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相魏 >

第67章

相魏-第67章

小说: 相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魏王看来,廷尉一职是三公九卿中最得罪人的职务。韩非身为法家之人,如果被任命为廷尉的话审理案件时必定不畏权贵。且其出身高贵,别人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要知道韩非不同于孟尝君田文,是列国第一个主动来魏国出仕的贵公子啊!

    果然,第二天早朝魏王宣布拜韩国公子韩非为廷尉之时,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这不仅是因为韩非的出身,更大的原因是韩非所代表的法家势力。

    法家门人中,韩非、李斯是最被人们看好的两个人,如果有人敢反对韩非的话就是说正式向法家宣战。

    所以即便御史大夫孔斌对于魏王拜韩非为廷尉一事有所不满,但还是没有站出来反对。

    在昨日庞癝说了魏国任用韩非的好处之后,魏王觉得一个九卿之位并不能证明自己对韩非的重视。因而见韩非被拜为廷尉一事无人反对后魏王又道:“公子韩非出身高贵,今特意投奔魏国,寡人决定封韩非为棠溪县侯!”

第120章 风波起() 
法家之人执法严苛,不徇私,不枉法,给人的印象大多都是酷吏形象。

    西汉的郅都、义纵、张汤、王温舒等法家之人大都如此,但也因此而得罪不少权贵,下场都不是很好。

    至于韩非为廷尉之后如何执法?效果如何?说实话庞癝还是有些期待的。

    不久,韩非就碰到了一个极为棘手的案子。

    七月,齐地之民叛乱,拥戴前姜氏齐国齐康公姜贷九世孙姜阳为君。

    “前方军情,行人让路!”

    一个骑着快马的士卒大喊着从夷门闯进大街,一路横冲直撞直到王宫。

    “启禀大王,齐地杞城之民叛乱,拥戴姜齐后人姜阳为君,现已聚众两万余人!”

    魏王一听顿时震惊,急忙召集朝中文武商议。在尉缭的建议下,魏王拜新垣衍为上将,统军三万前去镇压乱民。

    大梁城一处庭院重重的院落中响起一道有些苍老的声音:“老夫听说禀报军情的士卒在城中横冲直撞,不知道街上行人可有伤亡?”

    “回家主,那士卒虽有冲撞,但行人中只有几人轻伤,并无人死亡!”

    “老夫说有就有,知道如何做了吗?”

    “小人知道!”

    “那还赶快去处理?”

    “诺!”

    “呵呵!法家!韩非!老夫看你们如何处理此事!”声音阴冷非常。

    三天后,有人向大梁令状告士卒在大街上横冲直撞,致使行人出现死伤情况。

    因牵涉到军队,大梁令不敢擅自做主,且在有心人的推动之下一下子闹到了朝堂之上,魏王便下令廷尉署审理此案。

    事情到底是什么情况很容易就被查了出来,确实有行人被那日横冲直撞的士卒撞成重伤后不治身亡。

    韩非命人缉拿士卒归案,判定为士卒在大街上横冲直撞致使行人死亡,按律当斩。

    晋鄙听闻之后跑到廷尉署说道:“士卒犯了什么法?”

    韩非道:“纵马撞死行人!”

    晋鄙道:“前方军情十万火急,士卒急着向大王禀报前方军情,何错之有?”

    韩非道:“士卒无错!”

    晋鄙道:“既然无错,那尔等为何还要押解士卒?”

    韩非道:“士卒无错,然却触犯律法,理当由廷尉署处置!”

    晋鄙冷笑一声道:“想要处死老夫手下的士卒,除非你先从老夫身上踏过去!”

    面对晋鄙的蛮不讲理,韩非十分无奈,事情再一次闹到了朝堂之上。

    此时除了三公庞癝、孔斌、尉缭没有表态之外,朝堂上群臣俨然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廷尉韩非为首的法家之人,主张一切按照律法处理此事,另一派就是以军方的晋鄙老将军为首,主张释放士卒。

    对此魏王左右为难!

    如果站在韩非这边的话,肯定会寒了一众将士的心。

    可如果站在了晋鄙一方,律法的尊严又何在呢?

    魏王见庞癝三人迟迟没有说话,便询问道:“三位卿家以为此案该如何审理?”

    御史大夫孔斌首先开口道:“老臣以为现今大争之世,首先应当考虑将士之心,一旦将士之心动摇,前线将士将全无战心。因而老臣以为士卒应该释放,国库出资抚恤被撞死行人的家人。”

    魏王看来这是一个两全的办法,但韩非却不依不饶道:“如此行事,是不是以后士卒犯法就不再追究?长此以往那还要这律法干嘛?”

    魏王听后你心中不悦,但还是没说出什么过分的话。

    “太尉和相邦的意思呢?”魏王又向庞癝二人问道。

    尉缭道:“此事虽事出有因,士卒却已然犯法,然这却是无心之失,还到不了要处死的地步。微臣的意思是士卒杖三十以儆效尤,并由军队出资以抚恤死者家人。”

    魏王拍手道:“此法甚好!”而后又看向庞癝想听听他的意思。

    可庞癝却大有深意的看了魏王一眼之后便低头沉默不语。

    魏王见此便开口道:“此案容后再议,下朝!”

    散朝后魏王喊来庞癝道:“今日朝堂上为何相邦不言不语?”

    庞癝道:“微臣以为此案还未审理清楚,故而不敢发表态度!”

    “哦?案件不都已经审理清楚了吗?相邦这话是什么意思?”

    庞癝道:“请问大王,此案的卷宗微臣也翻阅过,发现死者死亡状况有些古怪,首先是死亡时间,据死者家属交代,死者死亡之前伤情已经有所好转,为何又突然恶化了呢?再有就是案宗上记载给死者治疗的医者交代说死者并未伤及肺腑,因而微臣觉得此案蹊跷,不敢下结论!”

