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

第294章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第294章

小说: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还是初秋,正是穿一件单衣的时候,严老太太是下了死手,抽在身上也是火辣辣的疼。严大鹏还好一些,闷声不吭的任凭老太太抽。人高马大的中年妇女却忍不住了,差点就要一手从老太太手里把笤帚抢过来。

    不过,她刚准备动手,周围那些老头老太太眼刀子一起射过来,敢跟老人动手,翻了天了。尤其是翟明山,铁血老将军嗜血的眼神一瞪,就跟实质化了一般,中年妇女顿时吓破了胆。

    “你可想好了?你今天把我们赶出这个门,以后可没人给你们养老送终!”中年妇女可不愿这么白白挨抽,扯着正想反驳的严大鹏的胳膊就往外走。边走,还不忘威胁!人常说养儿防老,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信老太婆不怕这个!

    “老娘不用你们养老送终!”这一刻,严老太太彻底对儿子失望了。刚才眼泪还往下掉呢,这会,老太太却是一脸坚毅。将来动弹不了了,宁肯躺在床上饿死。

    发了威的老太太一路抽,一路把人赶到门外,啪的一声把大门一关。

    门外,第一次见老母亲如此生气的严大鹏,还想拍门跟母亲说两句软话,院子不租就不租。可是,中年妇女却不给严大鹏这个机会,呸的一声往门口吐了口吐沫,扯起严大鹏就走。

    中年妇女现在心里很后悔。早知道自己当年就不该嫌弃院子太破,又图新楼房水电都方便,再加上不想照顾老人,早早的搬到厂子的家属楼上。要是自己现在还在院子里住着,说租就租,谁也反对不了。

    真可惜那份租金了,听说那个老外就想在这附近租一个院子,只要院子合适,租金随便开。中年妇女心疼肝疼,不过,心里头也有一丝怎么掩藏都掩藏不住的窃喜。

    俩老的年纪越来越大,这两年没少折腾男人往这边跑。刚才街坊邻居可都听见了,是老太太亲口说不用自家养老送终的!至于这院子,还有俩老的手里的私房钱,等老头老太太俩腿一蹬,还不是自己家的?

    这么一想,中年妇女,更是半点都不带犹豫的扯起自家男人就走。

    而门口,刚才只凭着一口气撑着的严老太太,一屁股就瘫坐在门后。几个老爷子见状,赶紧七手八脚的把老太太搀起来。

    严老太太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很快就缓过神来,“家门不幸!今天让各位老大哥,老大姐看笑话了!”

    众老爷子老太太闻言,赶紧摆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谁家都难免有点糟心事儿。

    严老太太本就是个心性通透豁达的人,再说了,活了这么大年纪,什么也都看开了。

    从俩人一进门,严老太太就怀疑,这不年不节的,两个人竟然会带着东西来看自己老两口!而且一口一声爸,一口一声妈,喊得那叫一个甜。虽然怀疑,可是严老太太当时真的受宠若惊,转身就去菜市场买了一只老母鸡,准备给夫妻俩炖老母鸡汤喝。彻底死心的老太太,现在很庆幸自己还没来得及杀鸡。就那俩没心没肺的东西,压根不配那只老母鸡。

    也不知道那婆娘从哪里听说,爱德华老先生要在附近租院子。可是,中国人骨子里都恋家,尤其是老人,更是不愿意挪窝。不是有句俗话,叫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不过,即使这样,俩老人听了严大鹏夫妻俩的话,当时虽然不乐意,可也没太生气。毕竟,爱德华老先生给的租金真的很高。孙子孙女都长大了,花钱的地方也多,夫妻俩会打算俩老人只有高兴的份。

    只要把俩老人的生活给安排好了,严老爷子和严老太太虽然不太乐意,还真的会搬。可是,等听明白潜在的意思,老两口真真是寒了心。老两口没想过要住夫妻俩的大房间,就打算暂时住一下去外地念大学的孙子的那间小屋。最少,能在客厅挤一挤也行。

