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阀 >

第738章

宋阀-第738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谨也想回去,找了徐良几次,可宰相再三地劝,这才来多久此时要是回去,不动摇军心呐?今天又找徐良来,赵谨实在都觉得有些抹不开面了。

“你说制日会不会是,不满呐?”久等不来,赵谨一边朝外张望,一边问道。

他旁边一名内侍,三十多岁年纪,中等身材,面色白净五官还算标致,下巴稍嫌尖长没事时,眼睛总盯着地下听皇帝问,答道:“官家过虑了,徐相终究是大臣,怎会对陛下不满?许是,有什么事耽误了?”

赵谨一听,质疑道:“朕召见,怎会有事耽误?许是他晓得朕要提回行在的事,因此迁延不来?”

那内侍不是旁人,正是侍奉过先帝,极得信任的沈择。一来,他给当今天子的印象不错,二来,他有个同乡故交,关系一直很好,就在刘皇后身边当差,走了这条路子,如今又出来了。这次让他陪同皇帝来镇江府,就是刘皇后的主意。而且赵谨也乐意带着他,因为很多事情,他都可以代劳,省去了许多麻烦。

听皇帝这一句,他故意不答,而是岔了话题道:“官家,娘娘几次使人来催,是达挂着官家,这是人之常情,徐相忧心着国事,所以不太理解。”

赵谨听在耳里”匝了咂嘴,叹道:“这国事,不也是朕的家事么?怎就只宰相忧心?朕难道不管?”

沈择还没有来得及回话,忽见瞥见一大群官员朝殿内涌来,忙道:“来了。”

赵谨一瞧,心里“嘎嘣”一声,紧张地在御座上挪了挪屁股,心说坏了。早知道,我就不开这个口了!现在好了吧,惹毛了宰相,这是带着大臣犯颜直谏来了!完了,这一关可咋过?哎呀!

沈择也瞧着不对头,小声提醒道:“官家,暂且不提回行在的事。

“嗯谨连连答道。“他若问时,朕只找个理由搪塞过去“……”

再说这徐良领着一班大臣上得殿来,人人大礼参拜下去,徐良洪亮的声音压过了众人:“吾宴万岁,万岁,万岁!”

赵谨听了,不解其意,这除非是朝会,接旨,又或者重大典礼,才须如此隆重,这平日毒臣会面,行个礼就是,何必“……因此问道:“徐卿,这是何故?”

“臣等,向陛下贺喜来了!”徐良抬起头,一脸的喜气。

赵谨更加疑huo了:“喜从何来?”

徐良停了一下,随即朗声道:“喜从北面来!”

赵谨好像还是不明白,摇了摇头,徐良见状,笑道:“恭贺陛下!贺喜陛下!赖陛下神威所致,将士用命,已于日前,大败金贼于朱仙镇!距离东京,仅数十里!今大势已定,收复中原,光复故都,只在旦夕之间!”

赵谨听了之后,反应很奇特。他先是怔住,好像不怎么感冒,继而,面1ù惊色,瞪大了眼睛!最后,脸上才渐渐1ù出笑容,朝内侍望了一眼,转过头来,一副让人哭笑不得的模样:“这,当真?”

“臣岂敢拿此等大事戏言?折郡王捷报在此,请陛下过目!”徐良取出捷报,双手呈上。沈择慌忙小跑着下得殿来,取过捷报,又一路跑上去。赵谨一把接过,展开来看。

虽说这位皇帝比不了他去世的哥哥,但他毕竟是皇帝,这天下毕竟是他的,一旦得知前线大捷,中原光复在即,喜出望外那是必须的。

合上捷报,赵谨大喜道:“没想到,真数想到,这真是,真是,意外啊!”

这话听得下面一群大臣面面相觑,啥意思?没想到?意外?合着…“怎么地,前线将士不该打胜仗是怎地?这么说起来,官家你从来没指望能收复中原?

