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148章

民国投机者-第148章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心向**,中央总不能不管吧。”黄绍弘语气有些幽怨。

“怎么会?宋部长说广西每年收入不到300万大洋,军费每月就要20多万大洋,广东财政本不宽裕,若加上广西,财政赤字太大。”庄继华现学现卖,把宋子文的话原封不动的转给黄绍竑。

“这是宋部长说的?”黄绍竑问。

庄继华点点头说:“我对财政不大懂。”

黄绍竑沉默会然后才说:“自清朝以来广西财政就不足,一向是从湖南、广东拨款补充,现在湖南是指望不上了,我们只有看中央了。”

“中央肯定要管,不过怎么个管法还需要大家坐下来谈谈。”庄继华不动声色轻轻抛出个诱饵。

“中央打算怎么管?”黄绍竑精神略微振作。

“多种管法?就要看你们怎么选了,”鱼儿上钩,庄继华继续抛诱饵:“第一种,保持广西半独立地状况,除了政治上由中央管以外,其他广西自理;”

黄绍竑顿时感到失望,若要采取这种方法,就是保持现状不变,与他们的希望不同。

“第二种是全管,政权、财政、党务、军事全部管起来,地方官员、党务均由中央委派,军队也一样。”

黄绍竑有些犹豫,这种方法等于彻底吞并广西,他们辛苦血战数年才打下来的天下转眼就成别人的,心里也有些不愿。

“第三种只管财政和党务,每年固定给广西几十万财政补贴,党务由中央委派。”

这一种也不是很理想,广西财政缺额是几百万,几十万是远远不够的。

“不知季宽兄选那种?”庄继华心里暗笑,这道选择题你只要选了,你的底就出来了。

黄绍竑心里盘算,怎么都不够理想,良久才缓缓问道:“文革认为我们该选那种呢?”

庄继华嘿嘿一笑:“广西可不是我打下来的,怎么选轮不到我说话。”

“补贴几十万太少了,至少需要两百万。”黄绍竑犹豫再三。终于忍不住作出了选择。

庄继华心里明白了,他们打的主意是要钱,却不交其他权利,最多把党务交出来。明白对方地目的后,他在心里冷笑,这算盘打得也太精。

“具体多少就需要你和宋部长谈了。”既然探到底,庄继华顺势就要关门。

他想收兵黄绍竑却不愿意。

“文革。你们一个军每月多少军费?”

“士兵十块到十二块,军官嘛白长官应该清楚。”其实黄绍竑也清楚。他和白崇禧与李济深交情非浅,粤军待遇虽然不如党军,差距却不大,最大的差别在于党军军饷稳定,粤军不够稳定。

黄绍竑知道庄继华报的是党军军饷,他在心里盘算下,广西现有军队六万多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每月军饷就要七十多万,财政厅长恐怕谁也干不下来。

“不知广西有多少士兵?”庄继华见黄绍竑在思考,不知他在想什么,便随口一问。

“六万多。”黄绍竑随口就答,话一出口才醒悟过来,抬头看看庄继华,却见后者略微思索即面露同情。

“那每月就要七十多万军饷。一年光军饷就要八百多万,是够让你为难的了。”

黄绍竑心知自己不慎露了底,也就不再遮掩:“是呀,财政厅长现在是我兼着,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人肯干,也没人敢干。”

“六万军队。太多,为什么不裁点兵呢?”庄继华问:“这么多军队中央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我们也在裁,德公在南宁整军就是裁兵,可是我们也不敢裁太多,毕竟现在还在打仗,国家还没统一。”黄绍竑显得很是为难。

“兵,贵精不贵多;更何况裁兵并非简单的裁减军队数量,必须要有一些相关措施确保军队不会因为战争消耗降低战斗力。”庄继华说道。

“哦,文革,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黄绍竑随意地问。连白崇禧也没找到好主意。这个年青人能有什么高招。

“不知季宽兄听说过后备役没有?”庄继华想想决定还是卖点东西给他。

“当然知道,”黄绍竑不以为然地说。后备役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可后备役需要在统一的国家实行,还有后备役还必须有完善地政府行政体系,才能发挥功效,现在就要在广西实行,恐怕很难。”

“那就一起作。”庄继华不紧不慢的说。

“一起做?”黄绍竑瞪大眼睛,不解的问:“怎么作?”

