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阀 >

第44章

宋阀-第44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卫闻言,半晌无语,良久,拱手道:“那徐卫就厚着脸皮,求太尉大人一件事情。”

嘴上虽然说着“但讲无妨”,但心里不免有几分失望。这后生当着朝廷大员的面,以尽孝道为名拒绝自己的提拔。可到了府上,又是一副嘴脸,年纪轻轻的,却学得口是心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其奸猾行径不可取。

“徐卫不过是个七品武官,人轻言微,不能妄议军国大事。但张知府以外官身份,四处奔走呼告。其忠义之心,让徐卫很是感动。所以,请大人千万促成此事。”徐卫这话,出自肺腑,没有半丝虚情假意。

何太尉听在耳里,既惊且喜。惊的是,徐卫年纪轻轻,便有这般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殊为难得。喜的是,自己终究还是没有看走眼,这后生的确不错。

略一思索,对徐卫说道:“与你实说吧,即便没有张嵇仲的召集,本官也要上奏朝廷防备女真。你或许不知道,去年本官还在燕云前线指挥作战。今年才调回东京,管干步帅司。前线的情况,我比谁都清楚,女真人早早晚晚必然南下!你让老猫枕着咸鱼睡,它能睡得着么?”

意外之喜!徐卫方才在客栈冷眼旁观,认为除张叔夜外,其他官员无人热心此事,都怕危及顶上乌纱。但此时何太尉说出这番话来,足见大宋朝廷里,也不是没有明智之臣。但转念一想,既然你有这个心,那为什么刚才在客栈不说?

正疑惑时,又听何太尉言道:“只是,朝廷刚刚得回燕云,金国又不断派遣使节与我通好。朝廷上下一派喜庆,在这个时候提出防备女真,有些不合时宜。”看来,在何太尉心里,也料到女真人早晚必将南下,但不会想到就是在灭辽的同一年!更不会想到是下个月!他大概是想等过个一年半载,让朝廷,特别是官家那股欢喜劲儿过去了,而女真人又有明显的备战迹象时再提出上奏。

按常理说,的确应该这样办。可问题是,眼下女真人已经完成大军集结,随时可以踏破边关,直扑大宋心脏。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呐。可自己又不能直接对他说,我是从几百年以后穿越回来的,已经知道历史走向,听我的准没错。

那头何太尉见徐卫若有所思,久久不语,问道:“怎么?本官的话哪里不对?”

“哦,太尉所言极是。只是我在想,您领兵多年,通晓军务,有几个问题我想请教太尉,只是不知从何说起。”徐卫笑说道。

何太尉挥了挥手:“直说,年轻人就应该敏而好学,方是正道。”

既然正面突破不行,那就曲线前进吧。想了一阵,徐卫问道:“若两方交战,实力虽有强弱。但弱的一方也并不是毫无反击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强者想一举击溃对方,用什么办法最好?”

何太尉想也不想,直截了当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猝起难,雷霆一击!”

到底是战场上打出来的,他这十六个字道尽兵法要决。徐卫正暗暗称赞,何太尉已经滔滔不绝指点起后辈来。

“兵贵神!若照你所说,两方实力有强弱之分,但并不是一面倒的情况。就要趁弱的一方,还没有防备时,集中精锐之师,直取要害之地!迫其归降!但要注意……”

语声至此嘎然而止!何太尉如泥塑一般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手里端着的茶杯倾斜,茶水流顺势而下全倒在腿上也浑然不觉。一双眼睛,渐渐亮了起来……片刻之后,那端着茶杯的手开始颤抖,杯中茶水泼洒出来,满地都是。突然一把抓住茶杯,狠狠砸在桌上!

站起身来,背负双手,漫无目的在花厅上来回踱步。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一阵仰面向天,一阵俯向地,口中念念有词。徐卫并不打扰,安坐等候。

“对!”一声大喝,将那厅外经过的侍女骇了一跳。“女真人虽然挟灭辽之威,军容鼎盛!但大宋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想要一口吞下,惟有攻我不备,出我不意!契丹新亡,我大宋不是没有明眼之人,朝中不少大臣都在担心,他日女真人必为大宋心腹之患。但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想到,女真人会在灭辽之后,立即攻宋!”