    没想到,人家夫妻俩更敢想,简直就是舌若灿花。什么他们要上班,平时怕影响老人休息?什么房间太小太拥挤,什么客厅太乱,说破了天,不就是打算让老两口住到地下那只有半人高,常年不见阳光的的杂物间。

    当时,老两口的心立马就凉了半截,那是人能住的地方吗?这时候,还没在大街上睡暖和!夫妻两个又不是不知道,老爷子本就有老寒腿。这大半年虽然让萱瑾那丫头治的很少犯,可是,只要在又潮又湿的杂物间住上一天,这还没除根的老毛病肯定会犯。

    严老爷子当时来了脾气,直接来了一句,院子是自己的,不租!眼看着到嘴的鸭子又飞了,那个当儿媳妇的当然不乐意了,什么“倚老卖老”“不会体谅年轻的”的话,突突的就往外说。差点就指着老两口的鼻子说,老两口是老而不死了。

    严老爷子当时一口气没上来,扑通一声就摔倒地上了。接下来的事儿,就是刚才那些了。

    严老太太脸上的表情,似悲似哀。虽说原本就知道儿子向来耳根子软,儿媳妇更不是好的,直到今天,老太太才彻底伤透心了。

    “大妹子,大妹子!”杜奶奶她们一看,坏了,这老太太别是怒极攻心,迷了心窍,于是,赶紧出声喊了两句。

    见严老太太眼神渐渐恢复清明,赶紧把好消息告诉严老太太,“大妹子,大兄弟已经醒了!要见你呢!”

    “哎!哎!”一听这个消息,严老太太立马来了精神,先使劲抹了把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蓄满眼泪的眼眶,这才被几个老太太拥着进了房间。

    芽儿正在跟银针消毒,嘴上还在安慰着严老爷子,“严爷爷,俗话说,喜伤心,怒伤肝…,您以后可不能再生这么大的气了。以后啊,您可不能再偷懒,每天早晨起来,先深呼吸,然后,跟爷爷他们一起,去公园练练太极,散散步。心平气和,才是养心长寿的诀窍。”

    “哎!严爷爷知道了!”严老爷子觉得自己在鬼门关走这一遭,有那么点大彻大悟的感觉。跟那俩畜生生气,不值得!刚才虽然说不得动不得,可是,他的心清楚的很。

    这会,严老爷子紧紧拉着老伴的手,自己真要是一蹬腿走了,老伴也没活路了。

    俩人在一个床头睡了大半辈子,严老太太哪能看不出来老头子也想透彻了,心里又酸又涩。心被最亲的人伤到了,永远无法弥补。不过,也好,这次看开了,以后就不会再被伤到了。

    “萱瑾,你严爷爷他没事了吧?”严老太太刚才除了又怒又气,也真的被吓到了。

    “没事了!不过,可不能再动怒!一会我回去给严爷爷抓两天的药,先喝两天!”

