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

第136章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136章

小说: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原来是这样啊,”东青一脸恍然大悟状:“那么打仗好玩吗?儿子什么时候才能跟阿玛出去打仗啊?听说那可是男子汉最喜欢做的事儿,东青也不能让人看扁了!”

“好好好,等东青长到及得上马背高的时候,阿玛就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打仗杀敌。”多尔衮笑着伸手摸了摸东青光滑红润的小脸蛋。

“好啊,我可盼着那一天啊,阿玛不许骗人,骗人就是小狗!”

……

三天之后,多尔衮逐渐恢复了精神,爬起来又继续处理公务了。我笑道:“你呀,就是一刻也闲不着,还不趁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休养休养?要不就到外面溜达溜达散散步,又埋首案牍地批阅这些东西,我看你是不是上瘾了?”

“咳,虽然皇上免了我前线的差事,可是吏部的活儿还是要照办不误啊,即使要闭门思过,可是你没见这些折子每天往书房里送吗?皇上哪里会让我过舒服日子啊!我就算足不出户也要继续为皇上分忧啊!”多尔衮看了看堆积如山的公文,捡出一份来阅视着。

等到掌灯时分,所有公务处理完毕,他又开始翻阅起明廷邸报来。

我平时给多尔衮整理案头时,经常会发现那堆公文中掺杂着大明朝廷的邸报,那是大明内部流通的官场消息,国家颁令,皇上圣谕,臣子奏折之类的内部新闻抄件,细心的多尔衮早在两年前就派他潜伏在燕京的细作想方设法替他弄回这些明廷邸报,希望能够从这些文件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或者作为知己知彼的一个途径。

可是今天,多尔衮再次阅读这些邸报时终于忍俊不禁地笑出来,“哈哈哈……”我很是奇怪:“王爷笑什么呢?”

多尔衮回答:“我看大明现在的朝政可以说是腐朽透顶了,看这些臣子的奏章,无不是虚报战功,夸耀政绩,隐瞒天灾人祸的谎话;而皇帝的御旨,又无不是哭穷喊窘,想方设法让臣子们孝敬银子,或者虚饰文武功勋之类的表面文章。可见明廷上下,无不是尔虞我诈,欺上瞒下的鬼把戏,而那些手握实权的大太监们,又忙不迭地对下‘假传圣旨’,对上‘谎报军情’。

上次那兵部尚书陈新甲明明看着我攻掠济南,却远远地缩头躲避,等到我和阿济格北上天津卫,取道出关之际,他居然率领二十万大军,跑到冀南一带把老百姓中的壮丁杀了许多,顺便饱掠一番,最后向朝廷汇报,说是歼灭清军三万,你说说,他要给那掌权宦官多少银子的贿赂?这样满纸谎话,粉饰太平的邸报,我还费那个心思研读,岂不是自找麻烦?”

第五卷 九五之争 第六节 狡兔三窟

这几天来的战报如同雪花一样地传来,今天已经是多尔衮被免去差事的第七天了,窗外下着绵绵细雨,给这个炎热的夏天带来一丝难得的凉爽,多尔衮负着手站在窗口的竹帘前,抬头仰望着阴霾密布的模糊苍穹,沉默不语,若有所失。

“王爷,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皇上调你重回宁远的旨意恐怕最迟就在晚间。”我手里捏着方才他阅毕的一份战报,在他背后悠悠地说道。

“哦?你怎么这样肯定?眼前的局势难道非我不可吗?皇上不是有郑亲王这位大将之才吗?就饶了我吧,让我好好地在家陪陪媳妇孩子。”多尔衮转过身来,几日的休养过后,毕竟有年轻的资本,他的皮肤又恢复了光泽,脸上带着戏虐的笑容,盯着我问道。

“呵呵,皇上的用人之道,就是把手下能臣干将的才华和本领一点一点地榨干,不容许你有半点好料藏着掖着,在你还没有完全失去用处之前,他是不会让你安生享乐的,我说得对不对?”我摆弄着手里的纸笺,低头道:“当然了,如果一锅高粱玉米蒸到了第七重,流淌出来的是几乎没有度数的劣酒时,就是该把整锅酒糟倒掉的时候了。”

多尔衮饶有兴趣地问道:“你这个比喻倒也贴切,不过我感兴趣的是,在你看来,我目前在皇上心中,属于第几重酒料?”

