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宋翔 >

第264章

宋翔-第264章

小说: 宋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亮心中也不禁心中凛然,他熟知史实,当然知道当年的新旧两党之争对大宋的危险有多大,因此也深深体会到虞允文的但忧,起身对虞允文一躬到地,道:“相公之言,陈亮受教了,当时时警惕于心。不负相公所望。”

虞允文微微一笑,挥了挥手道:“国事艰辛,恢复大计非一朝一夕可就,如今我大宋已剩这半壁江山,若是再不能上下一心,齐心协力,而一味内耗,又何以恢复中原呢?我们这一辈的人都以垂垂老矣,以后就看你们这些年轻人了。老夫纵然身死,也能够瞑目了。”

杨炎一震,道:“相公何此言。”

虞允文摆了摆手,笑道:“老夫以是古稀之年,纵然身死也不为夭拆,也不必忌讳这些这事情,只是大宋正值危难之时,外有金国虎视眈眈,内有摩尼教在南方作乱,稍道不慎,便有覆国之险。你们都是年轻才俊,也是大宋未来的栋梁之材,所以老夫今日才把你们请来一叙,希望你们日后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使大宋收恢失土,重新兴盛起来。”

第三百一十一章 再上征途(一)

回到家里,家人们都是吃过了晚饭,有事的各自忙碌,无事的也都各自回房休息去了。赵倩如正坐在房中看书,见杨炎回来,赵倩如放下手中的书卷,道:“炎郎,你回来了。”然后起身帮他脱去官服,换上家居的衣衫。她到是己经完全融入做杨炎妻子的角色。

杨炎有些谦意道:“今天没能回家陪你吃饭,是我不好。”

赵倩如微微一笑,道:“炎郎说的是什么话,做官的在外自然免不了来往应酬,而且虞相公找炎郎去自然是有事情,何况炎郎已经派人回来告诉我了,可见炎郎心中还是时时都在记得我的。我已经很高兴了,又怎么会怪炎郎呢?以后千万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

杨炎也不禁被妻子这么善解人意深深感动,轻轻在她脸颊上吻了一下,道:“我能娶到倩如这样的妻子,真是我三生有幸。”

赵倩如道:“虞相公找炎郎去做什么?难到又是广南的事情吗?”由卝纹卝人卝书卝屋卝整卝理

杨炎摇了摇头,把虞允文对他们说过的话对赵倩如重复了一遍,然后道:“我现在想起来,到有些不明白,虞相公为什么会说这些话,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赵倩如道:“这么一说我到是有些明白了,陈先生大概是清楚的。”

杨炎轻轻拥着赵倩如,坐到床边,把她搂在怀中,道:“你说说,你到底明白了什么?”

赵倩如道:“前朝王荆公和司马相公的事情你总该明白吧?”

杨炎点点头,王荆公是王安石,司马相公是司马光,两人匀是神宗皇帝时代的名臣,也都曾做过宰相,持掌朝政。不过一个是新党,一个是旧党,政见不同,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便将司马光左迁洛阳,编著《资治通鉴》,不使其参与朝政,而后来司马光当政时,将王安石所订的所有新法无论好坏一并废除,几乎势如水火。而偏偏两人私交甚好,一切都是以公对公,从来没有对对方私下作过任何攻击。而且相互之间十分推崇,真正是君子之交。

杨炎有些不解道:“虞相公到是提到过王相公,但没有提到过司马相公,不过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赵倩如微微笑道:“和你到是没多大的关系,但却与陈先生有关,我想陈先生也应该看出来了。你还记得朱熹吗?”

