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阀 >

第283章

宋阀-第283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年景。宋朝虽然工商业高度达,但农业毕竟还是立国之本。

“耍是女真人这个,时候来抢粮,可就苦了百姓一年劳作恐怕不止一个人这么想着。

徐卫很是惬意,骑马和从前坐车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这种征服感是无可比拟的。男人就应该跨着骏马,挥着大刀,攻城掠地,名扬四海!

他这种心情。显然和此去的目的很不相称。他们这是前往耀州。曲端下命令。让他们兄弟把军队屯于富平,而后前往耀州帅府商议军情。但不知为何。此三人都是西军高级将领。且与曲端有过节,却只带不足十人的随扈。很有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架势。

不多时,耀州城已经在望,那城池周边。完全被绵延数里的连营所包围。大热的天。曲端所部士卒居然头顶毒日如常操练,喊杀声直入云霄!徐卫勒停缰绳,战马原地打了个转。他的眼睛却一直盯在那些操练部队的身上。曲端治军果然严整。以他这种严肃的风格,说张巾彦会擅自弃城逃跑,谁信?八成是出之前就已经得到命令。所以才敢行如此大胆之事,而回环庆后才不受处分。曲师尹为了扩充实力,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徐原徐胜同时停下,看了片刻,徐四道:“曲端命我弟兄将部队屯在富平,只身前来。我们竟然还真就来了

徐原在马背上大笑:“我还怕他吃了我是怎地?借他姓曲的一个,胆,他也不敢!走!”

一行人快马加鞭。眨眼之间便到耀州城下。此时。耀州已经完全进入战备状态,进入盘查极其严格。把守城门的官兵早就看到他们十余骑疾驰而来,因此网一勒停战马。便有一军官上前抱拳问道:“敢问几位长官从何处来?”

“华州徐原朗声回答道。

听了这两个。字。不止那军官,城门口所有士卒,甚至是百姓都转过头来注意着三个身着官服的官人。其中最年轻那一个。显然是焦点。这便是紫金虎么?竟比想象中更年轻一些!有二十五么?看来这陕西六路最年轻的帅臣当真不是吹出来的!好相貌,好风采!

那军官心头一震。赶紧问道:“可是泾原徐经略,陕华徐大帅及徐副帅?。

“正是徐胜点头道。忽然想起什么,又补了一句“莫不是想验我等印章?。第一次到华州城拜会曲端时。他们就遇到过这么一桩。

那军官慌忙一拜,连声道:“岂敢,岂敢!三位长官。请”。语毕,侧过身喝令士兵百姓让道。徐家哥仁入得城中。这战事一起。刻,不比从前了。并不先到馆驿歇息。而是直奔曲端的帅府。

三兄弟带着随从侍卫,在士兵引领下来到帅府之前。徐卫老远就,看到一个)人很面善。还没到那人便从帅府门口的台阶下来。立在街边迎候。

“卑职环州兵马锋辖康随。见过三位经略相公。”待徐卫等人下马之后,那人快步上前,大声说道。

哦,对了。曲端刚一上任。便召陕华辖区里各地守将前去相见。到定戎来传话的,便是这位康随。那时徐卫刻,觉得。此人不同寻常,一个武臣却始终笑眯眯的。就跟那站在柜台后头的掌柜一般。果不其然。他现在就顶了姚平仲的位置。

徐原从前是曲端的上峰。而康随又是曲端的属下,他自然不屑于搭理他。徐胜跟他不认识。也不理会。径直上了台阶。只有徐卫笑道:“你堂堂一州兵马锋辖,怎敢劳你亲自迎候?”

康随笑得跟朵花儿,作揖点头道:“能站在此处迎候大帅,乃是帛职的荣幸,别人想这么个。差事还不成呢

徐卫一听便笑了起来,康随猫着腰,侧过身请徐卫入内。至门口时,示子二忽地回身道!”不是听说入曲都统的节堂,律不昨刃么?。

康随面色不改:“如今大帅贵为一路经略安抚使,紫金虎的威名震慑两河陕西,那些规矩岂能用在大帅身上?”

