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莫相负之愿成双 >

第37章

莫相负之愿成双-第37章

小说: 莫相负之愿成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漏浅、篱墙氤氲

    赠君皓月并辉星

    共此心。

     

正文 初五闲话

    初五

    今天大年初五了,在北京,大家管初五叫“破五。”也就是从大年初一开始的很多禁忌,到初五为止了,初六就恢复正常了。初五一大早,家家户户就开始放鞭炮、打扫卫生,叫崩穷、扫穷。寓意着把晦气和不吉利、妖魔鬼怪都崩出去、扫出去。

    由于是破五,所以,一些商家在这一天会准备在初六开张的事情,这算是老北京的一个风俗,现在好像也没那么讲究了。

    这一天,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吃饺子。而且在包饺子的时候,要一边捏饺子一边要说是捏小人嘴。没合上的饺子皮很像人嘴,所以要把这个口捏上,所以要说捏小人嘴,一年之内不犯小人顺顺当当。

    有一年,初五包饺子,那会儿我刚被允许上桌包饺子。之前都是母上父上包饺子,饺子上给我留个小口,我上去捏一下,算是捏了小人嘴了。头一次被允许上桌包饺子,兴奋啊!母上说:“捏牢咯!”我就放上少少的馅,使劲儿捏,生怕小人嘴还咧着。然后那天的饺子,我的都被挑出来,因为就是一个面疙瘩,不熟。

    除了包饺子,破五煮饺子如果煮破了,不能说“破了”,必须说“挣了”。也就是饺子笑了,这一年都开开心心的。

    再有,这一天要把过年攒的垃圾倒掉,名曰“送穷”。辞旧迎新,迎接新一年。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就是,旧时,店铺里面的伙计最害怕的就是破五这天的晚饭。因为这天的晚饭,如果老板主动给伙计夹了一个包子,那就意味着这个伙计吃完这顿饭就要卷铺盖卷儿回家了,叫“滚~~蛋||包子”。

    我在想,如果这天有姑娘或小伙儿带着对象回家,父母要是给对象夹个包子,是不是也在暗示,你俩我们不同意啊!哈哈,玩笑话,有情之人终成眷属。

    过年这几天,每天都跟这儿扯点闲篇儿,希望大家看的轻松愉快,明天就不扯闲篇儿了,规规矩矩的上正文,希望大家这几天不厌烦啊!再祝新年快乐!羊年洋洋得意,喜气洋洋!

正文 第十六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相杀(一)

     

    —————————————————————————————

    人生若只如初见:沉香一缕,故人不见,初见时的一顾倾心原来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当初若未见,定是好过沉浸在往事中的自伤自怜。——相杀

    小厮一路掌灯引着,赵匡胤来到地牢门口:“打开,”“是。”军士颔首,缓缓打开地牢的门,一股潮湿发霉夹杂着恶臭的气味扑面而来,赵匡胤皱着眉,笼袖捂住口鼻。

    地牢里灯光昏暗,他缓缓走下台阶,地牢里最里面牢房的一隅,一个衣衫褴褛的人缩在角落。

    军士打来牢门,喝道:“还不快来见过大人。”狱卒给赵匡胤搬来一个方凳,赵匡胤撩袍坐下。

    缩在角落的人微微抬起头:“该说的,我都说了。”赵匡胤幽幽道:“我最想知道的还没说呢。”那人道:“我真的不知道。”赵匡胤冷笑:“看来,这几天让你休养的够了,皮肉又痒痒了吧!”

    那人一听,浑身颤抖,带着脚镣手镣忙爬到牢笼口:“大人,我真的不知道,小人只是跑腿送信,每次都有人将信放到小人的家门口的石板下啊,小人真的不知道啊。”

    那人扒着牢笼栏杆的手已经不成样子,结了厚厚的黑色血痂,头发乱成一团,脸上的脓包流出黄脓,浑身上下散发这恶臭。

    赵匡胤一脸厌恶:“你可知,你一家老小,五口人的性命可都在你自个儿的手里攥着呢?”那人闻听此言,磕头如捣蒜:“大人饶命啊,饶了我的家人啊!小人确实不知那庄子究竟在何处啊!!”

