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322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322章

小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孩子毕竟不同,林中虎这个毛头小伙子根本想不到打一盆热水来,更别提做脚底按摩了。”

柳江婕似乎把侯大勇的臭脚当成了一件艺术品,她手法精熟,从涌泉穴、太白穴、太冲穴、昆仑穴到行间穴,或轻或重、或急或缓。不一会,额头已经微微有些出汗了。柳江婕一身戎装,脸上微黑,只有脖颈处露出一片雪白,透过一丝散乱的乌发,跃然出现地侯大勇眼前。侯大勇禁不住又瞧了一眼,但是很快就收回了眼光。

柳江婕按摩三遍以后,再用干燥的布巾细细地把侯大勇的双脚擦干净。柳江婕这一套手艺在家中颇有些名气,柳江清也十分喜欢。不过柳江婕过了十五岁以后,就只为父亲按摩,柳江清只的眼馋地份,这其中关节,侯大勇自是不知。

柳江婕直起腰时,看着神态放松、微闭着眼的侯大勇,轻声道:“侯相先休息一会吧,饭菜一会就上来。”出了门,柳江婕脸色红润如玉。

经过柳江婕这么一折腾,侯大勇倦意一扫而光,亲卫就把几位简单可口的蜀菜送了进来,跟随侯大勇的厨师有两名,一名蜀地厨师是蜀商赵杰所赠,他和另一位大梁厨师黄老六一直跟随在侯大勇身边,轮流为侯大勇做饭菜。

侯大勇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饭,陈子腾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他脸上全是汗水,一滴滴顺着脸颊往下流,神情颇有些慌张,顾不得行礼,紧张地道:“侯相,陛下突然昏了过去。”

陈子腾落弟之后,因为一手出类拔萃的书法被柴荣看中,被特准进入翰林院,陈子腾生性不羁,谈吐爽利,骑马射箭的本领也是不俗,颇得柴荣的喜爱,经常跟随在柴荣身边,近来许多诏书都出自陈子腾的手笔。这一次固安渡口之行,陈子腾也跟随在柴荣身边,里奇部诸子生活在草原上,骑射功夫已不逊于胡人,这一天两百余里的来回奔波,陈子腾虽然有些疲倦,稍稍休息一会,却也就没有事了。

侯大勇咬着一块回锅肉,半天没有吞下去,心里格登跳了一下,“难道该来的终于来了。”

在另一个历史中,柴荣是在北伐中途突然暴病,但是侯大勇对这一段历史地具体情况并不清楚,现在北伐正进入关键时期,应该来地终于如期而至。

等到侯大勇赶到柴荣帐前之时,范质也同时赶到了帐前,随后,另一位宰相魏仁浦也赶了过来。

柴荣仍未苏醒过来,两名白发苍苍的随军御医正侍立于床前。

“陛下是何病?”范质急切地问道。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太医道:“陛下龙体一向强健,很少生病,这一次估计是劳累过度。”一天奔波二百余里,这种行军速度,确实让数年没有长途行军地柴荣有些劳累,侯大勇点点头,问道:“随身药材是否备齐全。”老太医连忙道:“请侯相放心,药材很齐全,全是御医房的好药。”

范质看着昏迷不醒的柴荣,顿足道:“陛下白天行军,晚上还有批阅奏折,每天睡不了几个小时。陛下是累病的,让陛下如此操劳,是我们做臣子的罪过。”话至此,范质已是满脸泪水。

范质、侯大勇、魏仁浦等人愁眉苦脸地在帐内等着,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柴荣突然清醒了过来,他睁开双眼,看了一眼侍立床前的三位宰相。又觉得头昏欲裂,他重重地把头放在床上,又坚持了一会,这才睁开了眼睛,道:“朕有话说。”这一句话说得异常嘶哑。

“北伐进入了关键时轼腑期,朕这病可真是生得不是时候。你们说如何是好?”说完这一句,柴荣又停了下来,浓浓的中药味道在帐内飘来飘去。

范质有些担忧地道:“契丹军如今正在朝幽州聚集,幽州之战必然是一场大战,可是陛下龙体欠安。不如暂时退兵。等来年再战。”范质是“先北后南派”,主张先取幽州,可是他见到柴荣病得如此沉重。估计一时半会也好不了,心中就有了退兵之意。

