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159章

民国投机者-第159章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治中收敛笑容神色严肃的说:“王东城才略不足,品行不定,无法担负重任,即便校长要辞掉卫戍司令的职务,也不能交给王东城。”

蒋介石神色不动眼光在张治中脸上略一流转:“晤,王东城才干还是有的,你是他的参谋长,不要随便评价长官。”

张治中这才想起自己还兼任着二师参谋长的职务,没想到这下作了小人,他不由苦笑道:“校长这要怎么看了,如果单单是二师参谋长地话,我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我现在是以黄埔军校学兵团团长的身份在讲话。”

蒋介石展颜一笑:“我以为文白是老实敦厚之人,原来也有机变权通的一面。”说完呵呵大笑。

张治中苦笑着说:“环境所逼,迫于无奈,谈不上机变权通。”

众人相视大笑,这时季嘉山放下望远镜叽里呱啦说了通俄语,蒋介石等人转身看着,翻译告诉蒋介石,蒋介石是说这时一场精彩的山地攻防演习,军校学生很勇敢,比得上苏联军人了,只是他们的战术能力还有所欠缺。翻译说道最后神色略微有些变化,蒋介石知道这是翻译给他留颜面,这点其实他刚才就看出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这是黄埔军校的办学特点,是孙中山定下的,而且就目前的师资力量来说,黄埔军校地教育只是陆军小学顶多算中学教育,而且学生要在一年中完成别人三年的学习任务,换谁也无法十全十美。

“您说得对,”蒋介石点头称是:“他们只是完成了陆军小学的课程,只是现在**需要大量干部,不能完全按部就班的培养,以后只能让他们自己在战争中学习了,其实他们的学习够长了,一期同学才六个月。”

蒋介石的言下之意是,一期学生只学习了六个月,照样完成东征平叛,统一广东,三期学生学了一年,完全可以满足北伐地需要。

季嘉山却没听懂,他摇头说:“这样的学生组成地军队很难战胜实力强大的北方军。”

蒋介石心中咯噔一下,这季嘉山怎么能这样讲话。他看看左右,张治中略有所思的盯着季嘉山,严重却神情有些激动,王柏龄大咧咧的看着对面山头上的演习,好像没有听见。

“季顾问,一期学生只学习了六个月,一军的战斗力有目共睹。”

季嘉山摇头说:“不。不,蒋将军。不是我轻视贵校,陈炯明与您的军队比起来只是这个,”他说着竖起小指头:“不过您地军队与北方军队比起来,您就成了这个。”

严重大怒,他怒哼一声,转身离开,蒋介石地脸上火辣辣地。他强压心头的怒火,冷冷地说:“季顾问,黄埔党军是目前中国最新式的军队,军官士兵都有很高的政治觉悟,都有牺牲的勇气,因此我们能打败一切敌人。”

“不,将军,您的军队虽然很勇敢。但勇敢不能代表一切,勇敢能取得一场战斗地胜利,却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季嘉山依然固执的坚持。

“政治工作不是贵国建军的经验吗?”蒋介石心中大奇,他言下之意是这个经验是你们传给我们的,怎么你居然否认。

“军队政治工作是保证军队忠诚,提高士兵的战斗意志。不过对于高级军官来说,不能把它作为衡量战争胜负的因素。”季嘉山向蒋介石解释道。

这话让蒋介石难以接受,一直以来他都把政治工作引入军队视为得意之举,在苏俄访问期间,苏俄领导人也一再对他讲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怎么到了季嘉山这里就变味了。

“顾问先生,我在贵国访问时,贵国领导人托洛茨基就曾经把军队政治工作视为苏俄红军强大地力量源泉,黄埔军校也正是在鲍顾问和加伦将军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蒋介石冷冷的转变了称呼,不过不是中国人的季嘉山却根本不清楚其中的含义。

面对蒋介石地质问。季嘉山依然振振有词:“托洛茨基是政治领导人。他不是专业的军事将领。你可以问问罗加觉夫将军,他在策划战争计划时。肯定不会把政治工作作为一个条件考虑进去。”

强词夺理,蒋介石在冷笑一下,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他感到季嘉山如此诋毁黄埔军校肯定有其他目的:“可就算如此,与北方军队相比,我们的实力也不弱。广东目前有五个军,程潜将军正在组建第六军,过一段时间,广西李宗仁将军还可以组建一个军,这样到七月时,两广就可以动员十万大军出征。”

“你们大部分军队只能算是雇佣军,这样的军队的战斗力很弱,我来中国前曾与格克尔将军谈过,他说吴佩孚将军的军队纪律严明,士兵勇敢善战,是中国最强大的军队。”共产国际曾经把吴佩孚作为他们的第一选择,越飞来中国,第一个找地不是孙中山而是吴佩孚,只是在吴佩孚拒绝苏俄和镇压二七大罢工后,苏俄才把目标转到孙中山地国民党身上;因此苏俄有所有关于中国国内各走过来势力的情报资料。季嘉山在来中国前就曾经读过这些资料,他对资料中介绍吴佩孚地印象极深。

“格克尔将军?”蒋介石没有听说过,狐疑的问季嘉山。

“哦,他是我国参谋学院院长,以前在中国做过武官。”季嘉山感到自己失言了,连忙掩饰。不过在蒋介石的注视下他的神色略有些慌张。

尽管心存疑虑,蒋介石还是勉强接受了季嘉山关于格克尔的解释,他还是忍气说:“看来他的眼光不好,吴佩孚还是失败了。”

说这话时他却想起庄继华在云桥的论断,这个格克尔看来还不如庄继华,只是一个傻蛋。

“不,吴将军只是暂时挫折,现在他正率领着十四个省的军队讨伐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张作霖呢。”季嘉山替吴佩孚辩解道。

