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阀 >

第604章

宋阀-第604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腊月,噩耗一榫接一件。

首先,是西夏动乱的消息传来,前辽陪成安公主出嫁的夏州都统军萧合达”因不满西夏附金,举兵起义,接连攻陷多州,兵锋直趋西平府,威胁夏都。恰在此时,夏都兴庆府发生大地震,官庐私宅均遭毁坏,连夏王的宫殿都倒塌几座”百姓死亡以万计!

紧接着,让兀术心胆俱裂的事情发生子西军畿西夏动乱,发兵袭取了麟府路,其实都不算袭取,人家是一路招降过去的!都怪女真人太不济,惹得麟府路的汉羌百姓怨恨滔天,连累着夏军都不受待见,西军一来,人民纷纷倒戈。现在”除了府州还在坚持以外,其他地方已经全部被西军控制!

麟府路,地处河东最西北”西面是西夏”东北就是燕云十六州!也就是说”西军将一柄尖刀,直接捅到了大金国的心脏部位!大金国现在的都城,可是在燕山府!金廷发给兀术的通报中称“麟府既陷,西师据河西以迫中枢,雄视燕云,此间震恐!”,当然震恐!宗弼不难想像,在自己抽调走了燕云精兵以后,大金天子、文武百官、各族军民,在得知徐卫将旗插在燕云之侧时,是何等的惊慌!

西军控制麟府”除了威胁到燕云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另一处进兵河东的出。!徐卫夺取麟府这一手”简直完全搅乱各方势力!

此外,还有一件事”就算再没有想像力的人也能够预测得到。那就是,徐卫一定会插手西夏内乱!

兀术的震惊、愤恨、狂躁”都可以想像。金帝诏他火速回国,去处理错综复杂的局面。而他自己”又实在不甘心就这么退兵!

可摆在他面前的现实,确实让人沮丧和绝望。襄阳城坚固无比”轻易攻不下来。刚刚在蔡州,又跟折家军拼了个吐血”尽管折家的损失肯定要大一些,但这对金军来说”已经算是失利了。

大宋如今的军力,早已经不是当东的模样,纵然兀术不愿意相信,但这个现实,谁也回避不了。

就在完颜宗弼几近绝望的时候,转机终于出现了……

兴元府”徐卫府邸。

不得不说,徐卫这两年舍得花钱了。其实他一直舍得花钱,首先,他不缺钱,他有着丰厚的傣禄、津贴、职田收入”还有大笔可供私人支配的“公使钱”。这里顺道提一下,正是这个宋代“公使钱”制度,让后世海峡对岸的小马哥免了一场倒霉官司。除此之外”他还有皇帝不定时的赏赐,动辄以十万计。另外,各种门路的孝敬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只是,从前他用钱,大多都在“公”,哪怕私人的钱,也常常接济公用。

但这两年”他舍得私用了。比如这座府邸,张九月一掷十三万,在府城最繁华的地段,购置了这所带一个正厅”两个花厅,东西两厢十九间房”外加一个园子的宅第。算上前庭和中庭,这处住宅在兴元府也算中等偏上了。没错”真是中等偏上,肯花巨资在物质上的人”一半都是家资巨万的富商巨贾,因为这些人不如此不足以彰显身份,而徐卫明显不需要。他就是搭个草棚在街边,也没人敢拿眼睛俯视。

今天,天气凉了,徐卫一家子都窝在房里,升起了火炉烧烤。下面的官员送了二十来斤鹿肉,那玩意比羊肉好使,吃了身上暖烘烘的,张九月又备了些菜”便叫了祝季兰过来,一家大小其乐融融。

炉火上,切得厚薄适中的肉块正发出滋滋声响,有节奏地滴着油,整个房间里弥漫着烤肉的香气。在街边,一个小炉子上,还温着酒。徐嫣和徐纳两个丫头”都穿着簇新的皮袍,趴在桌边”眼巴巴地望着烤肉。

祝季兰拿着小棍拨动炭火”张九月正将佐料细细地洒在肉上,回头去喊道:“官人,熟了。”

