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华夏 >

第1186章

崛起之华夏-第1186章

小说: 崛起之华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特少校指着停在机场上的一架架被称为“突爪鹰”的喷气式反坦克攻击机,开始给中国同行讲解起来。

由于种种原因,德军再次处于象上一次大战时期的多“线作战”的局面当中(比起上一次大战,这回还多了非洲的南线)。德国一方面要面对西线英美空军的大规模战略轰炸以及非洲的英美陆军地面攻势,另一方面更要面对东线战场上庞大的苏联红军。强大的苏联陆军对德国来说是最直接和致命的威胁。而此时的苏联陆军已经成为了标准的重装甲机械化陆军。每当德军与苏军发生大规模交战时,面对漫山遍野而来的苏联陆军大规模重型机械化装甲集群的强大攻势,德国陆军每一次都打得精疲力尽。虽然德国陆军现在已经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黑豹”中型坦克和“虎王”式重型坦克,但数量太少。有限的“黑豹”和“虎王”在如同洪水般汹涌而来的苏联T…34中型坦克和大量英美支援的杂牌坦克们庞大的“绝对数量优势”面前,德国陆军的“质量优势”显得很是虚弱。同时,德国陆军还要面对苏联空军的打击。其中最令德国陆军厌恶的就是苏联的“伊尔…2”强击机。

在当初德国刚刚粉碎苏联“大雷雨”入侵时,在苏联空军彻底丧失了战场制空权的情况下,苏联的“伊尔…2”强击机依然能够依靠自身强大的装甲防护和优异的低空…超低空飞行性能在德国空军的眼皮子底下支援苏联陆军作战。苏联空军“伊尔…2”强击机以其坚实的装甲防护、过硬的生存能力和强大的对地打击火力给德国空军和陆军装甲部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德国陆军和空军看来,苏联的“伊尔…2”强击机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他们的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而德国空军的另一种主要对地攻击机“Hs…129”相比之下已经陈旧不堪。面对强悍的苏联苏联陆军重型机械化装甲集群,德国陆军在自己竭尽全力抵抗的同时,一直渴望能得到来自自家空军的强有力的直接的低空…超低空近距离战场遮断支援。然而,事实却令人失望。面对凶猛的苏联陆军重型机械化装甲集群,德国陆军大骂空军是“无能的混蛋”。面对陆军的责骂声讨,已经尽了力的德国空军一线人员也感到很是委屈。其实德国空军的一线作战部队也非常希望能得到一种新型的对地攻击机来代替陈旧的“Hs…129”攻击机和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结果他们将怒火发泄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德国空军司令戈林元帅身上。同时面对来自陆军和自己空军下属的双重压力的戈林下令要求“Hs…129”攻击机的制造商亨克尔公司尽快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对地攻击机。由于当时已经有多种型号的先进喷气式战斗机出现,因此戈林要求新型攻击机同样要以喷气发动机为动力。

作为专门的反坦克对地攻击机,德国空军对新型飞机提出了明确的设计要求,要求新型飞机要具备优异的低空…超低空性能。必须具备强大的固定反坦克武器。这种固定反坦克武器必须能够摧毁任何苏联陆军坦克和英美坦克。同时要求新型飞机自身必须具备厚重的防护装甲以有效对抗地面防空火力。

接到设计任务后,亨克尔公司立即全力以赴转入紧张的研制阶段。虽然有此前研制过“Hs…129”攻击机的经验,但由于新式攻击机的技术要求高,所以设计难度相当大。尤其是新飞机对防护力的严格要求是主要难点。但在设计人员的努力下,新型飞机的设计进展还是很顺利的。而德国空军在还没有见到原型机的情况下就将新飞机命名为亨克尔“突爪鹰”反坦克攻击机,反映了尽快得到新式攻击机的迫切心情。

1944年3月,“突爪鹰”的第一架样机便生产出来,5月进行了首次试飞。在随后的多次试飞中,“突爪鹰”表现出的优异性能让德国空军十分满意,于是戈林下令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

