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网游之全球在线 >

第881章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881章

小说: 网游之全球在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时机的拿捏,很是考验指挥者的水平。

    多尔衮显然是清醒的,沉声说道:“传令下去,各部务必按兵不动,没有我的命令,不能出动一兵一卒,否则的话,别怪我翻脸无情。”

    “是!”

    阿济格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多尔衮满是敬畏。

    “成大事者,要有耐心,要顶得住压力。”多尔衮遥遥望着南方天空,目光悠悠。其对儒家经典的领悟,确实让人啧啧称赞。

    …………

    建业城中,有一个人最近很是心绪复杂,整晚都睡不好觉。此人不是摄政王欧阳朔,而是南明政权名义上的主人弘光帝。

    没有哪位帝王,是真正没有野心的。

    自建业之战结束,接着开启浩浩荡荡的北伐,弘光帝的内心就越发火热。他越发感到,这是上天在赋予他一项神圣使命“复我大明江山”。

    如果丝毫没有希望,那也就罢了。

    可当真正看到复国的曙光之后,弘光帝的内心再无法平静下来,前线的每一场胜利,都能让弘光帝激动不已,因为那意味着距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陛下,眼下形势一片大好,清军被撵的四散而逃,联军所向无敌,连战连捷,很快就要打到燕京城下了。”汇报的太监如是说。

    燕京,弘光帝魂牵梦绕之地。

    那里有祖宗留下的家业,有远超建业的繁华,有富丽堂皇的宫殿。。。。。。

    弘光帝沉浸在幸福之中。

    可是这几天接连传来的消息,让弘光帝很是不安,也很不满,“怎么会这样,好好的北伐,怎么一下变成内部混战了?”

    弘光帝很是不解。

    他恨。

    恨张献忠的贪婪,更恨大顺军的不识好歹。

    “逆贼终究是逆贼,本性难改啊。”弘光帝意识到,不能就这么放任下去,总不能说,南明军在前线作战,让两伙乱臣贼子跟在后面捡便宜吧。

    于是,弘光帝背着摄政王欧阳朔,悄悄给南明军将领下达了一则密令:“此次北伐,圈地为上,攻城次之。尽可能地占下北方领土,不要让乱臣贼子捡了便宜,切记,切记。”

    就是这样一封密令,搅动了南明军,给李靖跟郭子仪带去不少麻烦。南明军将领自觉有皇帝陛下撑腰,说话的底气自然就硬了。

    所以说,人心难测。

    除了给前线下达秘令,弘光帝在朝中也渐渐活跃起来,利用靠近他的文臣,开始筹划接收北方领地一事,摩拳擦掌。

    只是弘光帝到底还是顾忌欧阳朔这位摄政王,没做的太明显。

    不管怎样,朝廷风向已经在渐渐转变,再者派遣官员去接收失地,也是正常之举,有利于平息当地的动乱,是好事。

    欧阳朔没理由干涉。

    事实上,欧阳朔也没有没有干涉,从头到尾,他都是冷眼旁观。

    如果换做三年前的欧阳朔,遇到这等棘手问题可能还会有点小情绪,现在嘛,欧阳朔早已练就一副“铁石心肠”,不动如山。

    摄政王府。

    李靖跟郭子仪的密信,早在一天前就已经送达。

    事实上,早在北伐之前,贾诩就对北伐之事做过各种推测,多尔衮以退为进的战略虽然大胆,到底还是没有脱离这一范畴。

    针对此情况,自然也就有应对之策。

    “到底还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大用。”欧阳朔失望地摇了摇头。

    历史上,清朝能一统天下不是没有缘由的。

    就大西、大顺以及南明这样目光短浅的政权,见到一点利益就挪不开腿,一个劲地忙着互相内斗,怎么可能斗得过如朝阳初升的清朝。

    好在欧阳朔也没真的全部指望他们。

    北伐开始之前,在贾诩的协助下,欧阳朔就制定了两套作战方案。倘若大西军跟大顺军不闹什么幺蛾子,那自然好说,一路打到燕京便是。

    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凭借四十五万南方联军,在李靖指挥下,再以整个天下为后盾,就算多尔衮准备的再充分,欧阳朔也有信心围困燕京,最终拿下这场战役。

    孤城难守,乃用兵之定律。

    另一套方案,也可以说是应急预案。像张献忠这样的起义军头子,欧阳朔终究还是不能报太大期望的。

    关键时刻,还得靠异人军团。

    当然,欧阳朔也没指望,仅凭禁卫军跟烈焰军就能打下燕京,那不是自信,而是自大了。

    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手段。

    想到这,欧阳朔看向对面的凤囚凰,笑着说道:“建业这边就交给你了!”

    “放心去吧!”凤囚凰点头。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奇袭(8/18)

    战役第二十四天。

    摄政王欧阳朔连同三千神武卫,突然消失于建业,不知所踪。

    于此同时,此前一直隐身的异人领主凤囚凰,突然由幕后走向台前,代替欧阳朔,开始主导建业朝局,同时负责为前线大军筹措、督运粮草。

    陪在凤囚凰身边的,只有两千落凤城亲兵。

    …………

    战役第二十五天。

    茫茫海面上,大夏皇家舰队破浪前行。

    旗舰余皇号顶层甲板上,欧阳朔勇立潮头,望着前方茫茫大海,问道:“还有几天,舰队就能抵达渤海?”

