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

第49章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49章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一半罢了。芽儿又想起来自己的那个空间,淡水湖和小河流里面成群结队的鱼,觉得实在是浪费,要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偷偷的放到村子里的塘子里就好了。正想着呢,芽儿突然觉得脑袋有点沉,脑海里清清楚楚的映像着空间里的变化,湖泊里面一条条一尺多长的鱼儿跃起,摆动的鱼尾甩出点点水滴,想晶石一样剔透。芽儿能明显感觉到这些跃起的鱼儿都悄无声息的一条条游进了村子里的那几口塘子里。

    这突如其来的一番变化,吓了芽儿一跳。自己现在竟然能隔着这么远的距离操纵空间了,自己对空间的掌控明显加强了啊。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芽儿仍是很高兴。要是换个人有了这个空间,估计能更好的发挥空间的作用,哪里像自己一样,只是偶尔从里面拿几斤的粮食给家人用,实在是太可惜这么好的宝贝了。虽然芽儿并不遗憾,但是能不给自家带来任何危害的情况下,能让乡亲们多吃上一条鱼,多加一道菜,芽儿也是不会拒绝的。

    芽儿控制着空间,往几个塘子里大概放了六七百斤半大不小的鱼,一个塘子里多上百十斤的鱼也不会太过明显,但再多了就会引起乡亲们的注意喽。做这些的时候,芽儿的小脸有些发白,控制空间远距离的操作,明显费力的很。亏得杜爹早已经把煤油灯吹灭了,要不然两口子见到自家小宝贝苍白的近乎透明的脸色,还不知道着急成什么样子呢。弄完这些,芽儿也松了一口气,现在头疼的厉害,还是赶紧睡一觉吧,明天自己还想去看热闹呢。

    第二天早上芽儿是被憋醒的,小手一挥,啪的一声打在了还没有来得及收回捏着芽儿鼻子的皓轩的手上。皓轩自己倒是没有觉得怎么样,倒是把芽儿的小手给震的发麻,哥哥的手怎么这么硬。芽儿好不容易睁开眼睛一看,头顶上几个哥哥正两眼发光的看着她呢。这哥几个自从上次叫芽儿起床,发现刚睡醒的芽儿特别可爱,总是找机会叫芽儿起床,不过这种机会很少,芽儿一般都是和杜爹杜妈同时起床,比他们起的早。今天难得的见芽儿还在睡觉,哥几个又是包袱又是剪子、锤的,最后皓轩赢得了叫妹妹起床的任务,不过妹妹虽然是叫醒了,但是自己却挨妹妹白眼了呢,好伤心。

    “芽儿,快点起来,一会吃完早饭还要去塘子里捞鱼呢,塘子里的鱼可多,比上次挖泥鳅还好玩,到时候俺们也要下去帮忙呢”,哥几个七嘴八舌的,恨不得现在就带着芽儿妹妹出去捞鱼。

    芽儿见状只好起来,其实她自己心里也是十分想去看热闹呢。捞鱼是男人和娃子们干的活,妇女和年轻姑娘们一般很少有过去凑热闹的。前两年芽儿虽然很想去看看,但杜妈不放心让儿子们带着芽儿,自己把芽儿看的紧紧的,只远远的抱着芽儿让他看了两眼。今年芽儿好不容易让杜妈松了口,一定要去看个够,芽儿对这种类似的集体活动有兴趣的很,可不愿意错过这种热闹。

    吃早饭的时候,哥几个也往嘴里扒拉了一碗杂粮粥,手里拿个饼,就开始催着杜爷爷和杜爹他们赶紧的出发,着急的不行。张泽远对起鱼塘也很感兴趣,难得的不准备继续备课,而是不停的往嘴里扒拉饭,想着一会一起去看热闹。

    杜爷爷见这群小崽子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的,故意慢腾腾的吃着早饭,今天一家人被这群小子给闹腾的起了个大清早,估计别人家现在还都在做早饭呢。等杜爷爷他们吃完早饭,杜奶奶和杜妈又给几个要下塘子的人找了一身破衣裳特意罩在衣服外面,怕弄脏身上的衣服。大冬天的洗衣服可是一件苦差事,家里的这些老少男子汉们虽说会帮着打水,但是没有人会洗衣服,都是杜妈要干的。芽儿也被杜妈在外面套了一件杜妈的旧上衣,穿起来都过膝盖,晃晃荡荡的,却一点遮掩不了芽儿浑身的灵气,依旧是可爱的很。

