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215章

民国投机者-第215章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好之后,蒋介石亲手封住信封。然后才交给陈倬:“你替我送封信给朱军长,南昌战事就拜托他了。”

陈倬结接过信,还没走,加仑却忽然说道:“蒋将军,诸位将军,请过来,我有一个新的构想。”

蒋介石、白崇禧等人有些意外。可加仑却很严肃:“诸位将军,现在有个机会。一个天大地机会,可以一举解决江西战争,彻底击溃孙传芳,夺回南昌。”

加仑见蒋介石等人没动,便拿起指挥棍,指着地图解释起来:“诸位请看,由于庄继华将军守住了牛行。这等于卡断了南浔线,敌人丧失了利用南浔线实施内线作战的优势,而且,邓如琢反攻南昌,抽空了赣南和樟树前沿的部队,部队聚集在南昌城内外,更由于牛行车站牵制了大批敌军,使他们无法放手与我们在樟树前线作战。再看我军。”

加仑用指挥棍指着地图上的几个巨大的红箭头:“第七军已经进入德昌。朱培德将军在樟树,南方呢?李济深将军指挥地十四军、第一军地三个师已经攻克赣州、瑞金、吉安,前锋抵达乐安,南城,按照原计划他们将从这里翻越武夷山,转向福建。可是,诸位,邓如琢地反攻,让南丰抚州一线几乎无兵把守,如果这支部队不去福建,而是转头向北…。”

加仑用指挥棍在地图上从南城划出一条线,经抚州、乐贤直到南昌:“再看看第七军,原计划,第七军与第六军配合,进攻九江。牵制南浔线上地卢香亭。可现在第六军南下南昌,第七军变成孤军。如果继续进攻九江,孙传芳很可能会在九江城下获得另一次胜利,所以七军必须改变计划不时进攻九江,而是南下德安,然后再攻永修;从第八军中抽调部分部队,东进,牵制武穴附近地敌人。命令第十军加入武昌围城,与第四军继续包围武昌。”

这是一个庞大的战略计划,如果这计划成功,孙传芳集结在南昌附近的主力部队将被合围,大半个江西,不,应该说整个东南将落入北伐军手中。

“顾问先生,这个计划的前提是一师必须守住牛行车站,是这样吗?”白崇禧首先提出疑问,加仑点点头:“他们这个战役的枢纽,他们不但要守住牛行车站,不但截断南浔线,而且还会吸引大量敌人,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

“可是顾问先生想过没有,要实现这个计划,一师必须在牛行车站守多久?”白崇禧再问,他心里已经迅速计算了,至少十天。

“十二天到十五天。”加仑回答。

这个时间让蒋介石吓了一跳,半个月,坚持半个月,一师还能剩下多少人,也许别的人蒋介石还能承受,可庄继华…。。,蒋介石舍不得。

“这太冒险了,包围他们地敌人是他们的几倍,而且还可以不断增兵,这个风险太大。”蒋介石摇头表示反对。

“我也认为太冒险了,他们只有两个团,周围数万敌军,一军的根本顶不住。不过七军的处境不妙,应该让他们迅速南下。”白崇禧低头看看地图,他最关心的是七军,广西子弟兵是他的命根子。从地图上可以看出,面对已经进入德昌的七军,孙传芳收缩正面,却在扩展两翼,有对七军形成包围之势。

白崇禧没注意到,他说这话时的口气很是不屑,蒋介石地火腾地顶上脑门,可他却无法说什么,七军血战几场,全部获胜,而一军呢,根本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顾问先生,计划是不错,可是考虑一师目前的情况,以三千之众抵数万敌军,牛行车站又并非坚城,让他们守上半个月,太困难了。”蒋介石压住火,冷静的对加仑说。

要换往常的话,加仑已经妥协了,可今天他却不知犯了哪门子邪,他依然在坚持他的构想:“蒋将军,白将军,诸位将军,我们不能只单纯地看数字对比,不错敌人是很多,可是他们不可能全部调去进攻牛行车站,牛行车站的地形决定了围困他们的敌人顶多一万多人,多了就是浪费,以一军的战斗力连万余敌军的进攻都顶不住吗?”

“我看很困难,换七军或者四军还差不多。”白崇禧脱口而出,蒋介石脸色微微一红,心中的火腾腾直冒,尽管猜到白崇禧有激将的成分,可他此刻最不愿的就是别人说一军的战斗力差,他恼怒的看了白崇禧一眼:“我看不一定,顾问地计划不错,我们还是问问庄文革吧,看看能不能守十二天。”

庄继华接到蒋介石地电报之时正在看望伤员,他一时摸不清头脑,急忙把薛岳从庙里叫下来一块商议。

“看来总司令可能在策划什么新计划,这个计划需要我们在这里守上十二天甚至更多。”就在薛岳下山的这段时间,庄继华猜出了蒋介石地意图,所以在薛岳看完之后,他才慢慢的说出自己的猜测。薛岳与熊绶云交换个眼色后才说:“他们究竟想什么呢?靠我们这点人守上十几天,在这个鬼地方!”

