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570章

民国投机者-第570章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身边地警卫团士兵立刻警觉的抬起枪,一群士兵抬着伤员奔来。

“口令!”

“保卫南京,回令。”

“还我河山。”

“报告长官,三十六师213团请求过桥。”

“三十六师?你们不是在下关渡河吗?怎么跑这里来了?”庄继华心中震惊,三十六师跑到这里来,这绝不是好兆头,绝对出了大问题。

“报告司令,下关浮桥被炸断了。”

“被炸了?小鬼子干的?”

“不知道,我们赶到下关,桥已经断了,我自豪带着弟兄们到这里来了。”军官喘息道。

“守桥的部队呢?”庄继华脸色开始变了。

“没有看见。”

“这个情况通知了宋师长了吗?”“我已经派了三个弟兄去通知师长了。”

“好,你做得对,立刻过河。”庄继华脸气得煞白,下关码头是副参谋长周澜在那督战,下关距离前线比悒江门距离前线更近,这老小子肯定跑了。

“通知胡宗南,立刻拘捕周澜。”

少了下关浮桥,这里的浮桥运载量就要增大一倍;这不是仅仅走几千人的问题,还有武器装备,过桥时间至少要增加一倍。

“通知各部队,实在不行,在重武器打完炮弹后炸掉,只要人过来就行。”

壮士断腕,庄继华现在只能这样了,镇江失守后,日军军舰随时可能开到南京城下,情况变得更加危险了。

庄继华心情越来越急,各处的报告也一道道传来。

“105师317旅凑过来草场门过河。”

“36师106旅撤出阵地。”

“雨花台还在激战,部队撤不下来。”

……。

启明星在在天边闪烁。城内还有四个旅没有撤出来,肖山令带着宪兵团也过河了,天边渐渐变白,彻夜的枪声没见丝毫减弱,几辆卡车飞驰而至,卡车后面拖作大炮,车厢上坐着伤员。没有多余地交代,对上口令后。卡车驶上浮桥。

忽然悒江门内爆发一阵猛烈的枪声,庄继华一惊,连忙派人查看,原来是一股日军伪装成三十六师部队,想偷袭悒江门,被警卫团识破。

庄继华丝毫毫不担心,悒江门附近的直属团和警卫团是装备最精良的部队。所有士兵都是经过挑选,单兵战术和班排战术都是最强的,百多名小股日军还不够他们塞牙缝。

天边微微泛出红光,大队枪声越来越近,一队士兵匆忙过来,宋希濂带着三十六师最后一支部队赶到江边,看见庄继华还在江边,不由大为震惊也大为感动。

“文革。你怎么还在这里,天都快亮了,鬼子要把桥炸了,看你怎么过河。”

“我会游泳。”庄继华毫不在意的:“赶紧过河吧,要不然,你就只能当俘虏了。弟兄们!过江。赶紧过江!”

宋希濂看着师里地弟兄一个个踏上浮桥,最后他说:“文革,赶紧走,你是司令官,你得过江指挥全局。”

“等郭勋祺到了,我们一起走。”

宋希濂走后不过十几分钟,郭勋祺也赶到悒江门渡口,庄继华总算松了口气。

“翼之,你们总算到了。”

他最担心地就是郭勋祺,太平门距离悒江门最远。而且方向空虚处不少。要是有股日军插进来,切断他们的退路。那就真地麻烦了。

“你担负全军的安危,不该留在这里,太危险了。”郭勋祺摇头叹息,眼中却满是感激,下关码头浮桥被炸的情况他也知道,现在庄继华亲自守在这粒,未尝不是为了保证浮桥的安全。

“这一过江,南京的仗就完了,日本人暂时不会过江,最多也就攻一下浦口,让给他们就行了。以后呀,到那干活还不知道呢。”庄继华笑笑:“走,一起过江。”