“嗯,马上。”徐卫坐在窗前,手里正拿着祝季兰的手抄本看得出神。到底是当兵出身”这家伙真耐得住寒,他这老婆孩子都裹得跟棉花包似的,这位倒好,里头就一身直缀,肩膀上披了件大氅,在呼呼寒风跟没事一般。

张九月替他将酒倒上,又喊了一声,徐卫这才收拾了,移步过来坐下。看两个女儿眼睛都望穿了,就先挑了两块肉放进她们碗里”又给妻子夹一块,给祝季兰夹一块,再一看,没他的份了。

祝季兰将肉夹进他碗里,笑道:“身上不便,也不知吃不吃得鹿肉,我还是吃旁的吧。”她的肚子已经挺起来了,现在徐府上上下下都把她当神一样供着”包括徐卫在内。祝季兰是真没想到”她一个犯官之女”居然也能有今天。好在这个女人也懂得惜福,对徐卫就不用说了,对张九月那也是尊敬再尊敬,府里的仆人也受到她善待,上下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夫人宅心仁厚,二娘也是个菩萨心肠。

正吃着,门突然被推开,一股寒风灌了进来,冷得几个女的真打哆嗦,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听到一个夫人的声音:“哎哟,下雪真冷!”,定睛一看”来的正是徐卫的亲嫂嫂徐王氏,正摘下披风,不住地跺着脚。

“四嫂来了?快来快来,正好赶上。”张九月迎了上去。祝季兰也起身相待。

徐卫问道:“哎,四嫂,你怎么没把小侄女带来?”,“得了,那丫头太烦人,我给你们送点东西来,马上就走。现在天凉了,有身孕的人要多吃些补品才好。”徐王氏说着,便将手里那包东西递到弟妹手上。

张九月接住,对两个女儿道:“怎么不叫人?”

“四婶。”徐嫣徐纳勉强地叫道。其实别以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徐王氏对弟弟连生两个女儿很有些不痛快,所以”你说她能对两个侄女有多好?自然的,俩丫头跟她也不亲近。

“哎。”徐王氏应一声”就想走人了。

张九月一把挽住:“来都来了,急甚么?正好得了些鹿肉,平日里还吃不着。”

“哎哟,鹿肉?那倒要尝尝。”徐王氏笑道,说着便坐了下来。

“先吃喝着,稍后给四哥带几斤回去,他年纪也一天天大了,吃点这东西有好处。”徐卫道。说完,给徐王氏倒了一杯酒。

她和徐四常说,自己嫁到徐家来,又当嫂子又当娘,把九弟拉扯大。总算没白疼,如今虽然出息了,但对哥哥嫂嫂那是没话说的,对侄儿们也是大力提携。

欢声笑语不断,却来了不速之客。

“太尉,宣抚司来人了,在花厅上候着”说是有急事。”仆人在房外喊道。

“这甚么急事了不得?放假也寻到家里来?”徐王氏问道。

徐卫起身道:“你们先吃,我去去就来。”语毕”将碍事的大氅一钻”出了门。到厅上”只见一个身着绿袍,外罩披风的宣抚司干办公事正立在厅中,看到他来,上前见礼。

“何事?”,徐卫直接问道。

“宣抚相公,萧合达的使者已经进城了。”那干办公事答道。

“进就进吧,让他们去馆驿先住着。”徐卫随口道。

“但他们急着要见相公,所以……”,干事道。

徐卫眉头一皱:“我这正旬休”不理公事,这样”你回去请张参……算了,就你吧”你去接待一下,陪他们吃顿饭,喝两杯,反正不谈公事。”

“这”相公,合适么?”,干事有些傻眼。他的级别,就是处理长官随时交待下来的一些琐碎事务,这属于外事接待啊!