不过,后头皇帝一句话算是圆回来了:“这真是神明庇估,祖宗有德啊!前线将士英勇奋战,铸此大捷,朝廷当明文表彰!朕,也要给折郡王降下亲笔,不如此,不足以抚慰忠臣之意!”a。

第七百七十三章兵临东京

靖康耻,犹禾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徐卫读书的时候,学《满江红》,就记得这么几句,另外还记得作者是岳飞,除此之外,就没旁的了。等到了宋代,遇到岳飞,他也一直没想起来问问,你是不是已经填了这词了。不过,估计岳飞还没有写下这传世名篇,现在没有,以后应该也不会有了。

因为,北伐中原,大有斩获,故都东京,光复在望,估计岳飞也没那么多“臣子恨”了。汾阳郡王折彦质一道捷报,镇江府为之欢腾。

行宫内外,大街小巷,到处都在风传这天大的好消息。皇帝欣喜之余,降下御笔,亲自写了封信给折彦质,扎扎实实褒奖了这位抗金领袖一番,不吝惜任何溢美之辞,归结起来说一个意思:能跟折卿比肩的,也就只有唐朝那位郭汾阳了。

当然,这皇帝当了好人,唱了红脸,徐良就得去唱黑脸。他以宰相的名义给折彦质了省札,自然免不了要赞扬一下,但主要目的是提醒前线将士,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要大意轻敌,但有金军一兵一卒,还在黄河以南抵抗,事情就不算完。

几天热闹起来,徐良终于想起了折郡王奏报中那句话,于是也顺道问问折仲古,你说是有友军在河北切断金军退路是怎么回事?具体是谁干的?徐良什么出身?徐家三代为将,他虽然走了科举这条路,但也算是半个内行。当他想起这事时,心里就在猜测,十有**是咱家老九干的,旁人也没这个实力,没这个胆子。只是他也闹不明白老九按说在河东啊,怎么手都伸到河北去了?

这事没弄清楚之前,他也不好在皇帝和大臣们面前显摆。徐家现在的势力如日中天,几十万西军大半握在徐家手里,徐九呢又身兼陕西四川两地最高军政长官河东实际上也是他在代管,更不消说,他有他这个堂兄在朝中为相。太高调了,容易让人说闲话。

他这还在操心前线战事呢,陪同皇帝御驾亲征的大臣里都有人开始琢磨,这中原眼看就光复了,咱几时回东京呐?杭州虽好,可终究只是行在临时驻跸还成,久了不行,东京才是大宋的帝都,回东京才是正道。另外,还都东京,象征意义非常大,它代表着几十年耻辱的洗雪!也可借此正告金贼,咱回来了!

徐良现在可没空考虑这个虽说大局已定,耳东京城还在金军手里,务必把北夷完全驱逐过黄河,这“阶段性”的任务才算完成了。

他急,有人比他更急。

开封府东京城。

这场面,怕是只有当年金伪联军围攻东京时才出现过。偌大一座雄伟的城池,被四面围定放眼望去,但凡目力所及之处,全是军营,真是连只鸟也别想飞过去。在淮西军赶到之后,折彦质下令,三路大军合围东京,别等即刻开始强攻。与此同时,遣偏师一支去占领滑州,控制紫金山浮桥以及各处渡口一来是防止金军逃跑,二来也阻止河北增援。

此时,宋军的士气仍然高涨,让他们一口吞下东京城也敢。

但将领们多少有些意外,朱仙镇一仗,虽说大胜,可打得吃力,宋军损失也不小。你这刚打完大会战,马上又攻坚城,都不带喘口气的,不至于吧?

另外,岳飞旧事重提。先前我说要分化劝降,大王不听,怕夜长梦多。现在金军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不值当一拼,还是劝降吧,反正他们也没退路了。再者,这东京城里的百姓毕竟是大宋的,这仗一开打,矢石不长眼,难免殃及是吧?如果劝降不成,咱们再打。

折彦质虽然着急着想拿下东京,以成全功,但也不得不考虑这些大将们的意见。偏生这时候,刘光国跳出来,你们荆湖军怕攻坚?没事,我们淮西军来!你们退后,东京城我来攻!