“南京失守了,日军攻克了空城南京。中国人在日本人面前从容撤退,全军撤出南京,没有留给日军一个伤员,南京卫戍司令官庄继华将军命人在他的指挥部墙外用中日两国文字写上一行大字:‘日本人进南京,犹如老鼠进风箱,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纵观整个战局,日军虽然成功占领南京,但中国人却处处占据主动,日本人跟着中国人的指挥棒在跳舞。

这场战争不会因为南京失守而结束,中国人在南京向世界证明了他们地战争决心。

在南京,中国人首次取得胜利,他们击毙了两个日本将军,三个上校,差点全歼两个日军精锐师团,迫使日军付出十万人地代价,让整个中国为胜利欢呼。

南京之战让我首次认识了一位中国将军,他就是南京卫戍司令庄继华。在南京我亲眼目睹了他的勇气和智慧,最让我震惊地是,从南京撤退时,他坚持留在悒江门浮桥,与最后一批守城部队一同撤离,我采访过很多将军,东方的,西方的,从没见那个统帅数十万大军的将军有如此勇气。

从他的身上,我看到战争地前景,日本不可能是最后的赢家。

中国,看上去贫弱、卑微;可千年文明培育出的高傲却渗透到他们骨子里。当你认为他们卑微时,他们却在内心里嘲笑你的浅薄。

日本,暂时的强者;中国,永远的胜者。

…。。”摘自《华盛顿观察家报》驻远东记者韦伯《南京,不是战争地终点》

日本大本营下达秘密指令,为支那将军庄继华建立秘密档案,密切关注他的行踪,情报机构收集关于他的一切情报。

昨晚停电,今天大更求月票。。。。。。。。。。。。

。。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二章 津浦路防御战 第一节 湖议(一)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二章 津浦路防御战 第一节 湖议(一)

春天如期而至,和熙的春风吹暖了淮河两岸,冰雪开始融化,大地披上一层新绿;暖暖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田野里农夫在忙碌,战争在这一刻似乎停顿了。

战争是停下来了,攻克南京的日军继续进攻,连续攻占当涂,芜湖,过江攻克浦口和扬州,在江北占领了两个桥头堡。中国军队没有作认真抵抗,只在芜湖,薛岳率部与第五师团打了一场,在占领这些地方后,日军的攻势停下来了。

战争的车轮暂时停止下来,双方都在舔舐流血的伤口。中国军队撤出南京之后,中国大本营就发表淞沪和南京战报。中国政府宣布击毙日军二十六万,击伤十八万,缴获各种火炮二百三十八门,俘获八辆,击毁日军坦克一百五十四辆,装甲车十四辆,击落日机一千二百三十三架;中国军队自身伤亡十六万。战报引起巨大轰动,南京失守的短暂不快迅速被喜悦淹没。

日本大本营不甘示弱,随即发表战报宣布击毙中国军队五十万,击伤三十二万,俘虏三万,缴获各种火炮一百三十门,摧毁坦克二十辆,击落飞机一百二十架,日军自身阵亡三万一千人。

双方都不约而同夸大了对方的伤亡,减低了自己的伤亡。

不过,强弱之间还是有差别的,尽管攻克南京,但日本大本营和华中方面军内部却十分失望,严格的说。南京是中国军队有意放弃,南京是座空城,日军花费巨大代价占领了一座空城。中国军队消灭了十万日军后,主力轻松跳出日军包围圈。

中国方面却连续举行祝捷大会,为南京之战地有功将士授勋,蒋介石亲自到蚌埠参加南京撤退部队的祝捷总结大会,在会上发表了一连串授勋令和提升令。南京卫戍司令庄继华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升二级上将。杨森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升二级上将,蓝运东授青天白日勋章,升中将,…。。

随后大本营对南京撤出部队作出调整,撤销南京卫戍司令部,四十九集团军和二十四集团军调第五战区。十九集团军和十五集团军调江西,二十一集团军、七十一、七十二、七十八军调武汉地区休整,胡宗南升任十七军团军团长,调归第一战区。