“突爪鹰”反坦克攻击机采用非常普通的气动布局设计,机长11。85米,翼展14。6米,机高3。85米。主翼为普通型梯形平直机翼。与机身形成“十”字型布局,主翼翼尖呈45度上翘。尾翼与当时其他攻击机不同,采用类似大型轰炸机的布局,两片垂尾布置在两局平直布置的平尾端部,采用单座单人驾驶。由于要执行险恶的低空…超低空近距离打击任务,为了保证机体有足够的强度和抗打击能力,“突爪鹰”机体采用全金属铝合金材料。在座舱底部和飞行员背部以及油箱,布置有15毫米厚的高强度特种镍合金钢防护装甲。其中座舱的整个装甲在座舱中构成一个浴缸形的防护带。装甲可以保护飞行员和油箱承受20毫米口径以下火器的打击。其他部位也部署有厚度不等的防护装甲。因此“突爪鹰”具有当时所有型号飞机中顶级的装甲防护能力。由于采用全金属机体和重装甲防护造成机体相对重,“突爪鹰”需要相当强大的动力系统。“突爪鹰”采用两台单台推力为1910公斤的BMW003E…1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发动机布置在主翼根部略靠近座舱的地方,两个主翼看上去好像是在安装发动机仓正中间。发动机在主翼略靠前,在主翼后各有一块可控制的整流板。飞机座舱的布置紧靠机头,呈倾斜布置,整个位置突出,加上采用气泡形座舱盖,飞行员的视野非常开阔。“突爪鹰”飞行员的视野在当时所有对地攻击机中是最好的。座舱盖和前防弹风党可以抵御小口径轻型武器如步兵用轻机枪的射击。同时座舱内设计了增压装置。由于设计的主要目的明确为执行反坦克任务,因此设计人员为“突爪鹰”的武器配备了强大的武器系统。“突爪鹰”的标准固定武器为一门德国最新型的BK…37型37毫米机关炮,位于机头座舱下部,该炮已经装备在当时改进型的德国空军JU…87“斯图卡”双座反坦克强击机上,并配备有新型的钨合金穿甲弹,同时还装有两门MG…20型20毫米机关炮,位于主翼根部发动机短仓后。另外还可以使用德国空军的各种反坦克火箭和炸弹。因此“突爪鹰”的反坦克火力可以说极为强悍。