    渤海,旧称勃海、北海,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乃华夏内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

    此去渤海,乃为一关口。

    此关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周瑜回道:“回禀王上,眼下舰队正是顺风而行,顺利的话,最迟后天就能抵达目的地。”

    “好!”

    欧阳朔神情振奋,不觉有些期待。

    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建于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间,见证过明王朝的兴衰荣辱,更是清军得以入关的关键之地,因而意义非凡。

    在大顺军跟大西军生变之后,欧阳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顺长江而下,跟皇家舰队汇合之后,进入茫茫大海。

    欧阳朔此行的目的就是拿下山海关,截断清军最后一条退路。

    既然多尔衮气定神闲,不愿过早地跟南方联军交战,欧阳朔干脆就再添一把火,逼迫多尔衮提前出手。

    拿下山海关之后,欧阳朔自不介意去关外转一转。

    虽然说清朝已经于一年前迁都燕京,可在关外,在清朝旧都盛京,还是生活着不少满族人,甚至还有皇室血脉留在关外,可谓清朝根基之地。

    根基之地遭难,欧阳朔就不信多尔衮不急。

    就算多尔衮能沉得住气,那些满洲贵族以及遗老们也绝不会答应。

    …………

    中原。

    就在欧阳朔率部北上时,李靖跟郭子仪两位大将也没闲着。李靖率部攻下开封之后,就暂且停止北上,就地休整。

    郭子仪部则选择在济南休整。

    借着大军休整的契机,两人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南明军的掌控,让一些不稳的或者不堪大任的将领靠边站,转而提拔一些能征善战的将领。

    高杰与黄得功、刘良佐等都是出自行伍的悍勇匹夫,其部下却不乏良将猛士,比如李定国,孙可望等在内部斗争中失势的将领。

    这些将领被提拔上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则他们不是“外来者”,不会引起南明军士卒的反感。二则他们本就勇猛善战,而且曾经担任过军队主将,无需适应调整,很快就能进入状态。

    甚至于说,这些将领的上位,反倒提升了南明军的士气。

    至于调整将领的理由那也好找,联军连战连捷,自然就要论功行赏,李郭二人的具体做法,很是体现了他们的智慧。

    他们不是将那些不合格的将领直接降级或者贬斥,而是高高抬起,提拔任命为镇守地方的总兵,看似高升,实则是借机将其清除出军队。

    那些被“排斥”的将领也乐得如此。

    在他们看来,占领的领土已经是南明地盘,自然需要有人镇守,刚好他们接到皇帝陛下的密令,让他们优先占地盘,因而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既然是总兵,那也要有兵。

    这同样好办。因为清军撤离,地方民兵武装四起,成了最佳整编对象。将这些民兵武装整编到一起,也有助于稳定大后方。

    除了民兵武装,大军每经过一座城池,就有大量热血青年报名参军。

    有此两点,何愁没有兵员。

    甚至于说,李郭二将还从民兵武装中,挑选一批真正的热血善战之士,补充到南明军中,同时剔除军中的一些不合格者。

    如此一来,李郭二将不仅彻底掌控南明军,消除隐患,还进一步提升了南明军的战斗力跟凝聚力,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弘光帝,对他而言,既然有地盘可接收,也就不在意这些细节了,而且不管南明军怎么变,都还是南明治下的军队不是。

    如此,自然是皆大欢喜。

    虽然大顺军的出走,以及大西军的不配合,确实对南方联军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经过这轮调整之后,联军总体战力并未被大大削弱。

    这就是整编的魔力了。

    倘若多尔衮由此对南方联军的实力造成误判,选择主动出击,那时,无论是李靖率领的中路军,还是郭子仪的东路军,都会给清军带去大大的惊喜。

    …………

    因为忙着整编军队,接下来几天,北方大地显得有些平静,最先爆发骚乱的反倒是西面的陕西。

    战役第二十六天。

    六万大顺军一路疾行,终于进入陕西地界,跟正忙着圈地的大西军相遇。

    没有废话,两支大军直接打了起来。

    一开始,因为大顺军是集中在一起,大西军则分散在各地,在局部的兵力对比上,大顺军反倒占据优势,很是打了几场胜仗。

    胜利之后,大顺军气势如虹,豪气干云,直取西安。

    得到消息,坐镇西安的张献忠也已反应过来,开始收拢部队,不满说道:“哼,一群大顺余孽,竟然还敢在我面前放肆。”

    如果李自成还活着,张献忠自然不作他想,估计会乖乖让出西安,可眼下的大顺军还剩什么?一群残兵游勇而已。

    对这些人,张献忠又怎会放在眼里。

    倘若大顺军采取稳步推进,一点点蚕食陕西的战术,凭借他们在陕西的影响力与人脉,估计很快就能聚集起一支大军,跟大西军抗衡。

    那样一来,鹿死谁手还真尚未可知。

    偏偏大顺军太自大。

    在打了几场胜仗之后,大顺军将领就骄傲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根本不做任何休整,直取西安,将行军意图完全暴露在张献忠眼中。

    见此,张献忠开始悄悄撒网,坐等大顺军上钩。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山海关

    大顺军到底还是上钩了。

    战役第二十九天,就在大顺军快接近西安城时,在张献忠的亲自调度下,以十二万大西军为主力,配合这段时间收编的六万地方民兵武装以及吸收的两万新兵,号称二十万大军,将大顺军团团围住。

    接下来的大战,堪称惨烈。

    被围住的大顺军还算刚烈,没有投降,而是选择捍卫大顺最后的荣耀,跟大西军厮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