    大棒骨炖酸菜,把洗得干干净净的大棒骨放进锅里用大火炖,一个小时等炖出骨髓油后再添一些五花肉和切的碎碎的酸菜,小火慢炖十几分钟。这道菜香而不腻,看着十分爽口估计应该最下饭。

    灌猪血肠则是孩子们的最爱,将加入调料的猪血灌入小肠,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10几分钟,冷却后切片,味道浓香,油而不腻。红烧猪头肉则是老爷们的下酒菜。据说杜奶奶做来红烧猪头肉的色泽红润,香糯浓醇,咸甜适度,肥而不腻,在村子里是除了名的好吃。一个猪头能拆十几盘子的猪头肉。水煮猪杂是将猪粉肠,猪肝猪心等切片和辣椒酱,野山椒放在一起一起煮,鲜、嫩、味浓。再加个老年人爱吃的猪肉白菜炖豆腐。

    叮叮当当,婶婶大娘们各显身手,红彤彤的火舌舔着锅底,一个多小时后,一溜灶台个个香气扑鼻,浓浓的肉香弥漫到整个清河湾上空,引得嘴馋的小孩子们不停的吸溜着鼻子,个个围着锅台转,不舍得离去,引得婶子大娘们一阵笑骂,估计过年都没有这么热闹。

    全村不到1000口人,5;60张桌子一溜排开,场面很是壮观。老爷们分开单独吃,他们桌子上多了一盘红烧猪头和花生米,都是下酒的好菜。妇女们则带着孩子们一起吃。对于常年少见油水整天窝窝头就咸菜的乡亲们来讲,这堪比年夜饭的杀猪菜,吸引力实在太大,而且今天可以敞开肚皮使劲吃。芽儿估计大多数小孩子都跟哥哥们一样连早饭都没有吃,因为她不止听见一个人的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唤了。

    下午一点多钟,香喷喷的杀猪菜刚好出锅,村子里最德高望重的五爷爷一声“开饭”,十几个手脚麻利的大娘们负责盛菜,二十多个腿脚利索的半大小子一溜小跑,挨桌送菜。杜奶奶领着自家的一帮孩子跟邻居一家凑成一桌,小叔叔则早跑到了老爷们那边去了。看着桌子上分大量足,油汪汪的杀猪菜,闻着扑鼻的肉香,芽儿这个平时不爱吃肉的人都控制不住流口水了,虽然她一直说服自己还是小孩子,流口水是本能,不受控制。但是芽儿人小、牙口实在是不好,到现在为止才上下各长了4颗小米牙,看着最爱吃的猪耳朵,芽儿只能望菜兴叹,用小米牙上下咯喳杜妈喂给她的豆腐,这是她唯一能嚼得动的菜了,跟老头老太太一个待遇了。

    拿着刚出锅的焦黄焦黄的玉米面饼子,就着香喷喷的大肉菜,奶奶大娘们是边吃边唠。几个孩子则顾不了什么形象,嘴里吃着,筷子里夹着,碗里面还占着,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正所谓牙好,口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看着他们吃得那么香,芽儿觉得自己又要流口水了。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了,跟杜妈强烈要求要吃猪头肉,咬不动放嘴里咂摸下味道也是好的,最起码可以解解馋。本来杜妈要嚼碎喂她的,被芽儿拒绝了。虽然爱自己的妈,但是想到要吃妈妈的口水,芽儿还是不好意思地。

    听芽儿口齿清楚地要求自己要吃猪耳朵,邻居家的婶婶开始逗芽儿说话。要说如果是你看到一个丁点大的白胖娃娃,端坐在妈妈腿上,口齿清楚一本正经的提要求,上下各四个小米牙像小松鼠一样嘎吱嘎吱的,你也觉得可乐不是。

    其实所有的饭桌上都差不多,妇女们还稍微矜持一些,略显斯文,虽然手中的筷子速度着实不慢。老爷们和孩子们则没有那么多的顾忌,甩开膀子,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着实畅快。这样的饭菜一年到头也只能吃几顿而已,这个时候不赶紧往肚子里面塞更待何时。

    这顿饭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吃完,碗里个个不剩,有那嘴馋的孩子到最后还开始舔碗里剩下的肉汤,舔得干干净净,估计都不用洗碗了。一顿饭吃下来小孩子们个个撑得舔着小肚子走路。婶子大娘们还要把锅碗瓢盆收拾干净,芽儿则由哥哥们领着跟一群小伙伴遛弯消食去了。叔叔大爷们拿着分给自家的肉,换个地方继续唠嗑,一年到头都忙得恨不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今天正好都闲着,聚在一起交流交流,老爷们也爱家长里短啊。

