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893章

民国投机者-第893章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里,日军不会傻呆呆的呆在仰光不动。”

“其次,就是英军的情况,你说英军有五个师,那我告诉你,英军的战斗力只能算三个师,甚至不到,根据我掌握的情况,英缅第一师和英印十七师,英澳第七师均被打垮,士兵建制彻底混乱,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部队,至少需要整训两个月,他们才有勇气重新走上战场,而新调来的两个师,战斗力如何,我们都不知道,其实最关键的是,英军从上到下,都没有守卫缅甸的决心,他们的目的是利用我军吸引日军注意,而后自己逃回印度。”

“庄将军,您应该对英国盟友有信心。”史迪威很是失望的摇头反对:“亚历山大将军告诉过我,他支持反攻仰光,为此他说服了丘吉尔先生,向缅甸增援了两个师,如果他们只想回到印度,为何不把这两个师留在印度?”

“这很好理解,英国人也是要脸的,”庄继华轻蔑的说:“我得到的情报表明,英国人根本没有反攻计划,只有撤退计划,将军,您被亚历山大骗了。”

史迪威疑惑的瞧瞧庄继华,要换个人,他肯定怀疑对方的战斗意志,但对庄继华,他不会,他见过徐州保卫战时的庄继华,见过枣阳反击时的庄继华,他的斗志超过了他见过的任何人。

“庄,您对英国盟友有偏见。”史迪威遗憾之极,他感到有些后悔,在接受任务时应该向马歇尔要一个师的美国军队,不该孤身就任。

“不是偏见,作为军人,必须考虑各种情况,”庄继华耐心的解释:“您可能知道,北伐的时候,我曾经率领三千弟兄守牛行,正是这一战,给我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永远不要与不信任的人合作,出卖你的,往往是他们。”

“亚历山大将军是个绅士,”史迪威还在做出努力:“他绝不会抛弃友军的。”

“我很想跟您打个赌,可惜我不能,因为这关系到数万中国军人的生死。”庄继华仿佛在为没能再次赢史迪威一局而惋惜。

“将军,我告诉您我的打法。”庄继华淡淡的说:“我在仰曼铁路沿线布置了三个师,这三个师将消耗日军实力,掩护全军在曼德勒集结,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曼德勒的物资全部运走,胡敦将军在缅甸做出最好的决策就是销毁了仰光的物资,这是他作的唯一正确的决定。”

“英军现在正在向西撤退,如果他们不能守住仁安羌,那么对不起,我会继续向北撤退,一直退到腊戌,我会在腊戌建立一道防线,吸引日军来攻,消耗其实力,另外,我在撤退前,会留下部分部队,利用缅甸的丛林打游击战,在日军的后方袭击日军交通线。”

“我估计日军追到腊戌的部队有三个师团左右的兵力,这时候,我军全部五个军集结在腊戌,二十万人对付六七万日军,我们至少可以歼灭其中一半日军,然后我们就可以展开反攻。”

“我们一旦展开反攻,追击英军的日军就会被吸引到我军正面,另外,日军也可能从马来亚和新加坡或菲律宾抽调部队,如此我们很可能会在缅中与日军形成对峙,这样我们就保证了缅北和缅西北的安全。”

“史迪威将军,我们虽然丢了半个缅甸,可我们也保住了半个缅甸,另外将部分日军从南洋吸引过来,为太平洋上的美军减小了压力。”

史迪威倒吸口冷气,难怪庄继华始终不同意他的计划,原来彼此间计划差距是如此的大。

沉默一会后,他断然说道:“庄将军,我绝不同意你的计划,我是中国战区参谋长,盟军缅甸战区最高司令,你应该服从我的命令。”

第二更,!!!!!!

第二更,!!!!!!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七章 远征缅甸 第二节 初战(五)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七章 远征缅甸 第二节 初战(五)

老外毕竟是老外。象史迪威这样的中国通,对中国的事情也不是很清楚,庄继华差点笑出声来,他很想告诉史迪威,没有我的命令,你连一个连都调不动。

费了好大劲,他才忍住这个冲动,平静的对史迪威说:“将军,在职务上虽然你比我高,可从军衔上说,我是国家二级上将,而您是贵国三星将军,相当于我国中将军衔;而论作战经验,我更比您丰富,退一万步说,这些都不算,您到缅甸有多少时间,对敌情我情友情了解多少?如此匆忙提出作战计划,您想过没有,要是失败了,谁来负责?”

庄继华的语气越来越严厉。史迪威的脸色也越来越差,他很想扭头就走,可理智告诉他不能,他对中国军队不是不了解,他很清楚,如果庄继华不同意,他根本调不动这支中国军队。

“文革,史迪威将军,你们怎么到…。。。”两人扭头看却是俞济时和西蒙斯一起走过来,他们显然察觉两人之间的火药味,俞济时的话说了一半就卡住了,左右打量着他们。

“我们对缅甸作战有些分歧。”庄继华稳定下情绪,语气平和的说。

“哦,”俞济时心里明白了,庄继华到曼德勒后就与他谈过缅甸作战的构想,他完全赞同,在他看来,这是最稳妥的战略,即便失败,大部分中国军队也能安全回国,这个美国佬到缅甸没多久,拿出了什么高明战略?这让他很好奇。

等庄继华把史迪威的构想说完后,俞济时忍不住在心中大骂,这纯粹是拿中国军队冒险,用中国士兵的命去给英国人擦屁股。

“史迪威将军,您的战略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俞济时的口气和缓。他想起临行前蒋介石的吩咐,在远征军中军事上多听庄继华的,但要注意与美国人的关系,中国现在和将来都要倚重美国人。