    赵匡胤打量着昏暗的地牢,慢慢悠悠的说:“你也有好些日子未见你的儿子了吧?”那人伏在地上,抖成一团。

    赵匡胤一脸轻松:“你那儿子是叫瑞哥吧?”那人抬起头:“大人饶命啊!”赵匡胤冷笑:“那孩子可真是虎头虎脑,招人喜欢呢。还有,你的妻子已经为你诞下了一个女儿,想来…”

    那人抬起头,浑浊的眼中涌出泪来:“大人…”赵匡胤缓缓道:“想来快周岁了,那粉嘟嘟的模样,真是惹人疼爱呀。”那人匍匐在地上哽咽:“大人,小人真的不知道,确实不知啊。”

    赵匡胤叹口气:“可怜啊,你这一年多,竟没法照顾他们,你可知,你妻子当日怀着身孕还织布,种田,为了一家的生计,很是劳累呢。”那人伏在地上不断抽泣。“如今你那小女儿都快满周岁了,你这个做爹的,还未曾抱她一下吧?”

    那人抽泣道:“大人饶了小人一家老小吧!”赵匡胤一挥手,身后的小厮捧着一屉银子走过来。赵匡胤道:“这些银两,足够你们一家老小置办田地,修补房屋,衣食无忧了!”

    那人抬起头,赵匡胤道:“只要你引我到庄子去。”那人苦着脸:“我确实不知啊。”

    赵匡胤哼了一声,站起身,一甩袖子厉声道:“那就等着明天,你们一家团聚吧。生不能抱抱你那小女儿,就抱抱尸首吧。”

    那人扑上来,想抱住赵匡胤的腿,旁边的军士一脚踹上去,那人在地上滚了两圈,趴在地上:“只要大人能饶了我的家人,让小人做什么都可以。”

    汴州城外的一个小村落,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倦鸟归巢。牧归的老牛在牧童似有似无的鞭促下,缓缓的往家踱步。劳作了一天的农人也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往家去。

    村最西头是一户很普通的农家,门口一个约莫六、七岁的男孩正在树下玩耍。屋里一个妇人喊:“瑞哥,回来吃饭了。”那男孩听见声音,一边答应着,拍打着身上的灰尘,跑回屋里。

    饭菜很简陋,也就是薄粥咸菜和几个黑黑的馒头。满面疲惫的妇人坐在桌前,怀里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

    妇人对正准备拿起筷子吃饭的瑞哥说:“去,先给婆婆送过去。”桌旁一位老者说:“不忙,让孩子先吃。”妇人道:“哪有长辈没吃饭,他先吃的道理,去给婆婆送过去。”瑞哥应了一声,端起桌上的薄粥,拿起馒头往后屋走。

    老者叹口气:“你娘这病,我看也难好啊!”妇人盛一匙粥送到小女孩嘴里道:“爹莫急,明天我到镇上去,瑞哥攒了些鸡蛋,明天拿到集上卖了,实在不行就把那头羊卖了吧。”

    老者忙道:“不行不行,囡儿天天要喝羊奶的,不能卖!”妇人眼一热:“您瞧,喝粥也喝的很好了呢,把羊卖了,给娘治病吧。”小女孩眨巴了大眼睛,捧着妇人的手,砸吧匙中的薄粥。

    老者刚要反驳,妇人正色道:“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去镇上,爹,吃饭吧。”老者抬起袖子摸了摸眼泪:“哎,你真是命苦啊,也不知道强子跑到哪里去了,说是跟人去贩米,这一去都一年半了,哎!”妇人没说话。

    一家人正在桌前吃饭,忽听得有人敲门。妇人问:“谁呀?”院外有人应:“这可是张强大哥的家么?”妇人一听,忙将怀里的孩子交给瑞哥,手在衣服上蹭了两下,整了整衣衫,拢了拢头发,前去应门。

