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407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407章

小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梁城内,春试在即,城内读书人明显增加,又由于今年春试与往年有许多不同,极大地鼓舞了读书人的士气,茶舍、酒楼时常可以看到情绪高昂的读书人。

明月酒楼,原是李重进在大梁的产业,被富家商铺收购以后,生意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如今,大梁城内有钱的读书人,常常聚集在此嬉笑怒骂。

就在刘成通所部千里迢迢地进入大梁城城门之时,明月酒楼出现了两位读书人,一人身材魁伟,比一般读书人高出一大头,衣着、相貌皆普通,举止间有一种说不出沉稳气度,另一位更为普通,跟在大个子身后,丝毫不起眼。

他们两人就在外间大堂要了几个菜,点了一壶老酒,浅浅地喝着,小个子不时抬头看着大个子,大个子喝完一杯,他就麻利地取过酒壶细心满上。

老酒度数不高,酒杯又小,大个子连喝了三杯,又啃了几块烤肉,这才停下来,轻声地道:“走了半天,倒真是有些饿了,你孙光看我,明月酒楼的烤肉风味独特,想来你也喜欢。”小个子脸上露出些笑意,道:“我地手艺也不错,几次烤了肉等着阿。。。你过来,你也没来。”

大个子正是经过乔装打扮的侯大勇,小个子正是师高月明,侯大勇身处高位,天天都被俗务缠着,今日忙里偷闲,就让师高月明帮着化妆,改头换面地出了侯府。

换了颜容,没有人恭维、也不用防备他人,对于侯大勇来说,这是久违的感觉。侯大勇不自觉地露出一些另一个世界的绅士风度,为师高月明夹了一块半肥的烤肉,师高月明到了大梁以后,一个月也不过能和侯大勇见上几面,如今天这样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她咬着半肥烤肉,几粒眼泪水便不争气地涌了出来。

也不知师高月明用了什么化妆手法,居然能掩盖住了眼睛的天蓝色,如今眼泪水止不住地流,明亮的天蓝色也就露了出来。

此时正值午餐高潮时间,侯大勇和师高月明前后左右皆坐满了人,又进来一位身穿青衫的中年男子,店小二认识此人,看到全堂皆座满,脸上露出为难之色。

中年男子曾是权势之人,也常到此酒楼来,他脸色阴沉地取过一些通宝,道:“今天就想吃你家烤肉,给我找个位置。”

店小儿看了看,就满脸堆笑地走到侯大勇这一桌,殷勤地笑道:“客官,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里有一位先生,想到这搭个桌,不知可否。”

侯大勇抬手道:“有何不可,请吧。”师高月明难得有机会和侯大勇单独呆一会,心中满不高兴,就把头低着。

来人坐在侯大勇一旁,他也要了大盘烤肉,也不说话,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邻桌是一群读书人,一位满脸长须的男子愤愤不平地道:“自古每科进士多不过二十人,这一次居然取五十名进士,有违祖制,真是瞎胡闹。”他地声音极大,店堂之人皆抬头看着他。

另一位读书人见胡一郎有些醉了,便道:“胡一郎,喝酒喝多了,你说话好没道理,朝廷多取士,于朝廷于我们读书人都有好处,祖制,以前还没有科举考试,科举考试同样也违了祖制。”

“有本事今科你就不考了。”

胡一郎受到了围攻,他不认输,驳道:“现在是武人当道,就算你中了进士,还不是供武人驱使。”

大周朝地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都是马上皇帝,如今第一权相侯大勇也是由节度使入相,胡一郎所说是事实,可是有些事实是不能说出来的。

此话不出,满堂皆停止说话。

坐在侯大勇一桌的青衫汉子放下了烤肉,道:“自古百无一用是书生,大家何必讳言。”

侯大勇看着这位青衫汉子气度不凡,又有些眼熟,便接口道:“先生此说有些偏颇。”

青衫汉子瞟了侯大勇一眼,啃了一口冒油地肥肉,语气逼人地道:“有何偏颇。”