    杜爹拿着铁锹,几个男孩子拿着旧洋瓷盆、旧水桶,杜爷爷从犄角旮旯里扒拉出来一个须笼。须笼这东西在清河湾常见的很,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捕鱼工具,几乎家家都有一两个。清河湾虽然也有池塘,但毕竟不是渔民,渔网也就大队有两条渔网,平时乡亲们谁想偷吃条鱼,都是用须笼捞的。

    杜爷爷、杜爹他们打头,后面浩浩荡荡的跟着一群小将。路上同样往塘子方向走的村民,见到杜爹他们这一只大队伍,都不由的羡慕芽儿一家真是人丁兴旺,虽然里面有四个是外孙子,但是架不住里面都是男娃子。路上的人越来越多,估计差不多都出动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掩都掩不住,晚上就能吃到鱼了,谁能不高兴。

    芽儿让哥哥们牵着手,随着大伙一起,往塘子那边走。村民们都是跟杜爹他们差不多的打扮,虽说平时穿的衣裳也是补丁摞补丁的,但是今天穿的是特别的旧。而且真的没有小媳妇、大姑娘们一起,除了成年壮劳力,剩下的是一群半大小子,还有就是一些小女娃子了。

    每年起鱼塘和杀年猪的时候,是这群娃子们最爱的时候,不光有好吃的,关键是热闹的很,这会这一群娃子都打打闹闹的,往塘子边跑,恨不得现在就把鱼捞起来,回家让自己娘给红烧了吃。

53 起鱼塘喽(二)() 
一群人说说笑笑的,路也不觉得远。塘子里村子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步行大概二十多分钟的路程。这边三口小一点的塘子挨的近,大概形成一个三角形,而另外一口大塘子则离这里还有十几分钟的路程。到了三口小塘子处的时候,村长已经在那里等着了,这领导果真负责的很。

    清河湾秋冬雨水少,现在三口小塘子已经是半干涸了,水面缩小到夏季的五分之一不到,而且现在里面水最深的地方才有一米多深,大概也就到成年人的腰部了。

    起塘子每年都要来上一回,也不用村长分工,大伙就自发的开始忙活起来。壮劳力都挽了挽裤腿,拿着铁锹就这么下了塘子。看的旁边的芽儿可是被吓了一跳,不会就这么穿着厚衣裳直接下塘子捞鱼吧,那该有多冷,身上的衣服还不都得一会就湿透了,那特意穿上旧衣服还有啥意思。

    出乎芽儿意料的是,村民们不是进水里捞鱼,而是在靠着塘中央,找了一处明显最黑的地方挖起塘泥来,黑黝黝的塘泥就直接用铁锹给甩到岸上,偶尔也有一两条泥鳅随着塘泥被甩了上来,喜的在塘沿上的这群娃子哇哇叫。塘子里壮劳力围成半圈,忙的热火朝天,塘子沿上这群半大小子,小娃子们也是叽叽喳喳乐忙着捡偶尔被甩上来的泥鳅。

    芽儿的小闺蜜也来了一个,理所当然的是最爱玩的胖丫了。这人见芽儿也来了,拉着芽儿的小手,叽叽喳喳的说开了。胖丫去年是来过的,这会胖丫用小胖胳膊给芽儿比划着去年捞到的最大的鱼有多大;讲什么鱼怎么做起来最好吃,说着馋的她自己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其他的娃子们也都差不多,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凑到一块,等着一会下去捞鱼呢。

    村子里的娃子们差不多都见识过起鱼塘,知道是咋回事,所以还算好一些,最起码捡泥鳅的时候会凑着中间的间歇。但芽儿的四个表哥可是忍耐不住了,这不见刚甩上来的塘泥里又有两条手指头粗的泥鳅,赶紧跑过去去捡,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一铁锹接一铁锹的塘泥随着也甩了上来。小海最爱显摆,抓到泥鳅也不说赶紧跑开,手里甩着那条泥鳅,冲着旁边的这群娃子显摆,结果乐极生悲,被塘子里埋头挖塘泥一点都没注意到岸上的村民甩了一铁锹的黑泥巴,早晨特意洗的干干净净的小脸上也溅上不少黑泥,再用小手一摸,脸上那叫一个花。

