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宋翔 >

第251章

宋翔-第251章

小说: 宋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炎轻轻抚摸她的秀发,道:“你说这一次朝廷会不会不出兵去援救大理呢?”

赵倩如道:“大理一向和大宋交好,而且在西南可以牵制交趾和吐蕃,而支趾一直都窥视我大宋的西南之地,如何任由大理被支趾吞并,或是扶植一个亲向支趾的朝廷,对我们大宋都是不利的。因此论理朝廷是应该出兵的,但问题是现在我们大宋自己的内乱尚未平定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未必会同意出兵的。何况守川陕、襄鄂、江淮的兵是不能动的,而朝廷剩下的兵都在平定摩尼教了,现在我们大宋的无兵可出啊?”

杨炎道:“广西本身和大理相邻,现在摩尼教也被平定得差不多了,如果可以的话,从广西抽调一部份人马去救援大理,应该是可以的。”

赵倩如抬起头来,道:“我知道你是想帮刘仁先,但这毕竟是军国大事,并不能靠个人的感情用事啊。你打算分多人马去援助大理?又知道如果援助大理需要多少人马吗?如果人马少了,不能击败交趾军,还空损大宋的国威,如果人马多了,广西必然空虚,焉知摩尼教不会反戈一击,死灰复燃吗?再说你自己的事情都没有了,那还有心去管别人的事情。”

杨炎听了,也沉默起来,他承认赵倩如所说的确实是对的,军国大事不能靠个人的感情行事。道:“我知道了,你放心吧,我不会那么不知轻重的。过几天周信用把大理那边的初步情况发送到临安来,那时我就可以有较详细的资料了,这样也能判断援助大理需要多少人马?”

赵倩如忍不住笑道:“你这个人呀,就是这么固执。说到底你还是想帮刘仁先啊。”

杨炎苦笑了一声,虽然自已并不赞成刘仁先和段燕珠的行为,但也被他们的牺牲所感动,因此想要尽力帮他们一下,总算可以了慰一点他们的心愿,道:“难道你不想帮他们吗?”

赵倩如抵下头,轻轻叹了一口气,道:“如果有可能,我自然也是愿意帮他们的。”忽嫣然一笑,道:“不过你也就是这么固执,才显得可爱。”

杨炎见她娇艳如花,忍不住在她脸上吻了一下。却把赵倩如吓了一跳,忙从他怀中跳了出来,满面羞红,娇嗔道:“这可是大白天,做什么?”

杨炎搔了搔头,讪讪笑了。

赵倩如又道:“不过你要记住,出不出兵是朝廷的事,中书的大臣们一定会权衡利憋,在这件事件上,你是外臣,何况你自己现在也有事情。所以在这个时候,无论你多么想要帮助他们,也千万不要主动出提。我想如果朝廷有意出兵的话,到时候官家会召你入对的。”

杨炎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

光衍的手离开了虞允文的手腕,沉思不语。虞允文微微笑道:“老夫的病症究竟如何?大师尽管直话无访。”

光衍道:“相公之疴是操劳过度,以至心血衰竭而至,若是从此静神养心,收身养性,或可还有十年之寿。”

虞允文道:“如果依旧如此下去呢?”

光衍叹道:“依旧如此相公也当少操劳,少费心,多多休息才是。”

虞允文大笑道:“老夫己是年过六旬之人,纵然就此身死,也不为夭折。何况自古人生谁能不死,天命亦然而己,大师又有什么不好说的呢?直接说吧,老夫还有多少时日的寿命?”

光衍迟疑了一下,才道:“贫僧医通浅薄,不敢妄言,不过相公这一年内应是无事。”

其实虞允文的疾病在四川时就已经落下,只是当时还不十分严重,因此虞允文也没太当一回事。但自从回到临安,出任宰相之后,事务陡然倍增,而且虞公亮的死对他的打击也很大,因此病势也越来越重了。光衍在临安是有名的高僧,精通医术,又与各官员都有交情,早在虞允文去四川以前,两人就颇有交情,因此虞允文才请光衍为自己诊脉。

听了光衍的话,虞允文点点头,叹道:“只有一年吗?”