    热热闹闹吃大锅饭的场景,永远留在芽儿的记忆里。从此爱上这个淳朴村子,爱上这里质朴的乡亲,爱上这里山,这里的水,爱上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

准备年货,空间?() 
吃完杀猪菜,过年的氛围也渐渐浓厚起来。村子里集体下粉条,打豆腐,轧面粉,老少爷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不过芽儿没能看到这些热闹,天气越来越冷,杜妈基本上不让她出门了,就怕万一冻着了。每天吃饭的时候听哥哥们叽叽喳喳的学给杜奶奶听外面如何如何的热闹,听得芽儿心里痒痒的,暗下决心等自己再大一点一定要现场观看一番。

    腊月二十是年前最后一个大集日,以前几乎全公社的家家户户都要去赶集置办年货。据杜爷爷讲,以前每到这天集市上可以称得上人山人海,吃的、穿的、用的,手艺人把自己的绝活亮出来,总之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但自从□开始,集市一下子萧条起来。镇子上的红卫兵不允许私下摆摊,说这是资本主义走私派,谁敢摆摊就批斗谁。现在要买什么东西都基本上要到供销社去买,而且凭票限量购买。本来哥哥们还闹着要跟父亲一起去赶集,但听说今年的集市跟以前的不一样没有什么热闹时,都变得蔫蔫的,现在的集市一点都不好玩,什么都没有卖的。

    芽儿本来也对乡下的大年集很感兴趣的,听爷爷这么一说,顿感没趣。等□结束改革开放后,自己也大了,那时候一定要去看看,是不是有捏糖,耍杂技的,是不是跟电视上演的一样。

    革命的风波虽然没有波及到这个小山村,但现在“破四旧”破的利害,老百姓现在连灶王爷对联什么的都不敢贴了,就怕被批斗说这是封建迷信。其实山里人准备年货也方便,肉有村子里统一发的猪肉和自家熏的腊肉,鱼有从河里打的鱼,菜是秋天储存好的,零食有晒好的松子板栗瓜子,还有储存的野果子。过年也就是给孩子扯身新衣裳,买些糖果,油盐酱醋什么日常用的。东西不多,再加上离公社远,交通有不方便,村子里一般都是派几个代表统一购买,因为杜爹会算账认识字,年年都是随行人员。

    这天早晨杜爹早早的吃过早饭,接过奶奶给的钱和布票、油票还有糖票什么的,坐上村子里唯二的牛车去公社购置年货。上辈子的时候芽儿也听说过特殊时期很多东西要凭票购买,什么粮,布,油都是限量供给的,但是她还真不知道除了用票之外还要另外付钱。芽儿一家8口人一年一共才4斤的糖票,今年家里添了芽儿这个小宝宝,这些糖就远远不够。平时吃得糖水都是杜奶奶高价从别人手里兑换回来的。虽然芽儿也想看看这些凭票是什么样子的,但她人微言轻,杜奶奶是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东西给她看的。好想快点长大,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收藏一些票,还有这个时代的人民币,将来这些都是古董,值钱啊。在这个清贫的家里时间长了,芽儿也越来越爱财了。

    刚吃过午饭,杜爹就愁眉苦脸的回来了,手里只拿着给家里的几个孩子扯的布料。原来由于临近过年,食用油和糖的需求剧增,村子离公社远,等杜爹他们到公社的供销社时这些东西已经卖断货了,还不知道年前能不能调来下一批货。快过年了家家家里剩下的油都不多,现在村子里都愁着这个事情呢。杜爹想着过两天准备到县里去看看能不能买到,如果还买不到的话,这个年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因为这件事,一家人都情绪都不高,傍晚早早的吃过晚饭收拾收拾都上床睡觉了。两个哥哥也发觉气氛不对,也不敢吵闹乖乖睡觉去了,平时哪天不跑到村子里玩到半夜。时间还早,躺在床上,芽儿听着父母小声地讨论着这件事。芽儿估计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讨论这个问题。现在在乡亲们都兴高采烈的准备过年的时候,咣当一声,浇了一头冷水。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计划经济害死人啊。芽儿想着自己上辈子去世前那些没有赠送出去的物资简直是太浪费了,如果能带过来送给乡亲们该有多好啊。不是自己贪心的还想要那个空间,而是如果空间还存在的话,剩下的那些物资撕掉包装,至少可以让乡亲们过几个丰盛年。正想着,突然噼里啪啦,房间里突然出现几十桶没有包装的花生油,还有一大堆包装好的细白糖和食用盐,把正在说话的杜爹杜妈的吓了一跳,差点尖叫出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