略作停顿,双掌一击,大声道:“不错!换作我是金主,也会选在今明两年!”说罢,大步上前,一把按住徐卫肩头,肃然道:“徐卫!亏得你啊!大宋总算还有一个明白人!”

徐卫面容肃穆,郑重说道:“请恕直言,据我估计,不会是明年。”

“哦?你的意思是……”何太尉抽回手,目光如炬。

“太尉试想,眼下秋收刚刚完毕,女真人若是这个时候打过来……”

何太尉军中老将,什么大风大浪没经过?此时却被徐卫这句话惊得身躯一震!不错!女真人要是这个时候打过来,不但大宋朝廷全无防备,便是普通百姓也措手不及!秋收刚毕,粮食还未入仓,女真人根本不用担心补给的问题!越想越觉得可怕,坏了,怕就是在这两个月!

缓步踱回主座,撑着椅子扶手坐下,何太尉面如死灰。倘若不幸言中,估计女真人已经完成了准备,而大宋上下并无丝毫提防之心。一旦开战,情势必将出现一边倒的局面。女真人甚至有可能凭借其骁勇的骑兵,直扑黄河北岸,威胁东京。那将会是怎样一副画面?中原大地,狼烟四起,百姓惊惶失措,号哭奔逃。官家震惊,群臣束手,大宋百年基业……

不行!必须立即禀告官家,马上着手准备即将爆的战事!慢,我自己必须得拿出个方案来,否则千头万绪,从何说起?若女真人出兵,徐卫的假设就会立即成为现实。一路攻太原,牵制我军主力,一路攻燕山,以图撕破防线,直扑黄河。这个猜想是绝对正确的,只有这样,才会对大宋造成最大的损失!千里奔袭,一刀斩啊!试想,东京被围,只怕举国上下,都会乱成一团!

太原虽然也是金军攻击目标之一,其朝廷经营日久,兵力充足。以西的秦凤路,永兴军路都是防备西夏的重镇,驻有大军。可调部分兵力,防守燕云。太原有失,延安可救,燕云若是沦陷,河北之地无险可守,到时候就只能据黄河南岸抗敌。这种情况绝不能出现!

只要能挡住金军最初的雷霆一击,灭其战决之心,将战争拖入拉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长期抵抗,不管他半年一年两年,金军见无法胜,原辽国境内人心又不稳,必求金帛财物而返。损失些钱财不算什么,只要能守住地盘,我方便可全力备战。以我邦之财力,物力,人力,只要朝廷看清女真人狼子野心,决意抵抗,不存幻想,女真人岂敢再轻意跨越雷池?


第一卷第六十八章美女

何太尉心中计议已定,当即便要进宫面圣。起身之时方才现徐卫还在,大声道:“徐卫,你且在我府上暂住,待我进宫见君回来再与你细细磋商。”说罢,也不等徐卫有何反应,竟连朝服也不换,撩起衣摆直接向外奔去。

“太尉,您认为有用么?”徐卫一句话,愣把何太尉像是施了定身法一样,寸步难行。立在花厅门口半晌,仰向天,一声长叹。他虽然方寸大乱,但心里却明白,这一去作用恐怕不大。官家现在正欢喜,历代祖先都没办到的事,他办到的,虽然办得不彻底,可好歹弄回来几个州不是?女真人扫灭了契丹,还对咱有礼有节,太平盛世指日可等待!你在这个时候去泼冷水,搞不好还要触怒皇帝,给你来个言论不合时宜,立遭贬谪。可身为人臣,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为,也不得不为啊。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办法么?”何太尉背向里面,无奈地说道。

“办法总比困难多,事在人为。”徐卫起身郑重地回道。

何太尉一听,快步走到徐卫身前,一把拉住他的手紧了又紧:“徐卫,若有御敌之策快快说来!倘若成功,我自会在官家面前保奏,少不得加官晋爵,封妻荫子!”