    芽儿的声音,有点哑,刚才这老两口,紧紧抓住对方的手,那副相依为命的画面,真的是让观者伤心。

    “哎!我一定好好看着你严爷爷!”严老太太一个劲的点头。虽说是年纪一大把了,可是,还是不舍得就这么走了,还想跟老伴再相依为命活上几十年。

    厨房里,几个心细的老太太快手快脚的给老两口张罗好午饭,一行人才陆陆续续离开。

    不过,严家老两口虽然看开了,可是看着街坊邻居们端到嘴边的饭,却是食不知味。

    这是不是就是报应?当年,就因为养儿防老的观念,老太太早早办了退休,自己在家给他们带孩子,让儿媳妇顶自己的班。而才十五六岁的闺女,夫妻俩一狠心,给送到农村下乡。

    他们伤了闺女心,也害的小小年纪的闺女,当年为了生存,不得不早早的就在农村扎了根。明明才三十多岁的年纪,这些年操劳下来,看着却跟四、五十岁一样。

    那几年,儿媳妇又怕他们偷偷补贴闺女,天天让长大了的孙子孙女过来这边。今天交学费,明天买书包,后天想要新衣服。

    有这样尖酸刻薄的嫂子在,闺女也不来敢看他们俩。即使来,也是扛米背面的来。可以说,这么多年,他们不仅没贴补一次闺女,倒是闺女,勒紧裤腰带,从牙缝里省米省面给他们。

    老两口越想越伤心,伤他们伤了一个孩子的心。

    作者有话要说:~~~~~~~~,还没歇够,明天又要工作鸟!

    〖启^蒙~书^网∷〗

262最新更新() 
严老爷子家那一场闹剧;不光害的严家老夫妻俩一个病倒了;一个差点迷了心窍;连杜爷爷他们也都心有戚戚。

    杜爷爷现在是越琢磨越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老话;太有道理了。瞧瞧,自家这些孩子,在自己跟前;谁敢大呼小叫的!要是有谁敢像严老头的儿媳妇那样;自己早就把人扫地出门了。哪能像严老头那么没出息,反倒把自己给气病了。

    哎,这一家人过日子,夫妻、婆媳之间就像是那东西风;不是你压到我;就是来我压倒你。要是严老头的儿子能有点出息,管住自己的婆娘,要是严老头他们夫妻俩平时不那么忍气吞声,那混账儿媳妇也不敢像今天这样步步紧逼。

    杜爷爷有心教严老头两招教子心得,不过,中国人到底都知道那句老话,清官难断家务事。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杜爷爷他们能做的,也只有多宽慰一下严家老夫妻俩。别的,也都是有心无力。

    再说了,仔细说起来,严家今天这一出,跟杜家还有那么一点点关联。爱德华老先生是冲着自家宝贝孙女来的,老管家切尼租院子的时候,态度挑剔的,用中国话来形容,简直就是龟毛。要不是因为爱德华要在中国休养,要不是老管家又太龟毛,租金也不会蹭蹭的往上涨。要不然,也就不会有老严家的儿媳妇,眼红那份租金,逼着老两口把院子租出去了。

    想到这儿,都已经成精的老爷子老太太们,都忍不住看了爱德华一眼。也幸亏这爱德华虽然学用筷子学的利索,可是,学中国话,爱德华似乎没有这个天分。都半个来月了,除了你好吗,吃了吗,爱德华别的什么都还不会说,当然,也听不懂。

    更幸亏老外不爱打听事儿,爱德华要是追问,老爷子们还真不好给爱德华解释这其中曲折。家丑不可外扬,虽然不是自家的事儿,可老爷子们也觉得中午那样的婆娘,太丢人。

    杜爷爷他们心里庆幸,可是,爱德华虽然听不懂中国话,但察言观色,对爱德华家族的实际上的掌舵者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只不过,看老爷子们都面带犹豫,故作不知罢了。

    更何况,刚才那出听不懂的闹剧,对出身豪门的爱德华来讲,还真算不上是家丑不可外扬,反倒是司空见惯了。比起小门小户来,高门大户里,类似的事情绝对屡见不鲜。反而像杜家这么和睦融洽的大家庭,对爱德华来讲,才真的是绝无仅有。

    而且,爱德华更感兴趣的是,刚才小可爱那一手又是什么道理?那手起死回生的金针绝技,比寻脉问诊还要神奇,还要玄之又玄。

    来京城半个多月,吃着五谷杂粮的爱德华,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最有发言权。每天早晨起来的神清气爽,让这个地地道道的外国老先生,对中医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

    不过,不管怎么说,爱德华没有追问刚才那场闹剧,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顺手热了热刚才还没有来得及吃的午饭,随便对付了几口,原本的好胃口早就被破坏了。

    吃过午饭,芽儿就去了自己的小药房给严老爷子配药,熬药。

    芽儿这个b大医学院的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