我装成能掐会算的术士模样,扳着手指头数道:“你的前几重我不敢肯定,但是可以粗略算来:你十七岁时,在土敖伦打败了喀尔喀,帮皇上平定了东蒙古,算是第一重;你十九岁时,大凌河的得意之笔,算是第二重;二十四岁时,歼灭实力强大的察哈尔,逼死林丹汗,谋得传国玉玺,在满洲贵族中你是拥戴天聪汗登基为帝的第一人,是为第三重;二十五岁时,征朝鲜,下江华岛,招国王李倧投降称臣,可为第四重;二十六岁时,倡计出奇,巧行反间,兵不血刃,使锦州轻落囊中,可为第五重;二十八岁时,破关入冀,扫荡济南,连破三十六城,明军闻之胆寒,是以第六重……”

我的话头被多尔衮截断了,他继续补充着:“那么第七重就是,我三十一岁这一年,戴罪立功,围城打援,力克宁远,彻底使关外之地尽属大清,结果怎么样?莫非就是你所说的,变成了毫无用处的酒糟,只有被倒掉的结局了?”

我微笑着点点头:“你一定很奇怪,我为什么这么早就断言你会成为兔死狗烹的牺牲品吗?以皇上的高瞻远瞩,雄心壮志,绝对有吞吐百川,海纳四方,入主中原的野心,你怎么会如此之早地失去用处呢?”

“我正是如此疑惑,你不妨解答一下,我愿洗耳恭听。”

“这一点恐怕就不是你们做臣子的所能知晓的了,据我所知,皇上的龙体,可是大大的不妙,如果往好一点的方面估计,他最多也就撑到明年年底,绝然过不了后年的新春!”

“什么?”多尔衮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他看我完全不像是开玩笑的模样,于是疑惑着问道:“谁告诉你的?皇上究竟生了什么疾病?我等怎么一无所知呢?”

“帝王的通病,就是讳疾忌医,他怎么可能让你们这些外表安分,内里野心勃勃的臣子们知道呢?恐怕一点蛛丝马迹也不易捕捉,可是你要知道,这世上有很多男人所不方便办到的事情,都要由女人来弥补这个空缺,这种来自后宫深院的绝密消息,当然是从后宫那边的女人们口中得知的,皇上的健康可是关系着她们的荣华富贵甚至是身家性命的,如何能不灵敏万分?”

多尔衮的神色凝重起来,他负手缓缓地踱着步子,默默地思考着,一时没有说话。

“所以啊,我就说,如果你这次奉诏一去前线,倘若顺利拿下宁远之日,就是皇上准备剪除你的羽翼,将你这个于他身后皇位的最大威胁消灭于萌芽之中。你可以仔细想想,我可是危言耸听?”

他终于停下了脚步,“你说得对,如果皇上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数,估计已经撑不过两年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再准备着进军中原的,反而对于他身后的皇位归属,倒是他最为忧心的,他最有可能将和他儿子争夺皇位的我铲除掉。”微微顿了一下,他还是有些半信半疑:“可是,如果皇上担心这一层的话,大可以将豪格的储君之位确定下来,那么等他一旦驾崩,豪格登基岂不是顺理成章?又何必费此周章?”

我微微一笑:“皇上是深谋远虑之人,他当年既然凭借自己的实力和拉拢其他的几位大贝勒抢走了本该属于你的皇位,始作俑者,又怎能不会以己度人?怕你也效仿当年他的做法,也将皇位从豪格的手中夺去?虽然豪格也非泛泛之辈,拥护者也不在少数,但是比起你的才略功勋和声望实力来,也算是逊了一筹。如今满洲八旗,当属正白旗最为富庶强悍,别的旗只有二十几个牛录,而你正白旗居然占了三十五个牛录,你说皇上岂能不防?你们三个兄弟共占了两个半旗,总共将近七十个牛录,如此尾大不掉的威胁,为君者当夜夜难寐,忧虑你这个卧榻之侧的酣睡者啊!”

