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动漫电子书 > 网游之全球在线 >

第878章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878章

小说: 网游之全球在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天夜里,多铎被欧阳朔下令处决。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会师

    (ps:加一更,再次感谢“柏柏太阳神”的慷慨解囊。)

    清晨,建业。

    等到黑夜散去,黎明降临,望着城外犹如地狱一般的战场,人们这才真切地感受到,昨晚的那一战到底有多惨烈。

    接弘光帝要求,投降的清军也已被公开处决。

    城外东郊,原清军多铎部营地,一夜之间就被夷为平地,尸横遍野,战马嘶鸣,黑烟袅袅,徒增几分凄凉与惨烈。

    空中有秃鹫盘旋,地面有野狗横行。

    暴露在猎食者眼前的尸体,不仅有清军的,也有大夏禁军跟南明军将士的。毕竟是黑夜作战,又是在不太熟悉的营地,死伤在所难免。

    清军可也不是软柿子。

    倘若没有神武卫开道,大夏禁卫镇场,昨晚的那一战还真胜负难料。多铎的应对也算及时,只是到底实力不济,最终惨败,丢了身家性命。

    尤其是在北面。

    面对阿巴泰部的猛攻,镇守城墙的部队同样死伤惨重。有几次,清军已经冲上城头,差点撕破南明军防线。

    好在有李靖坐镇,这才化险为夷。

    倘若多铎部不是那么早溃败,一旦阿巴泰部杀进城中,还真是凶险。

    望着城外犹如炼狱一般的战场,劫后余生的南明军将士暗中庆幸的同时,又不无自豪。敌人的累累白骨,正是他们最好的功勋章。

    上午,弘光帝亲自主持了阵亡将士的火化仪式,进一步鼓舞士气。仪式结束之后,弘光帝更是大肆封赏有功之士,场面极其热闹。

    对弘光帝收买人心之举,欧阳朔只是微微一笑,未加干预。

    说到底,欧阳朔他们只是战役地图的过客,并不是真正的主角,欧阳朔自然也就没必要跟弘光帝一争长短。

    倘若是放在真正的历史背景下,像欧阳朔这样的摄政王,最终怕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就算能寿终正寝,死后怕也麻烦不断。

    多尔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这位为清朝入主中原,一统天下,立下赫赫战功的辅政大臣,生前享尽荣耀,先后被敕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可就在多尔衮死后两个月,顺治帝就剥夺了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

    至于眼下嘛,欧阳朔自可一笑置之。

    …………

    当天下午,六万大顺军余部赶到建业城外。

    来的路上,他们已经得知清军主力被歼灭于建业城下,因而加快了行军速度,想一窥究竟。原本他们对此消息还有些存疑,因为他们可是跟清军交过手的,深知清军厉害。等见到还没收拾干净的战场,这才确信无疑。

    “了不起!”

    大顺军将士啧啧赞叹,神情畅快无比。因为大顺的覆灭,以及闯王李自成的身死,他们跟清军已经是死敌。

    待从南明军口中获悉昨晚一战的详情,原本有些桀骜的大顺军将领更是一下变得乖巧无比,对欧阳朔一行只剩下敬畏。

    看向大夏禁军的目光,也满是畏惧。

    “摄政王但请吩咐,我们绝无二话。”将军们拍着胸脯保证。

    欧阳朔微微一笑,没有全部当真。

    曾经纵横明朝疆域的大顺军,面对清军围剿,不过半年时间就宣告覆灭,其中固然有闯王李自成意外身亡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大顺军本身的问题。

