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莫相负之愿成双 >

第35章

莫相负之愿成双-第35章

小说: 莫相负之愿成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生到的早,”素素帮云珠解去斗篷,也把自己的斗篷解下来。

    “难得,素素也会有请人吃饭的时候。”云珠笑着对璟然说。

    “你请人吃饭哪有不早到的道理。”璟然喝了口茶。

    “别小瞧我呀!”素素仔细地把云珠的斗篷挂在架上,自己的则大喇喇的胡乱扔在一边。

    “小二,甜酸乳瓜、姜汁鱼片、玉笋蕨菜、鲜蘑菜心、芸豆卷,”璟然摇着头笑着抿了口茶,心里暖意融融。

    “还要明珠豆腐、桃仁山鸡丁、蟹肉双爽丝,”素素掰着手指,云珠抿着嘴:“好了好了,我们可不想把你吃穷了”。我们,素素心里痛了一下,她眼眸一转:“还要一壶元正。”云珠问:“为何是元正?”素素莞尔一笑:“谢将清酒寄愁人,澄澈甘香气味真,你尝了就知道了”。

    璟然想起初见素素时,素素一身少年打扮,骗自己五十两银子的往事,笑着摇摇头。又见素素眉飞色舞的扯东扯西,心里想:这丫头又搞什么名堂?

    满桌的佳肴上齐,素素为璟然和云珠和自己各斟了一杯酒,她举起酒杯对云珠和璟然说:“先生,云姐姐,这杯酒是素素诚心敬上,谢谢你们的照顾,素素此生不忘,”说完一饮而尽。

    听了这话,璟然心里一动,眉头蹙了一下,心想,什么意思?云珠端起酒杯也饮尽了。璟然盯着素素,想从她的脸上看出点什么?素素的眼光始终避开他,笑颜如花。

    突然,她一拍脑袋:“哎呀!我忘了,糟糕”。“怎么了?”云珠问,素素站起身:“有好东西给你们。”说着话,就急匆匆的往楼下跑。“慢着!”

    璟然站起来,将斗篷拿过来,站在她对面,给她披上,系好,他的鼻息正好扑在在素素皙白的额头上,璟然又抻了抻轻声说“小心凉。”素素低着眼,不敢看璟然的眼睛,转身下楼了。再抬眼时,已泪盈眶。

    约莫过了一刻,就见宛月楼的伙计拎着两包东西上楼来,“方才那个姑娘说把这两包东西交给两位。”“她人呢?”璟然问。

    “姑娘说,累了,回去了,让两位好好用。”说完,伙计就下去了。

    “是什么?”云珠伸手打开,是素素自己制的胭脂水粉,云珠想起来去年秋天的时候说过一句,素素竟然还记得。

    璟然打开另一包竟是桂花糖。也是他曾经提过一句,你做的桂花糖很好吃!

    璟然深深的皱着眉头,她到底要做什么?云珠用探究的眼神含笑看着璟然:“萧先生,素素这是唱哪一出?”璟然没有接话,把眉头锁得更紧。

    云珠笑了:“我看她这是想作冰呢!”“作冰?”云珠笑意更深了:“月老!”云珠纤指一指璟然又指了指自己,璟然气得咬着牙。

    素素一路跑到小丘庐门口,扶着门口,咳了好一阵,她挪着步子回到自己屋里,扑倒在榻上,眼泪很快就浸湿了床衾。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迷迷糊糊她听见璟然站在她旁边,她哑着声音:“对不起,我没有钱,就…跑了”。璟然一对眼眸深不见底,声音里有怒气:“这样好玩吗”?“先生,对不起,”素素还是没有抬头,她听见璟然生气的回到书房,重重关上门。

    接下来的一个月,素素跟着了魔似的,创造各种机会让萧璟然和珞云珠在一起。时间过得快,转眼三月,虽有春意,但素素的心思却越来越走进深冬,她知道离开的日子到了。

    本章国学经典

    章名:梅心惊破春情意

    出处: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原句为: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章记:何不怜取眼前人

    出处:晏殊《浣溪纱》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出处:白居易《问刘十九》

    上邪,吾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出处:汉乐府民歌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出处: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月色更添**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出处:贾至《别裴九弟》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出处: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出处: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出处:白居易《暮江吟》

    谢将清酒寄愁人,澄澈甘香气味真

    出处:孙氏《谢人送酒》

    本章拙作

    《晴雪》

    青玉叠翠映春雪,鬓云香腮晕娇颜。

     

正文 初三闲话

    初三

    大年初三了,初三被称为“小年朝”。这里的“朝”通“潮”,“小年朝”,就是初三再掀“年味儿”高~~||潮。初一、初二没办的事,这一天可以补办了,是一个走亲访友“拜年”的日子。

    民间还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都早早的就睡觉,以免“打扰”了鼠辈的好事,还要把鞋藏好了,以防老鼠给叼走了。有的也会在炕洞、顶棚等地放一些米,叫“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据说,如果这一天,如果听到顶棚上有老鼠跑来跑去,那就是老鼠娶亲了。

    民间将正月初三称为“谷日”,大约是谷子生日吧,所以这一天祝祭祈年,不能吃米饭。那吃什么呢?答案是“合子”。大年初三吃合子,就取个“合”字,即和和美美的“和”的谐音。

    什么是合子呢?合子就是两张面皮中间夹馅。有人家吃煮的合子,有人家吃烙合子。我家一般吃烙合子,因为煮合子有点像煮饺子。合子跟馅饼比较像,我觉得合子和馅饼的差别就是,合子比较素,馅饼肉多。

    一直到今天,我家的合子馅都是一半小白菜一半菠菜,放点韭菜、炒鸡蛋和虾皮。而且烙合子的时候一般在饼铛上不刷油,干烙。这样才好吃。其实,我不怎么喜欢吃合子,不为别的,主要是烫。因为合子一定要现烙先吃,搁的时间长了,就软塌了,不好吃。合子皮硬硬楞楞的,才好吃。

    每年吃合子,我都无一例外的被烫。所以深深理解那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哎!搁在合子这儿也合适:“心急吃不了热合子”啊!

