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534章

民国投机者-第534章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委员长,”徐恩增心中明白,蒋介石这是倾向于接受王小山的建议,可他想要那个情报员:“那个情报员是不是可以交给我们指挥,文革毕竟隔得太远。”

蒋介石没有立刻答应,戴笠以前去要都没要到,庄继华会把十几年的心血交给徐恩增吗?他舍得吗?

“出来之前,文革是怎么说的?”蒋介石看着王小山。

“没有,不过找到降狗罗汉之后,我给他发了电报,他还没回话。”王小山的意思很明白,庄继华没有命令之前,他不会交出情报员地。

“嗯,这样,徐恩增,你与庄文革商议一下,不过有一点要明确,这个情报员不能再潜伏了,淞沪战事事关抗战前途,现在就启用。”蒋介石没有明确命令给谁,而是把权力交给了庄继华,这看上去是重视庄继华,实际有更深的含义。

戴笠那边肯定会很快得到消息,情报员不管给谁,势必得罪另一边,庄继华就不可能再与两大情报机关都保持友好。御下之道就是不能让下面的人团结起来,必须防止出现另一个领袖。

等徐恩增和王小山离开后,白崇禧才叹口气:“委员长,华北和淞沪是不是要重新部署?”

蒋介石想了想说:“淞沪就不用了,那里基本是盘明棋,几个要点敌我都明白,华北要作出调整,还好取消保定作战还只有我们三个知道,就不用再开会讨论了,你们直接给程潜下命令。山西作战要调整,阎锡山有些地方是打了埋伏的,让他自行调整,、能调给他的兵力也已经调给他了。命令邓晋康,取消休整,立刻入晋。”

“是。”何应钦和白崇禧同时站起来,蒋介石最后这道命令是个最大的调整,山西战场中央本身也管不了多少,只有卫立煌和邓锡侯入晋后,中央才有资格发号施令。蒋介石地一句阎锡山打了埋伏,就已经说明一切。

何应钦和白崇禧走后半个小时,德国大使陶德曼的车才在美庐门前停下,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从屋里迎出来,陶德曼有些高大的身躯面前,蒋介石显得有些矮小,他故意站在高处与陶德曼握手。

“委员长先生,您向我国元首提出的要求,元首经过慎重考虑后,认为目前虽然时机还不太成熟,不过他认为可以尝试接触一下,我想先问一下,您的条件有哪些?”陶德曼是典型的日耳曼作风,刚在客厅坐下直奔主题。

“我本人和我国国民都非常感谢希特勒元首的援手,”蒋介石字斟字酌的说,宋美龄在一旁充当翻译:“我国的条件很简单,不赔款,态势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

求月票支持。。。。。。。。。。。

排名持续下滑,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五节 调整(三)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一章 南京保卫战 第五节 调整(三)

蒋介石这个条件与公开宣布的条件相比少了撤换官员和驻军,陶德曼没有答话,灰色的眼睛透过镜框冷静的看着蒋介石,蒋介石的让步很少,在东京狄克逊也在试探日本人的条件,不过以他的外交经验,日本人提出的条件肯定不会低。

调停是个技术活,调停最主要的问题是时机,必须是在双方都不愿再打下去,至少要有一边不想打下去了,调停国才能出面调停,否则调停国会颜面大扫。

中日战争让德国陷入尴尬的境地,中国和日本是德国在东方最重要盟友,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战争潜力惊人;日本有强大的海军,这是元首最看重的,但日本是岛国,资源匮乏,无法进行长期战争,而且日本在欧战期间趁火打劫,先是破坏了中德两国协商归还青岛,然后又直接出兵,夺走了德国在远东的重要基地青岛,这个事件在德国外交界留下深刻记忆,德国外交界普遍对日本没有好感,但德国军界,特别是海军,认为德国海军力量不足以与英美抗衡,而日本有强大的海军,可以牵制英美的海军力量。这两股力量在希特勒面前争夺,而希特勒暂时还不愿在中日之间作出选择,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难以取舍。

“大使先生,我不可能作出更多的让步,”蒋介石从陶德曼的眼光中感觉到一些东西,便解释道:“中国目前的情况您也知道。民情汹涌,如果我作出过多地让步,国民政府将会倒台,我本人也必须下台,最后得利的将是苏俄和中共。”

对最后这点,陶德曼表示同意,这几个月他目睹了中国目前遍及社会各阶层的抗战风潮。任何政治家都不可能对这种风潮熟视无睹。蒋介石若真的以很高的代价求得和平,就像魏玛共和国那样。他也只能倒台。此外如果调停失败,战争继续下去,中国政府为了抵抗日本势必向全世界求助,谁能给他帮助,他就会倾向谁。苏俄势必非常高兴承担起这个角色,一方面可以借机逼南京在中共问题上让步,另一方面促使中国打下去。拖住日本,他放心对付来自欧洲的威胁。

“我明白,我会向元首报告贵国的态度,”陶德曼心里清楚此刻恐怕不是出面调停地好时机,随后他又说:“委员长阁下,对于贵国的处境我个人深表同情,我非常钦佩贵国军民表现出地勇气和决心,法肯豪森将军曾经说过。中国士兵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之一,上海的战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和我国人民将记住在我们困难时刻帮助过我们的人。”蒋介石的声音很平静,他心中却有些失望,陶德曼的态度显然说明德国对调停并不是很热心,至少现在不是很热心。

“吱”敞篷轿车带着长长的刹车声在作战室门前停下,看到高志航从车内出来。几个窗前地飞行员又掉头回到床铺上,他们今天在天上厮杀一天,已经非常疲惫,没有心情再去关心其他事,有作战任务,高司令自然会叫他们的,果然很快几个中队长就被叫走了。