不着痕迹的抽回手去,徐卫轻笑道:“太尉只是一时情急,乱了方寸。如果能静下心来细细一想,自然也就明白了,还用问我这个见少识浅的晚生后辈么?”

何太尉这时哪里静得下心来?狠狠一跺脚,眉毛胡子皱成一团:“我哪里还有什么方寸?一想到金军南下在即,真是痛彻心胸!恨不得亲提虎狼之师杀奔金国,来个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可,咱不是没那个本钱么?”

徐卫办法是有,可他不愿说,也不能说。原因在于他不了解何太尉这个人是否靠得住。这件事情干系太大,要是所托非人,就将前功尽弃。而只要失败一次,北宋灭亡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别说他一个穿越者,哪怕玉皇大帝也没辙。因为,金军下个月就将入侵,没有时间来策划第二次。

见徐卫不言语,何心尉步履艰难的回到座位,重重坐下。也是,我何苦为难这后生,此事连我这等朝廷大臣也束手无策,他一个年不及弱冠的少年郎又能想出什么办法?心里急如刀绞,偏偏脑子里又一片乱麻,毫无头绪。这让上阵一生,自负泰山崩于面前而色不改的何太尉没来由的灰心丧气,忍不住掩面长叹道:“我何灌怎地这般没用!”

等会儿,谁?何灌?我没听错?就是那个历史上金军攻到黄河北岸,他奉命率军两万防守南岸,结果一把火烧了黄河大桥逃回东京的何灌?金军追到东京,全力攻城,他身先士卒,最后力战而死的何灌?

若真是此人,那事情还有得商量。历史上何灌防守黄河南岸,不战自溃,确有其事。但不是他的错,当时,皇帝和宰相都不听他的建议,强令他从三衙禁军中抽调两万人马去抵抗即将过河的女真铁骑。可当时在京的三衙禁军里,根本没有两万人马,逼得没办法,只得临时招募一些老百姓充数。那平头百姓一看到金军的铁甲精骑就望风而逃!兵都跑光了,他一个光杆将军能干什么?虽然逃回了东京,但金军攻城之时,他率众死战不退,最后身受数十处创伤,右臂被断,肋中五枪,死于金军阵中,足以称得上“英雄”二字!

但这个何灌是否就是那个何灌?

徐卫心中一动,问道:“太尉怎么说这话?当年您在河东带兵,与党项铁骑遭遇。夏军派出‘铁鹞子’重骑兵追赶,您连数箭,每一箭都从胸前射进,后背洞穿,再射中后面的人。夏军胆寒,不敢再追,您率军从容离去。这等骁勇,何人能及?”这倒不是徐卫在乱吹,而是史有明载。后世人说起宋军选兵,必说重视臂力,因为弓弩在宋军中占很大比例。而臂力最出名的,后世只记住两个,一个是韩世忠,一个是岳飞。其实,何灌并不比这二人差,只不过输在名气上。

何灌见他提起陈年往事,摇头苦笑道:“那有何用?如今我管干步帅司,要是女真人打过来,我怕是连射一箭的机会都没有。”

果然是你!徐卫心头暗喜,这事摊上何灌,或者有些希望。历史上,何灌不但是名勇将,更对宋金局势有清醒的认知!金军过黄河,宋钦宗把精锐骑后交给一个宦官统率,命其拒敌。同时又命何灌去守黄河南岸。这个时候,何灌就说出一番让后世人看到必然跳脚大骂赵家父子的话来。

“金人倾国远至,其锋不可当。今方平扫精锐以北,万有一不枝梧,何以善吾后,盍留以卫根本。”

女真人倾全国之兵远来,其锋芒不可阻当。现在梁方平带领精锐都北上了,万一有个闪失,谁来收拾残局,我请求留守东京。

不难看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