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宋阀 >

第281章

宋阀-第281章

小说: 宋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卫迎了上去,笑道:“四哥四嫂,再不来菜都凉了。”

“亏得你说,天没亮就启程,丫头都还没睡醒呢。”徐王氏怀里抱着一个婴儿,是她和徐胜第三个娃。徐卫上前一看丫头还不满周岁。这会儿正窝在娘亲怀里,甜甜地睡着。那嘴鼻。象极了四哥。

“我说你两个懂不懂规矩?给九叔磕头啊!”徐胜见两个儿子在那儿傻站着,立卑喝道。

徐胜长子唤作徐仲,年已十五,徐彰病死在前线,朝廷体恤徐家一门忠良,荫补徐仲九品武职,现已跟随父亲效命军中。次子唤作徐亮。才九岁,正学文习武。这两个孩子却象他们的娘,生得乖巧白净。

听爹一声喝,慌忙跪了下去,给叔父磕头。徐卫双手搀起,笑道:“徐仲,你可得好生向你二哥学学,自招讨河东时起,他可是屡立战功。”徐成是徐原次子,在徐家第三代里排行第二。

徐仲纳头一拜答道:“侄儿记住了。”

徐卫又摸摸徐胜次子徐亮的脑袋:“你还专心学文习武便是。”

徐王氏一张望,问道:“弟妹呢。”

“厨房里且忙着呢。”徐卫说着,便侧过身,将兄嫂迎入客堂。那脚还没来得及跨进门槛,背后炸雷似的一声吼,不用转身去看也知道。铁定是徐家老大来了。

徐原不愧在西军中呆了半辈子。这到兄弟家里来赴宴,虽然没穿铠甲,没披战袍,可腰里那把刀却是从不离身。背后,跟着妻徐吴氏,还有长子徐产。已经作到泾州兵马监押。

“大哥,大妓,快里面请。”徐卫又折转身来,满面笑容道。

徐原也朝客堂里一打望,皱眉道:“徐成没来?这小子,好不晓,事!怎能让叔父等他?”

“哈哈,大哥不用骂,军中事务繁忙。我已经派人去召,想必片刻就到。来来来,哥哥嫂嫂里面坐。今天咱们一醉方休!”徐卫殷勤地请道。

三家合作一家,都在那客堂上坐定。张九月腰里系着围裙,亲自端着一竹篮包子出来。见哥哥嫂姓们都到了,忙将包子放在桌上,施了个辛山

“我说弟妹,你好歹是个四品命妇,怎地还干这些活?是不是九弟待你不好?给嫂子说,看我不教他!”徐吴氏四十好几,或许是长年在边关的缘故,她看起来比徐王氏。张九月两个柚姓老得多,简直都能给九月当娘了。

“大嫂,我冤枉!我说过无数次。她不听我能怎样?”徐卫两手一摊,万般无奈道。

徐王氏白他一眼:“得了便宜还卖乖。取得如此贤妻,是你上辈子的造化!”

“嘿,横竖都是我不对?罢罢罢。我去下厨总行了吧?”徐卫苦笑道。众人知道他是开玩笑,君子远庖厨,更何况是上阵搏杀的武臣?

张九月看起来也很高兴,笑道:“哥哥姓嫂玩笑了,菜齐了,请入席吧。”

徐原这时又吼了起来:“我说你们几个小的是木头?婶娘也不会叫一声?”几个侄子又赶紧给张九月行了礼,口称婶娘。正巧,徐成又风风火火地赶来了。一大家子人便围作一桌。按规矩。妇道人家是不上桌的。但徐卫提议,在这种环境下咱们一家人还能相聚,实属不易,就破例一回如何?