战局已经进入了十分关键的时期,侯大勇并不赞成退兵,他正欲张嘴,魏仁浦已出声附和范质。

魏仁浦原本就是“先南后北”派,对于得到拒马河南岸地大片土地已是心满意足,就道:“我军出兵一个月,已取得拒马河南岸的广阔土地,这是和契丹人作战数十年没有地大捷,如今南方未平。匆忙和契丹人决战,臣担心南方不稳。”

魏仁浦明说是担心南方不稳,实则暗指京城暗流涌动,出兵北伐之前,河道中接连出现了两次大逆不道的木牌,另外还有一次狩猎遇袭事件,这些事情让魏仁浦直分担忧。

柴荣表面对这三件事情并不在乎,也没有深究,但是。从内心深处,他对这些事情相当重视。

梁、唐、晋、汉、周,短短数十年,经过了五朝江山,朝政更替,几乎都是由军队将领来完成的,柴荣在北伐前终于下定决心重新改造禁军,将兵力雄厚的侍卫司和殿前司两部,改为铁骑军、控鹤军、龙捷军、虎捷军、羽林军和汴河水师,这六军都直接受陛下统领导,相互牵制,基本消除了将领夺权的可能性,所以,他才能让京城里的跳梁小丑充分地表演。

此时,柴荣猛地睁开了眼睛,随后又紧紧闭着,没有说话。三位宰相见此,也都不再说话。过了良久,柴荣又睁开眼睛,望着侯大勇,低声问道:“侯郎意下如何?”

侯大勇缓慢而坚决地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柴荣眼睛似乎亮了一下,费力地道:“继续说。”

“此时辽军还没有完全集结,主力还在古北口以北,现在龙捷军已经做好了夺占古北口地准备,只有占领了古北口,北方的辽军难以通过燕山,幽州不过是瓮中之鳖。可是,若现在轻易放弃了精心准备的北伐之战,若想再次出其不意,恐怕难上加难。”

侯大勇最大地优势在于他清楚千年以来的社会发展脉胳,在战略上因此有先见之时,在侯大勇所知道的历史中,睡王耶律述律死后,契丹人英才不断涌现,很快就解决了内部的纷争,巩固了幽州的统治,幽州的汉人也最终认同了契丹人统治,终宋一朝,也没有能够夺回幽州,胡马以幽州为据点,随时可以跃进中原。

范质作为实质上的第一宰相,对双方周、辽双方地情况了解得十分全面,他知道侯大勇所言不虚,可是柴荣地病情实在让人不放心,就建议道:“陛下可在瓦桥关运筹帷幄,指挥大军继续进攻。”

柴荣亲征总是喜欢出现在战斗一线,三征南唐之际,他数次亲自指挥攻城,范质对柴荣的这种作法一直不以为然,今天借此良机,想把柴荣留在后方。

柴荣抬了抬手,只觉手臂竟然沉重如山,他眼中精光闪烁,一字一顿地道:“侯郎,攻打幽州之战,就有你来全权指挥,责任重如泰山,你要好自为之。”

侯大勇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现出坚毅之色,他沉声道:“幽云十六州,将是臣献给陛下的寿礼。”柴荣今年已有三十九岁,过不了多久,就要满四十,他听到侯大勇地回答,很是满意,对范质道:“将此议通令全军。”

在柴荣的三位宰相中,侯大勇是唯一带过兵的宰相,而且一直在策划北伐之战;另外,在大周将领中,侯大勇又是唯一击败过数万契丹军主力的将领;更为重要的是,侯大勇此时地位虽高,但是并没有直接指挥军队,从这三个因素来讲,侯大勇都是替代柴荣指挥北伐之战的最佳人选。