    这支农民起义军在攻陷燕京之后,其狭隘落后的一面就开始暴露无遗。腐朽、贪恋享受等恶习,开始在军中蔓延开来,不断腐蚀着这支军队。

    积习难改。

    就算他们现在说的漂亮,欧阳朔又怎会轻信。

    好在欧阳朔不是一人单打独斗,在他背后,还站着一个豪华的指挥团队。欧阳朔微微一笑,将李靖介绍给大顺军将领。

    双方原本就有过接洽,这次算是正式确立上下从属关系。

    大唐军神之名,在这群起义军将领眼中,那还是非常有分量的。否则的话,也不会李靖一出马,大顺军就答应前来汇合。

    会师之后,接着自然就是北上了。

    为了稳定朝局,欧阳朔这位摄政王暂且还得亲自坐镇建业。

    明日一早,李靖就将率领由三万五千名大夏禁卫军、三万余南明军以及六万大顺军组成的,合计十二万五千联军,挥师北上。

    首要目标,就是收回扬州城。

    就在清军攻打建业期间,郭子仪部在淮河地域也是连战连捷,不仅成功收回淮安跟通州,更是一举压服江北四镇中的高杰部。

    剩下的黄得功部以及刘泽清部,在得知多铎部覆灭之后,想来不会再做无畏的反抗。欧阳朔相信,郭子仪能很好地掌控好江北三镇之军。

    江北四镇之军,平均每镇之兵在五万人上下。经过几次小的战役,江北三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战损,但主力犹存。

    这样一来,就算没有张献忠的大西军配合,明朝阵营军队总和也将达到四十万上下。有如此浩浩大军,足以杀向燕京,收复失地。

    …………

    战役第十天。

    阿巴泰率领残部,昼夜兼程,终于狼狈逃回扬州城。

    出征时的十五万大军,真正逃回来的不足五万之数,剩下的悉数葬身于建业战场,就连南征主将多铎都被俘身亡。

    这对连战连捷的清军而言,无疑是个重大打击,整支队伍垂头丧气,被搞的灰头土脸,再无出发时的意气风发。

    镇守扬州的帝尘早在一天前就收到消息,他虽然早有预料,可得知清军竟溃败至此,帝尘还是感到非常震惊。

    换位思考。

    倘若是由十万大周军镇守建业,怕也无法取得如此辉煌战果。

    “军神李靖吗?”

    帝尘眼中闪过一丝渴望,更有难以掩饰的嫉妒。他嫉妒,为何一位位赫赫有名的神将都投入大夏麾下,不能为他所用。

    华夏十大名将中,仅大夏包揽了孙武、白起、韩信、霍去病、李靖以及李牧六位,再算上大秦的王翦,大汉的卫青,以及未出世的徐达。

    大周王朝真正据有的神将,仅吴起一人而已。就算这样,吴起都不能真正地为帝尘所用,乃是雄霸的忠实不下。

    帝尘真正能信任跟依仗的,唯廉颇一人而已。

    这怎能不让帝尘嫉妒。

    但是嫉妒归嫉妒,帝尘终究没有失去理智,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他该如何选择?

    帝尘当然可以率部一走了之,摆脱战争泥沼。

    可帝尘不甘心就这样白走一趟,让欧阳朔占便宜不说,不仅什么也没捞到,更是与借机跟清朝建立友谊的初衷不符。

    只是留下继续作战的话,他又有几成胜算呢?

    扬州城肯定是守不住的,只有立即退守北方,待多尔衮抽调大军之后,双方摆开阵势,才能真正决一死战。

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多尔衮的震怒(5/18)

    最终,帝尘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可阿巴泰刚一进城,就给了帝尘当头棒喝,指着帝尘鼻子骂道:“混账奴才,眼见我军在前线受挫,为何不赶来增援?”

    阿巴泰这话当然是无理至极。

    命帝尘部镇守扬州,乃多铎亲自下达的命令。建业之战又发生在晚上,扬州跟建业相隔百里之遥,帝尘就算想救援,也根本来不及啊。

    阿巴泰这是将战败的窝囊气,彻底发泄在帝尘身上了。

    帝尘也是有脾气的。对多铎,帝尘还算客气,但是面对阿巴泰,就没什么好脸色了,沉声说道:“嘴巴放干净一点。”

    “好奴才,还敢顶嘴?!”阿巴泰跟着也炸了。

    倘若帝尘忍气吞声,阿巴泰说不定就此揭过,嘴上发泄一通也就算了。可帝尘如此态度,彻底惹毛了阿巴泰。

    自清军入关始,还没有哪位汉人敢这么跟他们说话。

    阿巴泰下意识说道:“来人,将这狗奴才拖下去,赏他三十鞭子!”