“那你真应该替他顾问一下。”蒋介石冷冷的说完,怒气冲冲的离开了,翻译没敢原话翻译,季嘉山的神态告诉大家,他没有在意。

尽管鲍罗廷还没走,但季嘉山已经开始继承了他在广州的地位。季嘉山由他自己地一套计划,在他看来蒋介石极力主张北伐的信心是建立党军的英勇善战上,如果能让蒋介石认识到北方军的强大,那么他就不会再提北伐了。

对面山头上防御者终于将进攻方赶下山头,可正在他们趁胜追击时,从他们的侧翼冲出一队士兵,正面立刻转退为攻。两路夹击下,防御方陷入混乱中。

蒋介石此刻再也无心观看演习了。他神情郁闷的站在那里呆望着对面,眼中空无一物,任由带着寒意的山风吹佛。

张治中悄悄靠近蒋介石低声说:“看来季嘉山不赞成北伐。”

蒋介石点点头又摇摇头,张治中不知道蒋介石是什么意思,有些诧异地抬头看着他。

蒋介石没有说话,他的心里却在反复想季嘉山说地话。

演习结束后,参加演习的三期学生拖着疲惫的身躯。带着泥土和灰尘,整齐的排列在演习场上,蒋介石看着眼前数百道坚强的目光,心中百感交集:“黄埔军校门前有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你们怕死吗?”

九百个喉咙齐声高呼:“为**而死,死得其所!”

“说得好!我们加入黄埔就是来为**去死的,我们个人的生命。今天死或是明天死,是不知道地,像第一、二、三各期学生,已死了不少,东江之役,沙基之役。杨刘之役,死了许多同学,我们要是不明白生命的意义,就是为奋斗而死,也要觉得冤枉。我相信已死的同学都明白我这话,并且都是很快活的,因为我们的生命不是片段的,而是继续的。”

蒋介石停顿片刻,怒火依然在燃烧,他想起惠州城下倒下的将士:“我们地**口号“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都是总理生前定下来的。北伐我们是一定要做。这是总理的遗志,也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军都是英雄好汉。能耐劳,能耐苦,不怕难,不怕死,打倒我们的敌人,达到我们最后的成功。”

………。

发泄一通后,蒋介石心情略微平复,这才放缓口气继续讲道:

“你们现在虽然毕业了,而实际程度还比不上陆军中学,不但学术科差得很远,就是政治思想,党员责任,也没有什么彻底了解。……教育目地最大的一点,就是要希望受教育者自己去研究,自己去管理,才有进步,不是硬要靠教育者来监督的,否则结果必定不好。……,大家不要以为改革政治或武装打仗的时候,才算是**,须知**的范围是很广的,饮食、起居、言行都在**范围之中。

………。,

我们**革了十几年,还不能成功,并非我们总理不如列宁,实在我们中国社会与环境太坏,有血性的人,亦变成惰性了,有志气的人,竟变成暮气了,只知自私自利,不能自立自强,简直变成了一个半死半活的人,被别人压迫欺侮,也不以为耻辱,毫无血性,毫无志气,这样**怎能成功。

……。。”

张治中、严重两人看着演讲的蒋介石心中充满忧虑,季嘉山态度地转变让他们也大为惊讶,之前蒋介石曾经告诉他们鲍罗廷是支持北伐地,张治中还参与了北伐计划的制定,可现在………。,怎么突然就变了。

但蒋介石没有放弃自己地计划,他在第二天向军事委员会提出辞去军长和卫戍司令的职务,并建议废除军长制,平时以师为单位进行训练,战时再临时任命。

汪精卫拿到蒋介石的辞职书感到其中有蹊跷,蒋介石辞军长还可以理解,可是为何要辞去卫戍司令呢?

“管那么多干什么?”就在汪精卫沉凝思索时,陈壁君在旁满不在乎的说:“你想让他留就留,想让他走便走;大不了让王东城干。”

“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蒋介石曾经提出过废除军长,只是朱益之(即朱培德)、李任潮(即李济深)他们不答应,这次他想带个头也是有可能的,只是为何要辞去卫戍司令呢?”汪精卫不明白的是这个。

“他书里怎么说的?”陈壁君翻弄着会议通报边问。

“他说他想专心办学。”汪精卫摇头,显然他认为这个理由有些牵强。

“你说能把王东城(即王懋功)推上中央委员吗?”陈壁君突然问,汪精卫思维一时没跟上。陈壁君见他愣愣的看着,轻声一笑:“我是说,如果让王东城当上中央委员,是不是就够资格接替卫戍司令了。”

汪精卫这才明白陈壁君的用意,他略微想想说:“这要问蒋介石了,王东城毕竟是他的部下,他同意,我们就推他上去。”

“干嘛非要他同意,你才是国民党主席。”汪精卫的软弱让陈壁君大为不满。

“我的夫人,凡事不能太急,文火煲汤,这事得慢慢来;何况蒋介石现在对我的支持很大。”汪精卫言下之意是现在没有必要换人。

陈壁君叹口气说:“你呀,真要喝汤时,别汤却没了,至少王东城要听话些。”

汪精卫略微一怔,想想后说:“明天开会时我问问他,看他是怎么想的。”

可是第二天汪精卫没有在会场见到蒋介石,原来蒋介石以脚有病为由请假了。脚有病,汪精卫莫名其妙,可眼看过两天就要选中央委员了,汪精卫等不起,下午他就匆匆赶到蒋介石的别墅探病。

“足病?”蒋介石患病没有出席二大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一直关注蒋介石的伍朝枢在得到消息后皱眉想了很久突然哈哈大笑,济远、李彦国却不解的看着他,不知这有何可笑的。

“二位,有门了,他们之间开始内斗了。”伍朝枢收敛笑容后严肃的说。

“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