侯大勇微微一笑道“马上打天下,却不能在马上治天下,这是简单道理,唐太宗武功盖世,也要靠魏征等人辅助,才有大唐盛世。”

此人口气之大,应是手握权柄之官员,不过六部官员青衫汉子大多相识,所以,此人更有可能是侯大勇一系的官员。

青衫汉子转了无数脑筋以后,心中一动,就试探着道:“武人治州,是晚唐流弊,朝廷多取士,看来是想要用士人来取代武人。”

侯大勇多取士子,就是想让新近的士子们代替各节镇任命的官员,青衫汉子一言中的,不禁让侯大勇刮目相看,“如何革除晚唐流弊,请先生指教。”

普通人是不会热衷如此问题,青衫汉子不禁再次看了侯大勇一眼,道:“晚唐流弊颇多,其中之一就是节镇权力太大,数州之地的财政、军队皆为所控,易成尾大不掉之局,此事颇为敏感,弄不好就成糜烂之局,须慎之又慎。”

第三百一十九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

一个人的经历会在人的身体上、脸相上和气质上打上牢牢的烙印,正所谓:三十岁以形象靠父母所赠,三十岁以后形象就靠自己的修养。

侯大勇从郑州防御使、凤州节度使、灵州节度使,一直当到了宰相,又从宰相变成了首席宰相,七年多领导当下来,他的肢体、语言、神情不知不觉和初到大周时发生了明显改变,这种上位者的势态,是难以装扮的,是长时间浸润、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结果。

青衫汉子阅人无数,又对奇门之术颇有心得,他已感受到了侯大勇的不平凡之处,不禁在心中反复思量:此人眼生得紧,到底是谁?

侯大勇也对青衫汉子颇有兴趣,拱手道:“敢问先生大名?”

“在下刘熙古。”

侯大勇听到此名,眼睛闪烁出一丝惊异,道:“你是刘义淳?”

“正是”,刘熙古心中有些奇怪,道:“我们似乎没有见过面,请问阁下是?”阁下是对身份尊贵者的称呼,刘熙古已判定侯大勇身份不一般,所以就故意用上了阁下两字。

侯大勇并不回答,笑道:“我记得义淳先生是归德军节度判官,为何独自在此饮酒。”侯大勇知道赵匡胤被诛以后,其手下幕僚虽然没有获刑,但是皆受到了一定牵连,纷纷被贬为民,刘熙古也丢了节度判官的职位。

刘熙古叹息一声,又道:“什么节度判官,那已是过去了。如今我是草民一个,吃完这顿烤肉,就准备回宋州,侍弄家中数亩薄田,采菊东篱下八五八书房,悠然见南山,世外桃源的生活,也真是令人向往。刚才妄言国事。已是唐突,山野之人,已不管这些俗事了?”

这一番话,半是真心,半是试探。

刘熙古又道:“阁下气度不凡,恕在下眼拙,请问阁下是?”

通过化妆随意隐藏身份,这是秘技,因此侯大勇并不想暴露真实身份,随口道:“在下周勇。来自西北边地。无名小辈而已。”

刘熙古口中念了两遍周勇,在脑海中搜索了一会,在记忆中并无一位名人叫做周勇。正在疑惑间,无意间看见了师高月明天蓝色眼睛,眼睛这等颜色,只有胡人才有,刘熙古知道黑雕军久驻西北,军中多有胡人,如今见到师高月明的天蓝色眼睛,大个子又自承来自西北,便更加认定了眼前这个大个子是侯大勇军中之人物,听其口气。看其相貌,料定此人应是黑雕军中重要人物。

刘熙古是后唐时期的进士,与前宰相范质先后成为了和凝的门生,范质当了多年宰相,可刘熙古长期沉沦于县令及节镇幕僚,罢官前仍然只是节度判官,随着赵匡胤之死,他连节度判官当不成了,归隐山林只是无奈之举。刘熙古满腹学问,天大的雄心,如今虎落平阳、龙困浅滩,一身抱负无法伸展。

