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投机者 >

第1194章

民国投机者-第1194章

小说: 民国投机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令五十六师团,派出至少一个联队进入周口店、百花山一线,构筑防御工事,派出侦查队查明周边情况。”冈村宁次沉默了会,下达了第一个调整命令。

大城和立高之助一愣,在刚才的战况汇报中,冈村没有流露出丝毫要调整部署的意思,可一转头便下达了这样的命令。立高之助微微皱眉:“司令官,是不是太早了?”

五十六师团在缅北会战中被全歼,重建后,在密支那会战,在东线击败六十六军,部队重新建立信心,师团长松山佑三受到天皇的嘉奖,这次被调到北平后,冈村宁次很看重这支部队,将这支部队列为防御北平的主力师团。

“是的,司令官,现在就调整部署是不是太仓促了?”大城显然也不赞成,他委婉的劝道:“这一线已经有116师团两个联队,地形对我们很有利,只要保持警惕便行,用不着现在便增兵。”

冈村却坚决摇头:“支那将军最擅长的便是侧翼作战,两个联队是挡不住四十九集团军的,别忘了,这个集团军从南京到现在,还从未被击败过,我不相信两个联队可以挡住他们的攻击,执行吧。”

冈村的态度非常坚决,大城和立高之助没有再劝谏,大城立刻起草命令,立高之助指挥参谋将最新的态势标注到沙盘上。

沙盘上,代表中国军队的蓝色小旗子和代表日本军队的太阳旗,泾渭分明,蓝色小旗只是微微侵入太阳旗的范围。

冬季难得的好天气,太阳从厚厚的云层后跳出来,挂在高空,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要换以往,庄继华一定要在外面晒晒被厚厚的棉衣裹得快长毛的身体,可惜的是,战争让这个愿望成为奢想。

与冈村宁次相同,庄继华也在作战室安上三张行军床,他一张,徐祖贻一张,剩下那个归白崇禧或何畏。对阵两边的主帅都清楚,这是一场决战,相对而言,冈村宁次压力更大,他不能败,甚至不能平手。

天空中轰鸣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十几架飞机从司令部上空掠过,向东北方飞去。地面上,几十个孩子欢呼着追出几里。司令部周围依旧忙碌,来来往往的支前队,后勤车队,满载着各种物资向前方飞驰。

“告诉宋希濂,不要迟疑,坚决分割包围固安廊坊,加强火力。”

进攻不是很顺利,日军充分总结了聊城防御战的经验,构筑了数道反坦克战壕,充分运用八十八mm高射炮,三十六集团军和独立第二坦克师的攻击受挫。

“五十五军突破日军防线,占领小王庄,正向赵连庄和胡连庄进攻。”

何畏说着在地图上画出两道线,这两道线形成一个巨大的箭头,直插独流河南岸。这个方向到目前是庄继华唯一满意的。白崇禧也对目前的进展有些不满,说成全线受挫也不为过。

“文革,是不是将新六军和七十四军调上去?”

新六军预定增援中线宋希濂,七十四军预定增援西线杜聿明。庄继华闻言微微皱眉,宋希濂和杜聿明自己留的预备队还没用,这么快便增援,小诸葛过于紧张了。

难怪,两百多万人的决战,不但庄继华是第一次,白崇禧也是第一次,没有人有经验。这些天,整个司令部都笼罩在巨大的压力下,包括庄继华自己,只是他自己没察觉罢了。

“暂时还不用,电告宋希濂和杜聿明、汤恩伯,六年抗战,十年建设,千万人牺牲,就在今天,我希望他们能打出国威军威,国民党员,三青团员,要做到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军官要成为士兵的表率对任何怯战退缩行为要坚决执行**军人连坐法”

庄继华的语气极其严厉,徐祖贻和白崇禧都没有开口劝解,这场关键决战,只能胜不能败,军法必须严格

“司令,邱清泉将军来电,要求出击”何畏向庄继华报告,庄继华不耐烦的斥责道:“告诉他,为将者,首在沉稳,不是冲动浪战老实呆着”