正文 第十五章 又是一年春好处—相磨(一)

     

    —————————————————————————————

    又是一年春好处:情牵半生,搁浅在滩上的缘,会如人所愿,还是在礁石旁打个转,复去寻错过的情缘。——相磨

    素素正靠在榻上闭目养神,就听见璟然的脚步停在屋外。

    “先生,有事吗?”

    “啊,我今天要跟云珠去绊云山。”

    “好的。”话音刚落,素素就打开门,璟然看到的依旧是笑容可掬的一张脸。

    “今天天气很好呢,你跟云姐姐去玩吧。”璟然心里叹了口气,嘴上却说:“是呀,今天你想做什么?”素素愣了下,“我今天可忙了,上次下棋输给徐夫子,他罚我抄的书还没有抄完呢。还有书院的那群小毛头,嚷着要我做纸鸢呢!”璟然听也不听,挥了下袖子,走了!

    素素除了把萧璟然的起居照顾无虞外,白天也会在书房里将璟然的书好好的整理。素素将书上的尘掸掉,将书分门别类,按照璟然的看书习惯一一放好。在书房的一隅,有一个箱子,一直是上着锁的,今天竟没锁。

    素素好奇心大动,她蹲下去,打开箱子,里面是画稿和一些字稿。她坐在地上,打开一幅。

    画上一个女子,撑着竹篙,回眸正笑,左下角写着“碧兰溪上绿罗裙,”素素眼里一热。

    再打开一幅,画的正是那年中秋,她扬袖起舞,画上写着“中秋月下舞”。

    再一幅是她穿着大红鹤氅,手里拿着一枝红梅,上写着:

    般般入画,

    翠眉如黛肤胜雪。

    风髻雾鬓散,

    为芳兰芷恰好。

    …

    逐风舞梅,

    不见花影为伊醉。

    眼波才动处,

    佳人顾盼最好。

    箱子里约莫二十几张画,一幅幅,全是自己,素素满眼泪水。忽然她看见里面一张字稿,很眼熟,展开,是一年前,她未写完的字:

    风起帘幕卷轻霜

    小丘庐、烛影映窗

    秋夜醉吟舞一曲

    画不成、山远水长

    折柳桥边花前饮

    更漏浅、篱墙氤氲

    赠君皓月并辉星

    看到最后的三个字时,素素的双手颤抖着,眼泪汹涌而出,泪水将那三个字打湿,那字的墨浓的仿佛化不开似得。

    璟然的笔迹:共此心。

    素素瘫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正文 初四闲话

    初四

    大年初四,说点什么呢?说说北京的庙会吧。北京的庙会很多,现在基本都是从大年三十到初六、初七。庙会上有好吃的、好玩的很热闹。今年应该也是有十几处都在办庙会。

    地坛庙会、龙潭庙会这些都是有二十几年历史的庙会了。比较有特色的比如:大观园红楼庙会,挺有意思的,有“元妃省亲”古装仪仗,“宝黛成亲”情景剧等等,主要就是展示红楼文化。还有就是我们每年举家浩浩荡荡必去的厂甸庙会。

    厂甸庙会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成都青羊宫并称为中国四大庙会。厂甸就在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每年这里都是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

    小时候过年,最喜欢就是骑在我父上的脖子上逛厂甸庙会了。满眼的人,满街的红灯笼,大串的糖葫芦,觉得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看了。主要庙会上能看到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对我来说,就是吃,年糕、炸糕、蜂糕、面茶、春卷、艾窝窝、炸灌肠、炸松肉、小豆粥、油酥火烧……每次不吃个肚儿滚圆绝不回去。

    还有就是玩的,空竹、风车、气球、沙燕儿、万花筒、竹木刀枪、琉璃喇叭、扑扑凳儿(用土法琉璃吹成的倒葫芦形的中小型喇叭)……目不暇接。还有用泥烧成的麻雀,喜鹊、鹦鹉、黄鹂之类的各种鸟,用彩纸扎成各色杂花,粘在榆树枝上。都有吉祥的名字“喜鹊登枝”、“百鸟朝凤”、“百蝶迎春”等等。

    每年回去,手里必拿一个彩色的,风轮带动起一个小锤儿,风一吹哗啦啦敲起一面面小竹管的风车。这几年再去,某人还是依照惯例会给买一个。以前没觉得,现在这东西哗啦啦的响的我头疼,怎么小时候没觉得它这么吵呢?

    我父上最喜欢的就是拐到琉璃厂去,淘些古旧书籍,和老玩意儿。

    再有一处庙会也很有意思,就是西便门外的白云观。白云观是北京最大的道观,号称“全真第一丛林”。白云观正月开庙的主要活动有“会神仙”,“顺星”,“打金钱眼”,“摸石猴”等等。最热闹就数进山门时的“摸石猴儿”了。

    观门的内圈弧形石雕的左下方有个一石猴浮雕,传说摸了它可以清心明目不患眼病,患病的摸一摸就能痊愈。所以“摸石猴儿”成了新年逛白云观的传统节目了,现在那小猴儿已经被摸得锃光瓦亮的,一眼就能瞧见,我倒是觉得猴都被摸得没个猴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