望着沉思不语的多尔衮,我继续说道:“你和皇上的最大差别之处,就在于心胸的宽阔与否和利益方面的取舍。比如皇上,他如果知道自己天不假年,就一定会将威胁者铲除,哪怕明知道只要这个威胁者在一天,就极有可能将大清的疆土开拓至辽阔无比,创建辉煌功业和盛世,但是他害怕这个和他有仇的威胁者会让他坟平墓毁,子孙遭殃,所以他宁可亲手毁灭让大清入主中原的希望。

而你呢,如果为了当九五之尊,就必须看着父兄两代人辛苦创立下的基业在八旗之间争权夺位的无情厮杀和内讧中岌岌可危,看着中原辽阔肥沃的土地却只能因为实力太弱而望洋兴叹的话,你就会毅然放弃这个皇位,哪怕这是你多年的梦想,却在一统天下的更大梦想前,颓然地败下阵来。”

多尔衮听闻“放弃”二字,不由悚然动容,许久,他才苦笑着说道:“这确实是个艰难的选择,也许可能吧!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忍耐限度,如果是豪格登基,他必然会断了我们兄弟的活路,对我们赶尽杀绝,毫不留情。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话,哪怕就是玉石俱焚,我也要奋起一搏,不再管什么定鼎中原之类的远大目标,毕竟身家性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王霸伟业?”

“所以皇上正是因为把你的心思看了个透彻,所以才没有轻举妄动,不过这不代表他就不会动手,当然,要动手也会在把你彻底利用完毕之后,再慢慢收拾不迟。”

“你的意思是,这次如果皇上真的派我去前线,我就消极怠工,或者是暗留退路,狡兔三窟?”

我点了点头:“没错。”

……

果不其然,日落时分,皇太极的谕旨就到了王府,急召多尔衮重掌帅印,前往杏山城外统领各旗,指挥包围和歼灭被围困在内的洪承畴的十万大军。

原来在这七天之内,战局瞬息万变:济尔哈朗率领镶蓝旗一万余抢先占领通往宁远的要道“乳峰山”'汗,这个地名可不是笔者杜撰出来的,现在属于辽宁锦西境内,那边多崇山峻岭',运来三十余门红夷大炮,伏击从此经过的洪承畴大军,没想到洪督师也不是吃素的,也携带了数十门大炮,再加上急于通过此地援助宁远,兵力又大大超过清军,于是展开了一昼夜的激烈战斗,双方互发炮弹,打了个天昏地暗,地动山摇。好在清军占据了居高临下的地利,所以自身伤亡不多,但还是没能完全阻截明军通过的任务,济尔哈朗在给皇太极的奏折上也自称失利。

幸亏这时从盛京及时赶回的豪格,多铎,岳托,硕托几人各自率领本旗人马,来了个四面包抄,分头并进,擅长野战的八旗精锐,着实把战斗力不强的明军逼入了离宁远只有三十八里的杏山城中。本来洪承畴当初留了个心眼,同时为了加快援军的行军速度,于是兵分两路,另外一路约三万人带领粮草辎重由东边的塔山和海岛笔架岭分驻,准备随时援助,不料他的对手实在太狡猾了,即使人不在也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多尔衮在离任前一刻及时派出了阿济格的镶红旗,前往杏山和塔山布置。虽然没能来得及占据杏山,但是精明善战的阿济格立即转道带领军队奔往塔山,同时连夜在海边乘船开往海岛笔架岭'当然这船也是现成的,多尔衮战备时以防万一,已经算到了船只的用处,于是早早造好备用',然后埋伏在岛上茂密的树林山丘之中,等明军的刚刚登岛,将粮草堆积完毕,就一下子神兵天降,当了一回打家劫舍的强盗,杀光抢光,将数目巨大的粮草得意洋洋地纳入口袋。于是乎只带了三天口粮的明军算是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之中,估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