“把裁军和政权建设一起作了,不就完了。”庄继华很平静的说。

黄绍竑越发迷惑了,裁军和政权建设一起作了,裁军和政权建设有什么关系?要说有关系的话,那就是节约军费。

他再问,庄继华却不说了,反拿话岔开,已经点过了,能不能醒就看他们自己了。

送宋子文一行回到旅舍后,黄绍竑和白崇禧却没有回家而是打马出城来到离城十多里的一座欧式别墅,别墅里有不少士兵站岗,两人进到客厅,客厅里有一人正坐在沙发看报,见两人进来,放下报纸站起来,却见他身材矮小却很结实,肤色黝黑,双目有神,嘴唇略有些厚,一身军装配中将军衔,端的威风凛凛。

“德公。”白崇禧老远就伸出手,李宗仁笑容满面地上前紧紧握住白崇禧地手,随后又使劲握握黄绍竑的手。

“我以为你还有两天才到,没想到这么快。”黄绍竑笑着上下打量李宗仁。

李宗仁呵呵笑道:“钦察大臣到了,我岂敢让钦差久候。”

黄绍竑略微苦笑一下,原本有些高兴地白崇禧也收敛笑容,默默无语的坐下。

“怎么?不顺利?”李宗仁平静的问。

“嗯。”白崇禧重重的吐口粗气:“看他们的意思还是打算让我们保持现在这种状况。”

“健生,宋子文是个老狐狸,他没说真话。”黄绍竑也坐下了,李宗仁地卫士随即为两人端来茶,然后悄没声的离开了。

“哦,季宽有新发现?”白崇禧讶然的问道,他没想到黄绍竑居然从庄继华那里搞到了东西。对庄继华,白崇禧虽然礼貌,却也没怎么看得上,东江打得正紧,庄继华作为黄埔学生却跑到广西来了,说明这人打仗不怎么的,蒋介石看不上他,连东征这么重要的战斗都没让他参加。因此他对黄绍竑留心庄继华有些不理解。

“健生,你小看了这个庄继华,我今天就上他的当,把咱们地底给漏了。”黄绍竑苦笑着说。

听说黄绍竑上当了,李宗仁和白崇禧没有生气却感到惊奇,三人中黄绍竑与三教九流的人物打交道最多,桂系三巨头,李宗仁把总,白崇禧负责军事,黄绍竑管民政和外交,几年下来没见他吃什么亏,今天居然栽在一个年轻人手中。

“哦!那我可要听听,你是怎么栽的。”李宗仁声音洪亮,大笑着问黄绍竑。

黄绍竑也没隐瞒就把在戏院里的谈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两人,李宗仁和白崇禧有些不解。

“不就是六万兵嘛,没什么。”白崇禧想了想感到没什么了不起。李宗仁却不这样看:“健生,季宽没说错,这小子是个小狐狸,把老狐狸给骗了。”

说完之后又高兴的笑起来:“不过也没什么,能看到季宽上当我还是很高兴的。”

“德公,怎么其中还有玄机?”白崇禧不解的问。

“那三个选择,只要季宽选了,他就上当了。”李宗仁嘿嘿笑道,奋战多年,一举平定广西,李宗仁真是意得志满之时,没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

求月票。。。。月票。。。越多越好。。。。。。。。。。。。。

把你们的月票放下吧。。。。。。。。。。。。。。。。。。。。

第四章 大革命风云 第二十三节 合并(一)

第四章 大革命风云 第二十三节 合并(一)