光衍忙道:“贫僧医术浅薄,胡言乱语,未必可以当真,相公还是请些医术高明的郎中来看看。”

虞允文挥了挥手道:“老夫并非贪生怕死,只是现在国事稍有缓和,老夫一但撒手而去,只怕……”说着,他又叹了一口气道:“若是还有三年,那怕是两年的时间也好,至少可以让老夫从容安排,为大宋尽最后一份心意。”

光衍轻轻叹了一口气,正要再说什么,这时一个家人进来,道:“相爷,宫中有人来请相爷进宫议事。”

※※※

自从收到杨炎要保护大理使团回临安的消息之后,赵昚也不禁大为放心,压在心头的大石块也轻了不少。无论杨炎知不知道流言的事,他敢就这么孤身回京,把大军留在广南,这就说明他并无反抗朝廷的意思。而且这个理由也用得极好,“保护大理使团回 京”即使是支持杨炎的官员也找不出反对杨炎回京的理由。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临安的流言(七)

“杨炎这小子,到是比原来聪明了许多,懂得给自己找个一个台阶下来。”赵昚对杨炎借保护大理使团为名,返回临安的做法十分满意。不过这并不表示杨炎这次被召回临安就真的没有别的事情。因为现在大理来向大宋救求,到底出不出兵还没有确定,而广南与大理接壤,把杨炎召回来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也好。

赵昚正在想着,一个内待走了进来,道:“官家,中书的各位大人都到了,正在等着官家出去。”

赵昚点点头,道:“好吧,朕这就出去见他们。”

赵昚来到外殿,虞允文,梁克家,龙大渊,史浩,韩彦直,洪适等执政的大臣全都到齐了。众人给赵昚见礼完毕,韩彦直出列道:“陛下,今天刚刚收到静江府来的消息,六天以前,我们又攻取了郁林州和廉州。”

“哦,太好了。”虽然这一次召集大臣并不是讨论广南平乱的事情,但听到胜利的消息还是令赵昚十分高兴。而且心里最后一点疑虑也消失了。此前赵昚一直还有一层但心,那就是杨炎即使是回了临安,但会不会故意安排广西的人马在他离开广西之后,故意打几个败战,用来要挟朝廷,但现在看来,这一层但心也是多余了。

不过现在还是要讨论正事,赵昚道:“今天大理使团就要到临安,关于是否出兵相助大理,不知诸卿有何高见吗?”

梁克家首先道:“陛下,臣以为现在绝不可出兵。”

赵昚道:“那是为何呢?”

梁克家道:“回禀陛下,这两年来我大宋一直在南北用兵,从未停止过,现在己是国力疲惫,府厍空虚。当务之急是迅速平息摩尼教之乱,然后修养生息,岂能再轻易起动干戈,所以臣以为不可出兵。”

洪适也出列道:“陛下,臣也以为大理与交趾之争,乃属别国之事,与我大宋何干,何况我大宋也有内乱必定,不作理会也就罢了。”

赵昚微微皱眉,道:“诸卿可还记得,去年年底交趾国王向我大宋发来国书,称:‘摩尼教作乱,已波及交趾,大宋边境,交趾为保境安民,愿意出兵相助大宋平乱’。名为助兵平乱,实为图我大宋的两广之地。倘若交趾吞并大理之后,进兵犯我大宋,此次不救大理,岂不是纵敌成长吗?”

染克家道:“陛下所言虽是,如果我大宋正是国力充足,财富兵强,臣自然认为是应该出兵,只是现在我大宋自顾尚不瑕,又如向出兵相助大理。”

洪适也道:“依臣看来,交趾想要完全吞并大理,也不是三五年能做到的。而三五年后,我大宋的国力也就恢复了,到那里在做决定也不迟啊。”

赵昚不置可否,目光转向了虞允文,道:“虞卿以为如何呢?”