    “诺!”

    阿巴泰亲兵就要上前捉拿帝尘。

    “谁敢?!”

    站在帝尘身后的廉颇一声怒吼,“刷”的一下,立即冲进来一队队大周御林军。转眼之间,阿巴泰跟他的亲兵就被团团围住。

    双方立即剑拔弩张。

    阿巴泰见了,脸色一变,他这才想起,眼下扬州城可是驻扎着十万异人军团。反观清军,却只剩五万残兵剩将。

    真要打起来,清军怕是要完败。

    可如果就这么不了了之,阿巴泰面子上又有些过不去,一时进退两难,脸色涨的通红。跟多铎相比,阿巴泰还是太嫩了,也太冲动。

    自始至终,帝尘都面无表情,镇定非常。

    眼见阿巴泰神情尴尬,帝尘这才开口说道:“你要记住,我来,是跟贵军合作,不是你们的奴才。只要我想,今天你们没一个人可以走出扬州城。”

    “你想怎样?”阿巴泰还是嘴硬。

    帝尘好笑地摇了摇头,“不是我想怎样,而是敌人想怎样。眼看明军就要打过来了,我们还在内斗,有何意义?也不怕别人笑话。”

    阿巴泰见此,赶紧顺着台阶往下走,问道:“你的意思是?”

    “撤军!”

    帝尘言简意赅,“扬州城是守不住了,怎么决策,还得上报摄政王。”

    “好!”

    阿巴泰点头应下,心中的怨气并未真的消散。

    协调一致之后,帝尘部跟阿巴泰部根本不做停留,灰溜溜撤离扬州。不怪帝尘着急,一旦郭子仪部拦住他们的北上之路,那时就是想走都走不了了。

    …………

    随着清军撤离扬州城,整场战役迎来第二阶段。

    李靖倒是稳健,率部进驻扬州城之后,没有急着北上,而是协同郭子仪部,彻底荡平江淮流域,收复失地,拱卫建业安全。

    拿下江淮,明军才有跟清军全面开战的资本与根基。

    战役第十三天,得知南明军不仅收复扬州城,而且一举荡平江淮地域,歼灭清军主力部队,大西皇帝张献忠终于来了准信。

    双方约定:“三日之后,正式进军北上。”

    …………

    燕京。

    多铎部的溃败,给了多尔衮一个当头棒喝。

    跟历史不同,战役地图中,在扫灭大顺之后,除多铎部十万大军以及阿巴泰部的五万大军,清朝在整个北方地界,还有足足四十万大军驻扎。

    清军的成分相对比较复杂。

    最精锐的当属八旗军,又可划分为满八旗、蒙八旗以及汉八旗。满八旗以满族骑兵为主,大抵在五万人左右。蒙八旗则是蒙古骑兵,也在五万人左右。

    至于汉八旗,则包括吴三桂的军队,以及后续投降清朝的前大明军,大抵在十五万人上下。

    最后一部分则是清军扫荡北方,俘虏的伪军与战俘,其中就包括大顺军。

    除满八旗跟蒙八旗,其余三十万大军都有各自隐患,因而多尔衮没有安排此路大军南下,而是留在北方整编。

    眼下却是管不了这么多了。

    多尔衮还是看的很透彻的,他深知,清军以不到十五万的精锐,掌控着整个局势,实在是如履薄冰。

    战事顺利,那一切好说,清朝的根基只会越来越稳。

    可一旦战事不顺,让敌人窥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