家是他的,徐原徐胜也都没意见。于是哥仁和妇人坐了一桌,小辈们另坐一桌,开怀畅饮。好不热闹。在家宴上。兄弟三个都很识趣,谁也不提公事,只说家事。

徐原喝下一杯酒后,叫道:“徐成,过来。”

徐成上午在帮忙操练士卒,饿得是肚皮贴后背,这会儿正胡吃海塞。听父亲一叫,赶紧一抹嘴,端着酒杯,提着酒壶起身走了过来。恭脑收汝地给叔父的杯子满上,还有讲究。那酒必须到满。不能柑滴出来。这叫“满心满意”。然后又给自己倒上,双手举着杯,刚要开口。又被父亲抢了先。

“你有今天,都是你九叔一手栽培提拔的。若没你九叔。你也只能在渭州城里跟那些个泼皮破落户厮混,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混吃等死,”徐原话头一开就收不住缰了。

徐卫其实很清楚,他这个侄儿武艺了得,也有将佐之才,自投入虎捷军后,各级长安对他印象都不错。可四哥却说,徐成让大哥伤透了脑筋,二十几岁都当爹的人了,还成天的惹事生非,简直就是条大虫。对这种意见,徐卫不敢芶同,不是徐成胸无大志,可能是因为大哥的原因。至少如果我儿子二十几岁也当爹了,我绝不在别人面前这么刮他。

因此,他立即截断徐原的话:“大哥言重了,我这作叔父的应当应份。徐成也很给你争气,河东陕西都屡立战功。我现在最怕的就是大哥将他要回去,如此一来,虎捷军可就少一员干将了。”

这顶帽子扣得徐原十分舒现。脸色稍微和缓了些,一抬下巴:“愣着悄甚?”

徐成双手举着杯,俯下身子,在徐卫的杯底碰了一下,什么都没说。就叫了句叔父。徐卫看他一眼,微微点头。便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边杯子还没放,那头徐原的长子徐严便提着酒壶起身,满脸堆笑行了过来。他年近三十,比四叔徐胜也小不了几岁,比九叔徐卫还大几年。笑眯眯地给徐卫满上,捧着酒大声道:“九叔,这一杯侄儿敬你。一是端午佳节,前来叨扰叔父,而且是空手而来,实不应该。二是侄儿身为长兄,二弟多承九叔栽培,应当致谢。三嘛,叔父紫金虎的威名已经震动陕西,侄儿要祝贺叔父荣升

就这几句话,同是一母所生的两兄弟,高下立判。徐卫正要端起酒杯,又听徐严补充道:“此外。眼下金人卷土重来,曲端那厮又拥兵自重。他是六路都统制,他都是这等模样,咱们徐家又何必出头?不如”话网说到此处,忽然瞥见九叔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就这么一眼,直看得他后面的话不知如何说下去。

徐原大概也觉得不太合适,朗声道:“这是家宴,不谈公事,莫搅了你九叔的兴。”

“是,侄儿唐突了。给九叔赔罪。”徐严面色不改。俯下身来给叔父敬酒。徐卫只说了一声“好。”便把酒喝了下去。

酒足饭饱,兄弟三个去院中的瓜棚底下饭晕,仆妇端上了时鲜的瓜果以供解酒,徐严徐成本来都该作陪。但徐成却推说营中还有事,便先走了。徐卫看得出来,他是不太想和老爹呆在一起。

几口西瓜一下肚,感觉舒坦了一些。徐原先开口道:“听说制置司数次强令曲端出兵救援延安,这厮都置之不理。我估计,两司长官早晚还得派咱们兄弟。”

徐胜手里握着一个脆梨,叹了口气道:“曲端拥兵自重,延安恐难保合啊。”

“这回大哥四哥却猜错了,曲端已经答应出兵徐卫此话一出,徐大徐四都吃了一惊。曲端肯出兵了?天良未泯?

只见徐卫从身上取出两封:“这两道信函。一是李宣抚给我,询问当日丹州之事。二是曲都统出来的军令。要求我务必紧守蒲津浮桥,不的有任何闪失

徐胜当时就怒了,一掌打在桌上。把个脆生生的梨给砸得稀巴烂!

