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70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70章

小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符英刚刚洗漱完毕,皇宫中就来了一位公公,宣旨请符英进宫。

第二十九章 姐姐病了(二)

符皇后见符英进来后,苍白削瘦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想撑起床来,却有心无力。宫女见状,赶紧扶符皇后起来,并拿过来一个特制的厚厚软垫,让符皇后可以靠在上面。

符英上前握住了姐姐的左手,姐姐的手仍然是那么柔软细腻,可手心却是凉凉的。符英叫了一声“大姐”,眼泪哗地就流了下来。

符皇后见符英流泪,自己也跟着流下眼泪,她习惯性地伸出右手,就象小时候一样,想为符英擦去眼泪,但手臂还未伸近符英,就无力地垂了下来。符英见到聪明能干的大姐竟然没有举手的力气,哪里还顾得上走在路上还在琢磨的皇家礼仪,伏在符皇后的肩上,咬着其肩膀处的衣服,使劲地哭了起来。

符皇后心中感动,用劲握了握符英的手,道:“四妹,不要哭了,要做母亲的人了,怎么还象小孩子一样,再哭对肚中的小家伙可不好。”

符英哭了一会,想到腹中的宝贝,才慢慢停下来,抽抽泣泣的抬起头,脸上的全是泪痕,想到不能在姐姐面前表现得太悲伤,又咧开嘴笑了一下,却比哭还难看。

符皇后痛爱地看着符英,道:“又哭又笑,就和小孩子一样,四妹将来怎么去管好我的小外甥。”

符英哭完后,理智开始占据上风,她没有问姐姐的病情,顺着姐姐的话题道:“大姐,这个小家伙可调皮了,经常在里面动来动去,刚刚还在里面踢我。”

符皇后道:“大梁城里的贵妇,人手有一张纸条,你猜是什么?”符英疑惑地看着大姐,符皇后轻轻笑道:“侯郎真是怪人,竟写了什么怀孕侯氏八条,不过,写得真是好,现在有身孕的贵妇都是要怀孕,都要看侯氏八条,现在侯郎在大梁贵妇中可是大大有名。”

符英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只给了侍郎娘子,怎么就在大梁传遍了?”

符英来到大梁后,在富家大院刚刚洗漱完毕,还没有用过午餐,宫中公公就来了。符英和姐姐说了一会话,肚子忽地“咕、咕”叫了一声。

符皇后听到了这一声,道:“也怪我心急了,昨天父亲说你就要到大梁城外,今天算着你进城的时间,急急忙忙派人接你入宫,还没吃饭吧,我叫人给你备去。我也有些累了,要先睡一会,你吃完饭,我们两姐妹再聊天。”符皇后对着一名宫女道:“给符娘子准备一些好吃的,就做我喜欢吃的那几样吧。”

符英见姐姐只不过和自己聊几句,说话就有些气喘,头歪在软垫上又似是睡着了。符英心中一酸,眼泪又挂在眼眶边上,她没有再说话,只是握着姐姐的手。

过了一会,一名宫女进来,对符英道:“符娘子,午膳已做好了,在侧室里,您过去用膳吧。”

符皇后并没有真的睡着,她在迷迷糊糊中,隐隐约约听到宫女在说话,道:“把饭菜都拿到这屋里来,我要看着四妹吃饭。”

几名宫女很快就把茶几、椅子搬到符皇后床前。摆在茶几上的午膳即简单又丰富,简单是因为只有六道菜,除了两样时鲜蔬菜外,荤菜只有两盘,还有山洞梅花包子、河漏面两样小吃。丰富是指两样荤菜都是名菜,一般人难有如此口福。

两样荤菜一是吴茶虾仁。其作法是先用来自吴地的上等新茶,用开水泡洗一下,然后迅速捞出,放白色盛器内。再把新鲜虾仁洗净控水,用少许蛋清、淀粉上薄浆,分散下入沸水内,至水再开,虾仁变色,捞出放在吴地新茶上。最后再倒入下了少许盐的热鲜汤,一汆即成。吴茶虾仁集清茶、浓鲜、嫩美于一体,初次品味时感觉其平淡无味,再品则觉鲜而不腻,香而不俗。