徐卫不多说,挥手道:“去吧。”,“是。”干事也不敢再多说,退出厅去。徐卫又急急忙忙地烧烤去了。

他把萧合达的使者晾在馆驿里两天,这可把人急坏了。那张通回去夏州以后,据实以报,着重强调了西军攻取洪龙二州,并非走了帮助党项人。萧合达聚众商议,认为这是西军释出的讯息,现在已经查实,夏主派任得敬领大军来围剿,夏州需要支持!

直到第三天,徐卫才派张浚去会见了萧合达的使者。也指示他,别谈太深入,探探口风就行。张德远回来以后称,使者非常心焦,急欲面见徐卫,而且他们携带了大量的财货礼物,看来还真是诚心诚意。

这一日,都快抵进年关了。

以张通为首的几名使者,在馆驿里是坐立不安。看着城中的百姓欢天喜地地置办年货,准备欢度春节,而他们的妻儿老小翘首以盼不说,夏州更面临着危险,可他们至今连徐卫的面也见不着,如何不急?

在馆驿的一间偏室里,张通和几个使者正闭门相商。这三个人除张通外”另外两个都是姓萧的契丹人。严格说起来不对,因为萧氏虽然在旧日辽国国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文官到武将,甚至于著名的萧太后,都姓萧,但他们却不是契丹人,而是奚族。因为奚人和契丹人,言语相通,风俗相近,后来走向统一,奚人世代与契丹人通婚,于是便有了所谓的“后族”。

“这徐太尉到底是怎么个意思?我们来几天,他才派个甚么干事接待,而后又来个张参议,自己就是不露面”好生急人呐!”,一名奚人说道。

张通耷拉着头,叹道:“也怪不得,他能将女真人都驱逐出关中,天下谁不畏他?自然作派就不一样,咱们只能等着。”

“那得等到几时才是头?统军可是急等着我们回话!”另一名奚人有些不耐道。

“两位,现在是我们求人家,明白吗?西军在东面夺取了洪龙二州,在西面又控制了麟府一路,我们在被夹在中间”前面尖有任得敬大军相迫,如果争取不到西军的支持,后果”我就不说了吧。”张通抬头,没好气道。

“张侍禁”我有句话你或许不喜欢听。但我还是要说,南人还真靠不住!回想当年,大辽与其结成兄弟之国”四十二年不识兵草。可结果怎样?”

张通显得有些不快:“来时,萧统军再三嘱咐,旧事不要重提”往前看!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女真人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你难道没听说么……”语至此处,他极力压低嗓门”“西面前后几次派人到过陕西,徐太尉也派遣了使者回访。”

第六百三十五章请为附庸

第六百三十五章请为附庸

“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同伴问道。

张通无奈地一摊手:“这说明徐太尉想尽各种办法在联络各方抗金势力。我们虽然没抗金,但党项人依附女真,我们反党项,这符合陕西的利益。”

“照你这么说来,紫金虎应该将我等当作上宾一般才对,现在这……”同伴冷笑道。

“你们不知道,南朝的官员都有这些毛病,喜欢端着。我这么跟你说吧,早早晚晚,徐太尉一定会亲自接见你我,而且我们的使命,十有是没有问题的。”张通非常自信。

两具奚人对视一眼,都轻笑一声,显然是不信。正在此时,忽听有人在外敲门,随后一个声音道:“几位,徐太尉到。”

房中一片死寂,三人脸上都露出诧异的神色,这刚说到他,他就来了。张通霍然起身,快步窜到门前拉开,只见走廊站着四个人。最前面这个他们认识,是馆驿的驿丞,后面三个也认识其中之一,便是日前来过的张参议官,另外两个却面生。年纪相仿,一个是黑炭脸,个头不高,但自有一股风范。另一个张通几乎敢肯定,他就是徐卫!

“几位是住得不习惯么?大白天也关着门?”张浚半开玩笑似的问道。

“哪里哪里,张参议说笑了,快请进。”张通侧开身,恭请一干人等入内。到房里,张德远便介绍道:“这位是我们宣抚处置司长官,徐太尉。”

张通心头一跳,与两个同伴一齐执礼道:“久仰太尉威名。”

徐卫客气地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