    妇人打开门,见一着长衫的男子站在门口,见到她忙一施礼:“可是张强大哥的家?”妇人点头:“是的,只是我家夫君前往外地贩米,尚未归来。”那人一笑,拿出一个包袱:“这是张强大哥让我捎回来的。”妇人忙接过来,沉甸甸的,就着黄昏尚余的光亮,一打开,竟是一包银子。

    妇人一怔,那人道:“这是张强大哥这一年多挣的银子,让小弟捎回来。”

    妇人忙侧身,往屋里让那人:“先生请进来说话!”那人摆手:“不用了,小弟还要赶路呢,哦,对了…”说着,来人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张大哥让在下捎回来一封信。”妇人忙接过来,来人一抱拳,转身离开了。

     

正文 第十六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相杀(二)

    妇人关上院门,十分激动的三步并作两步跑回屋里,满脸的泪:“爹,你看,夫君让人捎回来银子了。”说着将包袱往桌上一放。老者颤抖着双手打开包袱,白花花的银子,一家人又惊又喜。老者老泪纵横:“哎呀,苍天有眼啊,强子总算是有音讯了。”

    妇人忙拭了泪,递上那封信:“还让捎来一封信。”老者怔了一下:“家里没人识字,他怎就捎来一封信。”妇人愣了一下,转而一笑:“他走的时候,瑞哥刚到学堂去识字,想来他觉得瑞哥应该能读懂了。”

    老者看看站在那里抱着囡儿,盯着银子发愣的瑞哥道:“他哪知,瑞哥已经一年没有进学堂了。”瑞哥看了一眼老者,大声道:“我没进学堂不假,可我每天都在学堂外偷偷听来着,学堂里先生给他们留的功课,我也会做。村里的小武,二牛和虎子的作业都是我给做的呢!”

    妇人笑:“明天起,我们瑞哥又能进学堂了。”她把信递给瑞哥:“你帮阿公和娘念念。”说着从瑞哥手中接过囡儿:“我们囡儿能继续喝羊奶咯!”囡儿仿佛也听懂似的,咧开嘴咯咯的笑了。

    瑞哥接过信,煞有介事的看了半天,道:“有些字我不大认识,但是意思我懂了,爹说,他在外头贩米挣了些钱,让朋友捎回来,还在镇上置办了新宅子,说,初七的时候有人来帮咱们搬过去,他正往家赶呢!”

    妇人和老者一听很高兴,老者长出一口气:“这下可好了,好啊,好啊!”

    三月初七这天一早,果真来了几个小厮,赶着一辆马车,瑞哥很高兴,帮着一起将家里的东西搬过去。一个小厮笑着说:“小哥,东西都不用搬,那边都置办了新的,张老板说,只带着随身的衣裳就行。”

    妇人一听,来人唤张强张老板,顿时觉得腰板也直了,说话的底气也足了。忙招呼全家人带了几件随身的衣服,几个小厮又抬着病重的老太婆上了马车,一路来到镇上的新宅。

    小厮们帮着将病重的老太太抬进屋里,瑞哥在新家里蹿来蹿去。老者看着宽敞的庭院,簇新的家具高兴的面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强子真争气啊,看来是挣了大钱了!”妇人抱着囡儿也东瞧瞧,西看看,眼里都是泪:“等夫君回来,我要烧一桌好菜,好好的慰劳慰劳他。”

    热闹的镇上,一辆不起眼的马车缓缓驶过街道,在一个偏僻小巷的小院前停下来。赶车的小厮从车上跳下,一含腰,伸手,帘一挑,赵匡胤着便装,搭着小厮的手,从车下下来。跟着的几个人前后看了看,跟着赵匡胤走进院子。

    刚进院子,院中一位壮汉迎了上来,一施礼:“大人。”赵匡胤嗯了一声:“怎么样了?”壮汉道:“伤已经全好了。”赵匡胤道:“那边的事情呢?”壮汉颔首:“都办妥了,前几天,已经搬进去了。”赵匡胤点头。

    跟来的小厮忙用袖子擦了擦院子里的石凳,赵匡胤缓缓坐下:“带他来见见我。”壮汉应着,转身进屋,将已经伤好的张强带了出来。经过近一个月的医治,那个在地牢里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人已经恢复了自己原有的面貌。

    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