另一道荤菜是扒广肚。广肚,也称鱼肚、鱼鳔、花胶等。自古被列为“海八珍”之一。它最早记载于北魏时的《齐民要术》一书,到了唐朝,广肚已列为贡品。广肚入馔,七分在发,三分在烹。涨发技艺要求极高,而涨发广肚的难度更高,没有十年灶上功夫,很难准确掌握,一般油发至膨松内透,松泡状似海绵即可,经水反复漂洗至净白无异味,这时广肚蓬松软脆,洁白中透出浅黄。涨发后的广肚用上等鲜美汤汁调制,烧扒入味。广肚饱吸汤汁后,形成了柔嫩软脆,醇厚浓美,光润鲜香,汤汁白亮的独特风味。用双箸夹起做好的扒广肚,洁白柔软的广肚在筷间跳跃、翻动,入口后柔软中夹带软脆,润滑中又有绵糯,醇浓鲜香的滋味缭绕舌间。

这几样菜,都是符皇后平时喜欢吃的菜品,也是符英最喜欢吃的。符英在郑州时,没有吃到正宗的扒广肚,找了数个厨师都做出不好,只有作罢。符英每样菜先尝了一口,赞道:“做得真好,真不愧为御厨,可以和大名府最地道的口味相比。”

符皇后抿嘴笑道:“这个厨师就是大名府那位名厨。”

符英道:“难怪和我们小时候吃的味道一样,大姐,你也尝尝。”符英用小勺子盛了一个吴茶虾仁,送到符皇后嘴里。符皇后生病以来,一直没有胃口,今天见到四妹,心情大好,又见四妹吃得甚香,不觉有些胃口,吃了一个吴茶虾仁,竟然尝出好久没有的鲜香之味。

符皇后道:“看四妹吃得香,我也有食欲,我再吃一个虾仁。”符皇后连吃了三个虾仁,道:“真好吃啊。”

符英道:“再吃一口扒广肚。”

符皇后在符英的带动下,每样菜都吃了一口,额头上已有些细汗了,道:“不吃了,今天是这一段时间吃得最多的一顿。”

正在这时,从屏风后传出一阵笑声:“看你们吃得香,朕也觉有些饿了。”随后从屏风后走出一人,正是柴荣。符英听到有男子在屏风后说话,心知定是天子姐夫来了,赶紧站了起来,道:“奴家见过陛下。”说完就要行大礼。

柴荣穿一件青色长袍,袍胸前有两条盘旋的飞龙,腰束龙纹玉带,不笑的时侯不怒而威,而笑起来又如春风拂面。柴荣进来之时,符皇后正在吃虾仁,柴荣作手势让使女不要出声,就站在进门左侧的屏风后,看着皇后用餐。自从符皇后生病以来,每天进食很少,常常每餐就喝一点汤。柴荣见符皇后吃得不少,心中高兴,等到符皇后吃完,才从屏风前出来。

柴荣见符英已经跪在地上,便道:“符娘子免礼起来吧,在内室,大家是一家人,不必行此大礼。”

柴荣是在四年前见过符英,数年不见,符英出落得越发美貌,极似其姐。柴荣打量了符英一会,道:“符娘子就住在宫里吧,多陪陪你姐姐,今天她是吃得最好的一餐。”

柴荣见符英有些拘束,笑道:“现在不是在朝中,你也不是大臣,不必太拘礼,以后没有外人的时候,你就和娘子一样,称朕为大家(唐代时称呼皇帝多用“圣人”,至于和其亲近之人或其近侍则称其为“大家”。)”

符英本来心情有些紧张,柴荣几句话后,她也就轻松下来,笑道:“我可不好敢叫大家,我还是叫陛下吧。”

柴荣道:“在内室里,还是叫大家亲近一点。”

按照柴荣吩咐,符英到了皇宫后,就没有再回富家大院,而是留在皇宫里陪着姐姐。符皇后休息之后,符英也来到为她准备的侧房休息。符英知道柴荣和侯大勇同岁,两人相貌完全不同,可说话间的眼神竟然有几分相似。想到郎君西征风险颇多,双手合什,又在心中祈求观音菩萨保佑郎君。

第三十章 决战凤州(十)