徐祖贻将何畏拉到一旁,起草了一份语气比较和缓的电报,告诉邱清泉,他现在的任务是等待。电报交给庄继华签字时,庄继华添了,首在沉稳,老实呆着,八个大字。

“电告高志航,空军加强轰炸”

“文革,不要着急,战斗才刚刚开始。”徐祖贻一直比较沉稳:“宋萌国和杜光亭久经战阵,经验丰富,要相信他们。”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一节 突破(二)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一节 突破(二)

“陈书农,你在干什么拖拖拉拉的怎么还没冲进去”

陈鼎勋刚拿起电话,就听到耳边传来一阵怒吼,他忍不住将电话稍稍远离自己的耳朵,待孙震怒吼过后,才解释道:“司令,我们正组织第六次冲锋,请司令放心,天黑前,一定撕开鬼子的防线”

“少废话,天黑前,你必须冲到曹务,清扫曹务外围。”孙震的嗓门还是很大,震得话筒嗡嗡直响:“要检讨战术,步炮协同,步坦合作,训练了那么久,为什么打不出来?”

“是是请司令放心”

放下电话,陈鼎勋便扑到地图上,攻击受挫,让他心里也同样窝火,几次进攻下来,日本人的防御也基本清楚了,日本的防线就如同聊城时一样,土工作业非常好,坚固的反坦克壕,移动的八十八毫米高射炮。

“军长,又退下来了”参谋长汤有光叫道,汤有光原是四十一军参谋长,庄继华整军的同时,孙震也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将四十一和四十五军部分旅团长进行了调换,汤有光便是那时调换过来的。

“X他**的老子就不信了,命令炮兵开炮”陈鼎勋抓起电话要通126师师部:“杨晒轩,你他**怎么搞的,平时牛B得不行,怎么现在拉稀摆带了我告诉你,你要不行,就给老子滚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陈鼎勋骂完将话筒丢下,象只困兽一样在作战室内快速走动,汤有光微微摇头,军指挥部设在距离战场五公里的西王家园子,从这里很难看到前沿阵地,只能通过下面的报告来了解情况。

“我去前面看看,这里归你指挥。”陈鼎勋站住脚步,抓起武装带便要出门,汤有光一把拉住他:“军座,先不忙,你来看。”

汤有光将陈鼎勋拉到地图前:“你看这,”汤有光点了点曹家务东南的大芦庄地区,这一段地势比较平坦,127师已经突破了一道防线,正在强攻第二道防线。

陈鼎勋布置的兵力是126和127师,125师为预备队,126师正面主攻,127师侧翼突击。当然这个正面和侧翼都是相对的,整个二十二集团军实际都在进行正面攻击。这次作战由于兵力的巨大优势,每个军的进攻正面都不宽,每个军都留下充足的预备队。

“鬼子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曹家务正面,我看,我们正好将计就计,加强127师,从侧翼突进去”

陈鼎勋望着地图思索会点头说:“好,就这样办。从125师调375旅加强到127师。告诉王瀓熙,一定要冲进去,打开缺口。”

陈鼎勋没能去前沿,126师师长杨晒轩却可以,他丢下电话便将师指挥部留给副师长黄鳌,自己直接跑到376旅的指挥部,进门便骂,376旅旅长孙邦安是从四十一军122师轮换过来的,这次作战是他首次指挥376旅作战。

“师长,我们正在组织进攻。”孙邦安急忙解释。杨晒轩一挥手打断他的解释:“我不听解释,我就在这,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告诉潘旦均,再拉稀,老子撤了他。”

杨晒轩抓起望远镜望向对面,对面的日军阵地被炮火掩盖,腾起的烟雾将整个阵地遮盖,完全看不清里面的情况。现在在火力方面完全颠倒过来,日军炮火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只坚持了四十分钟便放弃抵抗,剩下的便是中国炮兵的表演。