杨炎道:“当然记得。”

赵倩如道:“我知道你并不怎么待见朱熹,但你不能否认,朱熹是当今的理学大儒,而且学识渊广,在士大夫中也声名素著。”

杨炎点点头,他虽然对朱熹没有什么好印像,但不得不承认,朱熹在大宋的士大夫中有很高的声誉,而且朱熹并不是一个坏人,出任过几任地方官也颇为清正,主持过几次赈灾的事情,都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不过他到不知道朱熹和陈亮有什么关糸。

赵倩如笑道:“陈先生大概也知道你不待见朱熹,所以在你面见没有提过他。其实说起来很简单,他们的关糸与王荆公和司马相公相似,关点各异,一个主张‘天理人欲,不容并立,修德之实,在乎去人欲,存天理’而另一个却是主张‘利义双行,王霸并用’。简直就是南辕北辙,但两人的私交甚好,而且互相之间也十分推崇。”

杨炎道:“我明白了,虞相公是怕两人走到王荆公和司马相公那一步,才说的这些话。”

赵倩如点点头,轻轻叹道:“当年的新旧两党之争,实在是大宋的不幸,王荆公和司马相公在时还是能政见不同,以公论公,到好一些。自从两人作古以后,两党之争就完全沦为意气之争,相互压制,置朝廷大事于不顾,才使蔡京这些的奸妄有机可乘,国势也一厥不整。虞相公说这些话,一方面是不希望朱熹和陈先生之间再发生王荆公和司马相公那样的事,另一方面也是告戒你们,不要让主战主和再成了无谓的两党之争,现在的大宋也曾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杨炎有些不解,道:“当年的新旧两党之争,我也知道一些,但如今恢复中原乃是我大宋之人应尽之责,主战主和怎么也成了两党之争呢?”

赵倩如盯着杨炎,冷笑道:“当年新旧两党之争时,有多少人各谋其政,然而始终言新法可行者唯曾布一人,而始终言新法不可行者,也唯有司马相公一人。你是把恢复中原当作自己的责任,但其他人是否就真的这样想呢?言战者难道就一定是为了恢复大宋的失地吗,言和者难道就一定是苟安偷生之辈吗?有人整天吵着要朝廷出师北伐,去年北伐是官家惨淡经营经营数年,才能得以施行。结果怎么样你也是知道的。战者,国之大计,岂能儿戏,更不能是以邀虚名,或是谋求高官的借口。”

杨炎心中也不禁凛然,这两年他游历四方,经历的事情也多了,思想也成熟了许多,知道许多人虽然也一力主战,但其实不过是借此抬高身价罢了,如果真叫他们上战场,必然百般推托。

隆兴二年,金国曾派出使者到大宋要求割让唐,蔡、颖、泗、海五洲,恢复岁币。当时礼部员外郎赵传学平日一力主张北伐,收复中原,每每谈起,声泪具下,必作慷慨激昂之状,结果赵昚下旨,似以他为使,出使金国交涉,赵传学竟被吓得双腿发软,当堂跌倒,痛哭流涕说什么也不敢出使金国。赵昚无奈才改以范成大为使。这件事后来也一直流成笑柄,可见有些人虽然口口声声一力主战,但其实不过是为救各声或官位的借口罢了。

第三百一十二章 再上征途(二)

杨炎心中也不禁凛然,这两年他游历四方,经历的事情也多了,思想也成熟了许多,知道许多人虽然也一力主战,但其实不过是借此抬高身价罢了,如果真叫他们上战场,必然百般推托。

隆兴二年,金国曾派出使者到大宋要求割让唐,蔡、颖、泗、海五洲,恢复岁币。当时礼部员外郎赵传学平日一力主张北伐,收复中原,每每谈起,声泪具下,必作慷慨激昂之状,结果赵昚下旨,似以他为使,出使金国交涉,赵传学竟被吓得双腿发软,当堂跌倒,痛哭流涕说什么也不敢出使金国。赵昚无奈才改以范成大为使。这件事后来也一直流成笑柄,可见有些人虽然口口声声一力主战,但其实不过是为救各声或官位的借口罢了。

赵倩如又道:“就拿这次出兵救援大理来说,梁相公和洪枢密都是反对出兵的,但你能说他们说的一点道理也没有吗?”