此时此刻,他敏感地意识到机会来了,按纳住心中一丝喜悦,以退为进,淡淡地道:“明月酒楼的烤肉当真名不虚传,要趁热吃,凉了就没有这等香味了。”

以刘熙古的眼光,早已断定侯大勇并非池中之物,他和三国时期地曹操已相差无已,挟天子以令诸侯,赵匡胤败亡之后,他就想投入侯大勇幕下,可是无引进之人,更兼是赵匡胤的幕僚,这才作罢,此时机会来了,他便沉住气,不露声色地与周勇周旋。

侯大勇手头最缺的就是人才,听了刘熙古之语,便心生招纳之意,此时黑雕军已牢牢控制住了大梁局面,赵氏、范氏的势力早就烟消云散了。赵匡胤或范质的旧属中人才颇多,流失在民间也实在可惜。

侯大勇在另一个世界的职业是军人,因此没有深研过历史,赵普、赵匡胤、杨继业等名人他是知道的,可是对于范质、刘熙古这等次名人就不太清楚了。他对于刘熙古的印象全部来自飞鹰堂提供地报告:节度判官刘熙古,机智足谋,是赵匡胤重要谋臣。

侯大勇并不知道,在他曾经生活过的另一个世界的历史里,刘熙古是大宋朝数得着的风流人物。

在另一出历史大戏之中,刘熙古是赵匡胤霸府幕僚集团的重要成员,他于显德六年投奔赵匡胤,第二年就发生了陈桥兵变,刘熙古被新朝任命为左谏议大夫,以后先后掌管过凤翔、秦州和成都,后又任参政知事,七十岁告老还乡,得以善终。

刘熙古是霸府幕僚集团少见的文武全才,又是唯一的学者,史学、音韵学、阴阳学皆精通,著有《历代经要》30卷,《切韵拾玉》数卷。

侯大勇虽然完全不知道刘熙古在大宋朝的风流,可是飞鹰堂已经给了刘熙古一席之地,经过一席话,他已下定决心收服此人。

侯大勇两世为人,对人性知之甚深,如果刘熙古是真正的心灰意冷,也就没有刚才一席话,就继续追问道:“如今列强环恃于四境,天下并未一统,国家正是用人之机,义淳先生高才,何必轻谈退隐山林。”侯大勇见刘熙古仍在啃烤肉,再道:“刚才说起节镇尾大不掉之事,先生可有良策。”

刘熙古慢条斯理地吃了一大块烤肉,这才拍拍手,道:“节镇之事由来已久,若想根治,必得考虑周全方可下手。”

又道:“如今各节镇皆辖数州,其驻地以外的州郡皆为支州,支州均没有设防御使、团练使等职,而归节度使节制,若要削夺节镇之权,可以逐步收回这些支州,由朝廷直接派员管辖,从而断节镇根须,弱小其势力。”

“义淳先生此言深得吾心。”侯大勇已经将收回支州一事提上了议事日程,只是还处于保密阶段,刘熙古以在野身份,能有如此见识,也真是以得。

“义淳先生学识渊博,久负盛名,所做《历代纪要》已有十来卷了吧,依先生名望,完全能进翰林院,窦御史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想来也听闻过义淳先生大名,我与之相熟,若义淳先生不嫌弃,就进翰林院吧。”

翰林一称本义,是指文翰荟萃之所在,在大周朝,翰林院主要任务是充当皇帝地政治军事秘书和文翰侍从,翰林官不大,却是皇帝近臣,发展地空间极大,是士子们最为向往之地,这就如现代社会的秘书,品级虽然不高,却有着极强有活动能力,从领导身边放出去以后,升职极为顺畅,被人称为秘书现象。

刘熙古此时听到周勇说起翰林院时口气太大,反而有些狐疑,摸不清周通的来头,嘴上谦虚地道:“在下才识甚浅,如何进得了翰林,周兄说笑了。”

这时,又有几人走进了明月酒楼,个个身材魁梧,腰身笔直。其中一人已经看见了坐在侯大勇旁边地刘熙古,大声地道:“刘先生,你也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