符英在皇宫里为侯大勇祈求平安,而远在秦州的侯大勇,攻下秦州后,肃清了城内败兵,接连杀了二十多个趁乱打劫的泼皮无赖,很快稳定了城内局势。蜀主生活荒淫,不理朝政,各地赋役甚重,老百姓早就苦不堪言,因此,秦州老百姓平静中带着欢喜,看着城头变幻了大王旗。

破城几天后,侯大勇接到了主帅王景的命令,要求他把秦州防务交给凤翔军,黑雕军速回凤州。侯大勇突袭秦州之时,带了二千凤翔军,秦州城破后,王景为了调回黑雕军,又从陇州调了二千人马到秦州,这样,黑雕军回凤州后,秦州城内仍有四千周军,守城应是没有问题。

七月一日凌晨,经过短暂休整的黑雕军悄悄南下凤州。

五月份,周军从大散关出兵,周、蜀两军大战了二个月,但战事仍呈胶着状态。王景派到成都去的细作,通过各种渠道,在成都府广散谣言,“蜀将捧圣控鹤都指挥使李廷圭畏敌如虎,拥兵坐看秦州失守”“李廷圭不思战事,带了十多个歌姬在帐中。”等等谣言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李廷圭行武出身,性格耿直,得罪了不少同僚,一时之间,参奏李廷圭的奏本着实不少。蜀主孟昶虽说对李廷圭信任有加,但谣言三遍成真,更何况秦州失守确是事实,于是,蜀主孟昶遣通奏使伊审征至李廷圭军中慰抚、督战。

而大周朝廷对于战事的争论,随着秦州城破而结束。柴荣更加坚定了收回秦、成、阶、凤四州的决心,署王景兼西南行营都招讨使,侯大勇兼西南行营招讨副使,向训兼行营兵马都监。在朝廷的严令督促下,河中府、京兆府、乾州等地的粮草陆续运抵凤州,秦州城里的备用粮也有一部分朝凤州运去,手中有粮后,王景、向训心中的焦虑也就烟消云散了,周军重新排兵布阵,和蜀军打起了持久战。

王景命令黑雕军速回凤州,其本意是回凤州东北周军驻地,侯大勇仔细斟酌后,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他准备抢占凤州西南方向的交通要道张家关,切断凤州蜀军与成州、阶州、固镇蜀军的联系,断掉蜀军主力的后路。

石虎担心地提醒道:“上次在黄牛寨,节度使就对你有些竟见,这次先斩后奏,不知节度使态度如何?”

侯大勇笑道:“节度使给我的命令是速回凤州,黑雕军没有违令,我们是回凤州啊。”

石虎听此言,也被逗笑了,道:“节度使命令回凤州,定是指回凤州大营,大营在东北面,张家关在西南面,南辕北辙了。”

侯大勇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若要征得同意,一去一来要十多天时间,到时候,黄瓜菜地凉了。”在现代社会里,交通便捷,有什么想法,和主帅沟通起来很容易,而现在,若事事都要征得主将同意,根本无法把握稍纵即逝的战机。

侯大勇又道:“若打下张家关,蜀军还闻丝不动,那么蜀将就太历害了。我们在张家关守十天,若凤州的蜀军主力不动,我们就放弃张家关,突袭阶州,黑雕军是清一色的骑兵,来去如风,混水摸鱼可是黑雕军的拿手好戏。”

侯大勇带着黑雕军,直插凤州西南。张家关在凤州和固镇之间,蜀军四百人驻守在此,因蜀军主力在凤州,张家关属于后方,蜀军守将根本没有想到周军会突然出现,黑雕军偷袭得手,轻易地攻占了张家关。

张家关被周军占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蜀军主将李廷圭顿时变得处境艰难。

通奏使伊审征带着蜀主孟昶的旨意,来到蜀军营中,表面上是来慰问,实际是来督战,隐含着蜀主的不满。蜀军主将李廷圭对此心知肚明,作为蜀中名将,李廷圭深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他压抑住对伊审征的鄙视,态度良好地向这位曾经的下属分析了敌我双方态势,仍然坚持稳固防守为主的战略。

通奏使伊审征听着李廷圭的解释,心中不停的冷笑:“君子报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