杨炎点点头,他的明白,梁克家和洪适的但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对于目前的大宋来说,目前确实不是出兵援助大理的好时机。只是正好自己在广南平乱,人马粮草调配起来方便一些,而大理对于大宋酉南的稳定也太重要了,因此虞允文才力排众议,一力主张援助大理。忍不住笑道:“如果你是一个男子,我看应该比许多大臣都要强得多了。”

赵倩如微微一颤,她从小就聪颖过人,女红、刺绣一类女子该做的事情,她都不喜欢,偏偏喜欢读书。她父亲对她十分喜爱,也不加以阻拦,相反还教她读书识字,后来被赵昚接到临安之后,更是请了两位老先生数她做诗填词,写赋做文章。而且经常出入宫廷,耳听目染,竟对军国大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和赵月如情同姐妹,一来是两人一齐长大,二来也是因为两人能谈得来。只是赵月如偏好武功兵法,而她则更喜时政机要。

不过平时无事时,赵倩如心里也常常感叹自己偏生得女儿之身,不能出将拜相,一展胸中所学。只是这些念头她一直埋得较深,不被人知晓罢了。但今天听杨炎这么一说,心中也不禁有些戚然,道:“炎郎,你是不是觉得我也该像其他女子那样,在家里相夫教子,孝教公婆才是,如果是的,那么我明天就去见官家,把这个监军辞了。”

杨炎忙把她搂得紧了紧,道:“无论怎样只要你喜欢就好。无论你做什么,我也是喜欢的。不过你真想在家里相夫教子,那么咱们是不是该快些努力才行。”

赵倩如大窘,娇嗔道:“你说什么呀。”。电子书下载

杨炎见她脸染红霞,不可方物,那里还忍得住,一手搂着她,一手探到了她衣内,肆意抚摸着嫩滑的香肌。赵倩如全身酥软,蜷入他怀里,两人正是新婚,这时更是分外痴缠,赵倩如也禁不住主动奉上香唇,热吻在一起。

杨炎哈哈一笑,搂着她躺倒床榻上,给她宽衣解带,赵倩如伏在榻上,欲拒还迎。在杨炎的一番施为下,赵倩如那初为人妇之后,如象牙般光致娇嫩,丰满玲珑的动人身体彻底暴露出来。登时满室春光,说不出的恩爱缠绵。两人在高张的热情里,抵死相缠。

直到两人都筋疲力尽的时候,赵倩如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羊一样,静静蜷缩在杨炎怀中,嘴角边挂着满足后欢娱的笑意,一动也不动了。杨炎搂着她,在她光滑如丝绸的后背上轻轻抚摸着,赵倩如梦呓般道:“其实只要就这样天天陪着炎郎,我就心满意足了。”

杨炎搂着她的手紧了一紧,让她动人的娇躯紧贴着自己,道:“放心吧,我一定天天陪着你。”

※※※

第二天,杨炎立刻上书赵昚,提出让陈亮和甘华先返回广西,安排进攻三州,并先行派一支人马进驻大理。对此赵昚并无异议,立刻下旨让陈亮先回广西,并把广西的各将的官阶均升一级,然后等到安定了大理之后回来,再按各人的动劳高低,再行封赏。然后又命人将杨炎索要的那十二头大象送到兵营里去。

甘华和陈亮早己做好了准备,一见赵昚下旨,两人立刻起身赶奔广西而去。

处理完这件事之后,襄阳,江淮的边境也连续发回消息:金国已经平定了山东的红袄军之乱,山东宣抚使纥石列志宁改任南京留守司使,驻军在开封府,并在许州、汝州、封州、归德等处增兵。不过因为金军平定红袄军之乱时,曾从边境抽调过人马,现在平乱成功以后,补充边境的守军也是正常事,到未必一定就是想要南侵。但也不能不防,因此赵昚下旨,命今江淮、鄂襄等处加强守卫。

而杨炎最关注的完颜长之这时正出任北京留守司使,并在锦州督造龙舟,居说是金帝完颜雍要派人出海,寻找仙人,求长生不老之术。

杨炎听了,也不觉有些好笑,历来的帝王希望寻找仙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