侯大勇深知此令的份量,若此战打得好,历史或许就会出现一个极大的拐点。

圣旨很快就传到各军统帅手中,侯大勇快速地成立了一个北伐指挥所,一道道命令如雪片般从指挥所发了出去。

铁骑军、控鹤军和羽林左厢军数万人马陆续赶到固安渡口,汴河水师一部也从独流口沿线被急调到固安渡口。

龙捷军左厢副都指挥使王腾骧率领着二千骑兵,做为龙捷军渡河的第一支部队,所部的任务是利用骑兵的速度,出其不意地绕过幽州,夺取雄关古北口,把契丹援军阻在燕山之北。

拒马河北岸的契丹军已经全部集中在幽州城内,龙捷军所有的行动并不避讳在北岸侦察的骑兵,他们不等浮桥修好,在对岸契丹游骑的监视之下,涉水而过。

第二支渡河部队是龙捷军右厢副都指挥使王审琦,他也率领着一千骑兵,目标是幽州西南面的德胜关。

第三支渡河部队是龙捷军右厢都指挥使袁彦亲率四千步军,他们带上了足够一个月粮食,朝着古北口方向前进。

第四支渡河部队是龙捷军右厢副都指挥使赵晁率领四千步军,他们渡河之后,朝德胜关而去。

侯大勇战略计划的关键是夺占古北口和德胜关,堵死契丹援军的通道,古北口和德胜关,就成了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头戏。骑兵渡河,主要是利用速度,出其不意地夺取险关,紧随地步兵的任务就是固守险关,阻敌增援。

固安渡口北岸只有两百游骑,他们见河对岸周军营帐连绵如山,还是无数床弩封锁着拒马河北岸,这些游骑早被吓破了胆,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摇大摆的周军骑兵涉水到南岸。

王腾骧跟随着冯继业镇守边关多年,是一员作战经验极为丰富的将领,也是当年灵州军中最有威望的将领,在侯大勇指挥的清水河之战中,王腾骧所部向来被侯大勇当作独立的方面军来使用。王腾骧所部二千骑兵渡河之后,马不停蹄直扑古北口,沿途遇到不少契丹小部队,王腾骧根本不接战,发疯一般朝古北口奔去。

第二百二十二章决战幽云(十三) 

幽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池,最早的名称为蓟,是战国时代燕国的都城,自秦汉至隋唐,均是重要的郡守或幽州的治所,十六国时期的前燕曾于此建都数年,唐安史之乱时,史思明也曾于此建都。石敬塘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以后,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幽州改名为南京,又称为燕京,只是在非正式场合,人们多半仍按照旧俗,把南京叫做幽州。

幽州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缘,很早就是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互通有无的中心,是进入中原的一条重要通道,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契丹人在幽州长期驻有重兵,一般都派重要的皇室成员担任幽州守将,目前的守将是驸马萧思温。

萧思温向来不修边幅,此时大战来临,在公主的不断督促之下,他还是穿戴整齐地出现在众将面前。

来到议事大厅中,萧思温抬头看着披挂整齐的众将,一时之间,竟然有些迷惘,他来到幽州已有两年多时间,这两年来,萧思温从来没有认真带过兵,这些将领都是自己的酒肉朋友,向来在一起纵情玩乐,此时大家都人模狗样、一本正经地坐在大厅里,让萧思温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

萧思温的副将是耶律洪山,也是耶律家族的成员,他一直驻守幽州,长得彪肥体壮,脸满是浓密的胡须,他最喜中原歌舞,在家中养了一个大戏班,全是从中原甚至是从广州买来的色艺双绝的女子,耶律洪山和萧思温一样,每日嬉戏于其中,自得其乐。两年来,萧思温甚少看过耶律洪山出现在军中,因此,进大厅看到一身铠甲耶律洪山,居然没有认出这位时常和自己在一起吃喝玩乐的副手。

耶律洪山满脸严肃地坐在萧思温的左侧。见萧思温久不说话,也不知道他再想什么,终于忍不住道:“萧帅,周军在拒马河的固安渡口正在造浮桥,已有近万人马涉水渡过了拒马河,是战是守,萧帅要赶快定夺。”

萧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