    小海的狼狈相引得周围的娃子哈哈大笑,以前也有不少心急的娃子遇到这样的事情。小海看看身上的黑泥巴,怕小伙伴们笑话,想回家换身干净衣裳,可又舍不得离开想继续看热闹,最后用小手搓了搓脸上快干了的泥巴,继续捡泥鳅,反正身上脏了,这也算是虱子多了不痒吧。

    乡下人有的是力气,不大一会塘子边上就甩上来厚厚的一层黑黝黝的塘泥。等下面的人歇口气的工夫,村长和一些上了年纪的带着这群半大小子忙着在附近杂草丛里铲十几公分厚的草皮盖在上面。等塘子的村民再甩上来一层的塘泥,这边再盖上一层的草皮。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再说了这时候干活可没有偷懒耍滑、磨洋工的,个个甩开膀子的干,就这么着,一个多钟头的工夫,塘子沿上就堆成几堆厚厚的几堆的塘泥,塘子里也清理出来一个不小的坑。

    五爷爷拄着拐杖也过来了,看着忙的热火朝天的乡亲,笑的脸上皱皱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不少。芽儿见五爷爷也来了,自己的小闺蜜又跑去抓泥鳅去了,只好一个人赶紧跑过去问好,其实她更想问到底是咋回事,不是说要捞鱼吗,怎么挖起塘泥来,她到现在还有点不大明白。

    “五爷爷,五爷爷,为什么要往塘泥里加杂草啊,为啥要挖塘泥啊,直接用渔网撒不就行了么”,芽儿的一脸疑问,看的五爷爷十分乐呵,这小丫头也有不明白的事情啦。

    “这种地捞鱼的事,小芽儿就不懂了吧。咱们村的大牲口不多,肥料就不够。肥料不够的话,地里的庄稼就长不好。这塘泥可是肥地的很,塘泥和杂草沤上一段时间,自行腐烂成肥,等开春正好给地施肥。再说了这塘子浅的很,用渔网可是网不上鱼来”,老顽童见小芽儿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心里乐的不行,这小丫头聪明的很,懂的也多,不过关于这种地、捞鱼的事还是自己这老把式厉害啊。

    塘泥清的差不多了,再在新挖的水坑和塘子底中间挖几条水沟,在入口处用渔网堵上,哗啦啦塘子底的水不断的流到新挖的坑里,当然手指头长短的小鱼苗也顺着水流从渔网网眼里游了过来。

    不得不说,乡下人自有一套最为朴素、但最直接有效的处事方式。这时候芽儿不得不佩服乡亲们朴素的大智慧,这样子即可以清理出淤泥肥田,又能保留塘子里的小鱼苗,明年继续捞鱼。而且等明年起鱼塘的时候,正好可以清理今年塘底的塘泥。如此循环,地里既多了肥料,又能保持塘水的清澈,果然是一举数得。

    半个多小时的工夫,原来的塘底的水已经下降到直到脚脖子那么深了。水越来越少,塘底的鱼已经能看的清清楚楚,时不时还有一两条跳了起来,引得众人一阵叫声。

    半大小子们见状也都拿着脸盆子、水桶、须笼什么的下了水,两人搭成一伙,一人端着水桶什么的,,另外一人就这么直接下手抓,或者用须笼堵。进入冬天本来呆在水底下懒得动弹的鱼儿,这下子就跟炸了马蜂窝似的,那还不死命的游,拼命的挣扎啊。不过,算是这些鱼倒霉,乡下人可个个都是抓鱼的好手,只要下手就不会落空,但是现在塘子里面都是些大个头的鱼了,力气大的很,成年人还好说,那双手都跟钳子似的,只要抓住了就让它跑不了。但是对于那群半大小子而言,一个不小心就会被鱼儿挣脱,引得他们一阵大呼小叫的。

    在村民们手里挣扎的鱼儿,鱼尾甩出点点泥浆,每个人脸上都沾了不少光,但大伙都乐的不行,这么大的鱼红烧起来可是好吃的很呢,偶尔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