日军主力南调,华北日军空虚,韩复榘的第三集团军在山东发起反攻,收复惠民、乐陵,陵县。兵锋直逼德县。第一战区也向邯郸地区反攻,收复安阳、磁县、彭城,逼近邯郸。第二战区卫立煌向运城发起反攻。第十八集团军占领太行山,国军二十九集团军一部也进入太行山,冀中和冀东连续发生大暴动,华北遍地烽火。

为稳定华北局势。第十师团和第五师团调回华北,第七师团留驻南京地区,日本大本营批准再增加五个师团,在华北稳定之前和华中派遣军恢复实力以前,暂时停止进攻。

抗战从这一刻开始就彻底走上与前世不同的道路。

马蹄清脆的敲击地面,在泥路上踏起一阵黄色尘土,一群骑士护卫着几辆汽车沿河岸飞驰,黄土卷起漫天尘埃。

到龙子湖畔,士兵们迅速在四周布置警戒线,从轿车内下来几位高级军官。这些军官却陪着一位没有军衔的军人和一位夫人朝湖边过来。

“委员长。这就是龙子湖,据说。当年朱元璋在此撑船,竹篙落在水里,化作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因此就叫龙子湖。”说话的是位头发花白,挂上将军衔地将军:“这里产的螃蟹,壳肉盈实,膏脂丰腴,是本地地特产,待会委员长一定要尝尝。”

“哦。难怪你李鹤龄养得白白胖胖的,原来是这里的螃蟹吃多了。”蒋介石的兴致很高,此持他亲自到蚌埠主持祝捷大会,主要是目的还是劳军。虽然丢了南京,却举国振奋,消灭十余万日军,这样的胜利已经足以振奋全国军民的信心,现在连汪精卫那些低调俱乐部地人也不敢轻言失败了。

蒋介石的笑话,引来一片小声,蒋介石笑了笑又率先迈步向前,宋美龄稍微落后两步,她是代表妇女救国联合会来劳军的。

“文革,”蒋介石走了两步,停下来把庄继华叫过去:“我们一起走走,你在南京辛苦了,今天我们好好慰劳慰劳你。”

庄继华笑笑说:“李司令已经慰劳过了,把我灌得一塌糊涂,我现在一听慰劳,胃就抽筋。”

蒋介石大笑起来对李品仙说:“鹤龄,这可难得,庄文革在黄埔就以酒量好出名,宋希濂说论酒量,三个他也赶不上庄文革。”

“那里,那里,我那有那本事,”李品仙哈哈笑道:“文革厉害,打仗喝酒都厉害,那天他硬把我们喝趴下三个,他倒下是因为他在南京耗费了太多精力。”说着叹口气:“战争催人老呀。”

“路还长着呢,鹤龄将军,半生仗都打过了,怎么感叹起来了,”庄继华笑道:“看看这湖光山色,戎马崆峒,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众人说说笑笑游走在龙子湖畔,一条画坊早就停在湖边,众人上了画舫,画舫慢慢离开岸边,向湖中划去。

画舫上,一桌酒席已经摆好,桌上的主菜就是蚌埠特产螃蟹,李品仙是地主,把蒋介石夫妻请上首座,然后请庄继华坐在次座,庄继华当然不肯,坚持让李品仙坐在次座上,李品仙在去年就提升为上将,名头排在他前面,李品仙拗不过庄继华,随后杨森又坐在庄继华前面。

蒋介石不喝酒。所以大家也没怎么喝酒,浅浅喝了两杯,李品仙就殷勤的向蒋介石推销螃蟹,众人吃吃喝喝,李品仙又作了几句文,庄继华在这方面是欠缺多多,也就不怎么参与。

“文革。你对日军下一步动向怎么看?”桌上地东西迅速减少,蒋介石把话题拉到日军动向上来了。

蒋介石的话一出口。众人就把目光集中到庄继华身上,从南京出来的将领自不待言,李品仙等人却很想听听庄继华地见识,南京之战他们都判断守不住,没想到最后打出这么个结果,庄继华擅守之名,名不虚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