由于时间紧迫,尽管亨克尔公司开足了马力,到8月初,性能先进的“突爪鹰”也只生产出了120架,而此时苏联战场的态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更为强大的从东方一路汹涌澎湃平推过来的华夏钢铁洪流面前,苏联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因此当接到非洲战场告急的消息之后,戈林痛快地将40架“突爪鹰”拨给了凯塞林,要他用新式飞机去给隆美尔救急。

~~~~~~~~~~~~~~

继续求月票……

(一千三百六十八)另类会师

(一千三百六十八)另类会师

而对于英军在积蓄力量准备发动进攻的消息,凯塞林也有所觉察,因此他早早的便把“突爪鹰”战斗中队送到了非洲给隆美尔助阵。

为了支持隆美尔作战,凯塞林可以说不遗余力,不但自作主张的把希特勒交给他用于守卫罗马的“夜猎者”混合动力夜间战斗机(罗马遭受盟国夜间空袭的危险并不大,希特勒此举主要是为了向墨索里“泥”炫耀)给隆美尔派去了,而且还有部分的ME262和“火蜥蜴”等先进战斗机。

对于“突爪鹰”中队这支新锐的反坦克兵力,隆美尔一直十分珍惜,没有象他的主子希特勒那样有了新玩具就迫不及待的拿出来显摆,而是准备用在刀刃上。在到达非洲后,“突爪鹰”们除了训练一直闲得很是蛋疼,现在,铆足了劲的德国攻击机飞行员们终于赢来了一显身手的机会。

曲无双上校一边听着德国同行的讲解,一边仔细的观察着正在准备起飞的“突爪鹰”们,不动声色的在心里做着印证。

很快,集合的铃声响了起来。

“好了,我该走了,我的朋友。”路特少校举手向曲无双上校敬了一个军礼,点了点头,转身快步的向自己的“突爪鹰”走去。

曲无双目送着德国同行离开之后,转身向机场司令部走去,如果可能,他将要求随同德国司令官的指挥机(隆美尔总喜欢乘座一架能在网球场降落的小型“鹤”式飞机视察部队和战场)一同出发,以便近距离体验德国的这些空中坦克杀手的威力。

德军即将开始的反攻成为了这场战役的关键,隆美尔亲临前线,和他久经沙场的部队在一起。德国空军的俯冲轰炸机随即发起了进攻,向以往一样的为隆美尔和他的部队发动闪电战创造条件。

对于守卫第29号据点的英军来说,他们的恶梦才刚刚开始。

“该死的德国佬哪来这么多的飞机?”在第29号据点的一处战壕里,伴随着外面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一位年轻的爱尔兰籍士兵抱着头躲在角落里,破口大骂道,“我们的空军都是饭桶”

“你去伦敦把这里的情况告诉我们亲爱的温斯顿吧”一位参加过多次沙漠战斗的澳大利亚籍老兵轻蔑地看了他一眼,“也许他可以帮你想想办法。”

爱尔兰人刚想回敬这个不识好歹的澳大利亚佬一句,又一阵剧烈的爆炸传来,将他的话彻底淹没了。

英国陆军上尉理查德小心的探着头,通过平底锅钢盔和战壕坑沿的缝隙观察着外面的情况,随着头顶上传来的德国“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特有的刺耳尖啸声和炸弹的爆炸声,外面的一切都被浓烟和火焰所笼罩。

终于,仿佛“地狱里的铁锤”一样的轰炸过去了,躲避及时保住了性命的英军士兵开始摇摇晃晃的扑向各自的岗位,因为他们都明白,过不了多久,德国人的坦克就好冲上来了。

就在英国炮手们忙乱的操纵自己的大炮时,随着“发现敌人”的警报声,远处的德国坦克出现了,当看到一辆“虎”式坦克正快速的朝着自己所在的位置冲来时,理查德上尉的呼吸几乎停顿了,忘记了自己这时应该下达的命令。

澳大利亚炮手在没有等到命令下达便开火了,此时太阳刚好从天边升起,刺目的光线干扰了英国炮手们的瞄准,尽管澳大利亚炮手一向以射击准确著称,但这一次很多炮弹都没有能够击中目标,英军士兵们大声的咒骂着会挑时候进攻的敌人,开始用手头的一切武器攻击敌人。

一辆“虎”式坦克被英国人射出的炮弹击中,但似乎并没有妨碍它的行动,它很快在英军战壕前停了下来,开始转动炮塔,向英军阵地开火。

随着一声声霹雳似的炸响,理查德上尉似乎感觉到全身都要被某种力量撕裂一样,他强忍住内心的恐惧,大声的呼喝着,履行自己作为一名军官的职责。突然间,他眼睁睁地看着那辆“虎”式坦克的炮口向自己喷吐出了火舌,他下意识地想要躲避,却不知怎么一步也挪不动。

巨大的气浪瞬间将他的身体掀翻,他两眼一黑,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理查德上尉醒了过来,他注意到自己的头盔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绷带。

“您醒了太好了长官”一名英军士兵高兴地说道。

理查德不由自主的伸出手摸了摸头上的伤处,钻心的痛楚让他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事,他立刻想起了那辆可怕的“虎”式坦克,他不由自主的直起了身子,向外望去,立刻便看到了那辆将自己打伤的“虎”式坦克,此时它炮管低垂,车体还在冒着烟,显然已经被击坏了,而在它的不远处,理查德上尉看到了一辆自家的“邱吉尔”坦克的残骸。

“他们刚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