虞允文道:“大理虽是西南小国,但一向与我大宋交好,而且能牵制交趾与吐蕃两国,不可谓不重要。何况交趾一向窥视我大宋两广之地久矣,一但吞并大理,必会进犯大宋。如果那时金人再从北方进犯,我大宋必会陷入南北挟击之中,则大宋危矣。”

赵昚点点头,道:“虞卿的意思是应该出兵救援大理吗?”

虞允文道:“回禀陛下,正是如此,出兵救援大理也是为保我大宋,只要力所能及,就应当出兵相助。”

赵昚尚未说话,梁克家己道:“可是虞相,如今我大宋正是力不能及呀。”

虞允文道:“依臣看来,现在杨炎正在广西平乱,广西与大理相邻,不如就令杨炎从广西之军中抽调一部份人马,并以杨炎为将,去援助大理,钱粮等一切事物还是由广东支付,这样一来即可以援助大理,又可以免除朝廷再调大军南下,也不用动用其他地方的驻军,也节省了钱粮,及一举两得。”

赵昚听了,拈须沉思,显然是考虑虞允文的提议。

洪适道:“但现在广南之乱尚未完全平定,杨炎怎么可以轻易调动他处呢?”

韩彦直道:“广南之乱虽然尚未完全平定,但摩尼教也己大势己去,现在不过只剩四五个州军而己,臣以为可以调动杨炎去援助大理。”

“不可,不可。”一直没有吱声的龙大渊忽然说话了,“陛下,虽然摩尼教是大势己去,但毕竟还没有完全平息呀。如果这时调动杨炎去援助大理,摩尼教未必不会死灰复燃,到那时我们以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岂不都是白费了吗?”

因为救不救援大理,和自己并无多大关系,龙大渊刚才也就一直不说话。但听到虞允文推荐杨炎去援助大理,他立刻就出言反对。因为前者因为虞允文推荐杨炎广南平乱得到了在中央的调度大权,使龙大渊什么也没捞着,这一回说什么也不能再让虞允文得手了。

“这……”赵昚又沉思起来,其实他心里是同意虞允文的说法,大理虽小,对于大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无论如何,也要想法救援大理。而且现在赵昚也对杨炎的用兵能力也十分放心,不过龙大渊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万一把杨炎调走,摩尼教又乘机卷土重来怎么办,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时虞允文又道:“陛下,不妨等杨炎回到临安,召他来问一问,再做定决。”

赵昚点点头,这到是个办法,杨炎对广南的情况至少要比临安的这样大臣清楚,问一问他的意见也是应该的,反正他也马上就安回到临安了。

就在这时,一个内待走进殿中,道:“禀皇上,大理使团已经进城了。”

第六卷  戎边

第二百九十章 临安的朝议(一)

金秋的太阳渐渐偏向了西方,将人和马的影子拉得老长,远远看去,前方临安的城墙踱上了一层金黄的颜色。

杨炎等人的一行人马已经接近了临安的城门,他策马走在队伍前列,在离城门五里的长亭,只见知枢密院事韩彦直和鸿胪寺正卿张公旦两人正在长亭中等候着。朝里的大臣中杨炎最熟悉的除除了虞允文 之外,就是韩彦直了。因此杨炎一见韩彦直,赶忙下马,来到长亭中,给韩彦直见礼,道:“韩大人,怎么有劳你来接我们。”

韩彦直忙把他扶起来,笑道:“子昊,不必多礼了。我是来等照静和文珠,接她们俩回去的。不过随带也看一看你,这一次你在广南可是立大了大功,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看来我们这些人确实是老了。”

杨炎刚要说话,韩照静也己经下马跑进了长亭来,道:“爹,你来接我来了吗?”

张文珠也随后跟进来给韩彦直见礼,道:“姑父,你来了。”

韩彦直爱怜的拍了拍韩照静的头,笑道:“是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