在李宗仁看来这些的确是小事,属于技巧方面的问题,广西的兵权在他们手上,广西的政局怎么变也在他们的控制之中;只是他们三人都是国民党员,黄绍竑白崇禧更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在他在十万大山中徘徊时,黄绍竑就去了广州与大本营建立了联系,只是当时大本营实力极弱,外有陈炯明、邓本殷虎视眈眈,内有刘杨窥视于旁,实在无力管广西;可是情况稍好,就对广西提供了帮助,在平定陆荣庭沈鸿英,抗击唐继尧的战争中,大本营和后来的国民政府不但出兵还出钱,因此与广东统一是当然的选择。

当李宗仁说道上当时,白崇禧一愣,随即明白,然后哈哈大笑,黄绍竑先是尴尬后也放声大笑。

笑声少歇之后,黄绍竑才又说道:“我看他们的目的是想让我们整军,淘汰部分部队,然后在现状和全面统一之间作出选择。”

“全面统一?怎么全面法?”白崇禧问。

“政权、财政、党务、军权,全面接管。”黄绍竑扳着手指头一个一个数给白崇禧听。

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沉默了,毕竟广西的地盘是他们流血拼命打下来的,就这样送给中央,心里也有些别扭。

“这也是庄继华说的?”良久李宗仁才问。

“我猜的,我的底也不好拿,三个选择中必然有他们真正想要的。”黄绍竑又有些得意。

李宗仁想想后点点头算是接受黄绍竑地判断。

“他们为什么要派这个庄继华来?庄继华是干什么的?”李宗仁突然抛出这么个问题。

李宗仁的问题看似简单其中大有深意。按道理宋子文和陈公博来就行了,为什么要排庄继华来?让他来谈整军,军事委员会那么多高级将领,怎么轮得到一个小小的上校,既然不是,那么他承担了什么使命?

“我们对这个人了解太少了。”白崇禧语带遗憾:“看来这个庄继华不简单,还是季宽眼睛毒。”

“嗯。是的,这个人不简单。”黄绍竑又想起庄继华说的裁军和政权建设一起作,便把这个建议告诉了李宗仁和白崇禧。

“怎么一起作?”白崇禧擅长军事指挥,对政务不精通,统一广西后他也曾花了些时间研究后备役,发现要想真正发挥后备役的威力,必须有大量配套地行政机构,因此在目前广西很难实现。因此便遗憾的放弃了。

统一之后军队数量太多也是他们地共识,因此李宗仁才在南宁整军,而那些裁下来的士兵的出路也令人头痛,他们现在只发遣散费,轰走了事,这些人回去之后,要么沦落为匪,要么成为地痞。真正重新务农的很少。现在听说有办法,连李宗仁也忍不住想听听。

黄绍竑双手一摊:“他说到这里就不肯再说了,我怎么问他都不说。”

白崇禧不仅有些气恼:“这算什么,这不等于什么都没说,我看季宽又上当了,他也是故弄玄虚。”

“我看不是。我看他是有办法的,只是不想说。”李宗仁摇摇头不认同白崇禧的判断,只是对庄继华的身份更感兴趣了。

“为什么?”白崇禧不解地问。

“不知道,不过没什么,到时候我再与他谈一谈就明白了。”李宗仁平静的望着窗外的夜空,他此刻才深刻体会到打天下易坐天下难的道理。

旅舍中宋子文、陈公博和庄继华也在闲谈,三人虽然都有美国经历,可喜好却不一样,宋子文喜好咖啡,陈公博喜好喝茶。庄继华喜欢可乐。可惜现在可乐还只有上海那样的地方才有,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熟悉。梧州这个小城自然是没有的,他也就随意要了杯咖啡端在手里搅动。

咖啡的味道有些涩,并不纯正,没有山度士的滑润又没有南山咖啡地风情,不知道是哪里的,庄继华喝了两口后就放下了,只是把玩。

宋子文显然看出庄继华的感受,便笑道:“这咖啡是地道的古巴水晶咖啡,只是烘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