“周司令命令,明天袭击日军在马鞍岛的空军基地,你们来看,我的计划是这样。”高志航一句话说完任务后就把众人招到航空地图前:“分三路。李桂丹你带第一中队负责yin*日机。不过日机肯定不会全部来攻击你,他们还有部分会留在天上。我率领第二路继续诱敌,这次日机肯定会被我们全部带走,这时轰炸机中队就可以直扑马鞍岛,日军的空军基地在这。”

高志航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为了查明这个位置,海军牺牲了七名士兵。李桂丹嚼着口香糖,从椅子上跳起来。

“那么麻烦做什么,我带一个中队,保证把他们的警备机群搅乱,然后司令带机群直接突击他们的机场,乐以琴率队掩护。”一个多月下来李桂丹地下巴更尖了,眼睛显得更大。日本飞机多飞行员多,总数六百多架飞机集中在淞沪上空,轮番攻击,每天都有大约百余架在淞沪上空巡行。

“少废话,刚打几个胜仗就撩蹶子了。小日本的飞机并不比我们差,新出现的A5M完全可以和P40较量,我们完全是占了雷达的便宜,不过日本人恐怕已经注意到雷达了,昨天有两个雷达站遭到袭击,一个被炸毁,另一个也严重受损,暂时不能使用,这是一个信号,以前我们依赖地面雷达指引,总能先发制人,以后恐怕就比较难了。”高志航脸色一沉,李桂丹作战勇猛,飞行技术十分过硬,不过就是喜欢惹事,属于三天不打就要上房揭瓦的那种。

“薛慕华,你的中队掩护轰炸机中队。”高志航最后说。

不过薛慕华却有些意外,以往都是乐以琴指挥BF109中队实施突击或者掩护,怎么今天让他来担任这个指挥了。

“乐以琴另外有任务。”高志航接着就解释了为何要用他:“乐以琴,你带人去昆明,美国人卖给我们地一百八十架P40的第一批五十架已经到缅甸了,很快就要运到昆明,你带人十个人去,重庆方面已经调了四十人去昆明,你接受飞机后先不忙飞回来,先在昆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训练,这一个月你要把他们练出来。”

不但乐以琴大为兴奋,连同其他人也一样兴奋,打了这么久这是第一次有飞机补充,他们也没问飞机是怎么来,实际上这是美国买雷达付出的价码,当初蒋介石开价五百架P40和一百架B17,美国当然不愿当冤大头。讨价还价之后,美国人给出一百八十架P40和三十架B17,蒋介石也没坚持,于是这批飞机就成了中国空军的第一批补充。

说笑着,李桂丹打个哈欠,高志航有些心疼,这些天战斗太激烈。有时候一天要飞两趟,飞行员疲劳。战损也就跟着上来了,他立刻宣布散会,全部回去休息。他自己也和衣倒在行军床上睡着了。

半夜十分,空袭警报响起,值班飞行员立刻驾机冲上云霄,在夜空中拦截日机。最近日机改变战术,采取夜间空袭。每当日机在夜间飞临机场上空时,地面潜伏地间谍立刻发射照明弹为日机指示方向,杭州榄侨机场和扬州机场就是这样被炸毁的。

这种夜间作战也是最近才开始的,日机遭受了重大损失,开战一个月,损失飞机近两百架,日本也承受不起,于是改变战术不再在白天空袭城市和机场。算是变相承认中国空军有一定的制空权。

不过这种战法也给中国造成不小的麻烦,飞行员更加疲劳,于是每个人都找办法克服疲劳,李桂丹推荐大家嚼口香糖,乐以琴说辣椒有用,困了就嚼几只辣椒。保证让你眼泪直流,一时间各种法子都从地下钻出来了,可高志航心中却十分担心,太疲劳了,因此每次飞行回来,他都要求每个人立刻休息放松。

也就在高志航沉睡时,外交部次长徐模向蒋介石报告英国大使许阁森同意搭乘他地车去上海,蒋介石默然地点点头。待徐模走后,宋美龄有些不满地说:“大令,这简直是谋杀。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这不是谋杀,是将计就计。”蒋介石淡淡地说:“况且。明天空军有次袭击,会牵制日机地力量,日机有没有胆量袭击日本人呢,我看不一定。况且谁知道呢?谁会泄漏呢?你我还是敬之健生?抑或王小山徐恩增?”

宋美龄无言以答,但蒋介石话虽如此,他心里还是暗地希望日军袭击许阁森,然后英国就与日本开战,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可是蒋介石失望了,四架日机轰炸了许阁森的车,许阁森本人深受重伤,可伦敦的张伯伦首相却接受了日本人的道歉,拿了几十万补助金就悄没声息了。

“…许阁森事件如此解决,正好说明英国人不想干预中日战争,它不但放弃了九国公约,也放弃了在国联的权力,和人类社会的基本正义……。

大英帝国衰落了,它再也没有当年地雄心壮志,没有当年劈波斩浪的豪情。想想数十年前,北平街头的一次误杀,引来八国联军,可现在呢?英帝国的统治者们却只能恐吓几句。

大英帝国衰落了,西方衰落了,人类社会的正义再次被践踏。英国人害怕战争,西方害怕战争,可战争不会回避他们。日本人已经看清他们虚弱的本质,中国之后是南洋,是印度支那,是缅甸,是泰国,新加坡……。

我再次提醒国人,不要对九国公约保有哪怕一丁点希望,西方不值得我们期待,能帮助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这个事件再次引起梅悠兰口诛笔伐,她肆意嘲讽英国人和西方世界,而租界的西方报纸居然无人敢应战。

中国新闻媒体开始推波助澜,大肆挖掘这个事件后面地意义,在梅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