“特别是英军,我到缅甸的时间比您久,对英军的了解比您更多,现在印度人和澳大利亚人想的就是逃跑,逃到印度去,缅甸人就想投降日军,与日本人相比,他们更恨英国人。”俞济时噼里啪啦说了一大串,中心意思就是一个,现在不能进行反攻,应该先消耗日军锐气,而后再图谋反攻。

史迪威更加失望,他明白了,这些中国将领完全不信任英国人,回去的路上,史迪威没有与庄继华同乘一车,他与西蒙斯坐在一辆车上,瘦削的长脸挂满阴云。他费尽苦心的设计的反攻仰光,力挽狂澜的作战计划就这样夭折了,还没执行就夭折了,而他要承担丢失缅甸的责任。

盟军在缅甸战区的指挥系统非常奇怪,缅甸属于中国战区,因此蒋介石是最高指挥,可在英国人的强烈要求下,又设立了印缅战区,归驻印军总司令韦维尔指挥,英军缅甸司令官为亚历山大,史迪威的身份是中国战区参谋长,远征军总指挥,缅甸战区总司令,庄继华严格说来是他的副手,可由于美国没在缅甸投入一兵一卒,史迪威要执行作战计划,必须通过庄继华和亚历山大,否则他调不动一兵一卒。

“西蒙斯,你认为英国人会保卫缅甸吗?”良久,史迪威开口问道。

“将军,这话很难说,”西蒙斯思索着说:“我遇见过一些英军士兵或军官,从他们的谈话中,他们更愿意到印度去。”

“那你也认为反攻仰光不可行?”史迪威很是郁闷。

“能不能行,在中英两军能否坦诚合作,照目前这个状况,恐怕很难。”西蒙斯坦率的说,这段时间他被庄继华折磨得够呛,交给他的任务尽是与英军打交道。而英国人又滑不留手,让他们留下来作战简直比登天还难,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中国人与日本人交战,自己收拾行囊到印度去。

“你也认为英国人不可信?”史迪威惊讶的望着他。

“庄有句话是对的,”西蒙斯说:“英国军队必须经过整顿后才能作战,至少前期作战的英军要接受整顿,把那些只想逃跑的军官撤职查办,将那些勇敢,愿意作战的军官提拔上来。”

史迪威沉默了,他没想到自己面临的局面居然会是这样,连美国人都信不过英国人。“看来必须与亚历山大将军再好好谈一次。”

在他们前面的车上,庄继华对史迪威没上他的车毫不在意,不过他依然没有什么高兴的神色,俞济时沿途劝他给史迪威留点面子。

“文革,史迪威毕竟是罗斯福派来的,关系不要闹得太僵,否则校长很难处置。”

“这史迪威虽然冒失,可我看他挺实诚的,至少比不想打仗的英国人要强。”

“好了,良桢,我知道该怎么与他们打交道,”庄继华有些不耐烦了,打断他的喋喋不休:“你不觉得日本人有些不对劲吗?”

“怎么不对劲?”俞济时一下子就来精神了。他凑过来,忽然间明白了:“文革,你别转移话题,我跟你说的是正事,与美国人不要硬顶,英国人怎么样,我不管,但美国人要讲技巧。”

“良桢,你什么时候成党代表了,”庄继华没好气的望着他:“你以为我在跟你开玩笑,你就真没想过。日本人的行动奇怪?”

“怎么,真不对?”俞济时见庄继华的神色严肃,连忙问道。

“日军攻占仰光已经几天了?”

“四天,占领勃固已经十天了。”日军动态俞济时很清楚,攻占仰光的日军正在休整,少部分追击西逃的英军。

“日军一向强调行动迅速,这次动作为何如此缓慢?这不是很反常吗?”庄继华皱眉说道。

俞济时顿时有些明白了,日军一向行动果断迅速,攻击凶狠,防守坚决,追击迅猛;现在他们有五个师团,除了一个师团在追击英军外,其余部队都在休整,如果说他们是在担心中国军队,俞济时自问十多万中国远征军绝不会让日军如此,在他们的军事字典中,一个日本师团可以当十万中国军队。

“反常必妖,”庄继华叹口气,没有情报支援的作战真是难受,双方都在猜测对方的目的,他现在也在想办法迷惑日军,他现在摆的是个逐次抵抗的阵形,实际上只要同古守上一周,或者卢汉的五十八军到达曼德勒,他就会放弃同古,将日军吸引到曼德勒,利用这里的地形与日军打一场。

可现在日本人停下了脚步,一向咄咄逼人的日本人停下了脚步,这不能不让他思考这是为什么?

“我们在东边只放了一个新二十八师,兵力是不是单薄了点?”庄继华象是在自言自语,又象是与俞济时商议。

新二十八师被他放在棠吉(又名东枝),这个师孤悬东线,除了监督棠吉物资装运外,就是进监控东线安全。棠吉东北是大遍原始丛林,人烟稀少,不适合大队人马运行。棠吉就成了东线的重要支撑点。

按理,这样重要的支撑点和广阔的地区。至少要两个师要来守卫,可庄继华手中的兵力却只能派出这样一个师。

“换你是饭田,你会怎么打这一仗,比如,你已经知道中国军队在曼德勒集结,你手上有五个师团,你会怎么打?”庄继华郑重的问俞济时。

对这个问题,俞济时从来没想过,有庄继华在他就乐得悠闲,等庄继华下命令,他执行就行。现在庄继华突兀一问,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道路上人群渐渐多起来,吉普车的车速变得慢了许多,散乱的英军在城内被收容,难民继续向北逃去,城内已经十室九空,城里中国军队在到处设置街垒,穿军装的中国士兵在城内巡逻,社会治安倒是很不错。

一群英国溃兵被拦在哨卡前,这些士兵明显是印度人,黝黑的皮肤,浑身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一个中国军官正大声向他们宣读命令,他念一句,旁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