各种火炮,150榴弹炮,105榴弹炮,75山炮,120迫击炮,特别是火箭炮,它那整齐有韵律的声音,成为一线士兵最喜欢听的乐曲,此刻这些炮火正在日军阵地上谱写新乐章。

“命令炮兵团停止射击。”杨晒轩听了一会后下达第一道命令,集团军的炮兵火力得到增强,集团军和军属炮兵编制没变,师属炮兵营却扩编为团,增加了十二门75山炮,旅属炮兵增加了一个连。

孙邦安一愣,杨晒轩解释说:“小鬼子肯定研究过我们的战术,在炮击时撤到二线阵地,炮击一完又上来,这次老子给他来个轮流射击。命令部队在炮击结束时,不准出击,大声呐喊。”

炮击渐渐停下来,前沿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杨晒轩看看手表,五分钟时间,估计日军应该到了,下令炮兵开火。

炮弹呼啸而至,烟雾和火光再度将对面的阵地覆盖,随即师属炮兵和团属炮兵加入,炮弹密集的在日军阵地爆炸,根本听不清炸点,只看见一团团烟雾反复升起,偶尔有一两点火光冲破烟雾的阻挠,旋即被更大的烟雾淹没。

炮击持续了阵阵一个小时,炮声刚刚消失,一股灰色洪流在五百米外涌起,当最后一声爆炸消失,这股人流就已经杀进那股浓烟,枪声如暴豆般响起,手榴弹的爆炸随即响起。

北方的风很快将硝烟吹散,战场上的情况随即真实的展现在望远镜内。

日军阵地已经完全被摧毁,战壕被彻底砸烂。穿着灰色军装的中国士兵在废墟间搜索残敌,时不时从角落中冒出几个被炸晕的日军士兵,举着手榴弹冲向中国士兵。

每一声爆炸都代表着一次绝望的反击,升起一堆红色的烟雾,和破烂的碎肉。

天空中,六架战机盘旋俯冲,日军指挥官不断从纵深调集部队反攻,一群日军士兵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小心翼翼的从阵地的左侧摸上来,一架战机发现了他们的企图,迅速俯冲,机枪喷出一串串子弹,日军顿时人仰马翻,剩下的人一见行藏暴露,干脆高呼万岁,端着雪亮的刺刀冲向中国军队。

灰色人流中分出一股迎向日军,大部分主力依旧向日军纵深推进,两个士兵拖着轮式马克芯重机枪,一个士兵扛着弹药箱,紧跟在队伍后面。从废墟中喷出一道火舌,最前面的几个士兵一下栽倒,洪流顿时被阻挡住。

两道火舌从废墟中飞出,火力点顿时哑了,灰色洪流继续向前,两发炮弹在人流中爆炸,给人流中造成一个缺口,后面涌上来的人流很快将这个缺口填满,远处两个日本士兵架起掷弹筒向这边开炮,很快两枚炮弹在他们身边爆炸,掷弹筒顿时哑火。

沈格生喘着粗气,端着中正式步枪,紧跟在班长后面,手上全是汗。他川西人,是去年八月入伍的,在四川的新兵营接受了三个月训练,原以为是去四十九集团军,可最后却分到四十五军。

从入伍那天,他和同学们便兴奋异常,他们早就盼望上前线,虽然知道打仗很危险,早先入伍的学长便有收到阵亡通知书的,从抗战开始到现在,村里已经收到七八封阵亡通知书,可村里的年青人依旧愿意入伍,每次征兵时,村里的年青人都主动到镇上去报名。

去年征兵,他的年纪到了,他家还从未有人当兵,所以他很顺利的就进入了军营,可军营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浪漫,新兵营的教官很严厉,不,简直可以说不是人,走正步,挖战壕,十公里跑,一关接一关的过,稍有不对,便会受到怒骂,禁食,严重的还会被关禁闭。他们每个新兵都在心里咒骂。

原以为到了部队会好点,可部队里也一样,只是管得稍微松点,训练也更加严格,老兵们将新兵营的战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