这厮真是生得张巧嘴,看来曲端麾下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徐卫又笑几声。方才往里走去,却见老大折身回来小声道:“九弟,一会儿见到曲端,他问什么你说便是。我懒得跟他聒噪。”

徐大从前是曲端的长官,现在曲端却成了他的上司,况且两个往日有仇。心情可以理解。徐卫遂应了下来,心里却想着,曲端见了我,只怕更没有好脸色。

不过,他似乎猜错了,进入节堂之后,曲端并没有坐堂。他兄弟三人坐定,待佐官去通报,不多时。来了一个,却不是曲端。

五十来岁模样,亦着朱红官服。所不同的是,他腰间的金带上还拴着一个鱼袋。面容和蔼,一笑起来,仿佛连胡须头也都跟着动。徐卫觉得他又有些面善,仔细一想,记起他是谁来。

上回在河中府抓了张中彦,跟曲端闹得不可开交。当时,陕西方面宣抚、转运、提刑三司派员下来调查。这个人,就是当时转运司的官员。据说是“权转运判官。”名唤张彬。转运司,又叫“漕司。”本来最开始是朝廷派往地方上供办军需的机构。事毕即罢。后来为了分节度使的权,成为常设。除了原有职能之外,还掌管一路或数路的财赋,并考察官员,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等,权力非常大。

张彬一进来,身为文官,却老远就抱着拳,大声道:“三位大帅一路劳苦

徐家兄弟同时起身还礼,徐卫因认得他,回了一句:“张判多日不见

“哈哈,子昂己为一路帅守。军务何等繁重。却还记得。难怪本官出长安时,宣相再三嘱咐,说遇事可与徐家兄弟商量着办。”张彬笑容可掬。

徐卫当然不会被他真诚的笑容所迷惑,曲端没出来,张彬先来打头阵。这倒是怪了。联想到今天进城和入堂,没有受到任何刁难,反而通行无阻,礼遇有加,让他更加小心提防。

双方坐定,又叙了几句旧,张彬对徐九赞不绝口。尤其提到当初徐卫接受调查时,还要往返于定戎华州之间处理公事,不愧是朝廷悉心栽培的武臣。

徐原是个急性子。听不得他东拉西扯,直接问道:“张判,曲都统何在?”“哦,曲都统有要紧的事情须得立即处理,一时脱不开身。本官得知三位抵达,特来相见,宣相有一言,交待我务必说与三位大帅听张彬回答道。

“哦,愿闻其详?。徐原道。

张彬干咳了一声,双手虽然平放在膝盖上,却不时拍打着,想了一阵,方才开口道:“金贼狰狞。延安危在旦夕,两司长官为此事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如今曲都统和三位都出兵集结于耀州,必将予金人迎头痛击,解张深之围。但宣抚相公和制置少保担心”因公废私

说白了,还是怕徐家兄弟和曲端有过节,不能精诚团结,共赴国难。

“这个张判无须忧虑,平戎御寇是我辈职责所在徐胜插话道。

张彬赞了一声,还是象有些不放心,笑道:“徐家兄弟忠勇之心,本官素有所闻。只是。延安为六路咽喉之地。万不容失,”

“张判,我等奉命出兵,现在部队已经屯在了富平,很说明问题了吧?。徐卫轻笑道。

张彬一拍腿,徐九这句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不错,要是他也和曲端一般阳奉阴违,拥兵自重。又如何会到此地?自己这次奉命前来军中。除了措置粮草军饷等后勤补给之外,还肩负着调停各军之间关系的责任,以求尽快解除延安之围。现在紫金虎是这种态度。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倒是本官多虑了,好,眼下麦熟在即。金人若得粮,于我不利,因此还是尽快进兵为宜。去年陕西河东大早。转运司已从四川紧急调运军粮过来。三位放心,有本官在,一应补给绝不会有问题”。张彬说罢,便起身,似有告辞之意。