“曲端这是何意?他明知道金军已经从丹州登岸,等于是绕到了蒲津防线的背后,那浮桥壁垒还怎么守?让女真人把我军都挤到黄河里去?。

徐原啐了一口:“这撮鸟,成心使绊!想当初,在泾原时,我见他治军严谨,颇有才干,举荐他为副帅。谁曾想。不记我的好也就罢了。还处处,罢,提他就头疼。九弟,不用理他,把部队撤到渭河以南来。他身为都统制,尚且只顾自保。咱们何必争先恐后。”

“那如此一来,岂不是授他以口实。万一指责我等违背节制,抗拒军令怎生是好?”徐胜问道。

徐卫轻笑一声,摇头道:“他不是真想要我守住浮桥,而且他也明白,浮桥根本守不住。之所以下这道命令,是跟李宣抚这封信有关

第一卷第三百一十五章集结耀州

“纹却是为何。”徐胜力即问“姚平仲已经被曲端用违背节制、顶撞长官、殴伤同袍等罪名抓了起来。他环件兵马锋辖的差遣也被曲端撤掉。”徐卫回答道。

徐大徐四一想,也就明白了。当初姚平仲在丹州阻击金军,张中彦比徐成还先抵达,却一直滞留在丹州城内,并没有立即驰援的意思。后来一听说金军迂回包抄,立即放弃城池率军西撤。这是什么行为?往小了说,是胆小怯战。往大了说,根本就是置友军生死于不顾。现在,姚平仲受张中彦之累。兵败回环庆。却被曲端逮捕。但姚希晏不是普通将领,他是有背景的,要处置他,非得两司长官,尤其是李纲点头。

“多,张中彦擅自脱逃,却平安无事。姚平仲率部力战。差点全军覆没,居然被关起来,嘿嘿”徐原一阵怪笑,笑得直摇头。

“而现在李宣抚有书信来,问丹州之事,显然是不相信曲端一面之辞。而姓曲的想必也料到宣抚司会这样做,因此下给陕华帅司一道命令。让我等坚守浮桥壁垒,不得有失。这就是给我们一个警告,少管闲事?”徐胜分析道。

徐卫点了点头,因为就是个傻子也知道,敌人已经迂回绕到了你防线背后,那这条防线还有什么用?不管曲端为人如何,他打仗的本事还是有的,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之所以下这样的命令,无非让我好生为之罢了。

“九弟,你预备怎备办?”徐原问道。

徐卫还没回答,徐胜又道:“如果替姚平仲说话,等于是跟曲端对着干

“哈哈!”徐卫闻言大笑。“四哥,从河中府事件开始,我就已经跟他撕破脸了,还怕跟他对着干?更别说,他当初在泾原时已和大哥成水火之势。我已经复函宣抚司。详细说明了当日丹州之事。

并指出,姚平仲虽然违节,但战事瞬息万变,不可拘泥,领兵在外。需得灵活处理。曲端将他革职,已属不该,至于逮捕关押,分明就是越权,应该立即释放姚希晏,并复其原职。而后。严肃处理张中彦!”莫说是徐胜,就是徐原听了这话,也觉得奇怪。九弟向来低调从来不过问上头的事情,怎么这回一反常态?曲端若是知道此事,必定对他恨入之骨!

“九弟,你想过没有,曲端胆子为什么这大?在耀州,他敢处决秦凤将佐,兼并部队,在郡延,他敢不听号令,擅自退走。现在,又把姚平仲撤职关押。他所依仗的,除了手里的部队,那就是何少保的支持。其实六路帅心里雪亮,曲端就是何灌的马前卒。为他统一六路兵权充当急先锋。你这封信一捅上去。考虑过何少保的反应么?”徐原看似一介莽夫,但好歹在陕西呆了大半辈子,这些事情还是看得透彻的。

徐卫笑了笑,显得很随意:“这个,大哥倒不须担心。先,上头虽然依重曲端,但李何二位长官心里应该清楚。他们最可靠的后盾。就是你我弟兄。现在,我替姚平仲出这个头,等于是向曲端宣告,陕西不是没了你就不行。这一点,何少保是乐于见到的。”

徐原徐胜听罢,都频频点头,不铣曲端在六路里基本没什么派系山头之类,但九弟是明摆着的东京派员,现在他手里马步军六万余众。两司长官为何总在第一时间下拨钱粮装备给他,还不是因为到了紧要关头,只有他才靠得住?

“姚古从前是熙河大帅,如今虽然罢了帅位,但旧部极多。姚平仲和你一般,是官家特意提拔的武臣。曲端弄不倒他。从前他和你有过节,如今拉他一把,不让他感恩戴德。至少也当捐弃前嫌。”徐原点头道。

徐卫也是这么个意思,不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