刘光国虽说也走出身将门,刘延庆的长子,但跟围困东京诸将比起来,可能还差点意思。他之所以敢这时候挺身而出,主要是想着捏软柿子。朱仙镇大战,他本人没赶上,刘光远也没赶上,虽说淮西军的季显忠部临末了来踢了一脚,可终究没让他两兄弟亲自1ù1ù脸。现在金军残兵败将窝在城里,在他看来,攻破东京,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因此,自告奋勇。

说老实话,刘家兄弟虽比不上折彦质、韩世忠、岳飞这些人,但人家到底是将家子,打仗还是会几手的。折郡王见他们跳出来,不知道是不是想着尽早攻破东京正中他下怀,还是因为刘家是皇亲国戚,他卖这个面子,反正是同意了。

他一点头,刘家兄弟卯足了劲,强攻西城。像西军攻城,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一般都要配备整齐,巨袍强弩,鹅车飞桥,各色器械一样不少,然后才动手。

而且能劝降的,就绝不动武。刘家兄弟倒好,估计是他们认为淮西军也带着“西军”两个字,甚至比西军还要强,大型器械还没跟上呢,人就开干了。

淮西军上下,杀气腾腾就往城前窜。东京那城墙多高?人架云梯就上!东京城防布置多么严密?强弩利箭多么犀利?人披着轻甲就冲!

让观战的神武前后两军都为之侧目,心说淮西军这几年成精了?

结果战斗一打开,闹了个灰头土脸。淮西军第一次进攻,愣是连城墙都没mo着就让人杀回来了。刘光国脸上不好看,现金军仍然还有斗志,也觉得自己太轻敌了一些,检讨一番后,拿出了个办法,攻西水门。

东京虽然城池坚固,但是它这护城河是通到城里去的。西水门,

就是东京城诸多水门中的一个,徐府当年就在西水门。刘延庆的办法是,用船装着干柴火药,给它点上,往西水门送,烧了水门,打开缺口,再进攻。

结果,这一招又失败了。它那船还没近西水门,就让城上垂下来的金军士兵给钩住了,眼睁睁地看着一艘艘船在河里烧个精光。旁边荆湖军和江西折家军看得直傻眼,这还没过年呢,就整焰火了?

“这是作甚?”在远处一个小岗上,岳飞向身旁的韩世忠问道。

“刘光国想烧了西水门,可惜这十几条船。”韩世忠笑道。

岳飞小ong膛一阵起伏,摇头道:“折郡王偏不听我之言,淮西军又是这般作派,“哼,照他这么打法,几时破得了东京。”

韩世忠扭头看子一眼这位同袍,问道:“怎地?还想劝折郡王?”

“劝是没用了。”岳飞正s得让折郡王明白利害关系不可。”

韩世忠听他这话苗头不对,提醒道:“鹏举,折郡王可是各路兵马的主帅,你说话得注意分寸。”

岳飞不为所动:“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莫说折郡王,便是徐郡王来了,我该怎么说还怎么说。”语毕,竟扔下韩世忠不管,打马就往大营去。韩良臣在后头唤了几声不答应,没奈何,只得抽了一鞭子,赶紧跟上去。且不说私谊,岳飞是他的部下,要是冲撞了折郡王,他又如何能置身事外?

却说岳飞一路冲进大营,直投折郡王的帅帐而去,帐前的卫士见他怒气冲冲而来,正欲上前阻挡,可动作还没作出来,岳飞脚步又快,手里马鞭一虚晃,人就挤进去了。

大帐里,折彦质正和几个幕僚商量着什么事,冷不防岳飞闯进来,把几人都看得愣了愣,折彦质一皱眉头:“岳飞,这里是什么所在?”

岳鹏举抱个拳,马鞭还没放呢,大声道:“卑职自然知道这是大王的帅帐。”“既然知道,如何敢不通报就闯入?你是军中大将,当知军法!”折彦质听起来有些怒了。

岳飞脸色不改,正要说话时,韩世忠又闯进来,折彦质一看,纳了闷了,极为不快地说道:“我说你们荆湖宣抚司是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