庄继华苦笑一下:“不是时我们想不想守,而是我们能不能出去,外面没有接应,我们是出不去的。”

一听这话,本想反对的熊绶云也不说话了,空气变得凝重起来,三千人的生死掌握在他他手中,一个小小的牛行车站能挡住上万敌军的进攻吗?一天的战斗就损失了百余人,而且这还仅仅只是一个方向的战斗。现在庄继华才感到为将的艰难,这个决定不但关系到他自己,也关系到数千将士的生命。

车站内只有几间房隐隐约约透出灯光,夜风中隐约传来士兵们低沉的歌声。

求月票。。。。。。。。。。。。。。。。。。。。。

求月票。。。。。。。。。。。。。。。。。。。。。

第四章 大革命风云 第四十四节 牛行车站(五)

第四章 大革命风云 第四十四节 牛行车站(五)

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也是一个风险巨大的决定,退一万步说,答应下来,可其中的变数太大,不可确定因素太多,一旦出现偏差,不光这里三千多人要完蛋,连带参加会战的其余部队,不知要死多少人。

就在他们犹豫之时,蒋介石的电报又到了,这次不再是让他们考虑了,而是直接命令坚守十二天。蒋介石的话很客气鼓励他们发扬党军传统,不怕牺牲;同时提醒他们,他们是整个会战的枢纽,对整个会战至关重要,他们必须发挥十二分的能力确保此次会战成功。

短短几个小时蒋介石的态度骤然改变,前一封电报还有征询意见的意思,后一封电报却完全不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庄继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直觉告诉他蒋介石那里肯定出现了新的情况。

的确,不过不是蒋介石的司令部出现新情况,而是广州出现新情况,中共将蒋介石立为新右派代表后,就开始想法削弱蒋介石的势力,限制蒋介石力量的发展,如果这个行动在北伐之初还不那么急迫的话,那么现在北伐战争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作为总司令的蒋介石在普通百姓中的声望也越发高涨,因此限制蒋介石的呼声也就越发急迫。

北伐前线的战事丝毫瞒不过广州的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武昌城下,蒋介石指挥的攻城失败,刘峙谎报军情。这两件事给蒋介石地威望造成一定影响,广州的部分中央委员借机提出迎汪复职,这个主张一提出来就受到中共和国民党左派的欢迎,张静江有些控制不住,便悄悄电告蒋介石,当陈立夫把电报交给蒋介石后,蒋介石脑中迅速盘算。只有胜利,一个特别大的胜利。才能重新将他的威望推向高峰,才能堵住迎汪复职的风潮。于是蒋介石改弦更张,转而支持加仑的方案,并立刻电告庄继华坚守牛行车站十二天。

“这下好了,我们不用在费脑筋了。”蒋介石替庄继华作了决定,庄继华也就没得选择:“命令连以上干部到团部开会。”

“文革,我们真要在这里坚守?”薛岳迟疑中带着希望。熊绶云却没有问。而是转身就去传达命令,他接到命令就知道庄继华肯定要执行,不会有其他决定。

“命令就是命令,不管是否正确,都必须执行;薛团长,军队不是地方,可以商量,可以民主。军队地命令是强制性的;”庄继华斩钉截铁地说,随后见薛岳眼中还有些不服,便有说道:“比如说你吧,命令冲锋,士兵却说,敌人的机枪还在叫。冲上去会死的,要求你先把机枪打掉,这能行吗?”

薛岳苦苦一笑:“**,看来这百多斤要交代在这里了。传令兵!”言中毫无信心,庄继华摇摇头:“薛岳团长,你要是以这种心态指挥战斗,那你肯定活不到战役结束,你要考虑怎么样既能完成任务,又能活下去。”

等传令兵走后,房间里暂时陷入沉静。熊绶云也回来了。他犹豫很久才开口问:“文革,你认为我们真能守上十二天?”

“我不知道。我只是尽全力完成任务,至于能不能完成十二天的任务,得看大家,首先是你们两位。”没有下级军官在场的情况下,庄继华一般都是实话实说。

“要想守住,我们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薛岳说:“粮食和弹药,我们的弹药只够三天地,粮食除了每个士兵身上的,没有其他的了。”

北伐前的规定,每个士兵随身携带三天口粮三个基数的弹药,这点东西肯定不够十二天战斗用的。

“粮食和弹药都还有些,攻克牛行车站时,我们在车站仓库发现一些大米,百多斤装的麻袋有一百多包,大约有万多斤,弹药除了缴获的两个团地弹药外,仓库里也有一些弹药,不过不多,主要的还是我们自己缴获的。”熊绶云补充道。

“哦,还有粮食。”庄继华有些意外,薛岳说到粮食和弹药的时候,他对弹药还不算担心,毕竟有两个多团的弹药被他留下了,真正担心的是粮食,没想到熊绶云居然给了他一个惊喜。

“早就封存了,刚开始要向你报告地,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而你平常从不管这些事,忙来忙去就给忘记了,要不是薛团长说起,我先还想不起来。”熊绶云有些愁寥的说。

庄继华这才想起,平时清点缴获什么的都是熊绶云在管,他只签字。

“待会你去清查一下,到底有多少,这一定要算清楚。”

一万多斤,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是三千人也只能吃几天,粮食还是不够,可一时之间又上那去找粮食呢。

这是谁也没办法解决的问题。

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留在那,时间到了总有办法的。

“诸位还记得,军校大门上的那副对联吗?”会议一开始,庄继华就问了个战场以外的问题。

“报告副师长,记得!”立刻有人站起来回答道。

庄继华点点头然后问那些没有开口的人:“你们呢?”

“记得!”这次回答整齐而有力:“升官发财请走旁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对,升官发财,贪生怕死,不要进黄埔,黄埔的同学都要有为**去死地准备,”庄继华神色严肃地看看参加会议的人,这些都是黄埔军校毕业地学生,一期、二期、三期。

“今天,就在刚才,我接到总司令,也就是我们的校长的命令,他命令我们在这里坚守十二天。”

庄继华说完之后,注意的看看下面,从他们的神情上可以看出意外,但却没有人交头接耳,或许现在开会就已经让他们意识到情况发生了重大变故。

“总司令不再接应我们突围,而是让我们坚守牛行车站,说明总司令在策划一个大会战,在这个会战中,我们的位置至关重要,将决定整个战局的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