    “你是说此案有人故意栽赃陷害士卒?”魏王听后也觉得奇怪,便问道。

    “微臣也不知道,只是感觉此事有些蹊跷罢了!”

    “韩非身为廷尉,难道他看不出此中之情吗?”魏王又问。

    庞癝道:“韩非虽是法家之人,但法家之人却并不一定都擅长刑名之事。法家先贤李悝、申不害、卫鞅又有谁是以刑名之事著称的呢?”

    “那为何相邦还举荐韩非为廷尉呢?”

    庞癝道:“廷尉署如不是法家之人负责,律法将毫无用武之地啊!”

    魏王又问:“那现在该如何处理此事呢?”

    “给韩非配一个擅长刑名之人为副手重新审理此案,大王以为如何?”庞癝建议道。

    “善!”

    第二天早朝,魏王道:“寡人觉得此案另有蹊跷,故令廷尉韩非重新审理此案!”

    听此朝臣顿时一片哗然,然而却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只有一个众人不注意的角落里,一双眼睛听到魏王的话之后不由眯了一下,转瞬间便恢复了正常。

    这还不算完,魏王刚刚宣布此案重新审理之后就有人站出来说了另一件惊天大案。

    “启禀大王,御史李园参杞城守及其下官吏三十二人!”

    李园上前提提而谈道:“杞城民众之所以反叛,乃是因为杞城守隐瞒大王实情。据微臣了解,自五月份以来杞城地区连续三个月滴雨未降。而杞城守对此却隐瞒不报,致使杞城之民叛乱,微臣请大王彻查此事!”

    李园这话一说出口,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比刚才还要热闹几分。

    御史大夫孔斌听到杞城两个字之后就有不好的感觉,果然,当李园说完此事之后孔斌感觉到一股心惊肉跳的感觉。

    因为杞城守正是他举荐的儒家之人!

第121章 对错() 
“李园,你所说之事可是真的?”魏王对此难以置信。

    “启禀大王,微臣所言千真万确,算下日期新垣衍将军的平叛大军将要到达杞城,大王遣使者一问便知!”李园的回答铿锵有力。

    “卫尉严恩可在?”魏王朝堂上大喝一声。

    “末将在!”

    “寡人命你即可持节前往杞城查明情况,如果情况属实,杞城守极其手下三十二名官吏直接就地正法,夷其三族,不得有误!”

    “诺!”

    御史大夫孔斌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可最后还是没有张开嘴。

    “他怎么敢?他怎么敢?”饶是孔斌一向老成持重,可回到家中后仍旧暴怒不已,连砸了好些东西仍旧没有缓过气来。

    第二天群臣便听说了孔斌得了重病,卧床不起的消息。

    “唉!”群臣只是叹息一声就把精力放到了其他方面。

    不几日,卫尉严恩还未到达杞城之时,已经率领大军到达杞地的新垣衍便传来消息,说杞城地区已经连续近三个月滴雨未降,而杞城守为了自己的政绩竟然隐瞒不报,这才使得杞城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拥立姜氏后人为王反抗魏国的统治。

    魏王见消息被证实,再次派出使者前往杞城处理此事。

    这期间,闹的沸沸扬扬的士卒在大街上撞死人的案子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廷尉韩非在刑名之人的帮助下证实了士卒只是把行人撞伤而未致死。

    但案情查到这一步再往下查就彻底断了线索,在魏王的授意下,韩非只能以廷杖士卒三十军棍,抚恤死者家属这样的判定而不了了之。

    韩非本欲坚持继续查下去,可现在整个魏国的目光都在杞城方向,韩非也是知道轻重之人,权衡利弊之后韩非便接受了魏王的授意。

    杞城,随着新垣衍率领着大军的到达,齐人的叛乱很快就被平定。

    可现在杞城难民多不胜数,如果不及时救灾的话,只怕很开另一股灾民就要起来了。

    可此时杞城已无多余的粮食,无奈之下新垣衍只能一边从军粮中拨出一部分粮食赈济灾民,一边写信向魏王禀报这边的情况。

    这时,持节而来的严恩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到达杞城,开始对杞城百姓暴乱之事展开调查。

    被缉拿的杞城守及其手下官吏交代说这三个月以来他们已经接连向大梁派出数十个信使前去禀报,可这数十人却都一去之后杳无音讯,无奈之下杞城守只能开仓放粮。

    但是杞城府库中的存粮不足三万石,又因天气干燥的原因突缝大火,致使这三万石粮食被焚烧个一干二净。

    严恩前往杞城府库勘察,发现这里确实被大火焚烧得一干二净。

    而看着杞城守极其手下官吏一个个面黄肌瘦、有气无力的模样,严恩有些相信杞城守所说之话是真的了。

    为了证实心中的猜测,严恩又去了杞城守家中,只见其父母妻儿一个个如同行尸走肉般呆坐在家中,也都如同杞城守一般面黄肌瘦,家中存放米粮的大缸已经没有一粒余粮,钱财方面也是只剩下区区几个刀币。

    严恩闭上眼睛不忍直视,又去了其余官吏家中,其状况不必杞城守家中好到哪里去!

    “严将军,如果要斩的话请斩在下的头颅吧!太守大人自上任以来兢兢业业,无时无刻不为杞城百姓着想,用其家中钱粮赈济灾民,甚至······甚至其幼子因此而饿死,请将军向大王求情,下官甘愿替太守大人去死!”一个官吏泣不成声的向严恩哀求道。

    “是啊,求将军向大王说明实情,下官等人甘愿替太守去死!”

    “诸位心意在下已经知道,在下一定会向大王陈述实情,诸位还请耐心等待就是!”

    于是当天严恩便把自己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