三人也跟着起来相送。张彬迟疑了片亥。拱手道:“战场厮杀,就拜托诸位了。在此,本官预祝我军旗开得胜,将金人逐出陕西”。

第一卷第三百一十八章大闹节堂

曲端总算是来了,贵为节度使的他身着紫煮常服,头顶略口,膘缠金带,从上到下可以说是收拾得一丝不芶。你绝难在他衣着上找出任何一点不妥之处来。众所周知,陕西诸路的武臣们,大多出身于行伍之家,粗扩而浅薄,不拘小节是他们最明显的标志。曲端,确实是个另类。

徐家哥仁陆续起身,竟象是有默契一般,都只抱拳,不唱诺。曲端也没说什么,径直到帅位坐下。而后摆了摆手,示意他兄弟三人也落座。四人在堂中坐定,谁也没说话。本来康随还立在节堂门口内侧随时准备跑跑腿什么的,但一见这阵势。被那僵硬压抑的气氛弄得喘不过气来,悄声无息地退了出去。

徐原正襟危坐,眼睛平视着前方,一动不动。徐胜微低着头,倒似在数地上的蚂蚁一般。徐卫背靠着椅子,脸上看不出来什么神情。曲端坐在上头,拿眼角余光飞快地扫了一眼,咳了一声。再端起帅案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极有滋味地品着。门外的康随越看越奇,心说这都是怎么了?全不说话?这得挨到啥时候去?左思右想,硬着头皮在门外说道:“几位长官且说着,但有事。吩咐卑职一声就成。”

他这纯粹是没话找话说,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曲端立即“嗯”了一声,徐卫也点头说了一声“好”这总算是开了头了,曲端咳了哝,放下茶杯,朗声道:“延安告急,两司长官累次催促进兵。今七万马步军齐集耀州。如何进兵。你等可有想法?”

徐大徐四都不作声,曲端有意无意地将目光飘向徐卫。紫金虎看了他一眼,回答道:“都统总管六路兵马,我等奉命而来,安敢聒噪?”

似乎早料到是这种局面,曲端危坐于帅案后,先叹了一声,而后道:“若依本官之见,须得先遣细作入脚坊丹诸州,以探明金军虚实后。才能进兵…”

徐卫闻言一笑:“金军主力在围攻延安,粘罕将帅府设在了廊州,坊丹二州只有少量兵力在扫荡义师。”他知道曲端这么说是什么用意,无非就是想尽量拖延出兵时间,他不会让对方有这个机会。

曲端心?一动。立即问道:“不知徐经略是如何得知的?”

“哦,如今陕东一带义军蜂起。曲都统随便寻几个人问一问,也就知道了。”徐卫这话本说得轻描淡写,可听在曲端耳朵里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脸皮一紧。似有作之意。

陕西六帅中,论资历徐卫算不上什么,论战绩他也没法与西军这班打了几十年仗的将领相比,但如果说到义军这一块,他资格可以说最老,此事能一直追溯到他任“两河忠义巡社巡检使”开始。

也正是从徐卫身匕,西军将领们。甚至可以朝中的皇帝大臣们才意识到,原来义军这个。东西是有用的,而且有大用。你看紫金虎,振臂一呼,河东数十万义军群起响应。虽说正面对决还是靠官军,但义军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先就是灵活,打不赢我就跑,城里呆不住我往山沟里钻。甭管我能不能打,只要我在。对你女真人就是个威胁。当然威胁大小另当别论。其次。义军的粮饷装备基本上都靠自给,朝廷没什么负担,顶多就是一张任命状。说白了,乱世之中,那东西也就是一张纸,费些墨汁,然后加盖个印章而已。

因此,曲端任都统制后,也开始重视义军。可这位西军大将不走寻常路,徐卫是扶持,他是兼并。可义军起兵为的什么?自然有抗金卫国的因素在,但不可否认,义军领袖们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象河东那些人一样,受朝廷封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